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豬油=五副藥?豬油是慢性病元兇?真相來了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付淑芳 科普中國

本文專家:付淑芳,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碩士,國家心血管疾病重點實驗室技術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豬油拌飯,豬油渣炒青菜,豬油陽春麵……炒菜時加上點豬油,食物味道瞬間得到升華。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盆豬油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飲食備受推崇,豬油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籤。很多人認為豬油飽和脂肪含量高,是多種慢性病的元兇,能不吃就不吃!

然而,在民間也有「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的說法。2018年,豬油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為最營養的食物之一,排名第8。

那麼,豬油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營養?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豬油真的不健康嗎?

豬油主要由脂肪組成,基本不含蛋白質或者碳水化合物。

脂肪作為三大營養素之一,為人類機體提供能量,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對於器官功能的維持有著重要作用。

豬油被貼上不健康的標籤主要是由於其飽和脂肪含量較高。

關於飽和脂肪攝入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的關聯一直存在著爭議。

2017年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報導,總脂肪、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和心肌梗死風險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而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針對多篇研究的聯合分析也發現,飽和脂肪的攝入並未發現與心臟病的風險存在關聯。

當然,

如果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患者,飲食中就應該控制脂肪的攝入,豬油還是要儘量少吃,也要控制從其他食物中獲取的脂肪量。

豬油營養有多少?

實際上,豬油是成分構成相對豐富的一類食物。

1、脂肪酸

一勺豬油含有5克飽和脂肪,5.8克單不飽和脂肪,1.4克多不飽和脂肪;

一勺黃油含有7.2克飽和脂肪,3克單不飽和脂肪,0.4克多不飽和脂肪;

一勺橄欖油中含有1.9克飽和脂肪,9.9克單不飽和脂肪,1.4克多不飽和脂肪。

因此,從脂肪的構成來看,豬油的不飽和脂肪含量介於黃油和橄欖油之間。

豬油中所含的大部分單不飽和脂肪酸是油酸,有利於心臟健康,與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關。

純正的豬油中一般不含反式脂肪酸,而製作各類點心時使用的一些植物起酥油,人造黃油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是更值得注意的「壞」脂肪,長期食用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維生素D

一勺豬油含有1000個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僅次於魚肝油。維生素D對於鈣的吸收是必不可少的,有助於機體生長和維持骨骼健康。

豬油也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等其他人體必需維生素,因此豬油是一種營養成分相對豐富的食物。

3、熱穩定性

另外,豬油與其他植物油相比熱穩定性高,因此在烹飪過程中有較高的煙點,不易分解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怎樣健康用油?

雖然豬油富含多種營養素,但不能每餐都食用

,所有的食物都講究均衡搭配,用油也是如此。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飽和脂肪的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如果每天攝取2000千卡的熱量,則飽和脂肪控制在20克以內,換算成豬油就是50克左右。

然而,吃其他食物如肉、蛋、奶、加工食品都會攝入飽和脂肪,因而豬油還是作為調劑偶爾吃一吃就好。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三種脂肪酸的比例趨近1:1:1是最合適的。

不過,這不單是從食用油中攝取的,還要綜合考慮每天攝入的其他食物中獲得的脂肪比例。關於用油,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正餐中有安排肉類較多的菜式,如豬、牛、羊、雞肉、魚等,炒菜時儘量用植物油。

2、以素菜為主,則可以用一部分豬油。

3、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或者高血脂、高血壓人群,可以將飽和脂肪的攝取比例由10%下降至7%。

