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細無聲——廣東質量提升行動向縱深推進

2021-01-11 澎湃新聞

2020年9月,全國「質量月」活動火熱來襲。今日,《中國質量報》T5整版發布文章《潤物細無聲——廣東質量提升行動向縱深推進》,從四方面講述廣東如何乘改革東風、揚起質量強省這面巨帆。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麥教猛(左六)在技術機構調研時提出,要狠抓質量基礎建設,開展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為重點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做好保障。

廣東省召開質量安全「問診治病」工作會議。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湯武(主席臺右四)提出,必須找準落腳點和發力點,深挖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根源,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廣東省召開企業首席質量官培訓會議。

由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的企業問診服務現場。

登臨廣州塔,一覽眾山小。作為全國改革開放高地,2019年,廣東省以生產總值超10萬億元問鼎全國之首。

數字是經濟的表象,質量是經濟的內涵。2019年,廣東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3.86%,比上一年提高0.05%,多年來呈穩步上升趨勢。在國務院對省級政府的質量工作歷次考核中,廣東均獲評為最高等級A級。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麥教猛介紹,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省長親自擔任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率先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助推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在質量提升行動中,不斷強化宏觀質量管理,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廣州、深圳推進質量工作成效顯著,先後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目前,廣東所有地級以上市和縣(市、區)、鎮全面開展了質量強市、強縣、強鎮活動,有力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中山、佛山、江門、汕頭、廣州番禺區先後獲批籌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深圳市成為全國首個獲批城市,廣州、東莞先後獲批命名。

在質量強省這面大旗之下,一次次質量提升行動,在一個行業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一個地區、一個產品一個產品中有序展開,猶如涓涓細流,浸潤著南粵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經濟細胞,灌溉出千萬沃土,日夜奔騰不息地匯入源遠流長的珠江!

開展質量比對

創新質量提升思維

三江匯流,八口出海。一如奔騰不息的珠江,廣東質量提升行動圍繞著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等諸多「支流」開展。

2016年,廣東率先開展重點產品質量標準比對研究。2018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印發的《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方案》中,將實施優質產品質量國際比對研究提升工程,作為質量提升的一項重要舉措。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湯武介紹,廣東累計對62種重點產品(行業)開展質量比對研究提升,對2533批次樣品進行了檢測分析,其中國內樣品2277批次,國外樣品256批次;對1396項標準進行比對研究,其中國際標準666項,國家標準295項,行業、地方、團體標準275項,企業標準160項;召開各類學術研討會155次,通過比對推動制修訂標準49項,協助企業申請專利25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立項12個,實施關鍵共性問題攻關151項,比對成果在3000多家企業進行了推廣應用,有效提升了全省產品質量水平。

著力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政、產、學、研、檢、用」六方聯合、多元共治質量提升格局。廣州市質量強市辦公室自啟動洗滌用品國際質量比對提升行動以來,全方位調研企業生產技術及工藝、設備裝備、檢驗檢測、技術標準、質量管理等方面情況,建立重點企業質量信息檔案庫,實時跟蹤更新質量信息數據,收集洗滌用品行業主要傾向性問題及意見建議30餘條,敲定「原料綠色化、配方科學化、產品濃縮化」作為質量比對提升的主攻方向。廣州質檢院全面梳理比對了歐盟、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紐西蘭、韓國等7個國家(地區)25份洗滌用品相關標準和法規,同時,聯合行業標杆企業、華南師範大學等成立質量比對提升技術攻關組,採集國內外29批次洗衣粉、23批次洗衣液等產品,首次使用人體功效評價實驗室,對洗滌用品開展性能、安全、環保、功效等多個指標的全方位比對研究,發布12項洗滌產品團體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推動產品質量和市場消費環境「雙提升」。

據市場監管總局調查分析顯示,通過近年來持續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工作,廣東製造業產品質量水平和質量競爭力指數逐年穩步上升,中高端產品供給比重不斷上升,電飯鍋、智能馬桶蓋、定製家居等越來越多知名度高的「廣貨」得到國內外消費者廣泛青睞,產品檔次、品位持續提升,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湧現了一批具有行業「領跑」作用的標杆企業,「廣貨」的國際、國內競爭新優勢日益提升。如2017年,佛山品牌智能馬桶蓋通過質量比對提升,國內銷量同比提升40%。2018年末,廣州定製家具通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在全國家居行業市場份額提升到20%。2019年廣州定製家居產品質量國際比對提升工作獲評全國第二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十大優秀案例(政府類),廣州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授予首批「全球定製之都」。

