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淮河:中國重要的分界線

2021-02-17 高中地理學習輔導

秦嶺淮河一線除了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之外,同樣是以下幾個重要的區域的界限:

秦嶺淮河是南方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北方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在氣溫上,秦嶺淮河是1月均溫南方0℃以上和北方0℃以下區域的分界線。在降水上,秦嶺淮河是水量800毫米以上(南方)和800毫米以下以下的分界線。

氣溫和降水的差異是氣候差異的具體表現和基本表現。這是南北方最基本的差異,是其它差異形成的基礎和前提。

 

在自然帶上,秦嶺淮河是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和北方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的分界線。

在農業環境上,秦嶺淮河是南方水田為主和北方旱地為主的分界線。

 

在主要糧食作物上,秦嶺淮河是水稻和小麥的分界線。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

 

我國古代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南方以船為主,北方以馬為主。

 

 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徵而言,我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據統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雲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

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

 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各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

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患,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

由於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即我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採礦、冶金、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從總體上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我國南方人愛吃甜食,而北方人愛吃鹹食,我國南方人特別喜愛甜食,有的家庭做什麼食品都放糖。我國北方人形成愛吃鹹食的習慣,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口重」。

 

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地區流行的武術手法多,樁步穩,拳勢激烈,並常以發聲吐氣協助動作發勁,需要場地較小,素有「拳打臥牛之地」的說法。而流行於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武術,長於腿法,架式大,節奏快,多竄奔跳躍。北派拳術需要場地較大,有「拳打四方」的說法。南北武術各有側重,特點鮮明。

