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為何認為「一勺豬油十副藥」?現代人卻很少吃,是咋回事?

2021-01-19 騰訊網

豬油在家裡老人的眼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許多人都認為豬油對人體健康沒有什麼好處,豬油經常和高熱量、高膽固醇聯繫在一起。現在許多人都提倡吃植物油,認為植物油相比豬油更健康,但是民間俗語有這樣一句話:「一勺豬油相當於十副藥」,豬油在一起炒菜時候會放,不僅為菜增添香味,老人還說對身體很有好處。那麼到底是植物油還是豬油更對身體有好處呢?

老人為何認為「一勺豬油相當於十副藥」?

豬油在我們飲食歷史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很早的時候,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油的種類比較少,最多的就是豬油,主要是從肥豬肉中提煉出來的,那時候買肉都是買肥肉,不買瘦肉,肥肉不僅有肉吃,還有豬油,炒制其他的菜,用處更大一點。

並且因為老一輩的人,在小時候的生活水平比較低下,飲食中沒有太多的營養物質,就豬肉中的營養高一點,並且能夠吃得起。豬肉中的脂肪量高,能夠提高人體的力量,對於體質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老一輩的人會認為豬肉的效果相當於十副藥。

同時因為老一輩的人飲食種類比較少,並不會有太多高脂肪的食物,他們吃的大多都是五穀雜糧以及各種家裡面長的蔬菜,所以就算是吃了豬油,也不用但是心血管的問題。這個也是他們覺得豬油好的一大原因。但實際上豬油的效果並沒有那麼好,並且豬油中的脂肪量、熱量等都是非常的高,食用之後,會增加身體負擔,並不能起到十副藥的效果。

現代人為何不吃豬油?

當代的人不願意吃豬油的一大原因,就是因為豬油中的油脂比較高,會增加血管的負擔。現在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很多,食物的種類也變得多樣化。也正是因為這樣美食的增多,導致人體食用過多,容易出現問題,此時若還經常吃豬油,會增加血管堵塞的機率,不利於健康,並且經常吃豬油,會加重肥胖的機率,對身體造成損害。

因此現代人食用油,很少會選擇豬油,一般都是選擇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橄欖油等,這些油中的脂肪量以及熱量都比較低,並且還含有維生素以及各種營養物質,人體食用後,更利於身體的運作。

可以看出「一勺豬油相當於十副藥」,這句話並不適用,特別是對於現代的人來說,更是要少吃,上了年紀的人,本身的體質就不太好,各種心血管問題比較多,最好控制豬油的攝入,避免增加身體的負擔。不僅僅是豬油要控制,其他的油脂也需要控制,飲食要注意少油、少鹽,減少對身體造成損害。

