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從何而來?

2020-12-11 人文筆談

提起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些名字如雷貫耳。的確,現代武俠小說的開端及發揚光大,離不開這些大師們。金庸的武俠,更是吸引了「上至大學教授、國家元首,下至販夫走卒、僕役小廝」,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那麼,武俠從何而來呢?

上圖-wu'xia'san'ju'tou

「俠」概念的源頭

俠這一概念,來源已久。早在戰國著名法家韓非的著作《韓非子·五蠹(dù)》篇中,便有了俠的概念: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文中首次出現了「遊俠」、「私劍」等名稱,並將二者等同並稱,而這些「帶劍者」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尚勇好義,為人打抱不平為自己揚名,甚至會無視國家法律。

雖然後來「俠」的概念有所發展變化,但最早在此卻已露端倪。

漢朝魏晉,武俠小說的起源

最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已經可以看到後世武俠小說的影子,其中《遊俠列傳》、《刺客列傳》,可以算是武俠小說的開端。司馬遷肯定了這些遊俠刺客們,讚揚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其中聶政、劇孟及郭解等人的事跡,今天讀來仍讓人感動不已。

上圖-刺客聶政

到了魏晉六朝時期,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繼承並進一步發展了司馬遷遊俠刺客的一些傳統,也更加注重故事性,更加離奇曲折。

唐宋時期,武俠小說的發展

到了唐代,國力空前強盛,經濟也比較發達,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漸旺盛了起來,文學領域出現了機器繁榮的局面。從史記中的遊俠刺客及魏晉時期志怪小說一路傳承下來,唐傳奇這一類型也迅速發展,出現了《崑崙奴》、《虯髯客傳》等出色的豪俠題材小說。

上圖-風塵三俠虯髯客、李靖、紅拂女

唐代中後期,藩鎮割據現象日益嚴重,時局混亂,各個藩鎮之間互相敵視,各自蓄養遊俠刺客來牽制和威懾彼此,故而社會上遊俠之風盛行。文學領域離不開生活,自然便出現了不少義俠刺客題材的小說,其中又以《聶隱娘》為最。2015年,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還將《聶隱娘》這部小說搬上了大熒幕,歷經一千多年,重新煥發出新的光彩。

上圖-電影刺客聶隱娘

宋朝由於重文輕武,武俠小說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但當時經濟發達,市民生活豐富,勾欄瓦舍遍地皆是。結合當時流行的「話本」這一新的體裁,武俠小說擺脫了過去小說文言文傳統,更加的平民化。經過說書人的改編潤色,豪俠義士這一題材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為其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清時期,武俠小說迎來成熟期

經過了宋元時期「話本」形式的改編及說書人的傳播,長篇小說在明清時期有了巨大的進步,日漸成熟。武俠小說形式與規模更加的完善,《水滸傳》的出現,在武俠小說的發展史上,更是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書中好漢雖多是強盜土匪,但也不乏像魯智深這類好打抱不平,急人之難的英雄形象,在民間廣為流傳。

上圖-影視劇中的魯智深

到了清代,俠義小說和公案小說相結合,《三俠五義》、《七俠五義》等作品相繼問世,我們所熟知的「南俠」展昭、「錦毛鼠」白玉堂等人物皆出於此。但由於皇權日益強大,像聶政、郭解之流逐漸為官方所不容,武俠小說中的俠客也只能逐漸向官方靠攏,投靠清官或朝廷,失去了往日在江湖中的自由逍遙。

上圖-「南俠」展昭、「錦毛鼠」白玉堂

民國之後,武俠小說達到巔峰

1840年以來,中國積貧積弱,淪落到了任由西方列強蹂躪的地步。當時民眾自感實力不濟,民間便出現了各個武學門派,習武之風盛行。武俠小說也適應時局變化,這一時期題材多表現忠群愛國,自立自強等,逐漸迎來了大發展,形成了多個流派:

奇幻仙俠派:代表作《蜀山劍俠傳》;社會反諷派:代表作《十二金錢鏢》;武打技擊派:代表作《鷹爪王》;奇情推理派:代表作《羅剎夫人》;抗戰勝利之後,中國人精神上有了新的面貌,武俠小說也迎來了新的變化,進入了它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武俠小說主要在港臺地區流行,梁羽生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錄》等小說流行一時。他更極力推薦報社同事查良鏞撰寫武俠小說,從此,查良鏞便以「金庸」為筆名,寫下了《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神鵰俠侶》《天空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一部部膾炙人口的經典武俠作品,「凡有華人處皆讀金庸」,一舉將武俠小說推向了巔峰,影響了後來無數作者。古龍便深受金庸小說的影響,初期也以模仿金庸小說為主,後來發現難以企及,只能劍走偏鋒,先後創作出《多情劍客無情劍》《武林外史》等小說,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武俠天地。

上圖-影視劇神鵰俠侶

結語

從司馬遷到金庸,從《遊俠列傳》至《天空八部》,俠客們見義勇為,任俠好義、急人之難的品格,歷來受到人們的追捧、歌頌。雖然斯人已逝,但只要這些經典作品在,武俠的魅力便一直都在!

