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初中同學論戰:美國、愛國、出國、家國

2020-12-23 精準幽默溝通

文|王光明

轉自微信公眾號【必讀財經評論】,深謝!

原題:傲慢與偏見的隔壁—兼答覆高、馮兩位同學

題記:拙文本即興之作,無心插柳。3月31日小圈子傳閱筆記版,孰料共鳴者眾,迅速「謬種」流傳。公號「候鳥群落」搶先刊發,未幾壽終。4月1日上午刪補潤色,四個公號先後推出,至晚八點,全部點亮紅燈籠。承蒙錯愛,一日有餘,總閱讀量超十萬。雖然力求平和理性,仍連連墜坑,徒呼奈何。本著審查和自我審查的精神,再出藏拙版收官,供朋友們惠存。一篇小文,幾番斟酌,跨越中美兩個時區的愚人節,不亦樂乎?是為記。

一覺醒來發現初中群再一次熱鬧。此番爭論,系因幾天前我點評段同學的先生馮老師抨擊方方日記的文章而起。

我的基本觀點是:任何人的作品都可受批評,方方也不例外;馮文筆很好,惜乎主要是講政治,而不是站在文藝批評和普羅大眾的角度;馮對細節的苛責也失之武斷。

進而,我認為對於一場波及全國乃至世界,代價慘重、甚至會重塑人類文明與政經格局的重大災難性事件,如果只有正史的記載而沒有野史的補充,也是不完整的。

因此,包容、理解、致敬方方日記,是一個民族慎終追遠起碼的胸懷與良知。

未料,此論引起公務員高同學和教師馮同學的強烈不滿。上周五高同學發了一通宏論,含沙射影,什麼「蒼蠅、臭氣」都來了;今天馮同學再次居高臨下指桑罵槐,連「漢奸」都說出來了, 就差「罪大惡極」了。這中間肖師哥也來助陣,儼然三劍客。本來高同學說的那些我回應過,不想再說。但馮同學的得寸進尺,讓我覺得不回應一下就失禮了。

都是嫡親同學,你們毫不客氣,我也就直言不諱,好吧?

你們的基本觀點大致這樣幾點:

1、美國不是好東西,就是靠搞垮別人稱霸的,中國離開美國沒什麼;2、我一生在英山,就是沒見過世面,但我愛國愛鄉,不崇洋媚外,方方詆毀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就反對;3、在國內賺了錢移民的,就是不愛國,甚至是漢奸;4、不能因為家庭的經歷而跟國家有仇。我(馮同學)親外公在運動中被槍決、爺爺被關押,對嗎?不對嗎?

關鍵詞都跟國有關:

美國、愛國、出國、家國!

好吧,我就圍繞這幾個關鍵詞來說道說道。

一、美國

首先,美國是一個客觀存在。我之前說過,中國的歷史、現實與將來,無論你粉誰或懟誰,三個國家是迴避不了的:蘇俄、日本、美國。

蘇俄佔了中國一百多萬的領土,輸出了革命理論,今天是最重要的戰略夥伴;

日本跟中國打了兩場戰爭,今天還有領土糾紛,但又是重要的貿易夥伴;

美國與中國恩恩怨怨但沒有佔過中國一寸領土,今天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競爭者,中國近 80%外貿順差來自美國(2018 年佔比高達 91.9%)。

21世紀的世界,不是涇渭分明非黑即白。中美關係,意識形態制式衝突,經貿科技相互依存,既競爭又合作、鬥而不破將是常態。不因你的好惡或缺乏了解而改變。它將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不信,去看看幾代領導人的論述。

其次,美國好不好,這是一個主觀評價,見仁見智,或者此一時彼一時,都很正常。

如果願意看事實,簡單講幾點: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如果不是美國人強力出手和大量犧牲,今天歐洲和俄羅斯可能都講德語,而我們可能在用日文;

第二,高曉松有個研究,1949 年之前美國對中國的無償援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所有對外賠款的三倍,就不要說飛虎隊了;

第三,美國讓中國加入世貿,對中國開放了巨大的市場,讓中國有了黃金 20 年和今天的家底(肖師哥說美國是為了綁住中國的手腳才讓中國加入世貿的,與事實相去甚遠);

第四,92 年至今美國家庭累計收養了十幾萬的中國孤兒(棄嬰),其中大多數是女嬰和殘疾兒童;