堅持「問診治病」

補齊質量提升短板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提出要有效解決「廣貨」的質量問題,必須找準落腳點和發力點,堅持問題導向,深挖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根源,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2019年5月以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統籌謀劃、綜合施策、整體推進「問診治病」活動,研究制定了《開展產品質量安全「問診治病」活動工作方案》,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主要包括:質量診治幫扶工程;開展「五個一」活動(即組織集體約談一次、集中免費培訓一次、企業作出一次書面承諾、給企業一次限期整改機會、「產品醫院」義診一次);在監督抽查的檢驗報告上附加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專家診斷書;探索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產品質量安全全生命周期監管新機制,有效解決產品質量安全短板,解決制約廣東製造業產業集群由大規模向高質量發展的障礙性問題。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防護產品質量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危。為推進防護產品質量提升,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對口罩及相關產業鏈產品質量提升提出明確要求,結合監督抽查工作,對口罩、防護服產業鏈生產企業進行現場質量調查、技術幫扶,開展防護產品產業鏈相關產品質量比對研究,制定口罩、防護服產業鏈產品質量分級的團體標準,加強質量管理,促進口罩、防護服產業鏈產品質量不斷提升,推動國內、國際權威認證機構開展口罩等產品質量分級標準自願認證,對認證產品建立質量監督保障機制等等。

在順德,首場產品質量安全「義診」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省80多家企業的100多名企業代表參加。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為牽頭「產品醫院」,聯合廣東質檢院,並邀請萬和、康寶等行業知名企業的質量安全專家為企業把脈。

在中山,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湯武帶隊,組織中國電科院威凱檢測公司、佛山質計中心會同南頭鎮政府,舉辦廚衛產品集中「問診」活動,為60餘家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專家問診。

在汕頭,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廣州海關技術中心、汕頭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對玩具產品質量安全集中「問診」,60餘家企業參加了「一對一」的專家問診活動。相關「產品醫院」還與4個玩具產業集聚的專業鎮、街道籤訂《廣東省產品質量安全「問診治病」共治共建合作協議書》。

在佛山,「產品醫院」組織了12名家具國家質檢中心技術專家為家具企業「義診」。企業代表一一諮詢,專家耐心分析「病因」,解難答疑,現場解決企業提出的26個問題,開具26個「處方」。

目前,首批8家省級「產品醫院」募集了600多名各類產品質量技術專家,組建了產品「問診治病」專家庫,舉辦了「問診治病」活動22期,涉及企業563家,通過「義診」活動解決問題320個。同時,各承檢機構已對初檢不合格的1685家生產企業產品出具了1685份診斷建議書,向企業提出了4786條整改建議。推動「產品醫院」與17個專業鎮(街道)籤訂了《產品質量安全「問診治病」共治共建合作協議書》,共對240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質量負責人進行「一對一」問診。同時實施「問題清零」,開展聯合整治。將歷年監督抽查有不合格記錄的11496家企業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作為「清零」對象,並與各級政府開展聯合整治。

2020年6月16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在《關於提升產品質量標準水平支持企業「走出去」的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圍繞重點產品設立『產品醫院』,開展質量問題『問診治病』,為產業發展和企業產品質量提升提供一站式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開展產品質量問題「清零行動」。

落實主體責任

強化質量提升基礎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廣東省通過推動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激發企業質量提升的主動性、積極性。

建立企業質量安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建立首負責任制,明確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質量安全負首責,指導企業健全質量安全內控標準和各項規章制度,引導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構建全環節責任追溯鏈條。截至2019年底,廣東共培訓7686家企業的高級質量管理人員超萬人次。

2020年3月6日,「廣東省企業首席質量官網絡培訓系統」上線。當天,超過80家企業質量高級管理人員註冊報名,共有900多家企業的1030名企業質量高級管理人員參與當期首席質量官網絡培訓。