歡迎大家評論、關注、點讚,謝謝支持(^_^)

相關焦點

  • 《十俠》:千古文人俠客夢
    然而,對於文人來說,「蕭」易得而「劍」難求,即便學劍與任俠也大都並非真的想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俠客,而是借狂放不羈的意氣與縱橫六合的豪情,洗掉循規蹈矩的書生暮氣,激發豪邁跌宕的生命情調。古人李白感嘆「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近人張恨水自稱「困頓故紙堆中,大感有負先人激昂慷慨之風」,今人邱華棟自述其短篇歷史武俠小說集《十俠》,是獻給文武雙全的恩師黃加震的。
  • 千古文人俠客夢——15句寫劍的霸氣古詩詞,講述詩人的劍膽琴心
    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宋朝、辛棄疾如果說起古代文人的「劍膽琴心」,我第一個想起的不是李白,而是辛棄疾。辛稼軒不僅是一位千古文豪,還是一位久經戰陣的驍將。在辛棄疾的心裡,劍是生命中最霸氣的標誌,不同於筆墨,不用於紙扇,倚天萬裡、縱橫沙場,需要的是可以斬金斷玉的長劍。1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書劍飄零:「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從詩劍看千古文人的俠客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俠客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說法大致是得到了認同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俠客」和文人有著「前世今生」的不解之緣。二.千古俠客精神的重要內核1.而很多的文人也是會佩劍的,唐時期,很多的著名文人都是一手握筆,一手提劍。就連我們都知道體弱多病的杜甫也是會「酒酣擊劍」的。劍不僅僅對於俠客來說是武器,對於有著俠客夢的文人們也是無法放下的責任。
  • 說「俠」:千古男兒俠客夢,劍膽琴心走天涯
    "千古文人俠客夢 肯將碧血寫丹青",每個中華男兒年輕時都有一個俠客夢,幻想著能夠仗劍江湖,快意恩仇。縱覽上下五千年,好似彈指一揮間,俠客這一形象風起雲湧之時,大多在亂世或王朝更替之際:在這動蕩不安的漫漫長夜黑沉沉的天幕下,一個個痛苦掙扎的生靈期盼著俠,拯萬民於水火。
  • 千古文人俠客夢,肯將碧血寫丹青
    據媒體報導,一名男子,為了實現自己的俠客夢,手持一支竹笛劍,準備隻身走天涯下。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天下還沒開始走,就被警察勸回,俠客夢就此破碎。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俠客夢,少時入深山老林遇一高人,拜入門下,習得絕世武功,「然後「仗劍一長笑,出門遊四方」。
  • 邱華棟《十俠》:文人的「俠客夢」
    今天的作家們怎樣寫江湖俠客們的故事?作家邱華棟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十俠》中嘗試梳理出一條綿延兩千多年的俠義精神脈絡。《十俠》從古至今,不同角度下看「文人的俠客夢」談起成書的過程,邱華棟講述了童年時一段不平凡的學習經歷,當時,他的恩師黃加震文武雙全,既是語文老師,又是武術教練,因而他既練得一身好功夫
  • 武學大師的「翻車」,其實是一代中國人武俠夢的破碎
    所以,馬大師可以說是成也武俠夢,敗也武俠夢。中國,有過真實的武俠嗎?俠或俠客這種人,中國歷史上大約是有的,司馬遷和班固都給他們立過傳。不過司馬遷和班固並不管他們叫「武俠」,而叫「遊俠」。因為這些人並無蓋世武功,行俠亦不仗劍。仗劍的是刺客。不過刺客雖有武藝,卻不一定行俠。
  • 傳統武術能不能打不知道,但是武俠精神不能丟
    俠客形象之得以形成及發展,與讀者大眾的心理需求大有關係。司馬遷稱:「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虞舜、伊尹、仲尼等有道仁人尚且遭災,「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勝道哉」(《史記·遊俠列傳》)。遇害而不能自救,當然只能寄希望於「赴士之厄困」的俠客了。
  • 武俠文化,刀光劍影的交錯俠客夢
    武俠文化以各式俠客為主角,以神乎其神的武術技巧為特點,刻畫宣揚俠客精神。什麼是俠客呢?俠,是指武藝高強,見義勇為,憑藉武藝肯舍己助人的人。「武」與「俠」結合的開始,則早在先秦春秋時期,「文者為儒,武者為俠」。戰國時韓非曾說過「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韓非認為俠士以勇武的行為違犯法令。
  • 千古文人俠客夢 品味一本好書 金庸《越女劍》