如果平時愛吃肉的話,食用油儘量選擇植物油為主。

長期吃素的人群可以選擇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植物油或動物油。

本文有科普中國水印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原標題:《一勺豬油=五副藥?豬油是慢性病元兇?別爭了,真相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勺豬油五副藥」,是真的還是假的?豬油對身體有好處嗎?
    當你是一位注重養生的人,那麼你一定知道需要控制油脂的攝入,但對於油脂的攝入有人就會提出疑問,不少人覺得豬油營養價值比較高,覺得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但是也有人會覺得豬油中油脂比較多,如果吃多了對身體健康有害。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豬油曾被記載於藥學著作上,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上需要運用到豬油。
  • 「一勺豬油十副藥」,有依據嗎?關於吃豬油,你還需更多了解
    但是近幾年豬肉出現的頻率是越來越低,就連豬油拌飯這種食物也逐漸開始消失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可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還經常會說「一勺豬油十副藥」,這種說法有依據嗎?關於吃豬油,你還需要有更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一勺豬油十副藥」,是否有依據?
  • 農村老話說,一勺豬油剩十副藥,是什麼意思?為何現在不吃豬油了
    現在城裡人一般都是購買花生油,大豆油或者調和油,用來直接使用,只不過在農村,很多農民還是食用豬油的事,應成為往事。而且小編個人覺得用豬油炒出來的青菜,那油水充足,味道更加美好,所以說很多人喜歡吃豬油,那麼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是什麼意思呢?
  • 老人為何認為「一勺豬油十副藥」?現代人卻很少吃,是咋回事?
    豬油在家裡老人的眼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許多人都認為豬油對人體健康沒有什麼好處,豬油經常和高熱量、高膽固醇聯繫在一起。現在許多人都提倡吃植物油,認為植物油相比豬油更健康,但是民間俗語有這樣一句話:「一勺豬油相當於十副藥」,豬油在一起炒菜時候會放,不僅為菜增添香味,老人還說對身體很有好處。
  • 「一勺豬油十副藥」,確實有科學依據?吃豬油的好處,醫生告訴你
    提到油,不由自主地會想起豬油,小時候家裡面做的豬油拌飯,很是美味,現在想起來都想流口水。但是近幾年,豬油拌飯很是少見,使用豬油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豬油是以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檢驗合格的生豬的板油、肉膘、網膜或附著於內臟器官的純脂肪組織,煉製而成的。
  • 豬油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營養呢 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下
    豬油拌飯,豬油渣炒青菜,豬油陽春麵……炒菜時加上點豬油,食物味道瞬間得到升華。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盆豬油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如... 豬油拌飯,豬油渣炒青菜,豬油陽春麵……炒菜時加上點豬油,食物味道瞬間得到升華。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盆豬油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 豬油是心腦血管殺手?吃豬油到底是養生還是不健康?
    「豬油怎麼了,我從小吃到大,豬油渣多香啊,你小時候可沒少吃……」「可是我聽說豬油吃多了,對心血管不好,我媽都用植物油煮菜了。」「原來的人基本上都是吃豬油長大的,也沒見他們有多少得了心血管疾病的,你這個說不通。」
  • 煉豬油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家裡有兩種情況,母親會架起大鐵鍋來炸豬油,一是自家殺豬的時候,一是臘月裡快要過年的時候。前者很少,家裡養的豬是要賣了給我們兄弟幾個交學費的,那是一家人的希望,不到走投無路怎麼捨得殺。至於後者,一年也只有那麼一兩次,所以隆重,宛如一個盛大的節日。
  • 豬油萬歲
    板油也就三、五斤,屬於稀罕之物。在票證時代,一家人攢下兩個月的肉票,通過走後門可購得豬板油二三斤,那就是全家的幸事了。煉好的豬油要吃一年,一直吃到有了哈喇味兒也捨不得扔掉。唉,至今難忘。那些年的除夕,常常能聞到脂肪的香味隨著油分子的運動在左鄰右舍中迅速飛揚。人就好像坐到了江河邊,聞到了新漲的潮水氣息。於是大家都流露出羨慕的讚嘆:某家在煉油了!
