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曉婷 馮春桃
盛夏,沿著臨平路途經蓼泉鎮灣子村一路向北,視線所及之處的田壟上,一畦畦西蘭花長勢喜人,綠油油的葉子仿佛一道道綠色的波浪,不斷滾動著,演奏著綠色的田間奏鳴曲,而這只是蓼泉鎮蔬菜產業大合唱裡的一章「序曲」。
近年來,蓼泉鎮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個根本之策,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業,圍繞農業現代化和農民持續增收,持續推進「三路兩區」產業振興示範帶建設,著力構建產業、生產、經營、增值、保障五大體系,形成產業多元、體系完善、層次分明、互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把做強蔬菜產業作為產業振興的最大優勢,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全力託起百姓的「小康夢」。
培育動能助推高質量發展活力
立足全鎮蔬菜產業發展實際,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進三分地、絲路綠洲等農業企業,在臨平路沿路規劃建設蓼泉萬噸出口商品蔬菜產業園,配套完善冷鏈加工、製冰、泡沫箱廠、農殘檢測等關聯設施,園區共有冷庫3座,庫容達4.6萬噸,發展供港澳西蘭花基地2000畝,初步構建了「產供儲加銷」的全產業鏈。
多措並舉激發產業內生動力
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持續擴大設施農業基地規模,新建蓼泉連片100座鋼架拱棚示範點1個,與百惠綠海等龍頭企業合作落實訂單蔬菜1000畝,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達9000畝,早春茬娃娃菜畝均效益達8000元左右,西蘭花畝均效益達7000元以上,晚秋茬主要種植娃娃菜、青筍、辣椒、西紅柿等,現已全部銷售完畢。全鎮累計建成日光溫室1025座1063.5畝,鋼架拱棚3514座2106.8畝,蔬菜種植面積達2.2萬畝。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網格化管理責任,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抽檢娃娃菜等菜樣4603個,合格率達到100%。
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新興產業
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力度,新建灣子村洋蔥、生薑新品種對比試驗示範點1個100畝,引進娃娃菜、西蘭花等蔬菜新品種3個,示範推廣節本增效「增量化」水肥一體化技術、多茬種植技術和種苗統繁統供等農業實用新技術5項。積極探索創新稻魚共生農業複合型新業態,引進張掖西大湖農業公司,落實上莊村有機旱稻1000畝。積極探索創新稻魚共生農業複合型新業態,新添、雙泉2個村落實水稻種植試驗示範基地300畝。引導群眾發展水蘿蔔、辣椒、菜心等蔬菜制種4758.7畝,甜葉菊、孜然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
主體引領創優產業發展環境
深入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計劃,鼓勵村社幹部、返鄉創業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等活力群體,領辦創辦運行管理規範、連農帶農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通過投資、投物、投勞等多種方式入股,實現「抱團發展」。加快農業集約化、現代化建設,引導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採取「土地入股、土地託管、土地銀行」等多種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社聯合發展,成立聯合體。以「培訓輸轉一體化、參加培訓能輸轉」為目標,開展各類勞動力技能培訓、輸轉。健全完善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服務機制,進一步拓展市場,加大「蓼」字號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打響品牌知名度。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