皇帝梳頭時感嘆沒兒子,太監突然跪下:您兒子在冷宮,已經6歲了

2020-12-23 文史怪

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九五之尊的帝王而言,子嗣顯得更加的重要,王朝將來的傳承和命運,和儲君的建立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而明王朝內部,也曾因此發生過一起驚心動魄的鬥爭。

明憲宗朱見深是明朝的第八個皇帝,他的帝位可以說是來得相當艱難,在朱見深年幼的時候,他被父親明英宗立為了皇太子,但是因為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父親被瓦剌俘虜,叔父朱祁鈺又將兩歲的他廢為了沂王,

年幼的朱見深,飽嘗人世冷暖,只有一個17歲大的萬氏宮女陪伴照料著他,因此朱見深對於萬氏也產生了別樣的感情,等到父親再次奪回皇位,朱見深二度被立太子,而此時的他已經離不開萬氏的陪伴,登上皇位之後,18歲的朱見深第一件事情,就是冊封心愛的萬氏為皇后,然而這遭到了大臣的反對,因為萬氏已經33歲,很難可能為朱見深誕生子嗣。

為此朱見深只好作罷,然而他對於萬氏,依然是萬千寵愛在一人,並且將和她關係不睦的吳皇后廢掉,從而宮中沒有人敢忤逆萬氏的旨意,她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後宮之主。值得一提的是,萬氏本人是一個十分善妒的女人,她自己不曾擁有孩子,那麼她也不想讓別的宮女誕生下子女,一旦有人懷孕,她便會秘密安排手下,去給其流產。因此朱見深多年都不見子嗣的誕生。

事情在紀氏入宮後有了變化,紀氏是廣州一個土司的女兒,她因為祖輩叛亂而被俘虜進入了宮中充當侍女,而朱見深一次路過後宮,無意間撞見紀氏,留宿一晚,而紀氏也因此而懷孕。紀氏知道,按照萬貴妃的手段,她一定會打掉自己的孩子,但是出於母愛的本能,紀氏決定,將會不顧一切保護他。

在事情過後三個月,寵冠後宮的萬貴妃知道了這件事情,立刻派出了一名宮女去為她墮胎,所幸紀氏在後宮人員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心下手,因此回去的時候謊稱是肚內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萬貴妃對此任然不放心,還是將紀氏貶到了冷宮當中。

就這樣,紀氏瞞天過海的生下了兒子朱佑樘,知道這個消息的萬貴妃憤怒不已,立刻派遣門監張敏去去溺死這個小生命。

然而終於皇帝的張敏不忍心看著朱見深的一點骨血就這麼消散,他也冒著巨大的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了起來,回去謊報說已經完成了使命,有了前車之鑑的萬貴妃,自然不會聽信張敏的一面之詞,多次派人搜查宮中,但是紀氏用米粉哺育自己的孩子,而被廢掉的吳皇后得知消息後,也偷偷的進行補養。

就這樣,吃著百家飯的朱佑樘,不知不覺在眾人的幫助下,已經度過了6年的光陰,而這件事情明憲宗卻一直蒙在鼓裡面,1476年的一天,張敏如同往常一樣,為明憲宗梳著頭,卻突然聽到他長長嘆一口氣說到:我眼看就要老了,去還沒有兒子。

張敏明白明憲宗的意思,趕緊跪下說到:「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明憲宗聽了這番話不由得大驚失色,趕忙細細詢問緣由。而張敏才將朱佑樘已經六歲,居住在冷宮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訴明憲宗。

為此明憲宗感慨不已,他急忙派人去迎接皇子,等到明憲宗看見自己因為長期幽禁,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不禁淚流滿面,他當天召集群臣,說出真相,第二天,朱見深便下詔,正是立朱佑樘為皇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

然而這件事情,依然無法阻止朱見深對於萬貴妃的寵愛,因此萬氏的地位依然不動如磐石,她的報復也接憧而至,沒過多久,紀氏卻在宮中暴亡,而宦官張敏也吞金自殺。這很顯然和萬貴妃離不開關係。