豬油確實對人體有一定好處,能夠潤滑腸道,使皮膚細膩,但是由於脂肪量比較高,現在人們生活又不缺脂肪,所以更多人選擇更容易使身體運作的植物油。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一勺豬油剩十副藥,是什麼意思?為何現在不吃豬油了
    現在城裡人一般都是購買花生油,大豆油或者調和油,用來直接使用,只不過在農村,很多農民還是食用豬油的事,應成為往事。而且小編個人覺得用豬油炒出來的青菜,那油水充足,味道更加美好,所以說很多人喜歡吃豬油,那麼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是什麼意思呢?
  • 「一勺豬油十副藥」,有依據嗎?關於吃豬油,你還需更多了解
    豬油,想必小時候應該都是吃過的,逢年過節最少不了的就是它,它主要是從豬肉裡面提取的一種油脂,經常炒菜,炸麵食都會用到它,想想也真是懷念!但是近幾年豬肉出現的頻率是越來越低,就連豬油拌飯這種食物也逐漸開始消失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可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還經常會說「一勺豬油十副藥」,這種說法有依據嗎?關於吃豬油,你還需要有更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一勺豬油十副藥」,是否有依據?
  • 一勺豬油=五副藥?豬油是慢性病元兇?真相來了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飲食備受推崇,豬油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籤。很多人認為豬油飽和脂肪含量高,是多種慢性病的元兇,能不吃就不吃!然而,在民間也有「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的說法。2018年,豬油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為最營養的食物之一,排名第8。那麼,豬油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營養?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豬油真的不健康嗎?豬油主要由脂肪組成,基本不含蛋白質或者碳水化合物。
  • 「一勺豬油十副藥」,確實有科學依據?吃豬油的好處,醫生告訴你
    有些時候油的選擇也很重要,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跟攝入的油脂多少存在一定的關係,所以我們要健康吃油。提到油,不由自主地會想起豬油,小時候家裡面做的豬油拌飯,很是美味,現在想起來都想流口水。但是近幾年,豬油拌飯很是少見,使用豬油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豬油是以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檢驗合格的生豬的板油、肉膘、網膜或附著於內臟器官的純脂肪組織,煉製而成的。
  • 「一勺豬油五副藥」,是真的還是假的?豬油對身體有好處嗎?
    當你是一位注重養生的人,那麼你一定知道需要控制油脂的攝入,但對於油脂的攝入有人就會提出疑問,不少人覺得豬油營養價值比較高,覺得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但是也有人會覺得豬油中油脂比較多,如果吃多了對身體健康有害。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豬油曾被記載於藥學著作上,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上需要運用到豬油。
  • 老輩人都說「一勺豬油勝十副藥」,為什麼現在沒人吃了?原來如此
    老輩人都說「一勺豬油勝十副藥」,為什麼現在沒人吃了?原來如此 說到豬油可能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以前還沒有這麼多的食用油,植物油,調和油的時候,家裡全部都是吃豬油的我們農村人習慣叫做豬大油或者是葷油,呈白顏色的半透明狀的固體或者是半固體狀態,老一輩人做菜全都是用這種豬油。
  • 豬油是心腦血管殺手?吃豬油到底是養生還是不健康?
    「豬油怎麼了,我從小吃到大,豬油渣多香啊,你小時候可沒少吃……」「可是我聽說豬油吃多了,對心血管不好,我媽都用植物油煮菜了。」「原來的人基本上都是吃豬油長大的,也沒見他們有多少得了心血管疾病的,你這個說不通。」
  • 豬油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營養呢 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下
    豬油拌飯,豬油渣炒青菜,豬油陽春麵……炒菜時加上點豬油,食物味道瞬間得到升華。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盆豬油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如... 豬油拌飯,豬油渣炒青菜,豬油陽春麵……炒菜時加上點豬油,食物味道瞬間得到升華。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盆豬油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 炸油條時,放一勺「它」,蓬鬆酥脆,粗如臂,很少人知道的方法
    麵粉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麵食,油條就是一種,大多數人都愛吃油條,少部分人其實也不是不愛吃,他們認為油條吃了不健康而已,酥脆好吃的油條,沒有人不喜歡吃吧,不過我覺得不管吃什麼,只要懂得控制食量就沒有問題了,偶爾吃一次還是可以了,另外喜歡吃油條,可以選擇自己做得吃,這樣一來一個星期吃一次也沒問題
