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變血庫:上輸大眾,下輸上汽

2021-01-09 車談匯

出品 | 破浪圖文組

文 | 張海靈

責編 | 章麗娟

本以為2020年見證的歷史已經夠多了,年末能清淨一會,可汽車圈的大戲在年終依舊在上演。

一場歷時四年的博弈,上汽集團與奧迪聯姻的「大戲」終於要殺青了。

12月23日,奧迪、一汽、上汽三方共同發布聯合聲明,就上汽奧迪網絡渠道問題達成最終協議——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通過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與服務相關業務。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並即將在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夥伴招募活動。

這意味著上汽集團和一汽大眾都為此做出了妥協,而作為這場戲的「導演」奧迪則成了最大的贏家。

已經有很多文章分析了上汽奧迪、一汽奧迪、經銷商和奧迪四者在這場大戲殺青後獲利了多少,本文便不做太多陳述。每出戲都會有一些精彩的片段,這也是「戲」有看頭的地方,我先為大家梳理一下具體脈絡,然後我還選擇了一些這場戲較少人關注的點給大家剖析。

至此,中國有兩個奧迪

為何我要說這是一場歷時四年的大戲,因為自上汽集團和奧迪第一次籤訂《在中國製造和銷售奧迪品牌產品,銷售奧迪品牌進口汽車,並提供相關移動服務的合作框架協議》諒解備忘錄之時,這場長達四年的渠道拉鋸戰就開始了,上汽集團和一汽奧迪雙方你來我往,各不相讓。

2016年年底,上汽集團和奧迪就已經籤署了合作協議,奧迪向上汽承諾,將給出5款新車。可消息一出,一汽奧迪經銷商不幹了,這不是動了他們的奶酪了嗎?通過聯名上書和集體罷工後,上汽奧迪項目暫時被擱置了。

雖然明面上推進不了,可奧迪一直在秘密推進這個項目的落成。2017年1月,奧迪與一汽集團籤署《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通過擴充產品怕和布局智能互聯、移動出行、聯合數位化項目、金融服務合作等暫時安撫好一汽奧迪經銷商。

同年2月,奧迪經銷商聯會便在三亞成立並發布《三亞聲明》,這份聲明提出,當一汽奧迪達成100萬輛銷售目標後,不反對奧迪評估和探討在中國選擇新的合作夥伴及建立新的銷售網絡。

經雙方協商後,奧迪承諾當其中國市場年銷量達到90萬輛後才會重啟上汽奧迪項目,同時未來只通過一個渠道銷售奧迪產品。

奧迪這招以退為進讓上汽奧迪這個項目得以繼續推進。2018年6月,奧迪以1.15億元的價格認購上汽大眾1%的股份,之後便成立上汽大眾奧迪品牌事業部,這意味著上汽集團可以光明正大生產上汽奧迪商標的產品。

在事業部成立的同時,奧迪表示在未來不會把同一款產品放在兩家合作夥伴中共同生產,也不會把SUV和轎車分開。根據上汽奧迪官宣的首推車型來看,奧迪打算在上汽大眾奧迪上推出A7、A5以及奧迪AQ車型。從最新消息來看,奧迪A7L將是上汽奧迪項目的首款量產車型,最早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預售,2022年初正式交付。

但根據大眾集團對「南北大眾」的產品方針,邁騰與帕薩特,速騰和朗逸,寶來和桑塔納等等,以後很大概率會採取「雙車戰略」,曾經的本田CR-V和飛度不都變成了皓影和來福醬嗎?我相信,上汽奧迪項目沉穩之後,奧迪大概率會採用「雙車」戰略,畢竟換一個馬甲,換一個名字,在兩邊投產最成功的車型,無論是利潤還是成功概率,更有保障。這一招,在日系車裡屢試不爽。

之後或許是諸多細節未敲定,抑或是雙方利益博弈的原因,關於上汽奧迪的消息越來越少了。直到2020年6月,有消息稱大眾汽車與上汽集團斥資41.3億元對上汽大眾工廠進行升級改造,以生產更高檔次規格的奧迪轎車。

如今最新的消息就是,三方就渠道發布聯合聲明,上汽奧迪項目基本塵埃落定。但其實截至去年11月,奧迪在華銷量為61.9萬輛,遠未達到年銷90萬輛的目標,可見在利益面前,《三亞聲明》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當下唯一一個雙豪華品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經銷商如此,車企亦是如此。

其實在此之前,合資車企玩雙品牌戰略並不少,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等等,但奧迪應該是首個豪華品牌玩雙品牌的。

為什麼,奧迪要這麼做呢?我認為有四點:

