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怎麼搭配 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搭配介紹

2020-12-22 九遊

DNF100版本有很多強力史詩神話裝備,比如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包含了神話布甲上衣。那麼作為新裝備,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搭配什麼裝備最好?下面就將帶來DNF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神話搭配推薦。 古代祭祀的神...

DNF100版本有很多強力史詩神話裝備,比如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包含了神話布甲上衣。那麼作為新裝備,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搭配什麼裝備最好?下面就將帶來DNF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神話搭配推薦。

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搭配

神話·布甲-古代祭司長的神聖儀式-5件 首飾-幸運三角-3件 特殊-靈寶:世界真理-3件 魔杖-火焰地獄 640.6756
神話·布甲-古代祭司長的神聖儀式-5件 首飾-幸運三角-3件 特殊-軍神的秘密遺產-3件 魔杖-火焰地獄

628.927

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屬性

【2件套屬性】

力量、智力 +8%

攻擊時,額外增加21%的傷害增加量

發動祭司長神聖的儀式,獲得天之恩寵效果

- 迴避率 +6%,HP MAX +250

【3件套屬性】

物理、魔法、獨立攻擊力 +8%

攻擊時,附加21%的傷害

發動祭司長神聖的儀式,獲得天之恩寵效果

- 被擊時所受傷害 -10%,HP MAX +450

【5件套屬性】

暴擊時,額外增加21%的傷害增加量

技能攻擊力 +25%

發動祭司長神聖的儀式,獲得天之恩寵效果(解除穿戴後效果消失。)

- 每隔30秒獲得動霸體護甲30秒,但該霸體護甲被攻擊3次時立即解除。

聖騎士、小魔女專屬屬性(學習聖靈之槌後不生效)

【2件套屬性】

魔法師(女)

[禁忌詛咒]Lv +3

聖職者(男)

[榮譽祝福]Lv +3

聖職者(女)

[勇氣祝福]Lv +3

[天啟之珠]、[聖光天啟]、[開幕!人偶劇場]力量/智力 +230

施放特定技能時,對除自身之外的隊友施加天之恩寵效果。(解除裝備後效果消失)

- 施放[守護徽章]、[守護祝福]、[小魔女的偏愛]時,增加3%的迴避率

【3件套屬性】

魔法師(女)

[禁忌詛咒]Lv +1

聖職者(男)

[榮譽祝福]Lv +1

聖職者(女)

[勇氣祝福]Lv +1

[榮譽祝福]、[勇氣祝福]、[禁忌詛咒]力量、智力增加量 +32%

[守護恩賜]體力、精神 +125

[啟示:聖歌]、[人偶操縱者]智力 +125

施放特定技能時,對除自身之外的隊友施加天之恩寵效果。(解除裝備後效果消失)

- 施放[守護徽章]、[守護祝福]、[小魔女的偏愛]時,所受傷害就是5%

【5件套屬性】

魔法師(女)

[禁忌詛咒]Lv +2

聖職者(男)

[榮譽祝福]Lv +2

聖職者(女)

[勇氣祝福]Lv +2

[天啟之珠]、[聖光天啟]、[開幕!人偶劇場]力量、智力 +305

[守護徽章]體力、精神增加量 +15%

[勇氣聖歌]BUFF效果增幅量 +5%

[死命召喚]BUFF效果增幅量 +5%

施放特定技能時,對除自身之外的隊友施加天之恩寵效果。(解除裝備後效果消失)

- 施放[榮譽祝福]、[勇氣祝福]、[禁忌詛咒]時,獲得霸體護甲15秒,但該霸體護甲被攻擊3次時立即解除。

 

