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交友購物兼職中的「雷」,青年已成網絡受騙高風險人群

2020-12-14 河北網信管理執法

電信網絡詐騙中,青年群體已成新晉高風險人群。

據上海警方介紹,青年群體(16—24歲)受騙案件較為多發,犯罪方式涉及青年群體交友、購物、兼職、助學金、考試、社會實踐等方方面面。在上海電信網絡詐騙既遂案件中,青年群體被害人在刷單類詐騙案中佔35%左右,在貸款類詐騙案中佔26%左右,在冒充購物客服類詐騙案佔25%左右。

今年以來截至8月,上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33.8%,查凍涉案資金2.6億餘元,審核返還涉案資金3540餘萬元,其中近年來危害較大的假冒公檢法案件發案數、損失數同比大幅下降34.4%、60.6%。

「富二代」借錢後就失聯

日前,上海公安成功偵破一起上海某高校大學生網上交友被騙案,在四川省成都市抓獲犯罪嫌疑人郭某,查明郭某涉嫌詐騙全國各地被害人約30名,涉案金額約11萬餘元。

今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滬西高校派出所接某高校女大學生陳某報案稱:2020年年初,其通過網路遊戲結識一名男性網友並互加微信,聊天中,該男子以家庭困難等理由先後向陳某借款6000元,之後電話和微信都失聯,陳某遂向警方報案。

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初步調查後發現,陳某所稱的男子在與其交流時,言辭有很強的欺騙性,很可能是以相同手法專門在網上結識他人並騙取財產的詐騙嫌疑人,2020年4月9日,在當地警方協助下,專案組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一小區將郭某抓獲。

經查,郭某今年22歲,無固定工作,他通過交友軟體結識陳某後,將自己偽裝成坐擁香車、豪宅的富二代,同時在該軟體中頻繁贈予陳某虛擬禮物。在充分獲取被害人信任後,他又謊稱因父親迷戀賭博導致資金周轉不靈,以需要交納房租、治病、家屬重病需要買機票回家等一系列理由,先後多次讓被害人通過微信向其轉帳,並將騙得的財產用於個人揮霍。

警方還發現,郭某資金帳戶內涉及多名女性向其轉款的記錄,回訪後發現,這些女性均是通過交友軟體等結識郭某,被其以各種理由借款,給錢後即被拉黑。目前,郭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在進一步偵查中。

買來的遊戲帳號無法登陸

此外,網路遊戲購買皮膚、帳號也成電信網絡詐騙高發地帶。

今年3月2日,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閔行高校派出所接某高校學生楊某報案稱:今年2月27日,其在某手機交易軟體上看到有人出售一個「英雄」、「皮膚」較多的遊戲帳號,通過該平臺了解帳號詳情後,就以3000元的價格與對方成交。然而遊戲帳號到手沒幾天,楊某就發現自己購買的遊戲帳號登陸密碼已被他人更改,無法正常登陸,遂到公安機關報案。

接報後,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即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偵查工作。經查,犯罪嫌疑人沈某通過某手機交易軟體平臺出售一款知名遊戲的帳號,待報案人確認收貨後,又通過申訴將帳號找回且更改密碼。其先後以相同手法將該遊戲帳號在多個網絡交易平臺以1000至3000元不等的價格進行出售,騙取了全國各地10餘名被害人錢款。目前,犯罪嫌疑人沈某已被依法移送起訴。

