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防身!2019十大高發網絡電信詐騙局曝光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

網絡犯罪已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據公安部透露,網絡犯罪佔我國犯罪總數的1/3,且呈不斷上升態勢。過年回家,正是向親朋好友普及相關防騙知識的好機會。

01

網絡犯罪有這些特點

據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統計顯示,2016年至2018年,網絡犯罪案件已結4.8萬餘件,案件量及在全部刑事案件總量中的佔比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公安部信息顯示,網絡犯罪已佔我國犯罪總數的三分之一,且呈不斷上升態勢。2018年案件量顯著增加,同比升幅為50.91%。

中國司法大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全國人民法院審結網絡犯罪案件自東向西減少趨勢明顯。排名靠前的地區大多位於東南沿海。

四分之三的網絡犯罪案件被告人年齡在20至40周歲之間,佔比約為76.96%,年齡為28周歲的被告人最多。微信的普及使其成為2018年網絡詐騙犯罪分子使用較為頻繁的工具,佔比超過50%。

犯罪分子在實施網絡詐騙案件時,多以冒充他人身份、招聘、徵婚交友、廣告、購物(在購物過程中)等方式或話術來欺騙受害人,其中冒充類型的案件佔比最高,約佔31.52%。19.4%的網絡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以招聘、招工、高額報酬等理由吸引受害人,此類案件在網絡詐騙案件中的佔比呈逐年上升趨勢。

02

2019年十大高發電詐騙局及應對

近日,公安部刑事犯罪偵查局公布了2019年十大高發電詐騙局,信用卡詐騙、刷單詐騙等成為重災區。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騙術及防範技巧。

1

代辦信用卡、貸款詐騙

騙子通過微信群、QQ群等媒介群發可以提升信用卡額度、信用卡套現、辦理大額信用卡或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等信息,假冒「銀行簡訊」「銀行電話」,邀請持卡人提額,誘導持卡人按照他們的要求操作,騙取用戶信息;發布信用卡套現廣告,騙取信用卡密碼後,透支卡內資金;以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為餌,通過收取中介費、預付利息、保證金等方式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任何不需要籤訂合同的貸款都是不可能的,選擇正規融資渠道;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信用卡,不要輕信所謂的「信用卡代辦機構或人員」;不要告訴他人動態驗證碼、銀行卡卡號、有效期、卡背面上簽名欄末三位效驗碼等關鍵銀行卡信息。

2

兼職刷單類詐騙

各種QQ群、微信群裡發布許多兼職信息,工作內容大多是網絡刷單,發布者聲稱「回報率高」「工資日結」「不佔時間」,騙子以高額佣金為誘餌吸引當事人上鉤,要求其刷單做兼職並承諾會提現。待當事人刷單金額較多時,就會以系統卡單、系統錯誤、激活帳戶為由,要求事主繼續刷單或匯保證金,騙取金額。

警方提示:當通過網絡平臺找工作或者兼職的時候,不要被高額報酬盲目吸引,不要有「貪小便宜」和「輕鬆賺錢」的心態,不要隨意點擊陌生連結;找兼職應當前往正規的公司或中介,籤訂合法勞務合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當對方要求預先交納保證金以及其他費用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風險意識;網絡刷單本就屬於違法行為,應避免參與此類工作,遭遇詐騙立即報警,並將對方的QQ、微信聊天記錄、電話號碼等留存提供給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3

冒充網購客服退款詐騙

騙子通過黑市買入受害人的個人訂單信息,以「退款、退貨、補償」等利益刺激受害人進行相應操作。他們利用受害人對借貸平臺的不熟悉,或者通過釣魚連結,惡意二維碼等手段,將錢捲入自己帳戶。

警方提示:當遇到自稱賣家的電話說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時,要親自登錄官方購物網站查詢,不要點擊所謂店家提供的網址,更不能在這些網頁上填寫相關信息;在使用各類購物平臺APP時,客服人員不會向用戶提出提供個人銀行卡信息及轉帳的要求,切記勿將錢款轉入陌生人銀行帳戶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帳戶;網購出現質量問題、訂單錯誤,要求退款退貨時,請在官方網站核實交易信息或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官方電話核實;銀行發送的驗證碼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輕易外洩。

4

冒充熟人領導電話詐騙

冒充領導或者老闆的騙術,是「猜猜我是誰」的升級版。騙子直呼其名,「明天到我辦公室來一下!」受害人問:「是某總嗎?」騙子予以肯定答覆。第二天,騙子再次來電,告知正在開會,找藉口要求準備現金送給客人。稍後,騙子會要求改為向某帳號轉帳匯款,多次行騙,直到受害人發現上當受騙。

