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想過自己也可以如此幸福」,2019年8月,對麥麥提尼亞孜麥提吐爾迪來說,是一生中重要的一段日子,他不僅找到了自己一生幸福的歸宿,參加了形式新穎的「集體婚禮」,還邀請到一位特殊的客人來見證他們的幸福——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變電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新。對於這個小家庭來說,張新早已是親人般的存在,他和包括麥麥提尼亞孜在內的鄉親們共同謀劃脫貧致富方式,也使這個小家庭的經濟情況有了明顯改善,而這僅僅是特變電工結對扶貧的一個小小縮影。 2019年,特變電工投入1000餘萬元,為和田市玉龍喀什鎮阿勒提來村、克熱格艾日克村開啟「美顏」模式,成立和田產業扶貧基金,依託當地龍頭企業助農脫貧……張新表示,「我感到肩上壓著沉甸甸的責任,必須更好地密切聯繫基層,關注行業發展,心繫百姓冷暖。」 目前特變電工已在對口幫扶的兩個深度貧困村累計投入3000餘萬元,設立產業扶貧基金、開展無花果種植、庭院經濟改造、捐贈電視機等,直接促進100餘戶貧困戶就業,受益群眾達2000餘人,助力兩村實現整體脫貧。 肉孜託合提依明是克熱格艾日克村村民,現在是核桃加工廠的一名員工。「我現在一個月能拿2100元工資,年底還可以拿到分紅。我們村裡很多人都在這幹活,大家日子越來越好,幹活也越來越有勁。」 家門口建起了工廠,村裡設立公益性崗位,專項扶貧基金有分紅,這讓村裡家家有了增收渠道,戶戶有了致富希望。其那古麗說: 「2018年,特變電工扶貧組來的第二年,我們就和和田秋實崑崙雪農民專業合作社籤訂了分紅合同,去年和前年,我連續兩年拿到了2100塊錢的分紅。現在,我每天都很忙碌也很開心。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最高興了!」
這個年加工達1000噸的核桃加工廠,是特變電工從烏魯木齊引進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企業投入1000萬元在當地建廠,特變電工投入產業扶貧基金100萬元,每年可實現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增收1200元,帶動150多人就業。除了核桃加工廠,還投資了當地腸衣加工廠。2019年,已幫助200餘戶貧困戶實現本地就業,300戶貧困戶入股分紅60餘萬元。 三年來,特變電工以總部牽頭,下屬企業包片、包戶的形式,開展精準扶貧,公司中層以上黨員幹部與貧困戶開展「一對一」結對,實現兩村所有貧困戶全覆蓋。
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的重要任務。特變電工選派兩名駐村幹部到阿勒提來村小學當支教老師。2019年累計輔導中小學生千餘人次,幫助兩名貧困戶孩子考入大學。還為921戶無電視家庭捐贈電視,實現了兩村電視網絡全覆蓋。在精準扶貧的路上,特變電工的駐村幹部們除了是「建築工人」「種植能手」「學校老師」,也是老鄉們的「兒子」、孩子們的「哥哥」。他們用真情溫暖著每一個人。 眼下,特變電工投入1200餘萬元正在為兩個脫貧村的39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家庭進行庭院改造。除此之外,特變電工還捐款300餘萬元建設村老人日間照料文化中心,配備老年居住室、活動室、學習室、健身室,提高老人的生活幸福感。 張新說,「通過三年多的扶貧工作,特變電工的員工受到了教育,把幫助老鄉脫貧攻堅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帶著感情全力以赴,我想這就是開展這項工作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