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願望實現了!雙季雜交稻畝產破紀錄後連說「要得、excited」

2020-12-26 騰訊網

還記得今年9月7日

袁隆平90歲陽曆生日之時

他許下的生日願望嗎?

「(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

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今天

袁老的願望實現了!

第三代雙季雜交稻衝關1500公斤,成功!

今天(11月2日),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3000斤攻關測產在湖南省衡南縣啟動。

測產結果顯示,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達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衝擊雙季稻畝產紀錄成功!

面對遠超預期的測產結果,袁老在現場激動地表示:「excited、要得!」

雙季雜交水稻「超級」在哪?

30餘畝稻田,從空中俯瞰就像一隻長筒襪,東高西低,大小不一,呈梯形排列,周圍被多處山頭環繞。

這裡就是第三代雙季雜交水稻的誕生地。相比於普通水稻,第三代雙季雜交稻到底「超級」在哪裡?

兩個「超級」

第一個「超級」

首先從外形上看,第三代雙季雜交水稻粗壯,稻穗共有600多粒,是普通水稻穗的3倍。通過增加顆粒數量,從而提高產量,這是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創造的第一個「超級」。

第二個「超級」

△上邊的是「叄優一號」水稻,下邊的是普通水稻。

在顯微鏡下,與普通稻米相比,在長度基本一致的情況下,第三代雙季雜交水稻,米粒更「胖」,既有南方秈稻的長度,又有北方粳稻的寬度,集兩種稻米優勢於一身。

儘管在測產前,袁老信心滿滿,但實際上第三代雙季雜交稻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

難點之一就在於天氣。今年9月原本是晚稻抽穗灌漿的關鍵期,但今年9月衡南縣雨水多、光照少。2019年同樣是這塊田,9月份的光照時間有260多個小時,但今年只有40多個小時。這對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的生長造成挑戰。

此次測產成功在袁隆平院士看來是新突破。「第三代雙季雜交水稻平均畝產比現有的高產雜交稻要增產10~20%,就是增產100公斤以上。我們全國有2億5000萬畝的雜交稻,如果每畝增產100公斤,可以增產幾百個億公斤,增產半個湖南省的糧食產量。」

「90後」袁隆平,逐夢腳步從未停下

袁隆平曾在公開場合多次暢談自己的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超級稻高產;另一個是覆蓋全球夢,讓超級稻走出國門造福世界。

自稱「90後」的袁隆平,數十年間從未停下逐夢的腳步。在雜交水稻超高產攻關上不斷刷新新紀錄的同時,袁隆平還帶領團隊潛心研究「海水稻」,並積極致力於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雜交水稻。正是源於他和團隊的不懈追求,中國雜交水稻始終位於世界科技前沿。

發展雜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

1970年,袁隆平研究出的野生雄性敗育稻「野敗」,成為所有雜交稻的母本。正是有了「野敗」,才有了養活8億人口的雜交水稻,他也因此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他帶領團隊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讓水稻產量由畝產300公斤上升到1100公斤以上,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經過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創造了當時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2019年10月22日,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第三代雜交水稻進行了首次專家測產,其平均畝產達到1046.3公斤。

沙漠、鹽鹼地成糧倉 「海水稻」產量頻創記錄

從2012年開始,海水稻的研究成為袁隆平工作的重點。

「海水稻」是指能夠在一定濃度鹽鹼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目前我國在新疆、青海、內蒙古、寧夏、山東、黑龍江、浙江、江蘇等地的「海水稻」試種面積超過10萬畝。根據三年測產的結果顯示,每年「海水稻」畝產都穩定在500公斤以上,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項目實地測產,最高畝產620.95公斤。這意味著中國有2.8億畝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可被開發用,「變廢為寶」,種植糧食。

2018年5月,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正式啟動「中華拓荒計劃」,在我國五大類主要類型鹽鹼地和延安南泥灣次生鹽鹼地同時進行海水稻插秧。除此之外,他們還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開闢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試驗田。

2020年10月14日,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進行測產,袁隆平「超優千號」耐鹽水稻平均畝產量達802.9公斤,創下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

據了解,我國鹽鹼地總面積約15億畝,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的潛力,若耐鹽鹼水稻大面積種植,對於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雜交水稻助力全球糧食安全

雜交水稻不光造福中國人民,在全球糧食安全方面同樣作出重要貢獻。

在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努力下,雜交水稻已經種到了馬達加斯加、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並在當地不斷創造出高產紀錄,原來每公頃3噸的產量,目前已經刷新到了10.8噸。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團隊通過開辦雜交水稻技術培訓國際班,已經為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的技術人才。

目前,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

中國人的飯碗,端在咱自己手上!

「雜交水稻之父」「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吃飯問題」……在許多人眼裡,某種程度上,袁隆平等同於豐衣足食。

今年雖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澇、東北颱風等,但特殊之年,我國糧食生產仍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績單。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分別比去年增產24.2億斤和20.6億斤,糧食產量有望連續六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自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已經取得歷史性的「十六連豐」,總產量增加了54%。201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安全線。

目前,我國常年種植水稻面積佔全世界水稻面積的20%,產量多年保持在2億噸以上,佔全世界大米總產量的近40%。中國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

手中有糧

心裡不慌

袁老說,現在是第三代雙季雜交水稻,接下來還有一個個臺階要突破。對此,袁老信心十足。袁老表示,接下來向全省全國推廣衡南經驗,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願得一斛黍