相關焦點

  • DNF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搭配推薦
    DNF100版本有很多強力史詩神話裝備,比如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包含了神話布甲上衣。那麼作為新裝備,古代祭祀的神聖儀式搭配什麼裝備最好?
  • 趣說北京:古代祭祀場所有講究,天地日月可不能拜錯了
    現在的熱門景點,原是古代皇家的祭祀場所,  古代祭祀為何設立了這麼多場所?  還是頗有講究的。  今天,就讓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建築歷史研究室研究館員李衛偉來告訴大家其中的「門道」。像祭祀「風雨雷電」等多為「陪祀」,地位不高,則會在先農壇或者天壇舉行其他祭祀時一同進行,所以這種祭祀又被叫做「群祀」或者「小祀」。在古代,祭祀等級和場所規模是成正比的,天壇和地壇的建築規模要大於日壇和月壇,而先農壇、先蠶壇等祭祀場所的規模則更小。  當然,歷朝歷代都會對祭祀場所的規模和儀式流程有所調整。比如,明清的祭祀儀式就有所差別。明代皇帝在祭天之前要親自到天壇或地壇進行齋戒和祭祀。
  • 張亞輝 | 清宮薩滿祭祀的儀式與神話研究
    另一個關注過此事的史學家是鄭天挺,他在《滿洲入關前後幾種禮俗之變遷》中介紹和分析了清皇室堂子祭祀的歷史與儀式⑧。杜家驥也曾寫了一篇《從清代的宮中祭祀和堂子祭祀看薩滿教》,這篇文章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清官薩滿祭祀的組織和實行的歷史,並認為清宮薩滿祭祀的神譜和意識都表明其已經漢化了⑨。近年來,隨著對中國北部的薩滿教研究的復興,很多滿學學者都曾經論述過清宮薩滿祭祀。
  • 古代祭祀相關植物
    通過了解古代祭祀活動中的祭品,了解其來源、目的,以便讓我們更加了解祭祀物品的內涵和講究。
  • 收藏:慈谿最全祭祀儀式
    是人們為了紀念祖宗、神佛、功臣等儀式或追悼死者活動的通稱。如祭天地、祭祖宗、公祭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祭祀儀式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他們敬天地神明,每至春、夏、秋、冬四季,擇日祭祀,《周記.天宮.大府》: 「邦都之賦,以待祭祀。」在以後幾千年中,祭祀範圍逐步擴大,形式不斷演變。
  • 揭秘史上最殘忍的祭祀儀式——人祭
    古代祭祀儀式種類繁多,表現形式也根據朝代和地區的不同有所變化,在眾多祭祀儀式中最殘忍的莫過於「活人祭」了。人祭,顧名思義就是拿人作為祭品來祭祀神靈,古書稱「用人」後世稱「人祭」。這種活人祭祀的此種祭祀方式起源於原始社會,通常將戰俘、婦女、兒童殺害用以祭祀神靈以告勝利。歷史上的人祭在奴隸制社會的商代,是人祭最為猖獗的時候,這些在史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例如紂王蠆盆,炮烙等殘刑。人祭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活埋、水溺、火燒、刺喉瀝血和砍頭等,都充分保留著商代奴隸制社會人祭的影子。
  • 中國古代祭祀「五穀」「六畜」指的是啥?你知道嗎
    大家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祭祀天神(河神)或祈福儀式,在案桌上經常拜訪著各種各樣的果品肉類,甚至包含豬頭、牛身、羊腿··· 有人不禁好奇:難道神仙也吃肉嗎?為啥供神也要有肉類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一下:祭祀儀式中供奉肉類的原因。
  • 敖包祭祀與藏傳佛教音樂的蒙古化—以敖包祭祀儀式為例
    導語:敖包,作為蒙古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受到藏傳佛教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變化;而藏傳佛教音樂在進入蒙古族地區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本文以敖包祭祀儀式為例,通過對敖包祭祀儀式中誦經音樂的結構、內容、特點及其功能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深入探討在蒙古族地區的藏傳佛教誦經音樂中的蒙古化因素。
  • 星空書聲︱《遺失的姆大陸之謎》第十六章 古代神聖宗教儀式
    在《波波武經》和開羅(Cairo)大金字塔文字翻譯的幫助下,我可以描述一些古代的宗教儀式。勒•普朗根自己對照《波波武經》瑪雅原本,把布拉瑟爾(Guy Brasseur)法文譯本翻譯成英文。他好心借給我這本書做筆記。下面引述的《波波武經》的內容來自于勒•普朗根。 在瓜地馬拉,基切瑪雅人分7個步驟或7個層次向申請人揭曉他們的神聖奧秘。
  • 解謎:祭祀為什麼要祭三牲?