第五,美國是中國最大的留學生接受國,為中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特別是高科技領域,大多數技術和技術人才是來自美國的。

當然,反過來,你也可以說,美國支持蔣介石打內戰,還有韓戰、越南戰爭,今天台灣問題、香港問題、新疆問題、西藏問題都有美國的黑手。沒錯,這就是現實,硬幣都有兩面。

政治問題太複雜,這裡也不宜討論,但可以提示兩點:

第一,記住盲人摸象的寓言,如果你得到的信息是單一的和不充分的,不要太自信,大象腿像柱子,不等於大象就是柱子。

第二,美國是聯邦制的三權分立國家,不是大一統,誰是美國?其實是個問題。這是一個留美三十年多年的法學博士老鄉告誡我的。

再次,美國強大的原因。馮同學說美國就是靠搞亂別人來稱霸的,倘如此,這也不是它強大的原因,而只是強大的表現。六十年代我們也曾向亞非拉輸出革命理論,為什麼沒有成功?

如果我們虛心一點,羨慕嫉妒恨之外,就該想想,為什麼人家立國兩百多年,就能稱霸世界近一百年?為什麼全世界的人(精英、俗眾甚至流氓罪犯)都想去美國?它有沒有值得見賢思齊的地方?

美國不是天堂,美國問題很多,世界上很多人罵美國,美國人也天天罵政府,美國總統的支持率超過 50%就很了不起。可是美國的科技軍事經濟金融文化的實力還是全面碾壓,讓你不得不服!原因何在?

一千個人有一千哈姆雷特,我的理解是:

新教傳統、自由意志、平等包容、分權法治、創新精神!

美國南北戰爭之後,任何政治糾紛都是通過內部協商或者法律途徑解決,只數人頭,不砍人頭,永遠只是茶壺裡的風暴。這樣才能長治久安恆產恆心。

同時,這是一個崇尚自由、自律又自強的社會。舉兩個例子:

1、美國家庭(哪怕再有錢,哪怕是雙職工帶兩三個孩子)很少有保姆的,各種家務和維修都是自己做,家家戶戶車庫裡有各種工具。當然,你可以說是因為美國人工貴,但不可否認美國人的動手能力和勞動習慣;

2、現在疫情,政府下令大家待在家裡,出門保持距離,大家都自覺遵守,絕少人違反。不需要宣傳車、糾察隊或紅袖章。

最後,中國離開美國行不行?當然行。高同學說了,200 多年前沒有美國,中國生存了5000 年,美國曾經封鎖我們幾十年也過來了。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問題是,你們還願意回到我們穿開襠褲時候的日子嗎?你們願意、有權利讓你們的後代接受那樣的生活嗎?

現在國人中有兩股對立的勢力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極力鼓動中美脫鉤:一是極左的戰狼小粉紅,二是極右的反執政黨人士!前者是信心爆棚,要教訓美國,睥睨天下;後者是恨屋及烏,要打擊執政黨,讓中國亂套。可見,極左和極右其實殊途同歸,都會搞亂中國。

現在美國也有強大的勢力要對中國強硬,要中美脫鉤。這次疫情又助長了這種聲音。

我們要站在什麼位置?我的立場很明確,中美合作加鬥爭,維持鬥而不破的基本格局,於我有利。可以口水,不能結冰!

別的不說,對美出口 5000 億,如果減少一半,就可能是上千萬人的失業,失業潮會引起 連鎖反應,危及社會穩定。穩就業是中央「六穩」的第一穩,廟堂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可比你們清醒得多。

馮同學說,為什麼不擴大內需,說得容易!內需不足,本就跟國民收入在 GDP 中的佔比過低有關,而沒有工作更何來消費?你以為政府不想擴大內需呢?中國的問題是產能過剩,沒有出口市場,產能如何釋放?經濟三套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缺了出口,馬車就熄火了。想過沒有,改開之前中國也是人口最多,地大物博,為什麼經濟沒有發展起來?人口不等於市場,有消費能力才是。

二、愛國

國人有個毛病,似乎胸脯一拍說我愛國,就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而不需要其他的論證。

愛國要有行動,對一個公民,敬業愛崗、善盡職守、遵紀守法、依法納稅就是愛國,而不是空喊什麼口號。愛國跟你的職務、職業、說過什麼冠冕堂皇的話都沒有關係,否則,像康師傅這樣的大老虎豈不是大號愛國者?他們任過的職、說過的話,可比你們的高大上多了。

捫心自問,做官也好,做老師也罷,自己的言行真的都符合愛國的本義嗎?