明憲宗的母親周太后害怕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將其帶到自己宮中親自撫養,這才讓朱佑樘安全長大,而在明憲宗和萬貴妃去世後,朱佑樘成為了明孝宗,或許正是童年遭遇的動蕩,讓他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勤於政事勵精圖治,成為了明朝歷史上評價最高的皇帝之一,而張敏等人的故事,也讓人為之感動。

相關焦點

  • 皇帝梳頭時感慨膝下無子,太監撲通跪地:皇子在冷宮,已經6歲了
    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皇帝一般都是兒女成群的,尤其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一生中共有35個兒子,20個女,是歷史上子嗣最多的一位帝王。不過也有皇帝會因為沒有孩子發愁,比如明朝的成化皇帝朱見深就曾在梳頭時感慨膝下無子,這時身邊一位太監突然跪下,告訴他:「皇上,您兒子在冷宮,已經6歲了。」
  • 皇帝梳頭時感慨膝下無子,可曾不知,皇子在冷宮已經6歲
    皇帝梳頭時感慨膝下無子,可曾不知,皇子在冷宮已經6歲《孝經-開宗明義》中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雖然今天有很多前衛的年輕人不畏世俗,成為丁克,但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家族血脈的延續一直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 皇帝看著滿頭白髮感嘆沒兒子,太監突然跪地:您有兒子,在冷宮呢
    明朝和唐朝雖然隔了700多年,但是這兩個朝代在前期皇位繼承時的經歷卻是非常相似:唐王李淵攻滅隋朝之後建立了唐朝,本來想將皇位傳給李建成,卻被二兒子李世民先發制人,自己還被迫成為了太上皇;690年武則天奪走了自己的兒子唐睿宗的皇位自己當皇帝,15年之後被另一個兒子李顯奪走皇位,李顯又被韋皇后毒死,最後太子李隆基登基。
  • 明憲宗:朕一頭白髮還沒兒子,太監忙跪下:兒子已給皇上養6年了
    雖然說皇帝位高權重,但同時這個位置也是最為寂寞的,當你坐上那個位置之後就意味著你身邊的人會去不斷的取悅你,但是他們到底是真心實意的,還是虛情假意的,你根本看不破,也保不齊背後有人因為覬覦你的位置對你暗下殺手。因為天下人都在垂涎皇位,導致帝王有的時候連自己的子孫都沒有辦法庇護安全,甚至有的帝王就連自己的兒子出生了都不知道。
  • 自封將軍的皇帝,養了100多個兒子,去世後眾人感嘆:沒一個親生
    歷代君主都頗為不凡,也有著數位傑出的臣子相輔佐,甚至還出現過朱佑樘這位一生只娶一妻的獨特皇帝。但是,儘管這位明孝宗在後世留有非常好的名聲,可他的兒子實在是太過不堪入目了。 在朱佑樘的一生裡只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因病早夭,最終能夠繼承皇位的也就只有朱厚照了。他出生於1491年,從小就極其的聰明。孝宗和皇后為此十分高興,傾盡全部資源來培養這未來的皇帝。
  • 皇帝妃子被打入冷宮後,為何太監搶著伺候?只為一個特殊的好處
    因為在皇帝身邊的鶯鶯燕燕太多,而且幾乎每年都有新人入宮,皇帝連寵幸身邊人的時間都沒有,就更不要說已經被打入冷宮的人,皇帝一般也不會過問這些妃子的情況,由著她們自生自滅,就算死在冷宮裡,大多也都是太監們秘密處理,只是通報一聲皇帝,但是太監卻在冷宮裡住人之後去爭相伺候,這是什麼呢?其實有一個特殊的好處。
  • 這才是真實的冷宮,比電視劇還恐怖,嬪妃由兩個太監輪流監視!
    將嬪妃引入冷宮是古裝劇中最常見的情節。嬪妃一旦被皇帝放入冷宮,他們將永遠不會死去,直到他們遇到巨大的變化。影視劇裡被打成冷宮的小妾,要麼馬上瘋掉,要麼上吊,很難有好下場。
