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奧迪的「阻礙」已經正式消除,首款國產車型確定於一年後上市銷售,並只有一個銷售網絡。
12月23日,中國一汽、德國奧迪、上汽集團達成共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
有業內人士了解到,這個「投資人網絡」的意思是,上汽奧迪可以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但必須由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投資人來建立。兩家的銷售會分開,但售後是在統一的渠道中。上汽奧迪將在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夥伴招募活動。
這是三方利益權衡的最終結果。早在2016年11月,上汽集團就與奧迪籤訂了不具約束力的協議,雙方擬合作生產銷售奧迪品牌汽車。不過,該消息傳出後,很快就遭到了來自一汽奧迪經銷商的全力反對,並與奧迪高層展開談判,明確反對上汽奧迪項目。為抵制上汽奧迪項目的落地,一汽奧迪經銷商甚至還以「停止奧迪新車的進貨」、「要求奧迪賠償數百億」的代價進行談判。
經過多次博弈及協商,2017年上半年,奧迪與一汽奧迪經銷商就分歧達成協議,確定未來「一個銷售公司和一個網絡」。協議主要有四點:四點:1、各方努力確保2022年實現銷量90萬;2、第三方不早於2022年1月在中國銷售銷售;3、在中國一個銷售公司管理經銷商網絡,將由該銷售公司定義網絡標準,現有奧迪經銷商都將獲得該銷售公司授權;4、奧迪公司未來在中國銷售和服務的產品全部在當前的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在現有有展廳和服務區域提供銷售和服務。
如今,隨著上汽奧迪銷售渠道歸入「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網絡」後,上述協議也得到履行,上汽奧迪持續推進的阻礙也正式消除。
事實上,即使上汽奧迪項目自籤約以來進展緩慢並受到限制,但相關車型投放已經得到落實,且早已進行到準備階段。
根據媒體多次透露的消息來看,奧迪A7L將是上汽奧迪合資公司首款量產投放的車型,該車最早於2021年第三季度開啟預售,並將於2022年初正式上市交付。
據路透社報導,大眾汽車和上汽集團已計劃投資41.3億元人民幣對上海工廠進行改造,以達到每年生產60000輛奧迪A7L和60000輛新的大眾運動型多功能車的目標。A7L基於MLB Evo平臺打造,國產化版本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加長處理進一步滿足中國消費者喜好。從此前新車諜照信息來看,A7L可能取消了運動化的溜背造型設計,更去趨向於傳統的三廂車設計。
此外,根據政府相關文件顯示,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申請奧迪C級SUV技改項目,規劃年產能為7.5萬輛。目前奧迪旗下汽/柴油中大型SUV僅有Q7、Q8兩款車型,至於未來會投產哪款車型,仍有待確認。另一方面,上汽大眾安亭新能源工廠也將投產奧迪品牌新能源產品。
隨著奧迪品牌的引進,上汽大眾也迎來了全產品系列的布局,包括中低端品牌的斯柯達,主流市場的大眾品牌,以及豪華車市場的奧迪品牌。
截至目前,奧迪在華擁有三家合資整車生產企業。除一汽-大眾奧迪、上汽奧迪外,今年10月,奧迪與中國一汽集團正式籤署《奧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諒解備忘錄》,宣布雙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引入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為大型電動車開發的高端電動車平臺——PPE平臺,首款國產車型計劃於2024年投產。在新合資公司中,奧迪或將擁有更多的股份及主導權。
未來,奧迪在華的所有產品,都將在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及售後服務。
數據顯示,奧迪品牌2019年在華總銷量為69萬輛,低於寶馬集團中國的72.37萬輛,以及奔馳在華的70.2萬輛。2020年前9個月,奧迪品牌在華共交付新車512081輛,同比增長4.5%,其中國產車型累計銷售477497輛,同比增長7%,同樣也不及老對手寶馬(前三季度銷量56.03萬輛)和奔馳(57萬輛)。隨著上汽奧迪合資項目在2022年初上市首款車型,奧迪在華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