警方提示:聽口音,這種詐騙類型具備比較強的地域特徵,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較重,當接到這類口音電話時,要提高警惕;問虛實,對方獲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問對方是否是身邊可以看到的人,如對方順口回復,就可確認是騙子無疑;如不能確定對方身份,可詳述具體事件進行確認。如對方稱是單位領導不方便直接問時,可向同事側面了解領導相關情況,謹慎核實;如果還有疑問,要及時撥打110報警或者通過12110簡訊報警,還可以通過網絡110報警平臺與警方聯繫。

5

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

騙子是在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等相親網站或者通過普通社交軟體認識的人,包含漂流瓶、搖一搖等,隨後發展成為戀人關係。在獲得被害人信任後,騙子通過讓被害人參與賭博或購買彩票等手段騙取錢財。

警方提示:網絡交友要謹慎,網絡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網絡是虛擬的,通過網絡交友,要比現實社會交友更加謹慎才行,遇到異常熱情、聯繫時間很短就主動要求確立情侶關係的人需要提高警惕;深度交友務必了解清楚,特別是婚戀網站、社交網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準備深度交往時務必核實信息,防止對方以虛擬身份實施詐騙,不要輕信網上發過來的圖片和視頻,謹防甜言蜜語背後的陷阱;在與網友接觸時,切莫起貪念,不隨意轉帳或者匯款,當素未謀面的網友忽然提及財物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糖衣炮彈衝昏頭腦。

6

QQ(微信)冒充老闆(親友)詐騙

騙子盜竊QQ、微信號碼,假冒海外學子向家長要錢,或者假冒公司老闆要求財務人員向指定帳戶轉錢,金額巨大。有的案件中,騙子將財務人員拉進所謂「公司高管群」,多個「領導」輪番下達轉帳指示,以達到迷惑財務人員的目的。

警方提示:添加好友要謹慎;QQ、微信被盜,馬上通知親友,防止冒你之名行騙;財務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和工作流程處理財務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違規操作;不要在QQ、微信上處理財務事宜,凡是涉及資金轉帳事宜的必須當面或者電話核實。

7

虛假購物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假網站、社交媒體發布虛假信息,以低價為誘餌,吸引受害人上鉤完成付款或提供貨物,致使自己的錢財受損失。

警方提示:選擇正規的網絡購物平臺進行交易,在購物過程中,不要將錢款直接轉帳給對方;要選擇正規的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收到貨物確認無誤後,再將錢款轉給對方;切莫貪圖便宜,特別是在網絡購物中發現一些貨物商品價格遠低於市場價格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

8

冒充公檢法詐騙

冒充公檢法詐騙一般是冒充公安、檢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違法犯罪為理由,要求將資金轉入安全帳戶。騙子為了體現真實性,甚至還會製作假的通緝令,以達到其操控被害人的目的。

警方提示:留意來電號碼,這類犯罪嫌疑人來電大部分是通過改號軟體從境外撥打過來的,來電顯示上會有「+」「00」等前綴,如出現此類異常,可以基本判定為騙子無疑;犯罪嫌疑人大都是團夥作案,以南方某省籍貫居多,所以一般為南方口音,當對方來電不符合常用語習慣時,就要存疑;公檢法人員絕對不會通過電話通知你已涉案或要求將錢款轉移到其他帳戶,更不會讓你上網瀏覽自己的通緝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將此類材料郵寄到個人手中,凡通過電話、簡訊等要求進行轉帳、匯款操作的,都是詐騙,切記不相信、不轉帳;如實在不能辨別真偽,要撥打110核實和了解情況,對方電話不清楚時,一定要撥打來電號碼當地的110進行核實。

9

投資理財類詐騙

詐騙分子以高額回報、迅速賺錢等為誘餌,哄騙受害人下載理財APP軟體,在網上進行投資理財,被害人先期投入少量資金後,騙子先讓受害人獲利騙取信任。受害人大額資金投入後,會發現不能提現且軟體打不開,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警方提示:投資者對超高收益的投資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暫時的高利率迷惑雙眼,切勿相信只掙不賠的「買賣」;不要輕信陌生人發來的「盈利圖」,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資群」,不輕信「營業執照」,不做「國際盤」;不要向陌生個人帳號匯款轉帳,向平臺注資時要多方驗證是否合法正規,一旦遭遇詐騙,保存好匯款或轉帳時的憑證並立即報警。

10

虛假網站、連結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製作博彩網站、優惠充值網站、返現APP、提升信用卡額度等虛假網站,然後通過簡訊、QQ群、微信群進行推廣,引誘受害人點擊虛假的網址和連結,並誘導受害人輸入自己的銀行帳號、手機號碼、驗證碼等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不要被低價、優惠誘惑,儘量登錄有知名度、信用度和安全保障的網站,並認真核對網站網址,防止登錄虛假網站;在上網過程中不要點擊通過聊天工具以外的方式發過來的連結或掃二維碼。