消弭天下飢

向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致敬!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剛過半個月,袁隆平又破紀錄!90歲的生日願望實現啦
    今天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在湖南省衡南縣啟動袁隆平團隊又傳來好!消!息!三丘田平均畝產911.7公斤成功衝關畝產1500公斤袁隆平院士通過遠程視頻實時參與測產過程,看到這一結果,他高興地說,非常滿意,下一步將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 九十大壽,袁隆平為自己許下生日願望
    九十大壽,袁隆平為自己許下生日願望 「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 長沙晚報9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 舒文 通訊員 舒望)7日,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90歲的陽曆生日。這位笑稱自己正式從「80後」成為「90後」的老人,在生日會上許願說:「(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 實現了90歲生日願望的袁隆平,高興得像個孩子
    工作人員和在場媒體,共同期待接下來的新聞發布會,期待雜交水稻的重大突破成果,期待實現生日願望的可愛老人袁隆平院士。而這一切期待的源頭,來自昨天中午在衡陽市衡南縣水稻基地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這個數字遠遠超此前881公斤的預測值。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90歲生日願望成真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兩個月前剛過了90歲的生日,這位「90後」曾經許下一個生日願望,希望他們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雙季畝產能夠達到3000斤。晚稻現場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911.7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量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量達到了1530.76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袁老及其團隊再次刷新了雜交稻的畝產紀錄。第三代雜交水稻具有高產、抗病、抗寒、抗倒等特點。
  • 雙季超級稻畝產3061.52斤 實現禾下乘涼夢
    「叄優一號平均畝產911.7公斤!」 11月3日,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組組長謝華安院士在新聞發布會上高聲宣布,標誌著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 這是袁隆平團隊在履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的新紀錄,也意味著袁老「一畝地可以養活五個人」的目標已經實現。
  • 再破紀錄!袁隆平爺爺高興得飆英語:More than excited!
    雜交水稻hybrid rice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今天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7月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據悉,這是袁隆平團隊在屢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的新紀錄。
  • 得知破紀錄後,「90後」袁隆平高興得像個孩子!
    911.7公斤,聽到測產驗收結果後,袁隆平爺爺高興得像個孩子,連說:「excited!非常激動,哈哈哈哈哈……」   還記得今年9月7日   袁隆平在90歲生日之時   許下的生日願望嗎   「(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   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 得知破紀錄,袁老連飆英語!網友:超可愛!
    湖南衡南縣水稻基地傳出好消息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
  • 得知這個消息,袁隆平高興得飆英語:More than excited!
    最近,「90後」袁隆平爺爺再次火上熱搜!他不僅高興得像個孩子,還在現場飈起英文,激動地說 excited!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7月已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至此,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成功突破1500公斤大關。
  • 重磅消息傳出,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外媒:中國人飯碗越來越堅固
    袁老說,"我excited(興奮),哈哈哈......More than excited(更加興奮)"此刻袁老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線。 袁老的笑聲格外地動人,他說,"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結果,1500公斤首先在湖南實現,這裡是雜交水稻之鄉,現在更加錦上添花,我非常滿意"。袁老表示,"我們現在要進一步把這個品種、經驗,向全省全國推廣開來,為國家的糧食增產做出新的貢獻"。
  • 破紀錄後袁隆平連飆英文,好興奮為什麼不能說 I'm exciting?(音頻版)
    得知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的紀錄後,激動的袁老說了好幾遍 more than excited,他為什麼不用 exciting 呢?不明白的同學快聽聽老師怎麼說。背景音樂:Taylor Swift - Last Kiss視頻來源:央視網快看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7月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3061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目標。
  • 破紀錄!得知「考分」後,飆英語的袁隆平高興得像個孩子!
    破紀錄!得知「考分」後,飆英語的袁隆平高興得像個孩子!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今天測得晚稻平均畝產911.7公斤7月測得早稻平均畝產619.06
  •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12 07:52:57 Sat    12月11日,記者從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驗收組根據《浙江省水稻測產驗收辦法》,經現場查看後,隨機抽取三塊1畝以上田塊,採用收割機全田實割測產,並經實驗室溼谷抽樣,去雜、烘乾後稱重、測定水分,折成標準水分(14.5%)的淨谷平均畝產,測得連作晚稻百畝方平均畝產801.79公斤,打破800.91公斤的浙江農業之最紀錄。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記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袁隆平成為「90後」!網友刷屏送祝福:「00後」我們不見不散!​
    如果按照傳統的「虛歲」計,袁老迎來了自己90歲生日。提起自己的「九十大壽」,袁隆平的心願是「健康快樂超百歲」!而年輕的的80、90、00後網友,排隊刷屏送祝福:「00後」我們不見不散!視頻來源:中新視頻9月5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接受記者採訪時,飽含深情地祝願祖國越來越富強。
  • 破紀錄後袁隆平連飆的這句英語,還可以怎麼表達?
    得知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的紀錄後,他提了一個英文單詞好多遍,你知道是哪個單詞嗎?視頻來源:央視網快看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7月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3061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目標。
  • 得知破紀錄,袁隆平老人家可愛飆英語!他的臉卻變得我們不認識了
    海水水稻,耐鹽鹼水稻剛破紀錄,雜交水稻再破記錄10月14日,袁隆平老人家的「海水稻」團隊、種植的海水水稻平均畝產量達1605.8斤,創下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除了江蘇海水水稻此外,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種植的耐鹽鹼水稻,經測產評估,平均畝產稻穀達到1067.9斤。這真是應了網友說的話都是袁老讓大家吃飽了。
  • 得知破紀錄袁隆平連飆英語
    袁隆平說:「3000斤意味著離『禾下乘涼夢』更近了一步。」 袁隆平聽到破紀錄的消息時,他說:「more than excited(非常興奮)。」他開心得像個孩子。 袁隆平說:「我覺得excited,達到880公斤,我就很滿意了,現在超過900公斤,more than excited,非常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