成立「上海高校反詐聯盟」

精準防範,有力打擊,快速止損。面對新形勢,上海警方聯合各高校、市教委迅速開展行動。

在精準防範方面,文保分局聯合各高校成立「上海高校反詐聯盟」、分發「上海大學生新生入學指南」反詐專頁、開設上海高校布告欄反詐專欄、籌建上海高校反詐實驗室。

在快速挽損方面,上海市反詐中心探索「接報即止付」工作,對接報被騙3小時內的警情,跨前啟動止付查凍措施,9月以來已成功止付金額600餘萬元。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360安全報告:2019年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舉報量最高
    一線城市成騙子「淘金地」根據報告,從2014年到2019年網絡詐騙舉報的數量和人均損失來看,這6年期間,儘管網絡詐騙的舉報數量有所起伏,但網絡詐騙的人均損失數額卻逐年提升。這從一定層面反映出,網絡詐騙騙術愈發精準、專業,導致個體上當受騙的損失也越來越大。
  • 網絡交友難尋真愛,警惕虛擬貨幣「殺豬盤」騙局
    受今年疫情影響,社會經濟整體下行,就業壓力也普遍加大,人們的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由此也助長了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滋生。資金短缺的網民,容易被套路貸詐騙;找不到工作的網民,容易被兼職刷單詐騙;經常網購的網民,容易被冒充客服和虛假購物詐騙;有投資意願的網民,則更容易被引誘參與虛假投資理財和網絡賭博;冒充公檢法實施的詐騙、網絡交友殺豬盤類詐騙案件也時有發生。
  • 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創近六年新高 金融詐騙是禍首
    據悉,在報告中,360安全大腦基於360獵網平臺2019年收到的近兩萬條有效詐騙舉報,從網絡詐騙大數據趨勢、受害者畫像、網絡詐騙典型案例等維度,揭示了網絡詐騙的現狀及趨勢,並對金融詐騙、交友詐騙、兼職詐騙等2019年典型網絡詐騙做了深入分析,總結出2019年網絡詐騙六大變種、十大話術和五大防範錦囊。
  • 多一人轉發 少一人受騙
    各種QQ群、微信群裡發布許多兼職信息,工作內容大多是網絡刷單,發布者聲稱「回報率高」「工資日結」「不佔時間」,騙子以高額佣金為誘餌吸引當事人上鉤,要求其刷單做兼職並承諾會提現。待當事人刷單金額較多時,就會以系統卡單、系統錯誤、激活帳戶為由,要求事主繼續刷單或匯保證金,騙取金額。
  • 淨網2020 網絡交友難尋真愛,警惕虛擬貨幣「殺豬盤」騙局
    受今年疫情影響,社會經濟整體下行,就業壓力也普遍加大,人們的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由此也助長了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滋生。資金短缺的網民,容易被套路貸詐騙;找不到工作的網民,容易被兼職刷單詐騙;經常網購的網民,容易被冒充客服和虛假購物詐騙;有投資意願的網民,則更容易被引誘參與虛假投資理財和網絡賭博;冒充公檢法實施的詐騙、網絡交友殺豬盤類詐騙案件也時有發生。近期,由於比特幣市場行情較好,以虛擬貨幣投資為名義進行「殺豬盤」詐騙的騙局也開始再次冒頭。
  • 我州2019年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分析報告出爐
    特約記者張東平 通訊員羅元菊隨著通信技術不斷進步,電信網絡詐騙已成為全球公害,此類犯罪防不勝防,無論是發案數量,還是涉案金額,遠超盜竊等傳統違法犯罪,已升至發案率最多、危害程度最大的侵財犯罪類型,給群眾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成為危害社會的頑疾。
  • 揭秘網絡詐騙背後黑產:殺豬盤、數字貨幣洗錢、兼職陷阱
    騰訊110安全運營專家小雨今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時,殺豬盤受害者男女比例沒有差異,但到了今年逐步向女性傾斜,殺豬盤詐騙舉報者中女性近70%,大多通過婚戀平臺、交友軟體找目標,精準定位受害者,手法鏈條環環相扣、結構完整。在今年的各類網絡詐騙類型中,殺豬盤詐騙的受害者受損金額最大。殺豬盤詐騙,只是網絡詐騙的冰山一角。
  • 國家反詐中心總結受騙群眾最多的三類詐騙手法:貸款類、兼職刷單類...
    國家反詐中心總結受騙群眾最多的三類詐騙手法:貸款類、兼職刷單類、冒充客服退款類 2020-12-18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海安農村又現送禮品、抽獎活動,多名老人上當受騙
    網友提供的具體信息,稱當警方趕到時,已阻止部分老人被騙,而大部分人已經用光了2000元,誘騙者獲利不菲!而網友表示擔憂,認為其後續定會繼續組織此類活動。活動「邀請函」(注意,此類傳單,往往不會提供真實有效地址等具體信息,極具迷惑性,需要仔細辨別)詐騙分子照片在這裡,小編提醒廣大群眾,近期提高警惕,嚴防死守,關注好自家老人,切莫上當!
  • 「網警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詐騙分子套路深……