這既是為應對疫情所需,也是廣東省多年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探索舉措之一。該系統面向廣大企業免費開放,企業質量管理人員通過系統網頁端或手機微信小程序登錄,即可打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遠程參加學習。

廣州立白集團在行業中率先設立首席質量官,集團授予了首席質量官對質量的一票否決權,在集團管理與質量提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確保了立白產品市場競爭優勢,立白集團也榮獲了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開展首席質量官網絡培訓,非常符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企業復工復產需求,讓培訓學習更加靈活,降低了企業的培訓成本。相信隨著這一制度的不斷深入實施,廣東質量水平必將再上新臺階。」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質量官楊作毅談到。

推動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組織生產、經營和服務,鼓勵企業開發具有核心競爭力、高附加值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性產品和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和產業化基地,培育集研發、設計、製造和系統集成於一體的創新型企業。從2012年開始,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實施電梯安全監管體制改革,通過明確使用管理人首負責任、改革電梯維保體系、實施電梯監督檢驗、大力推進電梯責任保險制度創新等,全面開展電梯安全監管體制改革,打通痛點、難點,惠及百姓,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電梯擁有量達87.3萬臺,已購買責任保險的電梯79.3萬臺,電梯責任保險覆蓋率為90.9%,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得到了市場監管總局的高度評價。

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通過推行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技術與方法,提高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降低質量損失率。大力推動政府質量獎勵制度,廣東率先設立省級政府質量獎,形成以品牌發展增創質量優勢的長效機制和良好環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52家次企業參評省政府質量獎,覆蓋製造、旅遊、通訊、公共服務等多個行業,產生了「精細化管理」「矩陣化管理」「班組卓越績效」等一批本土管理創新成果,建起一支由262名各領域專家、名優企業管理者組成的質量管理專業隊伍。共有2家企業或組織(以下簡稱企業)獲得中國質量獎、10家企業13次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42家企業獲得省政府質量獎、156家企業獲得地市級政府質量獎、522家企業獲得縣區級政府質量獎。

夯實質量基礎

構建質量提升格局

夯實企業質量技術基礎,是廣東省開展質量提升的有力抓手。日前,廣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將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納入廣東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支持在重點產業集群建立國家級和省級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專業機構。推動將企業質量創新和質量技術基礎支出納入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範圍,依法享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及其他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加大質量技術基礎投入。

廣東近年來在這方面出臺了不少政策,開展了不少工作。

構建先進標準體系。制定發布《廣東省標準化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逐步建設完善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標準化法規體系。出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推進廣東先進標準體系建設的意見》《廣東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方案》等系列文件,不斷加快先進標準體系建設步伐。發布並推廣實施高端新型電子信息、LED照明、電動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大數據、4K電視網絡等13個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制定發布關鍵技術標準836項。不斷深化和發展市場標準,推動建立政府主導制定和市場自主制定相結合的新型標準體系。全省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共註冊社會團體552個,制定團體標準2094項,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共有31573個企業公開154035項企業標準。通過科學規劃標準體系建設,實現了標準化技術人才90%以上在企業、研發資金90%以上來源於企業、標準研製項目90%以上產生於企業的集聚發展模式。

強化質量認證支撐保障作用。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通過定製度、打基礎,抓監管、促規範,不斷提升監管隊伍建設水平,組建了全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專家委員會和19個專業委員會,在全國創新建立起包含25萬多條參數的檢驗檢測能力參數庫,構建職責明晰、權責一致的監管體系,提升檢驗檢測認證領域綜合監管水平;大力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著力構建更加規範、公平、透明、開放、有活力的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積極組織質量認證培訓、推廣活動,大力推動質量認證升級擴面等工作,助力高端品質認證和檢驗檢測服務蓬勃開展,有力吸引國際、國內知名機構在廣東省加大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資源布局,機構數量、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推動廣東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向做優做強躍升;通過粵港澳檢驗檢測認證互聯互通高端研討會,以及粵港、粵澳質量和檢測認證工作專責小組會議等平臺,充分利用三地優勢,積極推動粵港澳檢測認證交流合作,推進大灣區內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資源共享。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效期內認證證書已達439958張,佔全國比重18.87%;涉及組織數達114311家,佔全國比重15.93%,居全國第一。全省建成5510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總數居全國第一。成立5個、籌建9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全省國家級和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總數達21個,位居全國第一。