再深一點說,國家、政府、政黨,本是不同的概念,愛國是一種情感,它的內涵應該有歷史感,而不是一種應景的空洞說教。

如果批評政府、揭露社會的陰暗面就是不愛國,那麼從屈原到杜甫,從魯迅到莫言,從託爾斯泰到索忍尼辛,都不是愛國者!

愛之深,責之切,從歷史看,偉大的批評家都是真正的愛國者,而一味歌功頌德的,多是投機勢利之徒。豈有文章傾社稷,從來佞幸覆乾坤。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舉國沸騰,國會立即對日宣戰。但是即使在那樣的民意下,還是有一個議員投了反對票。她就是珍妮特·蘭金,美國國會中第一位女議員。群情激憤,警方不得不派人保護她。但是,美國沒有說她是美奸,因為作為議員,她有權利說不。93 歲逝世後,作為愛國者,她的雕像矗立在美國國會大廈。

方方日記本是平常之事,見仁見智,批評和讚揚都是正常的,但因此上升到意識形態,甚至進行人身攻擊,只能說,你們愛國牌的玻璃心太脆弱了。

再說,憑什麼愛國和愛國主義就只能由你來定義呢?誰給了你這樣的壟斷權?你們都是黨員,算是列寧同志的信徒,那麼他關於愛國主義的這些論述你們怎麼理解呢?——

「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

「如果你是一個社會主義者,你就應當為了國際革命而犧牲自己的一切愛國主義情感。」

「愛國主義,這正是小私有者的經濟生活條件造成的一種情感。」

「我國無產階級革命的一個特別巨大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困難,就是它不得不經過一個同愛國主義斷然決裂的時期。

「工人階級沒有祖國。」

查一下百度百科,定義是:

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

顯然,它門檻沒那麼高,沒那麼神秘或神聖。

三、出國

出國了就是不愛鄉愛國。移民了,更是可恥,甚至是漢奸。這就是你們的基本邏輯。

首先,狗不嫌家貧之類的雞湯,三十多年前我就喝過(電影《牧馬人》的臺詞,對吧?)。但是,人不是狗,鄉土也不是狗窩。人要進取,社會要發展,有人財物的流動才有源頭活水。一輩子待在英山,對外界缺乏了解,這不是過錯,但以此就覺得自己具有了對離鄉離土者的道德優越感,就有點可笑了。如果這個邏輯成立,你們這些從鄉下進了縣城的公家人,見了固守鄉下的老鄰居,也該低人一頭。如果英山的人都不出去,外面的人也不進來,物流資金流都斷掉,那將不是歲月靜好,而是歲月難熬(看看疫情下的封鎖),甚至退回刀耕火種!

大而言之,近代以來,中國的每一個進步(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改革開放、加入 WTO)都有外來因素的推動,否則,我們還留著長辮子呢。你們信仰的馬列主義,也是波羅的海邊上冬宮的一聲炮響送過來的,而不是土生土長的,不是嗎?

全球化地球村的時代,以居住地來給人貼標籤(漢奸這樣的詞也能用上,夠神經錯亂的)是沒有意義的。且不說紅二、三代有多少人在國外,也不要說大家牽掛的、被譽為民族英雄的孟晚舟也定居海外,就只說我們這樣的國際性企業,在海外辦公是再普通不過了。僑居海外的國人對國家的納稅和其他貢獻,不一定比你少。

遠的不說,前不久疫情爆發,是海外華人買空了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口罩和防護用品,寄回國內,支持抗疫。我們黃岡中學北美校友會、清華大學南加校友會、清華企業家協會北美分會等等都在行動,出錢出力,義不容辭。他們怎麼就是漢奸呢?

其次,站在民族發展的角度,向海外移民不僅可以為母國帶回資金、技術和其他的好處,更深遠的意義在於拓展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昔時,靠著向外移民,大不列顛從英倫三島變成了日不落帝國。今天,不需要戰爭、不需要殖民,只需要落地生根、開枝散葉,華人遍布地球的每個角落,難道不是華族的榮光和張力的體現?