    在這個信息網絡如此發達的年代「網絡交友」成為了時下的流行趨勢當你為找到「知己」、「戀人」而歡呼雀躍時,殊不知你已踏入了騙子的圈套,你要知道現在不僅是網絡交友橫行的年代同時也是個網絡詐騙肆虐的年代案例一:交友類詐騙今年11月24日,松陽陳女士報警稱被詐騙。原來陳女士通過SOUL交友軟體添加了一名陌生網友李某,通過幾天網絡交流溝通後,健談的李某很快便與陳女士相談甚歡。陳女士在交談中發現李某不僅體貼幽默,而且在投資方面非常有頭腦。當李某告訴陳女士在「國匯創投」平臺投資虛擬幣有較高回報時,陳女士深信不疑。
  • 大理永平人請注意,已發生多起詐騙事件,多人中招,請提高警惕
    2020年以來,大理永平縣電信網絡詐騙案頻發,1月至6月已發案70多起。受害人被騙金額從數千到數十萬不等。最為高發的有五類:網絡貸款;網絡兼職刷單;網購退款;冒充公檢法;投資理財;冒充熟人詐騙。網絡兼職刷單詐騙找兼職被騙1.9萬元近日在永平縣打工的小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招兼職消息,便通過QQ添加對方為好友,對方向小王說明刷信譽賺取佣金的操作要求後,並提供一個二維碼。
  • 兼職貓:凡是刷單兼職均為詐騙,平臺明令禁止刷單兼職類崗位
    據了解,在此類案件中,詐騙分子通常打著刷單兼職的旗號,以「輕鬆高薪」做誘餌先吸引誘騙用戶,引導對方點擊相關的連結或下載各類APP進行刷單操作。在最初刷單任務中,詐騙分子會返還小額本金和佣金,讓受害者放鬆警惕。隨著受害者投入錢款不斷增多後,詐騙分子會以各類理由推脫返現,並要求受害人繼續投入更多的本金,直到其意識到被騙。
  • 2019十大高發網絡電信詐騙局曝光
    01網絡犯罪有這些特點據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統計顯示,2016年至2018年,網絡犯罪案件已結4.8萬餘件,案件量及在全部刑事案件總量中的佔比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公安部信息顯示,網絡犯罪已佔我國犯罪總數的三分之一,且呈不斷上升態勢。
  • 遵義已有人上當
    遵義已有人上當 2020-12-17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戲精男」同時交往三女子警方提醒:慎重交友
    目前,楊某已被警方抓獲,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每月發紅包至少1萬元  40歲的阿婉,離異之後,從事銷售工作。2018年6月的一天,阿婉要趕赴浙江辦事,通過網約車,約到了司機楊某。楊某看阿婉面容姣好,也有氣質,見到她第一眼,他就心動了。在送阿婉去浙江的路上,楊某主動與她聊天。
  • 警惕婚戀網絡交友「甜蜜圈套」
    原標題:警惕婚戀網絡交友「甜蜜圈套」   「我希望他關在裡面一輩子,永遠都不要出來害人!」這是丁紅(化名)生前對案件承辦檢察官說的最後一句話。2020年10月,因債務壓力、心靈創傷被確診為抑鬱症的丁紅,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讓丁紅感到傷心的男人正是她的前夫朱文(化名)。
  • 微信交友詐騙、辦理上學詐騙,嫌疑人都在西安落網了
    刑拘詐騙嫌疑人李某經查,嫌疑人李某與受害人崔女士系在2015年5月通過微信交友認識,後確定男女朋友關係。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間,嫌疑人李某先後以幫助受害人弟弟辦理畢業證、廠房設備更新、支付工人工資、處理交通事故、打架賠償、投資學校等各種虛假理由向受害人借款585100元(其中30餘萬為受害人通過網絡平臺貸款),所得款項全部用於個人消費。嫌疑人李某對其以交友為名,在交往過程中詐騙崔女士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我局依法將其刑事拘留,案件正進一步偵辦中。
  • 伊對交友調查報告出爐!小城青年情感世界引人注目
    近日,視頻戀愛社交平臺伊對聯合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中國「雲相親」中的單身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什麼是「單身小城青年」?伊對交友首次給這個群體下了定義——指居住在縣城或地級市,年齡在20-39歲,處於未婚、離異或喪偶狀態的青年群體。
  • 手機安全數據報告:90後男性易受網絡詐騙,106開頭號段成垃圾簡訊...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近年來,智能終端及移動應用更迭迅猛,網絡安全卻出現了不少的問題。11月30日,360公司對外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90後一代成為網絡詐騙主要受害者,男性佔比高於女性,安全風險意識顯現薄弱;以106開頭的號段,依然成為傳播垃圾簡訊的主要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