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不易做,除了要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應付突發情況或對方出其不意的各類邀請,準備好相當的社交能耐方能照得住場面。譬如對方大老闆在連串的業務會議後,發現閣下跟他非常投契,興高採烈地邀請出席周末他們公司舉辦的馬球公開大賽時,總沒有推卻的道理--那麼馬球到底是怎樣一回事?賽制是如何?要穿什麼衣服才不算失禮?要不要吃點什麼打底才去?--別小覷這些問號,因為統統都是學問。
關於馬球,聽聽專家怎麼說
▲Vincent Ku香港時尚禮儀作者
馬球只是舶來品嗎?
也許經過近年某些電影的薰陶,大致上還會知道8世紀頭三十多年大唐的開元盛世之時,太子殿下李瑛與壽王李瑁曾經在馬球場上一較高下——那時候的中國,馬球有多種稱呼,就像當時是用「馬毬」而不是「馬球」,又因為是邊騎馬邊用球杖擊毬的激烈運動,所以又叫「擊毬」或者「擊鞠」,猶如西方歷史上馬球並不是一開始就叫「polo」,最早期在公元前的波斯,是稱作「Chovgan「或者」Chovken「。
歷史悠久的馬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動之一,也是最講究速度的激烈遊戲之一。現代馬球活動與古波斯和盛唐其實沒多大關係,而是19世紀中維多利亞時代的印緬邊區曼尼普爾(Munipoor),一般英國茶莊莊主茶農探索出來的運動;世界上第一個馬球聚樂部便是在當地成立,風氣迅速普及,然後自經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返英國祖家的英國人傳播開去。
馬球每一下擊中的球可以達到每小時110英裡時速,其中的潛在危險不言而喻。球員與馬匹間有如同夥伴一樣的默契關係,需以騎術擊中場中的目標,並利用一切可能的策略,防止對方同時做到這個動作。很大程度上,這是帶有一種原始卻又野蠻但充滿智慧與汗水的雄性美體育運動,近年在大陸也流行起來。
一分鐘搞懂賽制
馬球比賽是兩隊各有4名球員的球隊之間對壘,球員會被指定為「進攻」(attack)抑或「防守」(defense),各司其職,為自己隊伍入秋得分共同努力,同時又要抵禦對方同樣像射門的目標。事實上大多數的比賽規則都是為了保護球員和馬匹的安全而設定,賽前隊伍的隊列,通常按數字排序,互相對壘,準備比賽,當球被擲入界內時,並滾到兩隊之間,比賽就可以開始。馬球通常採取等級平分賽制,也就是讓分制,原意是將兩隊勝出機會可以均等,也就是說比賽時雙方等級相等,以顯公允。
基礎知識了解以後,至少我們知道可以和客戶聊些什麼了,但為了讓你更加體面,不給公司出醜,我們特意請來了禮儀專家,他的一些小建議,至少可以幫你更加自如地享受比賽。
▲James Alofs演員,禮儀專家
看比賽時做些什麼?
馬球比賽是戶外活動,而且賽場面積廣闊,資深的觀眾都會自攜雙筒望遠鏡進場,於是在較遠位置的動作都不會錯過。而且一般來說,大多數可以進行馬球比賽的場地/會所/俱樂部,都設有觀看比賽的觀眾看臺座位,但這畢竟並非需要正襟危坐的活動——打個比方,看過經典電影《My Fair Lady》都知道,貴族式賽馬如Royal Ascot,眾紳士仕女爵爺貴婦也不是一味在包廂輕談淺唱,亦會走到場邊欣賞;當然,用cockney口音打氣並大喊「come on, Dover, move yourblooming arse」是大忌,當年的奧黛麗赫本已經作出第一身示範——有經驗的馬球賽觀眾,不少更願意帶備毯子,甚至摺椅帆布椅在場邊觀看比賽。
下午茶時這樣用
至於吃這個問題,觀看馬球比賽,通常都是下午兩三點左右開始,黃昏前的五點鐘結束,這樣的時段往往等相當於下午茶,於是恍惚很順理成章地馬球賽等同戶外野餐式的下午茶。
要是由公司邀請作客,很多時候都有包廂,甚至在場邊搭起帳篷,從簡單的咖啡茶水到司空餅手指三明治,甚至乎香檳酒魚子醬Prosciutto(一般人口中講的Prama ham)配蜜瓜都可以出現,視乎他們的預算和習慣。當然,這些場合也不宜讓人側目地大吃大喝,點點的充飢小吃是寫意畫,聊勝於無,重點是交誼,高手一般醉翁之意不在酒,往往在此時就能把工作商談搞定。
著裝指南
其實影視作品中不乏作為觀眾參觀馬球賽的衣飾參考。九十年代初輕鬆喜劇《風月俏佳人》裡, Richard Gere帶著Julia Roberts去參觀一個馬球慈善賽,男主角身穿阿曼尼淺灰色休閒西裝, 配淺色襯衫和花領帶, 女主角則是一身咖啡色地淺色圓波點連身裙配棕色緞帶草帽——重點是因為「慈善賽」,自然少不了有記者傳媒在場報導, 富豪們在這個場合既要慷慨解囊,又要攜美或攜眷參與,是「to see and be seen」場合,固然穿得正式一點——現在的馬球賽觀眾,很多時候都穿得更輕鬆,英文所謂的「smart casual」裝束牛仔褲卡其褲button down襯衫polo shirt等都經常可見,但「smart casual」到底不是時裝展,縱使沒有明文規定說不能穿本季Alexander Wang衛衣入場,但看到在場的人衣著與自己恍惚格格不入時,總免不了影響心情吧?
最後你也需要上場
賽事完成後,通常傳統上還有個餘興節目,廣邀在場觀眾參與,大家前來賽場中,齊齊踩在經已為馬匹踢翻的草皮,這個傳統,英文叫「Divot Stomping」,是很開心和喜氣洋洋的時間,有時候連最拘謹的人也變得歡天喜地來。 對了,正是因為有踩草皮的餘興,雖然參觀馬球賽並沒有拘泥於任何形式的服飾,但始終強烈不建議穿猄皮鞋和涼鞋——前者在爛草皮甚至泥濘中容易報銷,後者是跟自己雙腳過不去——同樣道理,女士們亦請別穿高跟鞋,否則一旦不小心踩到淤泥,那種尷尬,完全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