一是奧迪曾靠著較早進入中國的先發優勢在華領先了30年,可近年奔馳和寶馬效仿奧迪的國產路線,不僅縮小了與奧迪的銷量差距,奧迪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在下跌。2013年是34.2%,2014年是32.7%,2015年是30.6%,2016年更是跌破30%,僅有27.2%。

2019年,奧迪在中國的累積銷量更是落後於奔馳、寶馬。今年的冠軍寶座也拱手讓給了寶馬。在中國市場輝煌了多年的奧迪,肯定是著急的。它想要極力破局,復興它在中國豪華老大的地位。

而且,在當時的一汽集團的銷售體系架構下,奧迪很難快速改變所面臨的經銷商大幅讓利、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加之當時奧迪還保留「官車」的形象,在未來年輕化、電動化的競爭中,亦會處於不利位置。

二是去年大眾在中國的「利潤奶牛」上汽大眾的銷量並不如意,因為帕薩特事件和品牌結構問題,上汽大眾銷量一蹶不振,使得大眾在中國銷量受挫,日系與德系的市場份額差距縮小。

三是大眾全球銷量冠軍的位置受到威脅。數據顯示,大眾集團2019全球銷量為1097.46萬輛,僅中國南北大眾就提供了423.36萬輛,而豐田集團2019全球銷量為1074.21萬輛。

而2020年上汽大眾銷量嚴重受挫,1-11月銷量同比十一連跌,根據上汽集團11月產銷快報,前11個月僅售出137萬輛(2019年174萬輛)。豐田前11個月全球銷量達到984萬輛,大眾為992萬輛,兩者僅相差8萬輛左右,冠軍位置嚴重受到威脅。

四是近些年豪華車細分市場份額逐年增加,從乘聯會發布的市場份額變化來看,豪華車市場份額從2017年至2020年11月,市場份額從7.4%提高到13.4%,業內預計該細分市場未來5年還將實現25%左右的增長。

因此,奧迪怎麼能不加快推進上汽奧迪項目落地呢?上汽奧迪無疑是當下大眾集團的一劑強心劑,不僅能維持市場增量,也驅動單車均價、利潤上行,還能制衡一汽奧迪銷售體系。

至於為何當時奧迪沒有選擇江淮大眾,選擇了上汽大眾。我覺得是因為與上汽大眾的合作,就是奧迪用最低成本的方式,面對市場競爭和國內豪華車市場的樂觀前景,所做出的「最高效」選擇。

一是造車方面,上汽大眾擁有現成的MQB、MLB和MEB整車製造平臺和十幾年的本土化產品開發與設計團隊實力,有利於奧迪未來推出更多符合中國消費者的「本土化」車型。二是在品牌運營方面,上汽集團和上汽大眾都擁有豐富的多品牌運營經驗。

那奧迪是第一個,那會是最後一個嗎?

就目前情況來說,我覺得暫時不會有了。奔馳曾因為進口車和國產車兩個渠道兩個管理團隊,導致前些年渠道內亂,銷量不佳,品牌受損;寶馬因華晨集團破產重組,身上也背負巨大壓力。而且奔馳和寶馬都不具備上述上汽大眾的優勢條件,都需要再砸大量的資金去重新打造一個品牌。

上汽奧迪的新零售之路

如此看來,當初奧迪經銷商發布的《三亞聲明》還成立嗎?

還成立,只是互相做出了讓步而已。從最新的消息來看,上汽奧迪產品由一汽奧迪經銷商提供銷售與售後服務(這裡的銷售指由現有投資人另外建立銷售渠道,非在一汽奧迪經銷商銷售)。

很多網友表示上汽奧迪將淪為「代工廠」,其實不然,上汽奧迪也有自己的算盤。

上汽大眾內部人士表示:上汽奧迪將順應時下新零售趨勢,圍繞消費者買車、用車、養車等動態消費情境,構建線上下線相融合的「實體電商的生態體驗」。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也表示:上汽奧迪將採用OMO模式(實體電商),它不是傳統的4S店模式,它是一種服務合作模式。

有消息稱,上汽奧迪計劃在上海南京路開設展廳,其類似當下造車新勢力的直營模式,但又不同。相比於造車新勢力的線上渠道布局,上汽奧迪更為強調的是結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通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屏障,直接對接用戶。

可如果說是實體電商,其實現在很多車企都有在做,於消費者而言,能較好地節約消費者逛實體店的時間,同時價格也更為便宜。於車企而言,沒有傳統4S店向主機廠拿車的模式,也意味著車企能牢牢把用戶數據掌控在自己手裡。

無論是直營模式還是實體電商模式,上汽奧迪當下均有需要克服的難點。如果其與當下新勢力直營模式相似,其勢必與一汽奧迪經銷商的利益發生衝突,那麼如何在商業模式設計上彌補經銷商的損失變得尤其關鍵。