  • 趙匡胤駕崩,皇后讓太監把小兒子找來繼位,進宮的卻是趙光義
    宋太祖死後,宋太宗繼位,但當時宋太祖有兩個兒子,長子德昭已經24歲,次子德芳也已經18歲了,自己的兒子沒有繼位,卻讓弟弟繼位了,所以後來留下了許多傳說,歷來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其中一個是宋皇后,宋皇后是宋太祖登基之後續弦的皇后,太祖駕崩時,她還很年輕,只有25歲,比太祖的長子德昭只大一歲,比德芳也只大了8歲,年齡相差並不算太多。趙光義年齡就比宋皇后大得多了。在太祖突然暴崩之後,按照正常的皇位繼承順序,既然太祖生前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那麼就應該按照慣例,讓嫡長子繼位,也就是讓已經24歲的德昭繼位。
  • 他是淑妃之子,從小生於冷宮,被萬貴妃欺負,卻成明朝中興之主
    但這送藥的宮女看到紀氏後,心生憐憫,沒有按照萬貴妃的指示辦事,回去復命時,說紀氏沒有懷孕,只是得了一種傳染病。萬貴妃信以為真,便派人將紀氏送到偏僻的安樂堂(冷宮)去居住。第二年,紀氏順利地生下一男孩,也就是後來的明孝宗朱祐樘。儘管宮女們死守秘密,但萬貴妃還是得知孩子出生的消息,她趕緊派太監張敏,想把小皇子扼殺於搖籃之中。
  • 他是明朝最好的皇帝,曾國藩評價他不遜李世民,為何卻默默無聞?
    對於很多人來說,如果能夠全部知曉上面這些皇帝,就已經算是對明朝歷史非常了解;大多數人,恐怕只能說出這其中的三四位;至於上面沒有提及到的明朝皇帝,在很多人心目中,恐怕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總而言之,一生碌碌無為,混吃等死!
  • 福建發現一本明朝太監家譜,內容顛覆史書,清朝如此篡改明史
    起居注是專門記錄古代皇帝一生言行的書,也是後世評價帝王、修撰國史的重要史料。皇帝不能觀看起居注,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隱形規定,主要也是為了保證史料的真實性。李世民卻想要偷看李淵的起居注,主要就是因為「玄武門之變」這件事。他把負責撰寫《唐高祖實錄》的房玄齡找了過來,讓他把起居注拿過來給自己觀看。篡改了《唐高祖實錄》中關於「玄武門之變」的記載。
  • 兒子6歲時丈夫突然要離婚,我還沒說話婆婆便讓他滾出家門
    6歲的兒子臧燦判給了蘇贇。離婚消息很快在夫妻兩人的朋友圈裡傳了開來。了解他們夫妻的人紛紛扼腕嘆息。特別是他們的大學同學。這些同學在臧一鳴和蘇贇結婚時,曾豪言:這世上哪對夫妻都有可能離婚,唯獨一鳴他們不會。8年後,臧一鳴用實際行動向看好他們的那些人送去了兩字:眼瞎。
  • 康熙皇帝最長壽的兒子是誰?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定嬪悉心教導兒子,讓他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同樣養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到了康熙四十八年,二十四歲的胤祹才被封為貝子,此時大阿哥胤禔因為詛咒其他皇子,被永久圈禁。
  • 明朝的太監除了皇帝外,誰都不怕,唯獨見了一種人得乖乖下跪
    太監是指宦官中的高級官員,歷史上太監火難最嚴重的是東漢、大唐、大明。特別是唐朝宦官,他們不僅擁有禁衛軍的軍權,而且可以輕易殺死皇帝,建立新的皇帝。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的東廠太監是明朝時期的太監,主要是為了傳達皇帝的話,執行皇帝的命令。明朝民間天下有兩個皇帝,一個是坐皇帝,另一個是立皇帝。前者指明武宗,後者指當時將權力傾注天下的太監劉根。為什麼這麼說?
  • 明朝歷代皇帝生母,兒子最後當上了皇帝,她們結局如何