推進技術機構資源整合。聚焦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立足國內領先、瞄準世界一流,大力加強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建設和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推進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基礎協同應用。截至2019年底,全省系統共有技術機構180個,專業技術人員1.7萬人,實驗室總面積118.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27億元,專業儀器設備價值85.5億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0個國家質檢中心(其中建成68個、在建12個),國家質檢中心總數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共有225個省質檢站(其中建成209個);建成檢驗檢測集聚區1個,綜合檢測能力居全國前列,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個產業集聚區,覆蓋各個領域的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體系,有效提升了質量支撐引領能力,有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潤物細無聲——廣東質量提升行動向縱深推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理論」課程思政重在「潤物無聲」
    課程思政重在「潤物無聲」楊寶珊要打破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將立德樹人真正貫徹到高校課堂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全員之中,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工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陣地,思想政治教師是主力軍,其他專業教師和部門也都要積極參與。
  • 【新觀察】地鐵禁聲,文明潤物細無聲
    「潤物細無聲」,文明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除了用法律手段加以規範和引導,還應該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明的種子植入群眾的心田,讓文明的自覺在群眾心中紮根發芽,由己及人、由點到面鋪開去,以實際行動感染他人,從而形成「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社會效應。
  • 海林掃黑除惡持續向縱深推進
    當前,正處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從全面推開向縱深推進的重要階段。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省及牡丹江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議精神,近日,海林市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議,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總結階段性成果、分析當前形勢、明確工作重點,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 《錦衣》現代文78:有一種愛,叫潤物細無聲
    藍青玄轉了轉手裡的玫瑰花,「我倒是越來越好奇了,她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讓一向雷厲風行的你,這般潤物細無聲的去愛她、念她。」陸繹扯嘴一笑,「一個好人。」「那祝賀你遇見這樣一個好人,也是你的良人,乾杯。」「願你早日覓得良人。」
  • 龍華區司法局:社區矯正重在「潤物細無聲」
    □撰稿/林曉倩    注重潤物無聲    循序漸進學法    還有4個月的時間,孟某的社區矯正就結束了。2018年10月24日,孟某到龍華區司法局報到,由中山司法所負責對其進行社區矯正期間的日常管理,孟某在矯正期間看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種改變。
  • 潤物細無聲——漫談教育的潛移默化作用
    所有用心用愛去做的教育,都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父母是一盞燈塔,老師也是一盞燈塔,只有兩座燈塔相互輝映,才能指引著孩子健康成長、成才、成人。
  • 《代表委員風採錄》|卓如彬:潤物無聲
    《代表委員風採錄》|卓如彬:潤物無聲 2020-09-0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給爸爸的一封信作者:劉文娜(武威)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給爸爸的一封信親愛的爸爸:您好!您愣了一下,只是「哦」了一聲,就迅速地把病人推進了手術室。那天您回來很晚了,您告訴我那個病人是被車撞的,肇事者把病人送到醫院就跑了。幸好您和您的同事們及時救治,否則那個病人的腿就保不住了。那天,您告訴我您已經下班了,看到那個病人又返回了手術室。我第一次給您送的飯您也沒有顧上吃。爸爸,您是我的驕傲。那一次給您送飯,讓我難忘。
  • 2020環球趨勢大會城市嘉賓熱議:好的營商環境,應是潤物細無聲
    【環球網 記者 劉藝】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一樣,潤物細無聲,須臾不可缺少,影響著市場主體的興衰、生產要素的聚散、發展動力的強弱。11月26日,由環球時報、環球網聯合主辦,環球網承辦的年度重要會議「2020環球趨勢大會」 在北京舉辦。
  • 復盤:後衛線風如拔山怒,韓德君潤物細無聲,遼寧上演逆風翻盤