如果其與當下實體電商相同,如何將線上線下完美地結合起來,是上汽奧迪未來考慮的關鍵問題。因為當下汽車電商真實成交數量並不樂觀,而且大部分平臺只是起了引流的作用,並沒有真正打通整個新零售。汽車新零售平臺想要提升競爭力,必須在新渠道、新金融和新供應鏈上給予客戶全新的體驗。

僅從當前的資料來看,上汽奧迪的新零售之路恐怕並不好走,如果沒有更加創新的銷售模式,上汽奧迪可能會步入兩難的境地。

但不管如何,屆時奧迪肯定會出手相助,從奧迪處理《三亞聲明》一事就能看出些許端倪,奧迪需要上汽奧迪這劑強心劑。

目前,上汽奧迪這個項目看似塵埃落定,風平浪靜,但仍然暗流湧動。精彩大戲,仍然會持續上演:因為利益的博弈,不會停止。

但不管怎麼說,奧迪突然變成了大眾集團、奧迪中國,乃至上汽的「血庫」。大家都很好的時候,看不出來奧迪對於彼此有多重要,但是一旦大潮席捲,奧迪是那個救命的遊泳圈,也是輸血的「血庫」。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上汽奧迪填補上汽大眾高端車市場空白 新零售模式需線上線下相結合
    上汽奧迪則是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順應時下新零售趨勢,圍繞消費者買車、用車、養車等動態消費情境,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實體電商的生態體驗」。 對此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上汽這次的妥協換取了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方面的支持,同時利用新零售線上+線下的方式去掌握主動權。
  • 傳上汽大眾投資41億元生產奧迪汽車,上汽不予置評
    2018年6月,效仿已經國產的斯柯達品牌,奧迪以1.15億元的價格認購上汽大眾1%的股份,使上汽大眾獲得了生產奧迪品牌汽車的資質。 據路透社報導,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大眾希望在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生產基於MEB平臺的純電動車,其中包括大眾品牌SUV車型ID.4,而奧迪品牌純電動SUV的生產也在上汽奧迪項目的規劃中。 不過,大眾並未將寶全部押在上汽大眾及其工廠身上。
  • 上汽大眾新輝昂,能否扛起品牌旗艦的大旗?
    實際上,「品牌向上」不限於自主品牌,在國內佔據霸主地位的大眾汽車助推產品升級。尤其是上汽大眾,從途觀L開始,先後推出了途昂、威然等車型,目標用戶群就是2000多萬大眾存量車主,滿足他們的升級需求。
  • 上汽、一汽、奧迪就上汽奧迪項目達成共識_易車網
    12月23日,上汽奧迪項目迎來重要裡程碑。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共同宣布就未來銷售與服務合作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將由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售後服務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保障。
  • 紛爭四年迎來破冰 上汽奧迪項目銷售、售後服務將基於一汽-大眾...
    各方同意,未來上汽奧迪產品也將基於當前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官宣中提到的由「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並不等同於在一汽-大眾奧迪現有的經銷商門店賣車。
  • 上汽奧迪四年盼來三方共識,一個銷售網絡下奔向「黃金十年」
    12月23日晚,上汽集團(600104)、奧迪和中國一汽三方共同宣布就未來銷售與服務合作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將由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其售後服務也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
  • 上汽奧迪網絡渠道確定,三方「共贏」牌面下存「共憂」
    簡單點來說,上汽奧迪的網絡渠道(售前和售後)要在一汽-大眾奧迪既有網絡裡挑選。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協商結果,主要是現有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當年「維權」結果。據這份公告內容顯示,雙方將在合資公司上汽大眾基礎上引進奧迪品牌產品進行製造,銷售。並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移動出行服務的可能性進行探討。這則消息傳開後,遭到了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的強烈反對。並以拒絕繼續提車要求確保現有經銷商利益。
  • 奧迪三方聯合發聲明,上汽奧迪未來銷售及服務模式達成共識
    自2016年底籤署合作框架協議至今,上汽奧迪項目在經過4年後,於日前迎來的最新進展。12月23日,奧迪、一汽與上汽三方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共同宣布:未來,奧迪在滬合作夥伴上汽大眾奧迪生產的產品將由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
  • 奧迪重磅官宣!上汽和一汽究竟誰才是最大贏家?上汽奧迪項目正式啟動!