    真正的祭祀大典,是神聖而莊嚴的。在蚩尤九黎城,這個中國最大的苗文化建築群裡,每年四月初八,苗家兒女都會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蚩尤祭祀大典」,祭祀儀式莊嚴肅穆,寄託了苗族兒女對先祖的緬懷。直至周朝時期,祭祖儀式才基本形成定製,明確用人陶、麵點作為祭祀貢品,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的祭祀禮節,如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等後來隨著物質的豐裕,祭祀禮節也越來越複雜,獻禮主要為寓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農家牲畜和農副產品
  • 古羅馬角鬥:從祭祀儀式到公眾表演,與徵服文化交相輝映
    羅馬角鬥活動最初源於墓地葬禮儀式,後來才隨著羅馬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接受,逐漸演變成了公開的表演活動。一、古羅馬角鬥活動的演變1.起源複雜的角鬥活動古羅馬角鬥活動的起源一直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這些說法最終的指向都是墓地葬禮儀式舉行的祭祀儀式。第一種說法是伊達拉裡亞起源說。
  • 令人毛骨悚然的古代祭祀
    又快要過年了,估計有很多家庭會祭祖吧,在十字路口燒燒紙,或者家業比較大的,能在自家祠堂擺上貢品祭拜一下,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習俗,不過現在祭祀比較文明了,燒燒紙,擺點瓜果點心,燒幾根香跪下磕三個頭,跟逝去的先人叨咕叨咕就算完事了,那放古代祭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世界恐怖習俗之一的活人祭祀
  • 祭祀敖包儀式 祈求安康順遂​
    祭祀敖包儀式 祈求安康順遂​ 2020-08-22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原神聖遺物怎麼去搭配 聖遺物組合搭配技巧
    那麼聖遺物怎麼組合搭配?聖遺物組合搭配技巧是什麼?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原神聖遺物組合搭配技巧吧。 單核陣容: 我們首先來看看單核陣容的聖遺物應該怎麼搭配,所謂的單核陣容就是只有一個角色負責輸出,其他的角色輔助輸出或是提升C位輸出傷害,
  • 苗族人最大的祭祀儀式,最長可達五天五夜
    為了讓大地豐產而獲得「再生」的力量,原始人就用鮮活的血液來祭祀大地之神。早在狩獵時代,牛就是人們重要的食物與衣物的來源。在與大自然的交往中,人們看到,只有牛血,才是數量最多、並且最容易獲得到的血源。因此,用牛作祭品,以牛血祭祀大地的儀式是上古社會豐產巫儀中的一種普遍儀式。但是,為什麼要「將牛慢慢地椎殺而死」呢?
  • 吳哥寺:神聖王權的遺蹟
    在近1500年的柬埔寨古代歷史中,吳哥時期是最為興旺繁盛的時期。一方面,疆域範圍達到歷史最廣,覆蓋大半個中南半島。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建築雕刻數量之多、規模之大、技藝之高令人嘆為觀止。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吳哥古建築群就有大小古蹟600餘座。其中,吳哥寺是規模最為宏大的傑作。
  • 古代皇帝舉行封禪儀式,皆首選泰山,暗含非同尋常的玄機
    專指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專程到特定地點舉辦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封與禪一般都是同時進行,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封的儀式要比禪的儀式隆重許多。這是因為天是高高在上的,地被天所籠罩。按陰陽五行學說來闡釋,天為陽、地為陰,所以天高於地。
  • 琉球王府的時間想像:以祭祀儀式擇日為例
    「君手摩百果報事(きみてずりのももがほうごと)」是琉球王府的重要祭祀儀式,琉球人認為「君手摩」通過這一儀式降臨於世並祝福琉球國王。日本僧人袋中在《琉球神道記》中有如下記錄:「又有名為君手摩的新神出現。神出現前,國上深山裡出現名為『アヲリ(涼傘)』之物。此山即名為『アヲリダケ(涼傘嶽)』。五色鮮潔,種種莊嚴。三座山嶺上共有三把,大可覆蓋全山。八九月之間,唯一日而終。
  • 古代封禪大典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儀式,帝王通常在哪裡封
    封禪是一種祭祀儀式,是中國古代帝王在五嶽中的中嶽嵩山和東嶽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神衹的一種活動,其中在泰山舉行的封禪儀式最多。據《史記》記載,秦朝以前有72位皇帝在泰山進行過封禪活動。沿至秦漢,封禪成了帝王的曠世大典;至唐宋時代,封禪儀禮臻於完善;明清兩代,雖然不叫封禪,帝王們也禮祀泰山,或派遣官員代為祭祀,或親自登山拜祭。
  • 【和學文口述 木琛整理 】祭祀三多神儀式規程
    納西話賨 || 第267期 || 祭祀三多神儀式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