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健兒和觀眾們湧入被譽為文明城市的有福之州,呦吼!!
讓來自遠方的各位朋友們在感受大閩都的魅力之餘,也少不了吃道地福州美食啦!畢竟名以食為天嘛!
閩菜知多少——
對於閩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讓我用幾個詞形容的話那就是:清鮮、醇、葷香、不膩的味覺體驗。即廣義閩菜又分為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福州菜淡爽清鮮,講究湯提鮮,擅長各類山珍海味,閩南菜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一帶,講究作料調味,重鮮香:閩西菜包括長汀及西南一帶地方,偏重鹹辣,烹製多為山珍,帶有山區風味。故此,閩菜形成三大特色,一長於紅糟調味,二長於制湯,三長於使用糖醋。
1、魚丸:
【魚丸】福州魚丸是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製成的丸狀食物,滑潤清脆、葷香不膩。
推薦地址:
仙塔街城守前新村1號樓6#店;
福飛路金屏新苑25號店;
道山路烏山文心苑1號樓14#店(近婦幼保健院);
閩星大樓(大眾影院旁);
南后街40號;
賢南路鳳鳴公寓2號樓4號店;
古田支路泮洋新村2#樓02-03店;
點評:
@龍:三坊七巷的永和魚丸,十一塊的混搭版,各種丸,不過群眾反應還是魚丸最好吃。
2、肉燕
【肉燕】扁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
推薦地址:
南后街23號
鼓樓區澳門路3號(林則徐紀念館對面)
點評:
@向日葵葵小小羊: 朋友初來福州,必帶朋友逛逛三坊七巷,感受這座城的脈動。這幾天天氣雖熱,天卻很美,藍藍的天,罩著街巷,別有韻味!老字號同利肉燕自然是必試的,燕皮薄如翼,Q彈,經典的老味道
3、拌麵
【拌麵】雞蛋面煮熟後,加上醬油與花生醬拌在一起的素麵食,出鍋撒上蔥花點綴其上,香味濃,色澤鮮,油而不膩。
4、扁肉
【扁肉】肉餡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保留肉纖維中水份,味脆、嫩、香、甜,入口滑嫩爽脆,扁肉湯則以豬骨頭在溫火中熬出清湯。
老字號【尚幹依心扁肉拌麵】
推薦地址:
福州鼓樓區達明路中段
福州溫泉支路近六一北路(溫泉店)
福州鼓樓區東泰路中段(東泰店)
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達道路45號(達道分店)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管尾街
福州鼓樓區達明路41號(近達明新村)
點評:
@依人:這可是福州尚乾拌麵扁肉的鼻祖。灶臺上疊羅漢般層層疊疊拌麵碗,這家的面身加了雞蛋,所以特別爽滑美味。扁肉也很好,每天用大骨熬的湯味道鮮美。確實是好吃的拌麵扁肉。
5、撈化
【撈化】福州的傳統小吃,一碗好撈化對於湯底和食材的要求都很嚴苛。撈化葷香誘人,下水內臟來者不拒,更顯榕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博大胸襟。
推薦地址:
鼓樓區 慶城路13號(井大路口)
在黎明人行天橋旁邊,省委黨校斜對面【福嶼鮮撈小吃】
點評:
@飄忽的雲166:福嶼鮮撈小吃。看門面毫不起眼,進門才發現人多,基本滿座。每個人點的料都不少,所以端上來的碗都很壯觀。我點了豬腰撈化,湯用了蔥頭油,很香。豬腰處理得很乾淨,片得很薄,味道不錯。總體來說:料新鮮,價實在。
@門裡蟲:這家確實不錯,幾乎天天爆滿。人均大概12、13這樣就可以葷素都有了。一大盆令我垂涎三尺的撈化擺在我面前,瞬間香氣撲鼻色味俱佳,我輕輕啜了一口湯海鮮汁四溢口感飽滿其味無窮軟嫩滑爽。
6、鍋邊糊
【鍋邊糊】鼎邊糊(又稱鍋邊糊)是用大米加清水磨成濃漿,攤在鍋邊,半熟後鏟入正在熬煎的蝦湯或蜆子湯中,煮製而成。原汁原味的鍋邊糊要用柴火鐵鍋燒。
推薦地址:
洋中路213號(近文化宮後門)
三坊七巷附近的安泰樓二樓
點評:
@皮小北:冬天沐浴著暖陽走在古樸的洋中路,拐進這家沒有牌匾的小吃店真的很溫暖。傳統的柴火燒鍋邊,以及切成小塊的三角糕與油餅。食客是熙熙攘攘,味道是朗朗上口,價格是平平實實。期間目睹一小事更是覺得老闆是好心腸青年。
7【永泰蔥餅】
【永泰蔥餅】蔥餅是永泰的名小吃之一,剛出爐的蔥餅,片刻之後就酥脆無比;咬一小口,蔥香、肉香、芝麻香唇齒留香。
推薦地址:
「鼓山中學」公交站附近(就是原先在市委黨校門口
慶城路省立醫院北門閩王祠旁邊
鼓樓區 東大路157號(公交站旁)
點評:
@小林林:每天放學必買的小吃,看著那剛出爐的蔥餅,片刻之後就酥脆無比;咬一小口,蔥香、肉香、芝麻香唇齒留香。簡直就是學生生涯的經典回憶之一。
8、【粉幹】
【粉幹】選用優質大米為原料,具有色白、條細、耐煮、鬆軟等特點,有炒、煮、拌、撈各種做法。地道福州蝦油味,從一碗粉幹開始~
推薦地址:
福州 臺江區老藥洲街20號(沒牙花生湯對面)
福州臺江區寶龍城市廣場後側
點評;
@哥辰緣:老同學回榕尋找記憶中的古早味,我便會帶他們去魚龍混雜臺江老藥洲街道上的兵俤粉幹。抓起紅色飛盤一樣油膩膩的盤子,滿心期待舉著那雙失去本色的公筷,在兩米多長案板上找尋記憶中的歡愛的滷貨,青春在口水中飛揚。耳邊的吵雜,夜市昏黃的燈光,那碗熟魚粉幹裡的鹹腥,都是我眼中逝去的你。
9、蠣餅
人們常常把蠣餅與鍋邊糊搭配著享用,同樣也是早飯的首選。入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即可。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內餡鬆軟甜美。在當地,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炸蠣餅。
推薦地址:
鼓樓區 八一七路155號味中味(東街大洋百貨旁)
鼓樓區 吉庇路39號安泰黃金廣場(近安泰樓)
點評:
@雨惜若:他家的福州小吃的種類確實是很豐富的,但是多數吃著不是很地道,唯一的好處就是在一家可以同時吃到很多種福州的美食,蠣餅很有特色,外殼酥脆,內餡還很鬆軟,做的還是比較不錯的,建議嘗一下。
老福州人的記憶小吃
也是從小生活在這裡的我,一直不能忘懷的味道。雖然現在福州大改變,道路建設等等。有些經典的老店可能換了位置,就連本地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該去哪裡吃了,「木木」特此整理了這份寶貴的地址,快去回憶回憶這些味道吧!
這期介紹完我們的風味小吃,下期我們來看看老福州人去哪裡吃正宗的閩菜。期待下
本文原創者:中廣華視 木木(轉載需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