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南日報報導(傅人意、潘志勇)12月8日,位於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水井嶺的金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扶貧產業基地粗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剛摘的火龍果進行清洗、套袋、包裝,然後整齊裝筐,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家門口有產業,我們就近就業,不僅能掙到錢,還可以照顧家庭。」水井村村民羊雪香說,只要勤快,每天光是採摘火龍果就能賺到100元工錢。
一個村莊的產業變遷,讓村民就業有了依靠,也讓產業託起村民的幸福小康夢。海南省扶貧辦數據顯示,今年海南省共安排產業扶貧項目1515個,實施進度為99.28%。安排產業類中央、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展資金)17.2億元,佔比55%,支出進度為95.96%。目前全省建立產業扶貧基地1148個,貧困戶幫扶組織化程度達93.25%。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各市縣抓好農業擴種增養促務工,進一步落實產業扶貧政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多措並舉
推動擴種增養促務工
近日,隨著大閘蟹上市,定安「漁光互補」產業扶貧項目基地裡的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定安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定安「漁光互補」產業扶貧項目採取「政府+企業+村集體+貧困戶」和「公司+貧困戶」兩種合作模式,年產值超800萬元,直接帶動定城鎮12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我們將繼續抓好擴種增養,促農增收」。
今年以來,海南省先後出臺脫貧攻堅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貧十五條措施、「三農」領域「一抗三保」十條措施等應急政策舉措,採取月調度、重點督辦和現場推進會等方式,實現扶貧項目全部開工,完工率超過90%,項目安排資金支出進度92.95%。
海南省還專門召開「擴種養、促務工、增收入」現場推進會,督促各市縣立足實際強力推動擴種增養促務工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5萬戶、29.3萬人實現擴種增養,擴種農作物面積24.7萬畝,增養數量達6762.8萬頭(只、羽、尾)。
周密部署
讓產業扶貧政策落地開花
落實好產業扶貧政策,有利於建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持續增收長效機制。海南省制定印發《海南省扶貧資產管理暫行辦法》《關於進一步做好產業扶貧薄弱環節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全省產業扶貧項目全部篩查一遍,發現問題限時整改。
在旅遊扶貧方面,全省投入旅遊扶貧項目資金6.06億元,成功創建兩批旅遊扶貧示範村102個,139家旅遊景區和鄉村旅遊點設立旅遊扶貧商品銷售點,A級旅遊景區和椰級鄉村旅遊點共接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人數為1939人。
在電商扶貧方面,海南省7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示範項目基本建設完成。海口市永興、龍泉、大致坡等3個鎮已建成鎮級電商扶貧中心。
同時,海南省持續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今年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23萬戶、2.86億元,覆蓋率42.45%。
責任編輯:黃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