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喉戰慘勝韓日:電視液晶面板迎中國1強時代 中金公司:面板短期...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

來源|國際投行研究報告

中國的各種面板終於成為全球霸主,不過就如凌通社曾經對京東方的評論一樣,假如沒有京東方這樣的公司,中國的電視機可能還是在萬元時代,而又了京東方,現在的電視機才能到千元時代。

但是,中國的面板的勝利只能說是慘勝,因為勝的辦法就是政府補貼下的價格戰,割喉戰。主力55英寸產品的大宗訂單價格2017年春為每張220美元,但5月降至106美元,降至一半以下,而京東方和TCL等公司的盈利狀況和韓日公司一樣是非常的差,而韓日這些私人公司在割喉之下只能退出,之後面板如何能否反彈真的也不知道,因為韓日已經進入OLED以及Mini LED的新時代,中國的顯示產業如果技術不進步,就可能進入新一輪的燒錢循環。

電視液晶面板迎中國1強時代

用於電視的大型液晶面板的供應過剩局面或將走向終結。原因是中國大陸擴大生產導致盈利惡化,2020年韓國企業相繼決定撤出生產。此前供應過剩長期持續,但越來越多觀點認為2021年供求將趨於平衡,價格跌幅將縮小。同時,中國大陸將掌握6成份額,相關市場的格局將明顯改變。

美國調查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調查了電視用面板(第7代以上)的供需缺口(產能減去需求面積的比率)。預計2021年全球電視用面板的供需缺口為6.9%,相比2020年的19.8%改善12.9個百分點。考慮到裁斷損耗等,據稱電視面板以5~10%的供需缺口為均衡點。隨著韓國三星電子等宣布停止生產,DSCC修改了此前預測。

韓國大型廠商相繼撤出電視用面板業務。三星電子將在2020年下半年關閉韓國湯井工廠和中國大陸蘇州工廠的生產線。最大製造商LG顯示器(LGD)也將分階段減少在韓國的產能。

液晶面板市場長期處於供應過剩。原因是中國大陸企業利用地方政府的補貼,推進了設備增強和生產擴大。中國大陸的產能在2019年1年裡增加4成。這明顯高於世界平均的13%,可以看出中國大陸產能的迅猛增加。

電視液晶面板的價格連續2個月下降(日本家電連鎖BicCamera有樂町店)

由於中國大陸企業的增產,液晶面板行業此前持續著激烈的價格競爭。主力55英寸產品的大宗訂單價格2017年春為每張220美元,但5月降至106美元,降至一半以下。各公司的收益明顯惡化,LG顯示器的2020年1~3月合併營業損益為虧損3620億韓元(上年同期虧損1320億韓元)。

隨著韓國企業的撤退,今後供需平衡有望保持穩定。2022~2024年的供需缺口預計在6%左右。在中國大陸,部分生產線達到滿負荷運轉,但此前的增產態勢將暫告段落。

液晶面板從投資決策到滿負荷運轉被認為需要約2年時間,但市場行很多觀點認為「2020年不會有大規模投資計劃」。原因是中國大陸政府的投資重點已轉向有機EL等,面向液晶的補貼將取消。

同時,液晶面板的價格跌幅也有望縮小。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駐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認為「2021年起價格轉為上升、實現盈利的可能性很高」。

隨著韓國大型廠商的撤退,從電視液晶面板的2021年的各國和地區的份額來看,中國大陸將增至6成。相反,2018年時曾達到4成的韓國則僅為15%,降至與臺灣相同的水平。面板市場或將從競爭激烈的時代步入中國1強時代。

中金研究:面板短期估值修復

行業近況

隨著需求端進入到下半年旺季銷售,我們認為面板單價三季度會迎來環比反彈,但受到今年整體供需不平衡,四季度單價環比恐會小幅倒退。長期來看,供給端海外產能退出以及國內落後產能整合趨勢確定,面板供需會逐步轉好。

評論

短期來看,受下半年消費電子出貨旺季驅動,面板單價三季度預計將階段性上漲:

根據Omdia 統計,5 月大尺寸面板價格受到不同程度環比下跌,其中32」/43」跌幅較大。我們認為,隨著疫情後消費需求逐步回暖同時疊加下半年傳統旺季效應,大尺寸面板單價三季度有望環比增長,但四季度進入到備貨尾聲,價格應持平或環比略微下降。

長期來看,海外產能退出及國內產能整合有望帶動供需逐步轉好:我們預估2020年按出貨面積統計,供給端同比下滑2%,其中主要由於三星、LGD 兩大廠商韓國LCD 產能退出影響;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需求端同比下滑幅度更大,因此全年供過於求比例較2019 年惡化,達到17%。展望2021 年,我們預計供給端面積同比增長7%,增量主要來自於京東方、TCL 等部分高世代產線擴產;同時需求也有望進一步回暖,因此我們預計2021 年供過於求比例將逐步下降至16%,此外若國內產能有供給端進一步整合的機會,也會對產業單價上漲產生動能,供需關係將有望進一步轉好。