大體上可以劃分為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黃河流域及其東北地區的南北兩大龍舞體系。南方龍舞多具荊楚之風,風格上精巧纖細;北方龍舞則以古樸剛勁的古燕、趙之風見長。前者體現出「秀美」,後者體現出「壯美」,兩者客觀地呈現出不同風格、不同形態的美。一般說來秀美多柔和、清麗、流暢;壯美多豪放、雄渾、粗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要以秦嶺淮河作為南北分界線?
    為什麼中國要以秦嶺淮河作為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南北分界線絕非偶然。
  • 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分水嶺
    夏天古城西安悶熱的天氣,讓都市人想逃離這裡,好在我們有一個西安的後花園~秦嶺山脈,城裡悶熱難耐,山裡涼風習習,一到周末,人們就紛紛向山裡進發。西安南邊的各個峪口,一片車水馬龍,堵車也是經常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就是灃峪口,這裡因為210國道穿越而過,故此成為一個最熱門的峪口。
  • 除了秦嶺和淮河外,我國還有另一條重要的南北分界線,你了解嗎
    很多人都知道,秦嶺-淮河是中國地理的一條重要分界線,將我國分為了北方和南方地區,此線南北兩邊的氣候、地貌、習俗等均有明顯不同。其實,除了秦嶺-淮河之外,我國還有另外一條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如同秦嶺和淮河一樣,杭州灣成為了我國濱海溼地的南北分界線。按照《國際溼地公約》的劃分,海岸溼地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內陸溼地和近海海岸溼地,而杭州灣所劃分的正是我國的近海海岸溼地。從杭州灣開始,南北兩邊差異開始逐漸顯現,北岸是波瀾壯闊的大潮,南岸則是小橋流水的滄桑。
  • 秦嶺淮河為何能劃分中國?
    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帶)。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對於這種國民心理我們稱其為「南北意識」上述國家南北方的界線多數由歷史習慣形成並不存在顯著的天然地理分界但中國是個例外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
  • 秦嶺淮河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亞子!
    >秦嶺淮河是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到了大學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匯聚在一起也能明顯感受到南北的文化差異其實秦嶺淮河不光是南北分界線從古至今秦嶺淮河對於中國南北方還有著很多的重要意義1908年,中國地理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在《新撰地文學》中提出「唯淮水發源於北嶺之支麓。實繼北嶺正幹,而為南北之界線。」第一次把秦嶺淮河確定為中國的南北分界線。
  • 中國南、北方原來是這樣劃分的|秦嶺淮河8大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重要的一條地理學分界線,具有8大地理意義,無論是作為初高中考試,還是嘗試都有必要了解一下。秦嶺秦嶺是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4、溼潤地區與半溼潤地區的分界線我們國家乾濕地區主要分為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乾旱地區、半乾旱地區,秦嶺淮河一線正是半溼潤與溼潤地區的分界線。
  • 【初中地理】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氣候方面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3.秦嶺-淮河是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的分界線。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
  • 天然的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山脈
    不過很多國家的南北界限,多數是因為歷史習慣造成,並不存在顯著的天然地理分界,而我們廣袤的中國大地,卻有著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我們接下來就來討論下為什麼這麼說。此時秦嶺的出現,恰好補齊了古人的南北意識,依靠秦嶺的哺育,中國歷史上的兩大王朝在秦嶺南北相繼崛起。公元前221年,秦嶺北麓渭河流域的秦國自西向東掃滅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出現了。公元前202年,秦嶺南麓漢江流域的漢中王劉邦,自西向東擊敗楚霸王項羽,空前強大的帝國「漢」誕生。
  • 秦嶺淮河有什麼特別?為何能區分中國南北
    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帶)(製圖@風沉鬱/星球研究所,底圖源自@Michael Schmeling/123RF)▼分割中國的為什麼是秦嶺、淮河而不是別的山脈、水系呢?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地理分界線嗎?
    秦嶺——淮河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分界線,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其他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地理分界線也是考試經常考的知識點,下面讓我們來複習一下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都有哪些吧!
  •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你認可嗎?
    我國東部季風區內部在自然地理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南北差異,在自然地理上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為主,河流眾多水網密布無結冰期,以水田為主種植水稻;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為主,河流較少有結冰期,以旱地為主種植小麥。
  • 中國重要的南北分界線,被譽為「中華龍脈」,你知道嗎?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都知道,秦嶺--淮河線是我國的南北地區分界線。可是秦嶺這麼大,你真的知道它在哪嗎?秦嶺,作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位置上恰好處於中國版圖的正中央。它東西長約500公裡,南北約150公裡。秦嶺自西向東排列十分整齊,崖陡壁峭,巍然突起。西嶽華山就是秦嶺山脈的一部分,有著道文化「天下第一福地」美稱的終南山同樣也是秦嶺的一部分幾千年來,秦嶺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一道重要的軍事屏障。在秦始皇統一之前,秦嶺被稱為「崑崙」。南北雙方如果想要統一,必須要翻越這道山脈,這也讓秦嶺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戰爭故事最多的山脈之一。
  • 高中地理:中國10大重要地理分界線匯總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 高一地理複習方法:中國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線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l1)長江中下遊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 秦嶺——我承受了太多#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
    秦嶺和淮河被稱為中國南北方的秦嶺處於中國版圖的正中央秦嶺為什麼這麼重要?黃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線秦嶺是黃河和長江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也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 中國幾十條地理分界線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11)長江中下遊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03氣候界線(1)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 收藏丨中國各地理分界線無水印高清地圖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米倉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 秦嶺為什麼被稱為中華龍脈,秦嶺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秦嶺為什麼被稱為中華龍脈?秦嶺淮河一線,在很小的時候,地理書上就有提到過,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分界bai線,同時秦嶺作為東部最高山脈,整個山勢比較險峻,通過這條線的劃分氣候以及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都有了區別,所以被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同時這一條分界線也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礦藏,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條資源線。
  • 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的分界線都在哪?
    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的分界線都在哪?中國疆域之寬廣,南北相距5500公裡,東西相距5200公裡,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裡,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為了進行更加便捷的地理、氣候、經濟等方便的管理,地理區域劃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將中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而對於這四塊地區的分界,除了人們較為熟悉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之外,還有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一線,以及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地的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分界線。
  • 秦嶺——中國的南北分界山脈
    由於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同時,秦嶺也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由東向西逐漸升高。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因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遊也多峽谷。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後,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