    「千古文人俠客夢。」可以說,「俠」自古便是文人所嚮往的完美人格,也是根植於中華文化深處的一種貴族精神。「俠」者,濟世救人,鋤強扶弱,然而這種意向也只能存在於人們的心中,理想中的俠在現實中幾乎是沒有生存空間。
  • 新派武俠電影《命之途》今日首播 解鎖「快狠準」行走江湖必殺技
    今日,由企鵝影視、天津鴻文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仁初(上海)傳媒有限公司發行,李雅男、王薇、王永強主演,張文東導演的快武俠作品《命之途》,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上線。武俠沙漠裡的新派之作談起中國電影,我想觀眾們都有種感覺,中國差了國際的一大截,中國電影在世界其他地方電影院裡佔的份額很低很低,中國演員在國外大放光彩的也寥寥無幾。
  • 千古詩人俠客夢!除了李白,王維孟浩然溫庭筠,竟也做過俠客夢
    於塞外,則鬚髮皆張縱馬疾馳的江湖豪客; 於江南,則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白衣劍客; 俠客是醇酒美人,俠客是良劍駿馬; 俠客是浪漫青春,俠客是自由精神。 無俠客之夢,則無少年之魂。
  • 自由江湖行:《我的俠客》給你最純正的武俠味道
    自由江湖行:《我的俠客》給你最純正的武俠味道 青梅煮酒談劍做琴,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一首俠客曲,自由江湖行。
  • 《我的俠客》評測 體驗武俠江湖味兒
    《我的俠客》這款復古武俠策略rpg遊戲最近公測了,武俠題材的遊戲很多,那麼這款遊戲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這款遊戲比較特殊的就是自由度,在《我的俠客》中,玩家可以不局限於主線任務,自由地探索真實開放的武俠江湖,讓玩家可以真實的體驗江湖的世界。相信不少玩家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趕緊來看看吧。
  • 國產武俠單機新希望 圓你兒時俠客夢!
    《紫塞秋風》是一款由BlackCGGame製作的將動作冒險元素融入進傳統RPG的中國武俠遊戲。《紫塞秋風》會體現出人性的回歸與仇恨的放下。遊戲強調了電影敘事方式,在通關之後主角一生所經歷的事情與他最終的選擇都將深深觸動玩家。除了玩遊戲,就仿佛看了一場中囯武俠電影。
  • 屬於每個人的俠客夢 《我的俠客》讓江湖俠氣恣意揮灑
    屬於每個人的俠客夢 《我的俠客》讓江湖俠氣恣意揮灑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蕭。」
  • 升級版《金庸群俠傳X》,《我的俠客》帶你重溫武俠夢
    橫空出世的《金庸群俠傳X》,當時還原的角色,加上金老小說劇情的還原,讓當時的我沉迷不已,但是隨著版權問題這款遊戲消失在了中國武俠遊戲的長河之中。最近由於朋友的推薦,接觸了《我的俠客》,在這款遊戲中有《金庸群俠傳X》的影子,但是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它獨到的創新。
  • 宋詞裡的俠客夢:4首詞從書劍飄零到劍嘯長虹,贏得生前身後名
    是的,詩情就好比是長在了中國文人的骨子裡,一直就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而在詩情畫意裡有一番迥然不同的意境也從來不曾泯滅過,那就是中國人的劍氣,是俠客夢和英雄夢。數千年來,它就在不老的詩篇裡昂揚、瀟灑,一路高清不斷,劍嘯長虹。李賀說「男兒何不帶吳鉤?
  • 《我的俠客》:武俠遊戲最後的希望,它的到來讓人眼前一亮
    《我的俠客》:武俠遊戲最後的希望,它的到來讓人眼前一亮,劇情和玩法獨具創新對於喜歡玩江湖手遊的玩家來說最近有一款遊戲肯定是不能錯過的,這款遊戲就是《我的俠客》。儘管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江湖手遊,但《我的俠客》依舊有突出的優勢。在劇情製作上和其他遊戲也不太一樣。現在大多數江湖遊戲都只有一條主線,玩起來比較單一沒有什麼亮點,基本上每個玩家的發展路線都已經被限制住了,但是在《我的俠客》裡就完全不一樣,裡面有很多的支線任務在等待著玩家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以後的走向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 想過把俠客癮怎麼辦?開放世界加復古武俠風遊戲,圓玩家大俠夢
    ,而《我的俠客》卻不會有這種感覺,且聽小編娓娓道來。由於涉及到角色扮演加上戰棋類的戰鬥方式,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相信喜歡武俠類的遊戲玩家對這些都不會感到陌生。當然沒接觸過的玩家也不用擔心,都是些簡單易上手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