MiniLED/柔性OLED 技術革新是銷售推動力:1)蘋果下半年將推出搭載MiniLED背光的中尺寸產品,同時TV 廠商也在積極推出大尺寸產品。我們預計同尺寸TV產品,採用MiniLED 背光的產品售價仍在普通LCD TV 價格的1 倍以上,目前較難實現迅速替代,但隨著成本進一步下降,未來滲透率有希望逐步提升。2)柔性OLED 面板目前相較高端LCD 面板仍有2 倍左右的價差,因此滲透率一直低於市場預期,目前全球產能仍然過剩。但未來隨著價格下降以及摺疊屏手機的起量,會消耗部分過剩產能。

估值與建議

我們維持京東方和TCL 科技的盈利預測及目標價不變。京東方和TCL 年初至今分別下跌/上漲7%/28%,其中TCL 從1 月初開始上漲,京東方則稍晚,於春節後股價開始反彈,兩家公司於2 月下旬股價開始下跌。我們認為面板廠商年初漲幅較大主要得益於1)面板單價於1 月起環比上漲;2)2020 受到需求增長,供給端韓國廠商產能退出,供需關係相較2019 年有所改善。但後續受到疫情影響,市場對於需求下滑反應強烈,因此京東方和TCL 估值回歸到1.5 和1.9 倍市淨率,分別處於兩家公司估值區間的中低及中高位置。我們認為受到三季度面板價格上漲等因素推動及板塊估值相對便宜,短期股價將有反彈支撐。