  • 豬油怎麼熬又香又白?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
    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前幾天老媽不知道從哪兒買來了一大塊兒豬板油,說是熬點豬油吃,豬油這東西真的是好多年都沒有見了,記得還是在小的時候,過年時家裡才會熬製,近幾年來,老媽還是第1次熬豬油,真的是有點懷念熬豬油剩下的豬油渣,老媽熬了一小盆的豬油,凝固了之後,豬油又白又香,不管是炒菜還是蒸饅頭的時候放一勺,吃著都特香。
  • 中國人欠豬油一聲「對不起」,李時珍告訴你豬油驚人的好處!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收錄了30多個以豬油來做藥的方子,並解釋了豬油的功效:「甘,微寒,無毒,利腸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腫,生毛髮;破冷結,散宿血;利血脈,散風熱,潤肺。」拎出來,哪個不是你需要的呢?豬油對中國人的護佑,是像藥引子一樣潤物無聲的。
  • 豬油:滿族至味,讓吃貨欲罷不能
    ▲ 油梭子,老一代滿族的最愛日常最樸素的碳水化合物,一勺豬油就是點睛之筆。 諸如飯、麵食、粉條……各種形態都能因豬油加持而豐腴起來。 「蘇子油」炒菜也香、「芝麻油」調火鍋味碟絕佳、「橄欖油」則普遍用在沙拉等西式料理中…… 而豬油則能把任何樸素純白的食物都幻化出豐腴的滋味來。 豬油代表的是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維生素,常溫下呈白色固體,油溫較高也不容易起煙。
  • 上海復興路這家破爛餛飩店,20多年味道沒變過,一勺豬油是靈魂
    上海是現代化的大都市,高樓林立,高檔酒店,飯店,餐廳一應俱全,那裡的菜品高檔,擺盤精緻,味道上乘,但是一頓飯下來要花上幾千塊錢,跟老百姓最有關係的還是藏在巷子裡的那些小飯館兒,幾十塊錢就可以吃得心滿意足。
  •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馬上就要冬月了,氣溫逐漸降低,人體的熱量流失快,皮膚乾燥,適合多吃些豬油。
  • 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
    導語: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俗話說得好「一勺油勝十副藥」,提到豬油,在七八十年代,那也是主要的食材之一,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瓷罐子,那可是媽媽守護的「寶貝」,平時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們這幫小傢伙,就怕我們這群饞貓去偷腥。
  • 熬豬油時,加鹽還是加水?都不對!這才是熬豬油最簡單的做法
    我們家每個月要熬一次豬油,一次買10斤豬板油,有時候也買肥肉,平時買的五花肉如果很肥的就單獨割下來,留著做豬油吃,每次吃完再做,這樣天天就能吃到新鮮的豬油。我們加豬油主要是炒菜,有時候也做糕點,我覺得豬油炒菜特別的香,比花生油還好吃,今天分享一下熬豬油的簡單方法,以前我們熬豬油都是用大鍋,用炸的方式把油炸出來。
  • 我們欠豬油一聲「對不起」,李時珍會告訴你豬油驚人的好處!
    霜降後,晝夜溫差更大,明天長春最低溫度達到了—3℃,秋燥明顯,需要特別注意健康養生,及時進補,根據氣溫變化來增添衣物,為即將來臨寒冬做好準備。常言道「補冬不如補霜降」在傳統中醫看來「秋補」確實能夠強身健體今天春姐姐帶你了解一下一直被「埋沒」的養生好玩意兒
  • 老輩人都說「一勺豬油勝十副藥」,為什麼現在沒人吃了?原來如此
    老輩人都說「一勺豬油勝十副藥」,為什麼現在沒人吃了? 老輩人都說"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在以前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豬油可是一個寶貝,按照老人們的說法簡直就能治百病了,但是事實上豬油確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還記得炸豬油留下的豬油渣子不?
    除了在農村滴,似乎很難再吃到它了它是那麼香、那麼脆、那麼好吃今年過年親戚殺年豬煸豬油的時候我一定要吃到它! 從前,媽媽熬豬油的時候,我都會寸步不離地堅守在鍋旁。看著豬油的顏色從純白變成微黃,清澈透明的液體慢慢從豬油條中湧出,有一股非人類的異香隨之升騰襲來。
  • 豬油、椰子油,飽和脂肪容易胖?就靠這點真相洗刷惡名
    豬油、椰子油,飽和脂肪容易胖?就靠這點真相洗刷惡名!許多人會把「脂肪」冠上有害、不健康、減肥破功的惡名,尤其是「飽和脂肪」,不少人都對它避而遠之,但飽和脂肪真的有那麼糟?研究發現,它們不是一無是處!現在,就告訴大家飽和脂肪的驚人真相,讓它受到公平待遇、還它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