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今年17.2億元投向產業類專項扶貧,託起幸福小康夢!

2020-12-26 閃電新聞

據海南日報報導(傅人意、潘志勇)12月8日,位於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水井嶺的金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扶貧產業基地粗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剛摘的火龍果進行清洗、套袋、包裝,然後整齊裝筐,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家門口有產業,我們就近就業,不僅能掙到錢,還可以照顧家庭。」水井村村民羊雪香說,只要勤快,每天光是採摘火龍果就能賺到100元工錢。

一個村莊的產業變遷,讓村民就業有了依靠,也讓產業託起村民的幸福小康夢。海南省扶貧辦數據顯示,今年海南省共安排產業扶貧項目1515個,實施進度為99.28%。安排產業類中央、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展資金)17.2億元,佔比55%,支出進度為95.96%。目前全省建立產業扶貧基地1148個,貧困戶幫扶組織化程度達93.25%。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各市縣抓好農業擴種增養促務工,進一步落實產業扶貧政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多措並舉

推動擴種增養促務工

近日,隨著大閘蟹上市,定安「漁光互補」產業扶貧項目基地裡的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定安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定安「漁光互補」產業扶貧項目採取「政府+企業+村集體+貧困戶」和「公司+貧困戶」兩種合作模式,年產值超800萬元,直接帶動定城鎮12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我們將繼續抓好擴種增養,促農增收」。

今年以來,海南省先後出臺脫貧攻堅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貧十五條措施、「三農」領域「一抗三保」十條措施等應急政策舉措,採取月調度、重點督辦和現場推進會等方式,實現扶貧項目全部開工,完工率超過90%,項目安排資金支出進度92.95%。

海南省還專門召開「擴種養、促務工、增收入」現場推進會,督促各市縣立足實際強力推動擴種增養促務工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5萬戶、29.3萬人實現擴種增養,擴種農作物面積24.7萬畝,增養數量達6762.8萬頭(只、羽、尾)。

周密部署

讓產業扶貧政策落地開花

落實好產業扶貧政策,有利於建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持續增收長效機制。海南省制定印發《海南省扶貧資產管理暫行辦法》《關於進一步做好產業扶貧薄弱環節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全省產業扶貧項目全部篩查一遍,發現問題限時整改。

在旅遊扶貧方面,全省投入旅遊扶貧項目資金6.06億元,成功創建兩批旅遊扶貧示範村102個,139家旅遊景區和鄉村旅遊點設立旅遊扶貧商品銷售點,A級旅遊景區和椰級鄉村旅遊點共接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人數為1939人。

在電商扶貧方面,海南省7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示範項目基本建設完成。海口市永興、龍泉、大致坡等3個鎮已建成鎮級電商扶貧中心。

同時,海南省持續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今年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23萬戶、2.86億元,覆蓋率42.45%。