美國是誰的?是世界人的!越南人來了,菲律賓人來了,老墨來了,穆斯林也來了,華人為什麼不能來?現在美國只有 500 萬華人,不到 2%。如果是兩三千萬華人,是什麼景象?如果是五千萬華人,中美還可能打戰嗎?

舉個例子,川普前些日子一直說「中國病毒」,中國抗議也沒用。為什麼後來改口了?因素很多,據說直接原因是,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和太太趙小蘭(交通部長),做了工作。這就是軟實力。

就我而言,英山幾十萬人,有你們服務桑梓,我離開大別山有什麼不好?我在中國生活了 50 餘年,換個活法,在異國他鄉重啟一種生活,有什麼不對?生命就是一種經歷,我沒有覺得愧疚於誰。用佛系的話說,你在也好,不在也好,故土都在那裡,不多不少!埃隆.馬斯克都在探索太空移民,為人類的未來備份;你們卻還在山裡詛罵出國的人。今夕是何夕?一條腿跨進了微信和 5G 時代,一條腿還在扶清滅洋的義和團夢境中,這褲襠扯得有點大吧?

四、家國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先有家後有國,而不是相反。所謂家國情懷,也是家在前,國在後。就是說,對個人來講,家優先國,是基本人倫;否則國就沒有意義。當然,這裡不排除特殊時候、特定人物,舍小家為大家。那是一種升華的精神境界,不是常態,不能強迫大家都高尚

馮同學你外公在運動中被槍決、爺爺被關押,你真的不知道對還是不對嗎?如果是一種向組織的表態我能理解;如果你真的覺得對,我得說你是不肖子孫。

沒有人說,因為家庭的不幸經歷就要對國家有仇。當然可以跟歷史和解,也應該放眼未來。但起碼要對歷史有價值的判斷、對錯的辨析以及制度的反思,吸取教訓警示後人,從而避免悲劇的重演,而不應該簡單地選擇遺忘或者糊裡糊塗。

方方日記一直說追責,一些人就不舒服,似乎觸動了他們敏感的神經。可是毛澤東講過,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沒有追責,如何懲前、如何毖後?再來一次災難,豈不死灰復燃?列寧還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沒有記性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

所以,就家國而言,馮同學你 50 多歲了,起碼應該搞清楚你外公被處決是對,還是不對!否則,如何面對先人?如果缺少歷史背景作判斷,建議你去讀一下方方的《軟埋》,那也是一部爭議很大的作品。我是從中聽到了歷史的回聲。

最後,就這場爭論,王老師和舒老師曾旁敲側擊,循循善誘,希望你們多讀點書,知書達禮/理,不要一根筋。遺憾的是,你們似乎油鹽不進、感覺良好。就胸懷和視野,兩位恩師足以再做我們二十年的老師。做學生的,還是謙遜一點好。行文至此,我題目說的傲慢與偏見的隔壁住著誰,你們應該也猜到了。希望你們不要進去作伴。謝謝。

2020、3、31 於南加州

對此,您怎麼看?

您若認同本文觀點,歡迎轉發。您若反對本文觀點,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您的觀點,一起探討。

祝您好運!

