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宅在家裡把之前很多老片子翻出來又看了一遍,其中就包括馮小剛的《甲方乙方》。這部片子產出了很多金句,比如「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等等。
但我最喜歡那句:「1997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正如電影底下的豆瓣短評所說,20年前他們開著玩笑,夢想中國足球衝出亞洲,愛滋病得到治癒;人們聊著香港即將回歸,牆上貼著希望工程的大眼睛。那時有的人富裕想清貧,有的人盛名想平凡。巴頓將軍假裝在中華門和夫子廟晃悠。(daymusic117)
20年過去了,國足進過世界盃,愛滋病不算絕症。好夢一日遊因為做成慈善機構而流產,人們懷念那時可以做夢。
在我看來,90年代是最好的時代,有5毛錢一根的雪人,1毛錢一個的大白饅頭,不上鎖也不會丟的自行車,不變味的大白兔……
那時,王祖賢、張曼玉、林青霞還是全民偶像,哥哥還活躍在舞臺唱著《Monica》,暑假的電視機裡一遍遍放著《英雄本色》,耳機裡流淌著《Don’t break my heart》……
那時,張家輝和關詠荷還是《金裝四大才子》裡的唐伯虎和秋香。《大宅門》裡黑化的楊九紅看的我咬牙切齒、《天下糧倉》讓我刷了一整個通宵。
那時的人們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夏天最大的娛樂就是在家門口兩棵大樹上綁了繩子跳皮筋。
那時的人們直爽有趣,喝一頓酒就可以把房子借給一個陌生人住。
那時的馮小剛在電影裡面戲謔地說著,還上哪兒找我們這樣的活雷鋒啊,國家得把我們保護起來才是啊!20年後卻一把鼻涕一把淚掏心掏肺的說,我們真的在做好事啊。
那時的劉蓓和葛優還在電影裡以不經意口氣開著玩笑互相調情,損來損去的話裡沒有一句提到了愛,可是總覺得比今天偶像劇裡的情侶們更加靠譜,更加動人。
那個年代物質尚且沒有那麼發達,大家都在期待著新的紀元開啟。人們還可以做夢,還可以想。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寫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一個時代過去了,我很懷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