    這樣的觀點有其道理:首先,廣東隊陣容配置佔優,與遼寧隊相比,不管是外援,還是內線、鋒線、後衛線,均不落下風,甚至佔上風;其次,兩隊交鋒戰績廣東隊佔優,總決賽首戰廣東隊勢如破竹,收穫一場22分酣暢大勝,本賽季與遼寧隊三次交鋒無一敗績,心理佔優;再次,廣東隊整個賽季狀態更穩定出色,總決賽G2前本賽季戰績為恐怖的47勝3負,包括一波31連勝,遼寧隊賽季表現則相對起伏,還經歷過換帥風波。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小夥伴們,你們喜歡下雨的天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喜歡可以關注我
  • 潤物無聲——師者自選雕塑作品展開幕
    11月28日,在一年新舊交替的時節,由中國雕塑學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浙江省雕塑家協會承辦,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杭州市雕塑院協辦的「潤物無聲——師者自選雕塑作品集」在杭州市雕塑院品空間開幕。浙江雕塑界的前輩、老先生、中國美院雕塑專業的四代人濟濟一堂,聚首論藝。
  • 好雨當春,潤物無聲
    哪怕春夏秋冬對苦澀不理不睬,也要讓獨特熬夠的靈感,不時跟上春天植物萌發的步驟,領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忽然想起唐代杜甫,他把豪情做詩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其實告訴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天地萬物復甦中的千軍萬馬,一滴滴活潑亂跳的春雨,它們雖然沒有人的生命體質,不會吃飯不會說話,沒有知覺沒有思想,但它們都懂得把自己的生命,提現在春天裡誕生。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石堅: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
    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學生在大學裡學什麼、能學到什麼、學得怎麼樣,同大學人才培養體系密切相關。……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 高明縱深推進「粵菜師傅」工程 三家區級培訓基地揭牌
    佛山日報訊 記者劉嶒報導:近日,高明區鵬鵠蘑菇小鎮、爍星職業培訓學校和紅玫瑰職業培訓學校三家區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揭牌,標誌著高明「粵菜師傅」工程向縱深推進。此外,還在全區開展「粵菜師傅」就業創業行動,包括對回鄉開辦農家樂、小餐館或者外出創業人員及其創辦的經營主體發放擔保貸款,對屬於符合條件的粵菜師傅靈活就業人員發放補貼,並廣泛收集並發布粵菜師傅空缺崗位信息,積極面向有相關就業意願、具備粵菜烹飪技能的求職人員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政策諮詢等就業服務。建立區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是紮實推進高明區「粵菜師傅」培養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
  • StartFragment 法治宣傳教育潤物無聲,成都錦江打造「悅來約法」品牌
    讓法治宣傳教育潤物無聲,成都錦江打造「悅來約法」品牌——為進一步加強平安社區法治城區建設,4月12日下午,錦江區委宣傳部、區司法局、區公安分局與春熙路街道辦事處聯合組織開展「悅來約法」平安社區法治錦江系列專題活動,旨在通過 這一系列專題活動,進一步夯實平安社區法治城區建設基礎。為何在茶館裡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如何在茶館裡法治宣傳教育?
  • 徐青森: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向課程思政要質量
    徐青森: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向課程思政要質量時間:2020/12/12 13:42:01 來源:新華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吳治萍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課程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將重點行業質量提升作為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突破口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等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廣州市、武漢市、台州市、株洲市等城市政府,在杭州市召開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座談會。聯席會議副召集人、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出席會議。
  • 「潤物無聲」泉州文創旅遊商品設計創作大賽結果揭曉
    2019年「潤物無聲」泉州文創旅遊商品設計創作大賽金獎頒獎現場。新華網發(主辦方供圖)  1月10日,2019年「潤物無聲」泉州文創旅遊商品設計創作大賽落幕,《五福鍾馗車載香水》從9件入圍決賽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大賽金獎。  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泉州文旅集團承辦的此次大賽以「海絲泉州,刺桐有禮」為主題,設有食品伴手禮類、文創旅遊工藝品類、動漫IP類三個類別。大賽啟動以來,共徵集300餘件作品。
  • 貴州首屆小學師生臺灣教育文化交流感受:潤物細無聲
    貴州首屆小學師生臺灣教育文化交流感受:潤物細無聲 2015年06月09日 09: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此次我有幸參加了貴州省教育廳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