相關焦點

  • 董卿兒子是美國國籍,被網友質疑:這就是口口聲聲說愛國的表現?
    早在之前主持《開學第一課》的時候,董卿一直以愛國為主題,宣揚孩子們的愛國之前,可最近卻被曝出她的兒子,竟是「美國國籍」。要知道,拋開政論不說,董卿給人的形象總是保持優雅形象的愛國之人。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培養出來的主持人,卻在美國生下了兒子,並且國籍也變成了美國。這樣的反差讓不少網友紛紛粉轉黑,指責董卿是「雙面做派」。
  • 給可馨同學上課:胡娜叛國,李娜愛國,你學哪「娜」?丨愛國教育
    【導課】可馨同學,你今天最有學生樣,這就對啦,應予表揚。可馨同學啊,儘管你有辱國罵人言論,但還未有叛國行動,還有「懸崖勒馬」的餘地。因此,我願意給你義務講一課,就看你學哪「娜」?後來胡娜取得了美國居留權,並繼續網球生涯,在美國的8年的職業生涯中,她參加了16次大滿貫賽。1992年初,胡娜因傷退役。1996年移居中國臺灣,逐漸成為網壇華語解說的標誌性人物。2004年起經常返回中國大陸探親、工作。2014年11月16日,轉型為畫家的胡娜在北京舉辦了個人畫展。」
  • 《曹劌論戰》為什麼會選入教科書?四點原因讓你恍然大悟!
    還記得上初中時,除了數理化三科比較難學以外,最讓人頭疼的往往是文言文背誦了!當然,文言文之間也是有區別的。有的文言文天生的朗朗上口,想不喜歡都難,比如:諸葛亮的《誡子書》、《出師表》,每當朗誦起來,諸葛亮那足智多謀,料事如神,鞠躬盡瘁的形象就會躍然腦海!還有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王勃的《滕王閣序》等。
  • 為什麼我們要出國留學?海外華人不愛國嗎?中,加,美三國不同點
    為什麼我們要出國留學?很多人以為留學生都是有錢人,其實也不是。正因為很大一部分留學生家裡都不是有錢人,所以才把自己逼成了留學生。如果父母是體制內的人,黨員(公務員),大家也不會跑出國了。海外華人就不愛國嗎?留在海外留學移民的人就是不愛國嗎?還真的不是,出國之後更愛國,我相信這是90%以上海外華人的心聲。生活在海外跟愛國是完全不衝突的,比如我自己,我在中國生活成長,我非常熱愛中國;我在加拿大努力學習工作拼搏,生兒育女,我也熱愛加拿大;現在我生活在美國,美國天氣非常好,我也會慢慢喜歡上美國。
  • 為什麼國內很多人對出國留學人員充滿惡意?別把愛國當藉口去攻擊
    更多的他們會將這份敵意蓋在愛國的旗下。從今年從今年年去年年初的小學留學生申請美國到很多的劉先生申請回國,一票難求的諷刺,最終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部分網友的提議?打著愛國的旗號。在部分網友的視野當中,出國留學就是不愛國的表現,他們也會列舉出很多部分留學生群體當中的蛀蟲,影響了破壞了國內形象的例子。
  • 為啥出國後,咱們留學生會變得越來越愛國呢?
    出國後,易醬發現絕大多數的留學生都會變得越來越愛國,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作為一個曾經的留學生,我在國外對祖國的感情是其實是經歷了一個轉變的過程的。還有次,我在課堂上跟人比賽按年代說歷史人物誰能說得更久,當美洲、歐洲都敗下陣時,只有我和生活在古老恆河邊的印度同學堅持到了最後。
  • 名記賀曉龍反對「出國後更愛國」觀點,其實武磊也說過這句話
    10月8日,知名的體育記者賀曉龍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不少人轉發一篇文章:「為什麼出國的年輕人越來越愛國了——觀點無非是出國後,發現國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有很多比不上中國的地方,中國有很多西方無法比擬的優勢。我出過國,當然同意這一說法——但是,這和愛不愛國有什麼關係?難道我們愛國,就是因為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好嗎?
  • 擁有美國國籍就不愛國嗎?董卿回應:孩子入美國籍,不影響我愛國
    大家驚訝地發現,一直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董卿,卻選擇把孩子生在了美國,孩子一出生就自動加入了美國國籍。要知道董卿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對孩子們還說過:你們要愛國,要愛五星紅旗。一邊在鏡頭前標榜愛國,一邊卻偷偷把孩子生在美國,讓孩子加入美國國籍,董卿太讓人失望了。
  • 你愛國嗎?你是怎樣表達你愛國熱情的?
    你愛國嗎?你是怎樣表達你愛國熱情的?對於愛國這個問題展開談一下我粗淺的認識。我是一個普通的社會公益志願者,不能像學者教授專家一樣說出很高深的愛國理論來。華為的任正非先生,女兒被美國要求加拿大而扣留至今,在美國一再對一個中國企業在全世界打壓華為的時候,其實華為是有很多的產品可以替代美國的產品的。在任正非的主導下,還在與美國的供應商保持著合作的關係。你能說華為和任正非不愛國嗎?這種家國情懷和視野,不愧為世界級的企業家。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疫情期間一直打壓中國和甩鍋中國。
  • 天才少年放棄清華保送,選擇出國留學!網友:支持他的選擇!