    明朝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也就是說,在皇后沒有嫡子的情況下,誰能夠為皇帝生下長子,那麼她就能母憑子貴。只要兒子能夠順利繼承皇位,那麼她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實現人生逆襲。不過,並不是所有皇帝生母,都如我們想像中那樣幸福。有的雖然兒子當上了皇帝,可她們本身命運卻十分悽涼。
  • 寵文:「陛下,冷宮那位有喜了,您偷去冷宮這事怕是瞞不住了」
    今天心兒給大家推薦的是四本寵文:「陛下,冷宮那位有喜了,您偷去冷宮這事怕是瞞不住了」《冷宮棄後》作者:夏至花開內容簡介:紀傾顏雖是敵國俘虜,但她那天底下獨一無二的美貌,卻令天下男人為之瘋狂。只是她在這後宮之中雖然身份高貴,平日裡卻並不怎麼得趙元承的心意,因為曹金靈為人霸道,性格刁蠻,經常因為各種小事而虐待太監宮女。仗著她爹是朝中重臣的面子,趙元承只是口頭上訓了幾次,倒並未真的狠下心去責罰。讓他真正開始反感的就是當初他率兵打仗回來,為了討紀傾顏歡心而下旨將她納為皇后時,這曹金靈居然帶著後宮眾多妃子美人集體來向他抗議。雖然事情最後被他的鐵血手段壓了下來,可這個心結卻長埋於心底。
  • 朱見深與萬貴妃:娶大自己17歲宮女做貴妃,年過四十,無一兒半女
    這一年正月,她為朱見深生下了一個兒子,朱見深聞訊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宗社祭天,感謝祖宗保佑。不幸的是,第二年孩子就夭折了。那年萬阿姨40歲,幾乎不可能再生育兒女了。於是給皇帝上了一封十分特別的奏摺,這封奏摺可算奇文,大概是:皇帝陛下,您的後宮有很多妃子,可是到現在卻還沒有兒子,臣想這應該是陛下過於寵愛某一個人所致吧,所以希望陛下能夠將寵愛分給其他的妃子,這是國家大計啊。意思就是讓皇帝要「雨露均沾」。
  • 崇禎皇帝的兒子竟然是苟且偷生的懦夫?
    崇禎皇帝上吊殉明後不久,福王朱由崧被擁立為帝。改元弘光。1645年便是弘光元年。這年二月,一個大臣從北方帶過來的少年已將南京城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傳說太子朱慈烺來了。朱由崧雖然不情不願——他又沒見過太子,怕是真的呀——迫於輿論,卻不得不把他弄到朝廷,由大臣們辨認。
  • 妃嬪被打入冷宮後,許多太監都爭相伺候,這其中又有何隱情?
    中國古代是男權社會,所以說男人說了算,所以女人的地位比較低,特別是在宮廷裡,皇帝說的是什麼,而作為嬪妃的她們只能聽話,一旦得寵,整個家族就會跟著輝煌,一旦失寵,就會跟著失敗。失去寵愛意味著將被冷落。但是宮廷中卻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妃嬪被打入冷宮後,許多太監都爭相伺候,這其中又有何隱情?宦官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畸形產物,他們也生活在宮廷中,但整體地位較低,往往都是為他人服務的,對於有些能力稍強的宦官來說,自然是要去爭較有權勢的職位,而對大多數宦官來說,只要稍好一點的職位就可以了,而冷宮正好是他們爭權的地方。
  • 明孝宗朱佑樘貴為皇帝,為何沒有三宮六院,一生只娶一人?
    紀氏在皇宮主要負責管理皇帝的私房錢,因此有機會跟皇帝見面。有一次,明憲宗朱見深突然覺得紀氏年輕貌美,於是臨幸了一番。 按照明朝的律法,宮中女子被皇帝寵幸後,如果懷上皇家血脈,那麼就應該得到封賞。可對紀氏來說,這次懷胎不僅沒有給她帶來好處,反而引來了殺身之禍。明憲宗朱見深執政時,宮裡最受寵的女子是萬貴妃,她是明朝歷史上第一個被人承認的皇貴妃。萬貴妃早年是朱見深的保姆,兩人在一起相濡以沫,生活了很多年,感情無比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