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光陰荏苒,風雨滄桑,九秩滋養,春華秋實。從1927年創辦至今,母校一路走來,數易校名,幾遷校址,幾番風雨,幾次跨越,從安溪私立崇德中學到安溪第四中學,再到今天的安溪崇德中學。九秩滄桑,九秩弦歌,九秩拼搏,九秩夢想,成功書寫了近一個世紀光輝燦爛的歷史!
九十年,一路星夜兼程的跋涉;九十年,一首催人奮進的詩篇。九十年,五萬多名學子從這裡起錨揚帆,他們秉承學校「崇德尚學·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銘記「恆毅」的校訓,腳踏實地,勤奮學習,選擇卓越,超越自我,成就了事業的輝煌,書寫了瑰麗的人生,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九十年薪火相傳,桃李芬芳滿天下。為記述各個歷史時期校友代表的學習、生活、工作和奮鬥歷程及其感悟,啟迪和激勵在校師生以及後來者,向學校九秩華誕獻禮,我們邀請了部分校友撰寫回憶錄。這些回憶錄從不同角度記錄了校友們的母校生活和成才足跡,反映了他們的奮鬥歷程和創業風採,分享了他們的人生感悟和對母校的深情祝福。每一位校友的經歷、每一個故事都是可能影響崇德在校師生和未來學子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教材。讀者們從這些樸實的語言中能夠分享到校友們的人生經驗,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可以讀出一部鮮活的崇德中學「校史」,找尋一脈相承的崇德「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崇德精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校友們的回憶反映的僅僅是崇德中學的昨天,學校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但從這些校友們的身上,不難看出一種近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卓越品質,一種正在被不斷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由此我們可以相信,崇德中學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在下一個九十年裡必定還會湧現更多的傑出校友,為祖國、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但由於約稿時間較短,較為倉促,學校收集到的文章較少,無法彙編成冊,這不能不說是個莫大的遺憾!學校決定,將在學校微信公眾號和學校網站(www.axcdzx.com)上陸續發表校友們的回憶錄和賀詩(詞、賦、聯),敬請校友們諒解。我們期待和校友們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樹高千尺,根系泥土。無論海角天涯,校友永遠是母校的財富,母校永遠是校友的精神家園。
儘管如此,本次約稿仍然得到了各級領導、老師、各地校友會和廣大校友及各界友人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張志軍、王清松等校友利用「清溪古韻」微信平臺發動古詩詞作家為母校寫賀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並感謝這些作家的傾情付出。最後,誠摯祝願各位校友及各界友人身體健康、合家幸福、事業進步、再創輝煌!
母校頌
初中26組 王文登
巍峨同發山脈,秀美達磨巖邊。經歷了近百年滄桑歲月,崇德中學,我們心中偉大的母校,迎來了九十華誕!
曾記否:崇德中學從無到有,凝聚了無數先賢的心血。其前身是如今長坑鄉政府內的崇德書院。
九十年前,僑領官光厚、鄉賢王祝三為首的一批卓有先見的仁人志士,多次往返東南亞諸港口、碼頭,募巨資建設崇德私立學校,並在廈門挑水巷置下崇德永久校產。
崇德中學從小發展到大。在學校初創時期,第二屆畢業生只有縣城王伯蘭一個人,而崇德中學高峰期全校學生有初高中近三千人。
崇德中學經歷了革命戰火的錘鍊。在學校大門斜坡上,聳立著一座碑刻,這裡曾經是中共安溪中心縣委、安溪縣人民民主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第八支隊第四團機關駐地。她的師生中,不僅湧現出許多革命志士,如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克輝就是當時的獨立十四連副指導員;1949年中共安溪中心縣委就是在這裡組織解放安溪、永春、德化、大田、漳平、寧洋(雙洋鎮)等六個縣城,為南下大軍解放閩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崇德中學,為國家培養各方面人才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畢業的學生中,有美籍科學家、博士汪金通,王水樹、王海燕等,有無數的政界人士、企業精英,商業奇才。數萬名莘莘學子走向社會,在各行各業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建設祖國、建設家鄉而貢獻力量!
