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之一 ——多聞天王

2021-03-01 靜心唐卡

     

    多聞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又稱毗沙門天,北方的保護神,又兼司財之職,意為施財天,是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為帝釋天之外臣,以能護持世間,又被稱之為護世者。財寶天王乃五方佛之南方寶生佛所化現,故又名「南通謝」,周邊圍繞八路財神為部屬,協助財寶天王普度眾生,以滿眾生之願。依經典所記,在釋迦牟尼佛住世之時,天王在佛前立下誓願,願護持佛法,並給予眾生財富之資量,令其成就世間法。故以其外相雖顯財寶天王之貌,但實質上仍是佛陀之所化現。


     財寶天王在印度被稱之為毗沙門天,原先是古印度神話裡的神,稱為俱毗羅(原意為:醜形身),是屬於夜叉神的神靈。在著名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也稱財寶天王為毗沙門天。 

     財寶天王身金黃色,一面二臂,頭戴五佛寶冠,身穿黃金鎧甲,佩諸種珍寶瓔珞,右持寶幢,左手捧著口吐各種珍寶的寶鼠,以菩薩如意坐姿態,坐於伏地白獅子上,身上放射如十萬旭日之光芒,財寶無盡之天庫為其所有。

      關於毗沙門天的出生有著多種不同的傳說。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是,毗沙門天原先是印度的創造之神大梵天讓母牛懷孕所生下的兒子,因為性善,不善於爭強鬥狠,後來被異母兄弟羅剎王逐出蘭卡(現在的斯裡蘭卡)的都城,後來移居到岡仁波齊的都城阿羅迦。雖然被逐出家門,但毗沙門天因具有良好的修行,再加上千年苦修,受到大梵天賜予的不死之身,不僅成為財神,也是北方的守護神。


    毗沙門天在印度的重要性堪與象頭神甘內什相媲美。當佛教在印度興起之後,毗沙門天就常常以「四大天王」中「北天王」的身份及形象出現在佛陀的故事之中,護衛著佛陀和佛法。他統率著夜叉部眾,駐守在世界中心須彌山的北方。

     另外,在《大集經》中也有記載,守護我們所居住的婆娑世界的佛教地區,是過去、現在與未來諸佛共同囑託毗沙門天的重大責任。

    在中國內地,中國人常常以多聞天稱呼他,四大天王像經常被畫在寺院廟宇的外牆,守護佛法與寺院。此外,西域的于闐便尊奉毗沙門天為戰神,信仰極盛。在漢傳佛教中認為財寶天王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拯救困苦中的眾生。

佛教於公元7世紀前後從印度傳入西藏。隨著佛教的傳入,毗沙門天也來到西藏,他的頭銜和職位有改變,也有增加。來到西藏的毗沙門天依然是個震懾力十足、威武的戰士,右手中持有勝利幢和左手託抱著吐寶鼠,以雪獅為坐騎。獅子坐騎代表著護法神的屬性。當須彌山上其他三位天王還在做守護神時,毗沙門天在西藏已變身為藏區的財神護法,他除了肩負護衛佛法的重要任務之外,還掌管著世間的財富。

在藏傳佛教中,毗沙門天除了是具有無邊威力的護法神之外,更是增益法中的重要本尊,被尊為「財寶天王」,是有名的財寶本尊,眾財神的首領,乃五方佛之南方寶生佛所化現,藏族地區有很多人供奉和禮敬財寶天王。周邊圍繞著八馬財神,他們是協助財寶天王,護持佛法,滿足眾生積聚福德資糧,以利益修行。