  • 愛吃鹹菜、豬油的老人92歲高齡,注意飲食的32歲小夥卻一身病
    比如說少吃鹽、少吃動物油脂,很多讀者看了之後會反駁,我家裡某位親戚就喜歡吃大鹽,頓頓離不開肉,還喜歡吃豬油,也活了90多。對於這個問題,黃醫生給大家舉兩個例子,一起來分析一下。酷愛吃鹹菜,頓頓吃豬油,他如今92歲高齡這是黃醫生鄰村的一位老人家,年輕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為了讓飯吃起來有滋味,就特別喜歡加鹽。
  • 煉豬油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家裡有兩種情況,母親會架起大鐵鍋來炸豬油,一是自家殺豬的時候,一是臘月裡快要過年的時候。前者很少,家裡養的豬是要賣了給我們兄弟幾個交學費的,那是一家人的希望,不到走投無路怎麼捨得殺。至於後者,一年也只有那麼一兩次,所以隆重,宛如一個盛大的節日。
  • 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
    導語: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俗話說得好「一勺油勝十副藥」,提到豬油,在七八十年代,那也是主要的食材之一,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瓷罐子,那可是媽媽守護的「寶貝」,平時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們這幫小傢伙,就怕我們這群饞貓去偷腥。
  • 上海復興路這家破爛餛飩店,20多年味道沒變過,一勺豬油是靈魂
    上海是現代化的大都市,高樓林立,高檔酒店,飯店,餐廳一應俱全,那裡的菜品高檔,擺盤精緻,味道上乘,但是一頓飯下來要花上幾千塊錢,跟老百姓最有關係的還是藏在巷子裡的那些小飯館兒,幾十塊錢就可以吃得心滿意足。
  • 豬油萬歲
    在我人生的歲月中,有很長一段時間,認為人間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廚房裡那一罐白花花的豬油了。這種凝固的豬油稱為大油,它的前身是豬身上貯存的豬板油。等到下課鈴響,衝進食堂、拿到飯盒,倒一點豬油進去,可以激發食慾。在讀大學時,有一位南方同學的床底下放著一個搪瓷缸子,上面印著「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紅字。有時他半夜起來,偷偷挖裡面的東西吃。一天他不在時,同學們撩開床單拉出來查看,那罐子裡竟然是雪白的豬油。那時同學們都飢腸轆轆,發現豬油,眼睛頓冒藍光。於是你一勺、我一勺,須臾就吃了個精光。有一句俗語叫「豬油蒙了心」。
  • 舌尖上的西周,尊貴的周天子吃的什麼?豬油拌飯
    說起豬油拌飯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膩,膩死了!咱們現代人講究膳食均衡,號召人們多吃蔬菜水果,大塊肥肉看著噁心,更別說白飯伴著白花花油脂的豬油,光看上一眼就膩歪無比,更別談下筷子了。 但著名的美食家蔡瀾先生寫過一本書《死前必食》,直接告訴你死前一定要吃的美食,第一道菜就是豬油拌飯!
  • 豬油怎麼熬又香又白?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
    豬油怎麼熬又香又白?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前幾天老媽不知道從哪兒買來了一大塊兒豬板油,說是熬點豬油吃,豬油這東西真的是好多年都沒有見了,記得還是在小的時候,過年時家裡才會熬製,近幾年來,老媽還是第1次熬豬油,真的是有點懷念熬豬油剩下的豬油渣,老媽熬了一小盆的豬油,凝固了之後,豬油又白又香,不管是炒菜還是蒸饅頭的時候放一勺,吃著都特香。
  • 熬豬板油時,記得多做2個步驟,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保存更久
    熬豬板油時,記得多做2個步驟,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保存更久 老話說:一副豬油十副藥,以前的人都吃豬油,因為豬油可以給勞動人民提供更多的能量,而且都是自己熬的豬油,吃得更加放心。8090後的人們,記憶中的熬豬油的畫面應該比較深刻,小時候家人在熬豬油,我們就等著吃豬油渣。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天打雷咋回事?分析:與暖冬有關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天打雷咋回事?那麼冬天冬天打雷咋回事?打雷到底好不好,這種說法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分析:或與暖冬有關我們都知道,打雷屬於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尤其在夏季經常可以看到閃電雷鳴,因為夏天太陽光強烈,日照時間長,地面的溫度比冬天的地面溫度熱得多,靠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上升也快。
  • 一碗豬油撈飯下肚,整個世界都是我的丨市井老饕
    ■文|醬子半年前,我去廣州休假,吃了豬油撈飯,一碗下肚後的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我的了!」那回味無窮的豬油香,至今仍讓我魂牽夢繞,每天想著啥時候能再去南方吃這飯。如今,豬油在很多地方可能都不大吃得到了,城市裡的人已經過得很「油膩」,對豬油也自然要敬而遠之,說起來,還都是家鄉和兒時的味道。
  •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馬上就要冬月了,氣溫逐漸降低,人體的熱量流失快,皮膚乾燥,適合多吃些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