崇德中學,是我們成長的金色搖籃;是我們人生中前進的帆船;是我們成功的美麗殿堂!我們翱翔在知識的海洋,沐浴著智慧的光芒,學習了做人的真諦,孕育了遠大的理想!
啊!偉大的母校~崇德中學,我們為您自豪!為您驕傲!
母校崇德中學的愛是那麼的博大精深!千萬學子無時不魂縈夢牽!
值此母校九秩華誕,我們衷心祝福:崇德中學,萬古長青!以聯為賀:
崇德之歌,歌頌教學成績斐然慶華誕;恆毅校訓,訓導育人桃李芬芳譽九洲。
(初中26組60屆畢業生王文登2017年11月19日記於廈門。)
師恩如海 終生難忘
老師是美的耕耘者,讓美普照大地;老師是愛的播種者,讓愛滋潤心田。
在無數個日日夜夜,您廢寢忘食;在一個個三尺講臺,您孜孜不倦。您的一個慈祥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都溫暖著我們幼小的心靈。您這精巧的演示,您那天南海北的演講,您的一言一行……讓我們時而陶醉在知識的海洋中,時而放飛夢想,翱翔藍天!
老師,您是知識技能的傳播者,您是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引領人!您像炬燭一樣,照亮了千萬學子前進的方向!老師,您無愧於是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今天,正值崇德中學母校建校九十周年華誕,我們回來了。敬愛的老師,您還好嗎?不管你當年曾經訓斥過我的頑皮不化,還是……如今您已是耄耋老人,甚至您已經仙逝駕鶴西歸……
師恩如海,終生難忘!
親愛的老師,您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最尊敬的師長!
我們真誠的感謝您的培養之恩!
如果真有天堂,我虔誠祈禱:逝去的師長開心快樂!
我更衷心祝願健在的老師們:健康長壽!青春不老!在新時代的強國教育徵程中,作出卓越貢獻!
(初中26組60屆畢業生王文登2017年11月20日記於廈門。)
最憶同學情
在寒風凜冽的小路上疾走,在緊張肅靜的教室裡聽課,在嘈雜的食堂飯桌前鬧嚷嚷,在幾棵高大的桉樹下蕩千秋,在學校後山上茶園裡追逐扑打,在低矮平房的琴室引吭高歌!甚至帶著簡陋的工具和衣物奔赴幾十裡外的蘭田九寨溝砍木燒炭,住上兩三個月,在操場上建高爐煉鋼鐵……
歷史在每個人的成長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們從全縣各個鄉村、四面八方走來,一起在安溪四中即崇德中學求學、生活、勞動。我們經歷過人民公社、大煉鋼鐵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大饑荒的年代。
同學們一起努力拼搏,一起受苦挨餓,一起流汗煎熬,一起追逐嘻哈,一起歡笑高歌,一起握別奔向祖國四面八方⋯⋯此情此景,至今歷歷在目,終生難忘!
那些年,我們之間沒有欺詐,只有純真;沒有虛度,只有奮進;沒有煩惱,只有歡樂;沒有痛苦,只有幸福!
千年修得共室寢,前世謀來同窗吟。
最憶同學情!
也許現在的你,在天之涯邊,在海之角上,在山村的角落裡,在同個城市中。我親愛的好同學,翻看著那昏黃退色的相冊,勾起那淡淡的記憶,露出那淺淺的笑容!人生最難忘最感慨的那些年華:最純潔,最動人,最浪漫,最撲實,最永恆,最最深厚的同學情!
今天,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歡聚一堂,慶祝崇德中學創辦九十周年華誕!久別重逢,心情激動萬分!
讓我們熱烈祝賀母校九十華誕桃李滿園,碩果纍纍!恆毅育人,再創新高!
讓我們誠摯祝福學弟學妹們學業有成,努力報效祖國人民,共圓強國夢!
讓我們衷心祝願老同學們友誼天長地久,身體健康,老有所為!
讓我們大家攜手同行,為母校的建設和發展,發揮餘熱,添磚加瓦,做出應有的、力所能及的貢獻!
(初中26組60屆畢業生王文登2017年11月21日記於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