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活了半輩子的人來說,最希望後半生可以衣食無憂,最好狀態還會是長命百歲。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在中年就已經「夭折」的了,給人們一個警鐘。
如果真想有一個長壽稱號,還需要知道人活到多少歲才算長壽?70還是80?不瞞你說這個歲數就很好了。
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的各個國家總體壽命預期,總共得出了兩條結論。第一,無論是哪個國家,男性壽命整體都要比女性低。排在全世界第一名的長壽國家日本,總體壽命預期在83.7歲。
女性壽命預期在86.8歲,而男性壽命預期在80.5歲。排在第二的是瑞士,這個國家整體壽命預期是在83.4歲,女性壽命預期在85.3歲,男性在81.3歲。
第三名是新加坡,居民總體壽命預期為83.1歲,男性為80歲,女性為86.1歲。而中國卻排在第53名的位置,國民整體壽命在76.1歲,女性在 77.6歲,男性在74.6歲。
所以,根據每個人所在的國家,大家可以分別判斷自己的年齡,如果在平均年齡以上,就已經很好了。另外,大家也不要過於消極,俗話說「人命天註定,半點不由人」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
在延緩機體衰老,以及延長壽命上,推薦大家用以下這幾種方式:
1、多笑一笑,在長壽之路上,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笑一笑、十年少」,笑容不僅能夠影響身邊人,帶動他們的情緒,嚮往更美好的生活。
對於老年人來說,保持樂觀心態還是可以維持人和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必要條件,對於預防老年抑鬱症、老年痴呆都有積極作用。
2、多稱一稱,這裡說的稱是指體重,有的人到老了後,認為老來瘦更長壽。其實不然,過瘦反而是營養不良的象徵。和正常體重的人相比,極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增加生病的概率。
對於45歲以上的老人,不妨用BMI在18.5~23.9的範圍內要求自己,一旦超出或過瘦都不能忽視。同時,觀察體重變化,在半年內若體重減輕10%,也許是大病的表現。
3、多動一動,還有的老人認為,在老年生活中靜止要比運動更長壽。其實這是一種偽科學的說法,反之更建議大家做適量運動。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功能下降,再加上鈣流失、體力不支,做劇烈運動是不太可能的。
但如果是緩和運動,如打太極、跳廣場舞,都能夠提高基礎代謝率,預防慢性疾病,等於向長壽又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