責任編輯:黃曉慧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脫貧智慧】臨澤蓼泉鎮:產業扶貧託起百姓「小康夢」
    近年來,蓼泉鎮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個根本之策,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業,圍繞農業現代化和農民持續增收,持續推進「三路兩區」產業振興示範帶建設,著力構建產業、生產、經營、增值、保障五大體系,形成產業多元、體系完善、層次分明、互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把做強蔬菜產業作為產業振興的最大優勢,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全力託起百姓的「小康夢」。
  • 陝西武功:產業扶貧託起小康夢
    好旺傳媒網訊:武功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致富的長久之策,創新實施「三動一自」模式,扣緊利益聯結,激勵自主發展,穩定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扶貧新格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縣所有貧困村集體經濟項目及時復產復工,帶動726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260多戶貧困戶享受了集體經濟的產業託管,成功蹚出了一條可持續的扶貧助農的新路徑。
  • 產業扶貧撐起幸福小康夢
    貧困地區只有通過發展產業,才能實現永久脫貧。發展產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也是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在脫貧攻堅中,青海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引導群眾靠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著力增強「造血」功能,91%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東鄉的扶貧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杜雪琴 通訊員 羅永崗東鄉縣海拔1735截至目前,遼寧方大集團已在東鄉縣累計投入資金5.5億元,落地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7個,盤活運行扶貧車間31個,解決就業9000多人,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告別貧困,開始新的美好生活。「扶智+扶志」 從思想觀念上拔窮根東鄉脫貧的難點究竟在哪裡?
  • 特色產業託起小康夢——沅陵縣盤古鄉發展產業助民增收紀實
    現轄16個行政村185個村民小組,5488戶2.1萬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51戶5567人。近年來,該鄉在脫貧攻堅戰中,著力產業先行,為貧困戶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如今,透過一個個頗具地方特色的產業項目,盤古正用特色產業託舉群眾的小康夢。
  • 湖北鄖陽:「香菇小鎮」 託起扶貧大產業
    湖北十堰鄖陽區「香菇小鎮」 已經成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重要產業平臺。本報記者柳潔攝「現在正是香菇點菌、養菌的時候,要提前做好大棚的通風消毒工作,今年計劃發展2萬棒香菇!」8月28日,湖北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香菇產業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段順強正在忙著整理香菇大棚,為即將上架的香菇做前期準備。
  • 陶樓新豐:經果產業託起「小康夢」
    今天的「走,下鄉去」系列報導,讓我們走進陶樓鎮新豐社區,看當地是如何依託經濟林果產業,託起村民小康夢想的。合肥新聞頻道全媒體記者:朱江 吳節正長豐臺記者:吳家金主持人:程子製作:魏錚錚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長豐縣陶樓鎮新豐社區李家兵的葡萄園裡,一排排葡萄架井然有序,一根根藤蔓蜿蜒而上。
  • 「十三五」期間 山東財政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323億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3日訊 (記者 張敏敏)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幅連續5年保持在10%以上,全省各級財政5年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323億元。
  • 北京銀行:以金融之力託起群眾「小康夢」
    面向未來,北京銀行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加強防返貧機制建設,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用金融力量託起群眾「小康夢」。不僅居住條件改善了,北京銀行還結合銀行信息、科技、客戶等優質資源,實施了「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專業合作社」「一系列技能脫低專項行動」「一瓶山泉水」「一處美麗鄉村」「一張金融服務便民名片」,打造特色產業,幫助大蒲池溝村走出一條富含自身特色的精準脫低之路。
  • 灌雲縣:一條蟲子「吃」出億元大產業 | 強國小康路②
    扶貧徵途,一個也不能掉隊;小康路上,一個也都不能少。脫貧攻堅是全面小康的必經之路,也是檢驗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成色。連日來,我們推出「強國小康路」專欄,聚焦江蘇重點幫扶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生動實踐,展現江蘇人民建設幸福生活的動力和活力。
  • 今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達1461億元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財政部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達1461億元。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安排專項扶貧方面,2016-2020年連續五年每年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億元,2020年達到1461億元。今年又一次性安排綜合性財力補助資金300億元,支持補齊掛牌督戰地區脫貧攻堅短板弱項。在分配農業、水利、生態、交通、教育等行業轉移支付時,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政策,籌資1896億元,全部用於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雪峰山下,脫貧的蜜橘別樣「紅」——洞口縣「三棵樹」託起產業扶貧...
    「山外柑橘,山內茶葉,遍地油茶」的扶貧主導產業布局,大力發展「三棵樹」(油茶、柑橘、茶葉)扶貧主導產業,打造一批產業扶貧示範鄉鎮,推動了貧困家庭扶貧產業「家家有」,實現「貧困人口一人一畝脫貧樹」的工作目標,「三棵樹」託起洞口縣產業扶貧工作的大格局。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春風送暖千萬家 真情託起幸福夢...
    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思路,深入實施「勞動就業全對接行動」,聚焦崗位對接、信息摸排、組織輸轉等重點環節,深化對外勞務協作,堅持「穩東擴西」,加大組織化輸轉力度,全市年均輸轉城鄉勞動力47.86萬人以上,創勞務收入95.79億元,有輸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應轉盡轉。
  • 【黃河岸邊看小康】開封杞縣:「賢良」託起幸福夢 村民生活富「杞...
    退伍後,杜振遠先後創辦了河南宏力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雲宸置業有限公司等6家大型公司,年營業額2.7億元,是別人口中的「億萬富翁」,妻子是部隊中的一名幹部,獨生女兒負責杜振遠幾家公司的經營,一家三口落戶鄭州,成了「城裡人」,過著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誰也沒想到,一次返鄉探親讓杜振遠下決心回鄉當一位徹頭徹尾的「農民」。
  •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精準扶貧「拔窮根」,員工圓了「小康夢」!
    「我現在的工資呀,抵得上家裡工資的兩倍,公司還為我繳納了五險一金,真的太感謝咱們中建七局了,讓我也圓了『小康夢』!」來自甘肅省卓尼縣的孫貴太興奮地說。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堅持工程落腳在哪裡,就把扶貧工作開展到哪裡,著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逐漸探索出了一條「抓培訓、強技能、促就業」扶貧新模式,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卓尼縣是中央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也是中國建築定點扶貧對象。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奮勇攻堅 逐夢小康...
    在逐夢全面小康的路上,我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感恩奮進、奮勇攻堅,全力以赴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幾年來的奮戰歷程可謂波瀾壯闊。小康承載初心,小康源自奮鬥。日前,記者在採訪中,透過精準為要、產業為本、探索為先三個關鍵詞找尋我市決勝全面小康的實施路徑。
  • 5年間投入專項扶貧資金 788.39億元
    除中央和省級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88.39億元外,66個貧困縣實際整合涉農資金達1088.69億元,用於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聚合社會幫扶方面,40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投入50個貧困縣幫扶資金31.37億元,引入社會投資635.84億元,7個東部幫扶城市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13.99億元。
  • 保定市淶源縣產業扶貧之路 彰顯新時代中國智慧
    今年2月29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淶源退出貧困縣序列,淶源人民摘掉了30多年的貧困帽子,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一步。  一、堅持政治站位,壓實攻堅責任。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決扛起脫貧攻堅的政治擔當和歷史使命。一是構建統一高效的決策指揮體系。
  • 國投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年度扶貧獎」,扶貧故事受央媒...
    國投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年度扶貧獎」,扶貧故事受央媒關注! 2020-12-17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密織山海情 共築小康夢——青島隴南扶貧協作紀實
    密織山海情 共築小康夢——青島隴南扶貧協作紀實青島,東部沿海中心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東方瑞士」的美譽。隴南的貧困長期「盤桓」,小康,是隴南兒女對幸福生活的恆久守望;隴南的不屈意志也在薪火相傳,令無數大山兒女奮然前行。多年來,隴南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聚焦深度貧困,舉全市之力,精準發力。在即將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的關鍵時刻,青島「雪中送炭」,與隴南攜手共進,再度衝鋒、攻堅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