    上汽奧迪官宣內文如下: 「12月23日,上汽奧迪項目迎來重要裡程碑。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共同宣布就未來銷售與服務合作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將由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售後服務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保障。
  • 上汽奧迪項目塵埃落定 三方就銷售模式達成共識
    12月23日,上汽奧迪官方公布:「首款車型將於2022年初正式實現交付。」針對此前困擾奧迪、一汽大眾奧迪與上汽奧迪三方的銷售模式問題,目前三方已經正式達成共識,決定在未來,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將由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售後服務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保障。
  • 上汽集團:上汽大眾未來5年投資計劃還有1400億元
    陳虹稱,混改肯定會繼續堅持,會在合適的時機進行;銷量方面,上汽集團力爭實現國內整車銷售速度好於大盤,保持市場份額;上汽大眾對於大眾汽車的重要性不會降低,未來5年對上汽大眾的投資計劃還有1400億元,上汽大眾MEB工廠計劃今年10月正式投產;上汽奧迪項目進展順利,具體的操作性方案基本完成,很快將進入實施階段。據介紹,上汽集團將繼續慷慨分紅。
  • 上汽奧迪項目推進,南北奧迪在華渠道表面「獨立」實則「統一」
    而對於奧迪而言,作為曾經國內豪華品牌市場佔據絕對領先地位的品牌,在奔馳、寶馬以及來自包括凱迪拉克等二線豪華的奮起直追下,市場優勢越來越小,甚至銷量被對手反超的情況下,與上汽聯手,將幫助奧迪強化國產車型,尤其是各類高端細分車型的投放,進一步提高豪華車市佔率。隨著此次渠道模式的正式公布,上汽奧迪後續發展也將全面提速。
  • 「破風者」上汽大眾,為何吃螃蟹的總是你?
    雖然在上汽大眾成立後不久,大眾也啟動了另一個整車合資項目,但從大眾集團新車投放的邏輯看,在南北大眾之間的確有點「厚此薄彼」。眾所周知,奧迪合資項目一開始並沒有落戶一汽,最早開始CKD試水的反而是上汽,後來奧迪落戶長春背後,有更多的政治考量和時代因素。
  • 上汽奧迪終於落聽 銷售模式有變化
    近幾日,國產的奧迪A7L在網絡上忽隱忽現,似乎就是在預示著一些大事即將發生。12月23日,上汽奧迪終於得到了官宣,歷時近4年的上汽奧迪在平衡了多方面利益關係後,終於落聽了。雖然還是要重建銷售網絡,但是否以4S店模式進行銷售暫時不得而知,也許是線上配合線下的展廳模式,也許是沒有售後的售賣模式。但售後服務是可以在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店內進行。這種模式,也算是給了原有大眾奧迪經銷商一個滿意的答覆,上汽奧迪賣車不找外人,修車也不找外人,原有經銷商不用懼怕丟失客戶群。
  • 上汽奧迪渠道服務模式敲定,「輕資產」天平令四方皆大歡喜
    曾經拉鋸四年的上汽奧迪項目,最終以四方(奧迪中國、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現有經銷商)皆大歡喜的方式敲定了渠道和服務模式。據消息人士分析,上汽奧迪將在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中,篩選並招募出一批投資人,他們的責任是,要為上汽奧迪在指定城市的市中心建設城市展廳,並開闢上汽奧迪專屬售後服務。其間,將包含嚴格的篩選和路演的過程。
  • 汽湃觀察|奧迪、上汽、一汽不再是三角關係,而是三箭齊發
    2016年廣州車展期間,30家奧迪經銷商甚至聯合發聲,要求奧迪限期就其與上汽合資生產銷售一事作出表態,否則將停止從奧迪提車銷售。由於已經有了一汽-大眾這個合作夥伴,並且已有成熟的經銷商網絡,上汽奧迪項目遭到了強烈反對,考慮到一汽-大眾及經銷商的關切,合資一事因此歷經周折。
  • 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一年後正式上市
    上汽奧迪的「阻礙」已經正式消除,首款國產車型確定於一年後上市銷售,並只有一個銷售網絡。 12月23日,中國一汽、德國奧迪、上汽集團達成共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
  • 上汽大眾輝昂煥新上市 40多萬享C級豪車
    放眼如今的大街小巷已經不同於以往,隨處可見的是各式各樣不同品牌的車型,A級車,B級車,C級車應有盡有,而路上最吸引人眼球的當屬C級豪華車,C級車不論是外觀造型還是配置都能成功的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但是C級車的價格令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而上汽大眾前段時間推出的大眾新輝昂讓很多對C級豪華車情有獨鐘的消費者有了選擇的餘地
  • 紛爭結束 奧迪與一汽上汽就未來銷售及服務模式達成共識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趙雲 北京報導2020年12月23日晚間,奧迪就此前上汽奧迪投產後,誰來主導未來銷售渠道一事發布公告稱,奧迪、中國一汽、上汽集團達成共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現有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上汽奧迪則在問題解決後積極籌備2022年初上市的首款產品。
  • 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一年後正式上市_易車網
    上汽奧迪的「阻礙」已經正式消除,首款國產車型確定於一年後上市銷售,並只有一個銷售網絡。12月23日,中國一汽、德國奧迪、上汽集團達成共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