03

打擊網絡犯罪需要多管齊下

1月16日,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針對部分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涉嫌詐騙電話、詐騙簡訊舉報量大幅增長的突出問題,約談了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享在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3家企業。工信部要求上述企業要高度重視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切實採取有效整改措施,全面排查問題隱患,嚴防電信網絡詐騙風險。

這是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精神的有效落實。

作為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犯罪的最高級別會議,聯席會議自2015年至今已召開五次,每次的會議內容歷來都是全國新一年工作的遵循和指引。在以往的聯席會議上,會強調各個行業「要自律」、「要落實主體責任」,總體來說,倡導性的意味較強,但是強制性的言語不多。

而在今年的會議上,公安部部長、聯席會議總召集人趙克志在講話中表示,「要組織相關部門對通訊、金融、網絡等領域開展全行業、全領域的問題風險大排查」,這句聽下來跟往年差別不大,但接下來的表述卻嚴厲很多,「要嚴格落實一案雙查制度,對在偵查辦案中發現行業監管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的,一律通報相關部門倒查責任;對涉嫌犯罪的,一律立案查處」。

所謂「一案雙查」,即既要抓騙子,也要查其行騙過程中所使用、所藉助的工具,比如他們通過何種通訊工具實施詐騙、用哪種資金通道騙取錢財,用哪些黑產來獲取公民信息等等。如果發現行業主管部門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會追究責任。發現涉嫌犯罪的,就一律立案查處。具體而言,對行業有以下要求:

1. 電信——著力解決手機卡、銀行卡等「實名不實人」問題。

2. 徵信部門——對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及黑灰產業人員要納入失信懲戒名單。

3. 工商——健全完善並嚴格執行企業法人登記管理制度。

4. 其他——對通訊、金融、網絡等領域開展風險大排查。

5. 公安——嚴格落實一案雙查制度。

數量繁多、藏身網絡、錯蹤複雜的網絡詐騙,顯然單靠公安機關來解決是不現實的。相比於事後偵破,事前防控更有效。一是我們可以對於相關騙術進行充分的報導宣傳,讓大眾熟知了,騙子也就沒有了行騙的土壤,比如上述10大騙術,如果看過這篇報導,從一開始就有了警覺,堅決迴避,就不會一步步陷進去。二是相關部門可以各付其責,嚴格把關網站的備案、工商註冊資料的核實等等,建好安全的防火牆。

資料參考: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 《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2016.1-2018.12)