    對於天才少年出國留學這件事,網友的看法各異。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對於出國留學表示支持,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反對。那麼對於天才少年放棄清華保送,選擇出國留學這件事,究竟該不該支持呢?小編從三個方面來為大家分析。一.
  • 英語不好不敢出國旅遊?只有初中水平的大叔告訴你,其實沒那麼難
    其實出國旅遊的語言問題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大,所以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訴這些被「語言所困」的朋友:在如今世界網際網路都如此發達的今天,就算你和我一樣英語只有初中水平,也照樣可以環遊世界。首先,你得先把自己「丟」出國2019年的8月到11月,我連續去了十一個國家旅遊,在旅途中遇到過數十個獨自旅行中國同胞,來自各種省份各個年齡段的都有,超過半數人的英語比我的初中水平還差,但依然不妨礙他們去各個國家旅行。
  • 聲稱愛國的董卿卻讓兒子入美國國籍,遭網友狠批,董卿這樣回應
    一、教育孩子要愛國,自己孩子卻入美國籍。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大慶之年,舉國上下洋溢著濃烈的愛國情懷,愛國得從娃娃抓起,9月份秋季《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自然少不了愛國話題。它的教育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
  • 同學情,初中高中大學有什麼不同?
    談到同學情,先從兩方面說起:第一,幼兒園、小學同學,多是一個村的,或是一個小區的,兩小無猜,還不懂什麼是感情;研究生同學,無論是碩士、博士、還是博士後,專心學問研究,一般不談感情。掐頭去尾,同學就剩下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和大學同學了。
  • 一出國, 就愛國! 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 身披五星紅旗, 高喊中國萬歲! 網友: 非常感動!
    「一出國,就愛國,效果比黨的教育還要好。」
  • 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再創新高!擇校,到底是在選同學還是選學校?
    12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再創歷史新高。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6.25%;1978至2019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
  • 簡學九下《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的意思是曹劌論述作戰的道理。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答:他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家,論戰表現出他的勇氣,作戰「下視其轍」「登軾而望」,充分體現了他審慎和豐富的軍事經驗。四、寫作藝術特色1.對「論戰」起引線作用的事件,如請見過程、從戰準備等都是一筆帶過。而與表現人物無關的內容(包括戰爭的起因、戰鬥狀況、戰後處理等)一概不提。在描寫魯莊公與曹劌在戰場上的場景時,下筆十分簡潔,「公將鼓之」「公將馳之」, 以及曹劌所說的「未可」「可矣」, 簡單明要,便傳達出曹劌的果斷和勝數在握,卻表現了魯莊公的急躁冒進的性格特點。
  • 蓄愛國情 立強國志 踐報國行
    經過激烈的角逐,由評審委員會成員和由20名學生組成的大眾評審團共同評選,初2022屆29班楊斯琪和高2022屆10班侯迪斯文兩位同學分獲初中組、高中組特等獎。
  • 人生何處不驚喜,初中同學再相逢
    品味人生冷暖,方知同學的真情最純潔。百家號有多少用戶註冊了?確切的數字,我不得而知,但過億用戶應該是有的。在眾多的用戶中,遇到初中同學的概率有多高?這個概率應該和中獎一樣吧。但我卻是幸運的,被這個小概率寵幸到。9月29號,我被百家號的一則消息通知所吸引,一條留言說他的初中同學和我同名。
  • 華僑華人與新中國特展」亮相國博 270餘件文物講述家國故事
    原標題: 270餘件文物講述家國故事  「行遠同夢——華僑華人與新中國特展」亮相國博  270餘件文物講述家國故事  美國華僑製作的五星紅旗  此次展覽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承辦,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協辦,絕大部分展品來自華僑華人及其親屬捐贈,其中至少70件文物為首次對外展出。  展覽以時間為軸,串起家國情懷、心繫中華、赤子丹心、共創輝煌、砥礪同行五個單元,講述了不同歷史時期華僑華人的愛國故事。
  • 奠定中考基礎,初中物理電學第一課,很多有意思,且有用的知識
    初中物理電學第一節課,很特殊!非常有意思!如果中考試卷上考了本節知識點,那簡直就是白送分。具體來說,有以下特殊且有意思的知識點:1.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叫做摩擦起電。第一個給這兩種電荷命名的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