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位於黃道和天球遲到附近的一周恆星座。
中央鈞天 角宿亢宿 氐宿
東方蒼天 房宿心宿 尾宿
東北變天 箕宿鬥宿 牛宿
北方玄天女宿虛宿危宿室宿
西北幽天 壁宿奎宿 婁宿
西方顥天 胃宿昴宿 畢宿
西南朱天 觜宿參宿 井宿
南方炎天 鬼宿柳宿 星宿
東南陽天 張宿翼宿 軫宿
若匹以方位則如下(附讀音):
東方七宿:角(Jiǎo 3) 、亢(Kànɡ 4) 、氐(Dī 1) 、房(Fánɡ 2) 、心(Xīn 1) 、尾(Wěi 3) 、箕(Jī 1)
北方七宿:鬥(Dǒu 3) 、牛(Niú 2) 、 女(Nǚ 3) 、虛(Xū 1) 、 危(Wēi 1) 、室(Shì 4) 、壁(Bì 4)
西方七宿:奎(Kuí 2) 、婁(Lóu 2) 、胄(Zhòu 4) 、昴(Mǎo 3) 、畢(Bì 4) 、觜(Zī 1) 、參(Shēn 1)
南方七宿:井(Jǐnɡ 3) 、 鬼(Guǐ 3) 、柳(Liǔ 3) 、星(Xīnɡ 1) 、張(Zhānɡ 1) 、翼(Yì 4) 、軫(Zhěn 3)
四方神之玄武執明神君
四方神之朱雀陵光神君
四方神之白虎監兵神君
四方神之青龍孟章神君
青龍原為古老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道教東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象龍,位於東方,屬木,色青,總稱青龍,又名蒼龍。《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青龍東鬥星君」為:「角宿天門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駟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雞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云:「東方龍角亢之精,吐雲鬱氣,喊雷發聲,飛翔八極,週遊四冥,來立吾左。此外,道教還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青龍者,東方甲乙木水銀也,澄之不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故言龍也。
二十八星宿之北方玄武七宿
共六十五個星座,八百餘顆星,它們組成了蛇與龜的形象,故稱為玄武。七宿鬥宿為北方玄武元龜之首,由六顆星組成,狀亦如鬥,一般稱其為南鬥,它與北鬥一起掌管著生死大權,又稱為天廟。牛宿六星,狀如牛角。女宿四星,形狀亦象箕。虛宿主星即堯典四星之一的虛星,又名天節,頗有不祥之意,遠古虛星主秋,含有肅殺之象,萬物枯落,實可悲泣也。危宿內有墳墓星座、虛粱、蓋屋星座,亦不祥,反映了古人在深秋臨冬之季節的內心不安。室宿又名玄宮、清廟、玄冥(水神),它的出現告訴人們要加固屋室,以過嚴冬。壁宿與室宿相類,可能含有加固院牆之意。北方玄武星宿地位甚高,北京舊有真武廟(復興門外),即供奉玄武大帝。
二十八星宿之南方朱雀七宿
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計有四十二個星座,五百多顆星,它的形象是一隻展翅飛翔的朱雀。井宿八星如井,西方稱為雙子,附近有北河、南河(即小犬星座)、積水、水府等星座。鬼宿四星,據說一管積聚馬匹、一管積聚兵士、一管積聚布帛、一管積聚金玉,附近還有天狗、天社、外廚等星座。柳宿八星,狀如垂柳,它是朱雀的口。星宿七星,是朱雀的頸,附近是軒轅十七星。張宿六星為朱雀的嗉子,附近有天廟十四星。翼宿二十二星,算是朱雀的翅膀和尾巴。軫宿四星又名天車,四星居中,旁有左轄、右轄兩星,「車之象也」。
二十八星宿之西方白虎七宿
共有五十四個星座,七百餘顆星,它們組成了白虎圖案。奎宿由十六顆不太亮的星組成,狀如鞋底,它算是白虎之神的尾巴。婁宿三星,附近有左更、右更、天倉、天大將軍等星座。胃宿三星緊靠在一起,附近有天廩、天船、積屍、積水等星座,看來胃口太小難以消化如此多的食物,有點消化不良。昴宿即著名的昴星團,有關它的神話傳說特別多,昴宿內有捲舌、天讒之星,似乎是禍從口出的意思。畢宿八星,狀如叉爪,古代將網小而柄長者稱為畢,畢星又號稱雨師(箕星為雨伯),又名屏翳、號屏、玄冥(與室宿相同);我國以畢宿為雨星。觜宿三星幾乎完全靠在一起,實在是櫻桃小口一點點。參宿七星,中間三星排成一排,兩側各有兩顆星,七顆星均很亮,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它與大火星正好相對,我們今天稱意見不同為意見參商,以及兄弟不和為參商不相見,皆源於此。
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
包括四十六個星座,三百餘顆星,組成的形象好似一條蒼龍。不少學者認為,《易經》乾坤「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正是描述的蒼龍七宿在春天時的天象。《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加好友
參加學習培訓班遊學活動
請加老師私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