中國警察網 《公安部公布2019十大高發電詐騙局,你躲過去了嗎?》

相關焦點

  • 擦亮雙眼防騙 十大電信網絡詐騙常用語出爐
    1月8日,河南省鄭州市警方發布2019年十大電信網絡詐騙常用語,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常用語位列其中。  另外九大電信網絡詐騙常用語分別是:  「殺豬盤」詐騙常用語——「我掌握賭博(理財)後臺,跟著做能賺錢」;  「殺鳥盤」刷單詐騙常用語——「兼職做任務日賺500元」;
  • 年末歲初四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 記牢這份防騙指南
    在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危害嚴重,我們要時刻警醒。哪些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有哪些,如何有效防範?12月9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和人士。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套路」?
  • 公安部權威發布2019十大高發電詐騙局
    近日公安部刑事犯罪偵查局公布了2019年十大高發電詐騙局其中貸款、代辦信用卡詐騙刷單類詐騙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警方提示當通過網絡平臺找工作或者兼職的時候,不要被高額報酬盲目吸引,不要有「貪小便宜」和「輕鬆賺錢」的心態,不要隨意點擊陌生連結;找兼職應當前往正規的公司或中介,籤訂合法勞務合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當對方要求預先交納保證金以及其他費用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風險意識;網絡刷單本就屬於違法行為,應避免參與此類工作,遭遇詐騙立即報警
  • 年末歲初這四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 請你要記牢警方這份防騙指南
    在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危害嚴重,我們要時刻警醒。哪些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有哪些,如何有效防範?12月9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和人士。  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套路」?
  • 我州2019年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分析報告出爐
    日前,州公安局發布《恩施州2019年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情況報告》,數據顯示,儘管公安機關加強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打掉一批犯罪團夥,但是部分群眾防騙意識不足,加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運作模式趨專業化、公司化,犯罪手段趨智能化、趨鏈條化,活動地域趨跨境化,全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在發案區域、目標人群、高發類型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新情況。
  • 電信網絡詐騙案持續高發,騰訊手機管家盤點TOP5詐騙套路
    近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報告顯示,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貸款類詐騙、兼職刷單詐騙、冒充客服退款詐騙、虛假購物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為主要詐騙類型。對此,小編對高發騙局進行盤點,幫助用戶了解詐騙套路,避免被騙。
  • 河北從嚴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抓獲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河北省公安廳供圖 中新網石家莊8月18日電 (黃歆堯)18日,河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河北各級公安機關迅速成立戰時打擊涉疫情犯罪領導小組和破案專班,針對高發的網絡虛假售賣口罩等防疫物資詐騙犯罪開展集中打擊行動。截至目前,河北全省共偵破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7名,查繳詐騙資金1513萬餘元。
  • 2020全省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57起
    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總隊長李連明就2020年以來我省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作通報。據悉,2020全省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57起,同比上升170%,赴外省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159人,同比上升261%。特別是針對去年的涉及疫情詐騙案件,公安機關主動出擊,抓獲虛構事實買賣涉疫物資犯罪嫌疑人10人,破獲案件26起。
  • 春節將至 重慶警方公布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案例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電子網絡科技已經成為每一天不可缺少的元素。無論是投資理財、婚戀交友、招生求職等等方面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而不法分子更是看中網絡世界的紛繁複雜,布下層層陷阱,讓人一不小心就跌入深淵。據了解,在如今警方嚴厲打擊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中,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高發態勢。
  • 從源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從源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閱讀提示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高發,大量非法獲取和轉賣的手機卡、銀行卡成為犯罪分子傳遞詐騙信息、攫取非法利益的重要「媒介」。今年10月,有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斷卡」專項行動,瞄準犯罪鏈條的源頭加大打擊力度,封堵「兩卡」漏洞。
  • 記住這十大電信網絡詐騙常用語,讓你避免傾家蕩產!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文 王春勝/圖 近年來,隨著電信網絡技術和快捷支付方式的迅猛發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已經成為影響群眾安全感、侵犯群眾利益最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據鄭州警方統計,2019年,全市共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萬多起,涉案金額達數億元。
  • 甘肅曝光第二批涉嫌電信網絡詐騙電話用戶黑名單
    人民網蘭州1月3日電(高翔)根據《甘肅省防範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不良信用電話用戶管理意見(試行)》,甘肅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甘肅省通信管理局日前聯合公布第二批386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電話用戶,並於近日實施了通信業務信用懲戒。
  • 《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案例研究報告》發布
    近期,《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案例研究報告》發布。該報告由關鍵點傳播集團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發起並組織撰寫,在關鍵點傳播集團董事長遊昌喬、廣州分公司總經理江帥的指導下,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公關傳播研究院、華南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等共同完成,具有較強指導性。
  • 湖北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5000餘起 返還群眾資金1269萬元
    據介紹,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佔湖北省刑事案件發案總量的20%以上,人民群眾深惡痛絕。今年9月,湖北省公安廳抽調210名骨幹警力,先後在孝感、仙桃、武漢黃陂組建三個集中攻堅專班,圍繞「殺豬盤」、貸款、刷單、冒充客服退款等高發類型詐騙案,發動集群戰役。
  • 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犯罪 公安機關抓獲519人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董凡超12月31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遼寧、湖南、廣東等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從事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的違法犯罪團夥。截至當日15時,共搗毀違法犯罪窩點158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19名。
  • 曝光!甘肅首批411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電話用戶黑名單
    按照 " 斷卡 " 行動的工作部署,為嚴厲打擊整治非法租借、買賣銀行卡、電話卡等違規違法犯罪活動,從源頭斬斷 " 兩卡 " 的利益鏈條,全力壓縮電信詐騙灰黑產業生存空間,確實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根據《甘肅省防範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不良信用電話用戶管理意見(試行)》,甘肅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
  • 2019年寧夏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26起
    記者30日從寧夏公安廳獲悉,2019年寧夏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26起。據了解,2019年寧夏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26起。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寧夏公安機關共破獲涉疫電詐案件5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0名,挽回群眾損失40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辦結公安部轉辦涉疫犯罪線索18條,破案22起。
  • 林長風在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局際聯席會議暨...
    (劉國震)12月1日,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局際聯席會議暨「斷卡」行動推進會在市公安局召開。副市長、市公安局長林長風出席會議並講話。林長風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關於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會議的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採取有效措施,強化綜合治理,全力遏制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為邢臺高質量趕超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 北京二中院通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審理情況
    5月19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新浪官方微博,以視頻直播方式召開新聞通報會,對北京二中院近年來審結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情況,進行通報。刑二庭庭長譚勁松、副庭長邱波、法官周耀、法官助理王芊雯參加了通報會。通報會由研究室負責人、新聞辦主任高志海主持。
  • 重慶41個區縣反詐中心全面建成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更高效
    資料圖為重慶警方押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重慶市公安局供圖 中新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22日從重慶市公安局獲悉,該市41個區縣反詐中心已全面建成,梯級式反詐專業隊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將更專業、更高效、更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