常行慈悲善行之一切眾生,藉由財寶天王之大力加持,可事業順利,鴻圖大展,求財滿願,快速相應。同時若想消災解厄、求取財富、增進福祉,只要誠心祈求毗沙門天王,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來給講講四大天王,一提到四大天王,很多年輕朋友腦海裡第一印象,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這四位,這是如今娛樂界的四位天王。而我們今天給你講的是神話界裡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哪四位?西方廣目天王,有拿蛇有拿神龍。最後一個是北方多聞天王,撐把傘。四大天王這個稱呼怎麼來的呢?在佛門,有一個典故,就是佛教認為,天底下就是一個大圓圈,中間是神仙住的地方,叫須彌山。說佛法能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叫藏須彌於芥子。說這麼大一座須彌山,可以藏在一個小草殼兒裡頭。
  • 佛教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各有神通寓意「風調雨順」!
    大家印象中除了師徒四人,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有一段故事關於佛教四大天王?不記得也沒關係,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這四大天王的故事,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紋身標記,還有擺放順序,寓意也各不相同。東方持國天王這裡要說的可不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明星檔的那些天王,這是佛教中的天神代表,他們都代表著不同的寓意,非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這麼一說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點印象。
  •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帝釋天的外將,守護在須彌山上。須彌山山腰上有一座山,山上有四個山頭,四大天王各居一山護一部洲(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其中,持國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東部黃金堙,負責守護東勝神州;增長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南部琉璃堙,負責守護南瞻部洲;廣目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西部白銀堙,負責守護西牛賀洲;多聞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山腰北部水晶堙,負責守護北俱蘆洲。他們最常見的形象就是封神演義中的「魔家四將」。多聞天王多聞天王,又叫毗沙門天,多聞比喻福、德聞於四方。
  • 佛教四大天王
    佛教四大天王的真正含義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
  • 藏傳佛教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藏語為「嘉慶帝依」(རྒྱལ་ཆེན་སྡེ་བཞི་།)是藏傳佛教的護法天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
  • 佛教四大天王簡介
    四大天王的來歷: 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或稱四大金剛,是佛教"四大天王"是中國漢傳大乘佛教中四尊護法尊天神的代稱,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是佛教伽藍中最為重要的護法神,相傳道場在須彌山。
  • 四大天王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
    許多人想不通:道教只有四大元帥,沒有四大天王,為何四大天王會鎮守在南天門外呢?難不成佛道諸神也有「交換生」?不閒扯!七葉君今天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到底四大天王歸屬哪一家?一、道教中的四大天王首先,咱們先來翻翻四大天王的檔案。
  • 淺談佛教護法系列二,四大天王是哪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魔禮青)青光寶劍,司風;廣目天王(魔禮紅)碧玉琵琶,司調;多聞天王(魔禮海)混元珍珠傘,司雨;持國天王(魔禮壽)紫金龍花狐貂,司順;現在由於受電視劇影響頗大,所以我們一提起四大天王,總是把《封神演義
  • 寺廟為什麼供奉四大天王
    走進佛寺大門,看到的第一個建築物是天王殿。天王殿裡面除了供奉彌勒菩薩外,兩旁還塑了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北方多聞天王:多聞、護心又名毗沙門,「多聞」以福德之名聞於四方。這位天王表示要多聽多聞,是教我們除了多看外,還要多聽多聞,這樣才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增長自己的見識。
  • 佛教關於四大天王的描述
    四大天王在佛教裡也叫四大金剛,是守護寺門的大將,他們分別職司世間風、調、雨、順。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職風;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職調;北方多聞天王手持雨傘,職雨;西方廣目天王手持龍,職順。《封神演義》以四大天王為「魔家四將":增長天王魔禮青,手持青光寶劍一口;廣目天王魔禮海,掌碧玉琵琶一面;多聞天王魔禮仁,拿混元珍珠傘一把;持國天王魔禮壽,提紫金龍、花狐貂。他們是玉皇大帝屬下守天門的大將。
  • 佛教四大天王你很熟悉,你可知道其中一位是掌管財富的財寶天王?
    天王殿還有四大天王,韋陀菩薩。韋陀菩薩的事跡我們講過了,那麼這四大天王又是何方神聖,為何護衛在彌勒菩薩兩側呢,下一篇文章將為您詳細講解。圖為威風凜凜的毗沙門天出行圖。    真知堂國學館: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分別守衛東勝神州、南瞻部洲(中國在此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也就是說南方增長天王就是我們所在地球的守護神之一。
  • 因果報應,天王殿中鎮守四方的「四大天王」,分別代表著什麼含義
    那麼天王殿中鎮守四方的「四大天王」,在佛教之中分別代表著什麼含義,你可知曉?01東方持國天王;佛教天王殿中四大天王,其首位就是「東方持國天王」。04北方多聞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其稱謂的來源就是「由於時常守護道場,聽聞佛法,故稱多聞。」
  • 四大天王簡介:佛教的四大護法
    須彌山腹有一山,位於六欲天的第一層天,名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頭,每山各住一天王————東方持國天王
  • 你知道天王殿的四大天王的由來和含義嗎?
    《漫談品禪》系列第12回,《漫談論道》系列第4回我們都知道寺院天王殿有四大天王,有的認為他源於中國道教神話,有的認為他源於佛教文化,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四大天王的由來和含義。四大天王的由來佛教把整個宇宙劃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欲望的所有芸芸眾生(人生活於這個情慾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層天,稱之為「六欲天」。犍陀羅山就是六欲天的第一層天,這犍陀羅山有四個山峰,分別由四位天王把守,他們承擔著維護佛教道場安寧的責任。
  • 佛教「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有幾個意思?
    今天要講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四位「護法神」。雖然大家對「四大天王」都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很多概念還停留在神話故事裡。佛教的「四大天王」指的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他們是佛教的護法神。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常有五百執金剛隨從侍衛,其中主要的護法被稱為「密跡金剛」。隋朝著名詩人薛道衡在沋鐘山開善寺時,曾問僧人:「金剛何為怒目?
  • 江西寺廟石雕四大天王露天石雕四大金剛石像寺廟護法神鵰刻
    石雕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石雕四大天王雕像身軀魁偉,氣勢威武,兩腿以半弓步橫跨在流雲上,顯示出叱吒風雲,拔山蓋世的英雄氣概.戎裝整齊,手持降魔劍,形象傳神,威武高大,作品形象誇張的概括,更顯得四大天王八面威風,氣勢懾人。
  • 財寶天王---毗沙門天王簡介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所共同推崇的財神護法毗沙門,其名毗沙門為梵語,意為多聞,表示其福德之名,聞於四方。在佛教的四天王天中,毗沙門為北方的多聞天王,由於其樂善好施,又被稱為財寶天王,在藏傳佛教中認為他是五方佛中寶生佛的化身,在漢傳佛教裡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虔誠祈禱供養可以得到毗沙門的大力加持。毗沙門周邊圍繞諸多財神為部屬,協助財寶天王救渡眾生,以滿眾生之願。
  • 佛教人物系列之十八:四大天王
    六欲分為六重,第一重便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各護天下。四大天王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傳到中國後,逐漸演變成中國羅漢堂中的「四大金剛」,稱為「風調雨順」的化身。
  • 四大天王,象徵風調雨順,永滋天上人間
    今天來說一下四大天王,不是香港的郭富城黎明,而是在我們中國民間流傳已久的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多數朋友了解四大天王是通過西遊記,玉皇大帝派了十萬天兵天將,去捉拿孫猴子,你給我幹桌子底下去了,其中的將領有哪吒,託塔天王,巨靈神,還有就是四大天王。
  • 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為何法力一樣?主要是這個原因
    去過寺廟的人都會拜一拜四大天王,不少人則基本是見到菩薩就拜,秉著心誠則靈,希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四大天王的來歷,而佛教裡的四大天王與道教四大天王的法力是一樣的,那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主要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