風險

智能電視、柔性OLED 手機等產品出貨不達預期。

相關焦點

  • 2020年液晶面板產業來看,各面板廠在液晶電視面板庫存依然很多
    2020年液晶面板供過於求壓力 將趨於減緩。去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因供需對換,使得價格劇烈波動,雖然在月中出現了暫時性的上漲,但到去年底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價格,依舊還沒有止跌的跡象。
  • 面板缺貨持續!Omdia估液晶電視面板平均售價將大幅提高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市場研究機構Omdia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預計2021年第1季度面板缺貨現象仍將持續,面板廠商打算繼續把液晶電視Open Cell的平均售價提高至2017年第1季度的水平。
  • 家用電視液晶面板選擇OLED還是ULED?
    打開APP 家用電視液晶面板選擇OLED還是ULED?,內存和安卓系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各類品牌電視都在性能上大作文章,比如某網際網路電視介紹頁面從頭到尾都是電視處理器,電視內存,再或者處理器支持HDR技術等等,全篇不談面板材質,NTSC色域,面板亮度,對比度等等,這些電視最重要的參數。
  • 液晶面板行業重新洗牌,京東方華星群創光電誰將脫穎而出?
    憑藉高世代線的支撐,京東方在大尺寸液晶面板領域無論從產能上還是技術上都已完全超越韓日。此前,京東方被傳與TCL科技、深天馬等競購南京熊貓8.5代線。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主要生產液晶面板、彩色濾光片和液晶整機模組,於2015年投產,2016年滿產,目前已陷入困境。中電熊貓8.5代線在2019年10月被計提資產減值56.56億元,此後被曝尋接盤方。
  • 2020年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報告
    根據 WitsView 數據,1H20 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數量為 1.29 億片, 同比下降 8.35%;在大尺寸化趨勢的拉動下,1H20 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面積為 8040.8 萬平萬米,同比下降 0.5%,降幅小於出貨數量。
  • 電視液晶面板價格上漲近70%,12月漲幅有所回暖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今年智能電視的價格水漲船高,以往的價格戰促銷也一去不復返。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液晶面板價格的上漲。根據權威數據顯示,短短一年時間,電視液晶面板價格上漲近70%,12月份漲幅有所回暖。
  • 短短一年:電視液晶面板的價格上漲了70%
    今年有過電視購買經歷的朋友,是否察覺到了價格堅挺?來自Omdia的統計顯示,11月末,55寸4K LCD電視面板的價格是170美元,而一年前該價格只要100美元,也就是說短短一年內上漲了70%。
  • 電視出貨量的激增直接帶飛了LCD面板,各面板概念股近期表現好
    國內LCD面板產業鏈也正在日趨完善,目前上遊材料(液晶材料、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等)、中遊加工製造(清洗設備、刻蝕設備)、後續製程(切割、電路板、背光模組組裝)等環節都已經基本完成實現了國產化。【未來展望】面板行業利潤率有望領跑全場明年值得期待短期來看,第三季度出貨量的大面積回暖直接抬升了面板廠商的利潤率,這個趨勢在第四季度大概率繼續保持,即使和全行業相比利潤率也毫不遜色。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分析:格局重塑,聚焦新機
    需求端,1)由於疫情的影響,居家辦公、在線教育需求大幅增長帶動平板、筆記本電腦、顯示 器等 IT 類面板的需求持續景氣;2)電視在海外的需求較好,旺季促銷拉貨動力強勁,疊加電視 面板大尺寸化對產能的消耗,TV 面板需求提升。因此,由供給收縮導致的供求關係改善使得面 板行業供過於求的局勢扭轉,疊加疫情擾動帶來的短期需求激增,加速了這一進程的到來。
  • 2020年2月LCD TV液晶電視面板出貨報告 華星光電首次摘得全球桂冠
    根據CINNO Research月度 LCD TV液晶電視面板出貨報告顯示,2020年2月,全球LCD TV面板出貨量1,964萬片,較2020年1月環比下降5.1%,較2019年2月同比下降5.6%。
  • 和液晶面板說再見,OLED超薄全面屏電視才是未來
    從電視面世以來,顯示技術從CRT到LED,再到OLED,就現在目前廣泛的電視面板都是LED面板電視。就OLED來說在手機屏幕上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了,但在電視上還是比較少數,但是時代的潮流是不斷進步的,未來可能是OLED電視的天下。
  • 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如何延緩液晶電視屏幕老化?這三招要收好
    近期,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處於持續上漲中。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電視出貨共158.9M,同比增長1.1%,同時電視出貨量同比增長13.2%,創歷史新高。總的來說,雖然需求增加了,但面板價格也在上漲,那麼對於已經擁有液晶電視的朋友來說,一臺液晶電視它的使用時間是多久?如何「保養」自家的液晶電視?
  • LG Display將繼續在韓國生產液晶面板
    驅動中國2021年1月13日消息,作為同胞兄弟,三星和LG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架勢,大有王不見王的趕腳,但凡事總有例外,或許我們很難想像,三星和LG會在某件事情上形成默契,然而現實的結果再次向人們證實,利益面前一切都有可能,根據相關報導消息稱,由於市場對 LCD 面板的需求不斷增長
  • Omdia:預測2021年各應用類別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出貨量
    2021年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量可能會同比下降5%(YoY)。由於在液晶電視市場的地位已經固定,中國一線面板廠商更加注重IT面板業務的發展。傳統強勢的IT顯示面板廠商樂金顯示也在積極推進筆記本電腦面板業務。雖然樂金顯示計劃退出傳統的液晶電視顯示面板業務,但他們仍在維持其液晶IT顯示面板業務,包括筆記本電腦面板。
  • 戰略退出液晶面板行業 華東科技收購冠捷科技51%股份
    戰略性退出液晶面板業務華東科技擬以公開掛牌的方式出售公司持有的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57.646%股權,掛牌價格為398,748.85萬元;擬向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議轉讓所持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11.429%股權,交易作價149,257.56萬元。
  • 液晶面板價格將持續漲到明年Q1,彩電還能指望「降價」來「託市」嗎?
    據多個市場調研公司數據顯示,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導致今年多個上遊液晶面板以及原料供應商在產能供給上受到很大的影響。由此,整個彩電市場又再次出現「缺芯少屏」局面。
  • LG Display將繼續在韓國生產液晶面板
    【玩轉新奇好物,來新浪眾測】集微網消息,據THE ELEC報導,LG Display將延長一年在韓國的液晶(LCD)面板生產業務。LG Display最初計劃在2020年底前停止在韓國生產LCD面板,同時在廣州的工廠繼續進行生產。但去年第三季度,該公司決定延長在韓國的LCD生產工作。據悉,LG Display此舉是因應LG電子對於LCD面板的需求。
  • 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打破日韓壟斷液晶面板境況
    2017年,三星終結了英特爾25年的霸主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同時,它還在當年擊敗蘋果,成為全球最賺錢的企業。現在,三星依舊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公司,在電視、存儲器、顯示面板等近20種產品上都是全球NO.1。最逆天的是,它控制著全球手機產業鏈的命脈。
  • 面板廠商的目標是將自己在顯示器面板市場的份額同比增長8%
    三星顯示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退出液晶顯示器面板業務。因此,其他面板廠商正在爭奪三星退出而空出的份額。2021年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量可能會同比下降5%(YoY)。由於在液晶電視市場的地位已經固定,中國一線面板廠商更加注重IT面板業務的發展。
  • 市場低迷,但是液晶面板一枝獨秀,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潛析
    根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電視出貨共158.9M,同比增長1.1%。因為在疫情之下,居家辦公、居家娛樂,對電視等屏顯設備的需求增大,因此在第三季度的需求達到頂峰,電視出貨量同比增長13.2%,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