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好「錢袋子」!春節將至 重慶警方公布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案例

2021-01-14 上遊新聞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電子網絡科技已經成為每一天不可缺少的元素。無論是投資理財、婚戀交友、招生求職等等方面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而不法分子更是看中網絡世界的紛繁複雜,布下層層陷阱,讓人一不小心就跌入深淵。

據了解,在如今警方嚴厲打擊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中,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高發態勢。對此,高新警方就近期轄區內高發的幾類詐騙案件進行盤點,以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注意防範,提高防詐反詐意識。

打著貸款幌子 騙取公民錢財

在電信網絡詐騙中「網絡貸款」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詐騙形式之一,且目標多為在校大學生和投資創業人士。

不久前,高新區虎溪派出所接轄區某高校在校學生小王報警稱,自己在網上貸款被人騙了30000多元。

原來,此前某天小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則貸款廣告,正好急需用錢的他便不假思索的添加了對方好友。在推薦下,小王下載並註冊相關APP,隨後對方又給其發送一張電子表格進行信息登記,其中就包括公民個人的身份證、銀行卡等隱私信息。

填寫完成後,對方假意說需要對小王提供的銀行卡進行風險檢測,需要小王繳納2000元檢測保證金,並表示這筆錢之後會全額退還。小王並未多心,而是繼續按照對方指示操作,本滿心歡喜等錢到帳,不料卻等來通知稱其銀行卡信息填寫有誤導致帳戶會被有關部門凍結的消息,需再轉款4000元進行解凍才能將平臺已撥出的貸款入帳,以及退還保證金,否則將承擔嚴重法律後果。

看似嚴苛的程序加上言語的威脅,受害人小王殊不知早已落入不法分子圈套。此後多次的「轉帳失敗」和騙子所謂的「溝通協調」,以及後來微信被拉黑,最終導致受害人被騙30000餘元,等其醒悟過來為時已晚。

賺錢走捷徑 刷單風險大

如今,「刷單兼職」被騙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始終有人卻因想著賺快錢而落入圈套。在警方了解到眾多報警人中,年輕網友佔了絕大比例。

日前,高新警方接到轄區群眾周某報案稱,自己在網絡刷單兼職時被騙了2萬多元。今年20歲的周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平時的經濟來源除父母給予生活費外,自己也會做些兼職。一天,在網上衝浪時,周某偶然看到一則刷單兼職廣告,於是立刻聯繫上了所謂的「工作人員」。一番交流後,周某和「工作人員」互加微信,不久對方發來一條連結,「在引導下」周某打開了連結並進行帳戶註冊。對方告知受害人註冊後就可選擇不同金額的項目刷單,返費也能及時入帳。

一開始刷的都是20元、30元、50元金額的小單,並且投入金額後,自己帳戶立即有了返費,於是周某掉以輕心開始了一次次的刷單。

隨後,「工作人員」又發來一條2000千元的刷單項目,並告知受害人刷完這單後,必須要接著刷三至四個上千元的聯單才能統一返費,否則違反規則便不能獲得返費。所以這樣的套路,使得周某既想賺錢又害怕是騙局,短暫思考後其還是選擇繼續刷單,導致了最後近萬元的損失。

捂好錢袋子 莫輕信網絡投資

在高發的詐騙案件中,網絡平臺投資理財也佔了很大的比重,且多數受害人損失金額巨大。這類案情的套路在於,騙子前期會大肆造謠,發表各式各樣網上投資賺得盆滿缽滿的消息,誘人上鉤。對於一些手裡有閒錢又想發財的網友而言,看到這類消息難免不「心動」。

於是立馬中了不法分子詭計,添加微信或者QQ好友,不久便會被拉進了某個所謂的「經驗分享群」,而群裡全是充斥著各種「恭喜某某今天賺了多少錢」、「祝賀某某喜提名車」、「誰誰誰又換房了」的虛假消息。

看似大家收穫滿滿,其實除了受害人,其餘人員全是騙子。在「群友」狂轟濫炸式「洗腦」下,受害人開始信以為真,於是就根據群裡客服的指示,在相應的APP上註冊帳戶開始投資,幾千上萬往帳戶充值,每天也看到帳戶中的餘額成倍的增長,但由於貪念,不斷往裡繼續充值形成惡性循環。

到最後,受害人才發現所投資的平臺是一個虛假的平臺,後期根本無法提現;或者前期能小額提現,後期都會因為各種藉口無法退款,而此時的「經驗分享群」裡的群友們也早已不知所蹤。

今年年初,向高新警方報案的張女士就是因為中了這樣的套路,在一周之內損失了20萬餘元,悔恨不已。

冒充好友急用錢 核驗身份有必要

今年1月8日,就讀於某藝術類院校的李同學向高新警方報案稱,自己在QQ上被人騙了錢,求助民警。

原來是前一天晚上,小李在學校寢室突然收到好友王某的QQ信息,對方以家人突發疾病急需用錢醫院無法刷卡,自己微信轉帳又被限制為由,讓小李發來自己的銀行帳戶,並承諾會先通過網銀轉帳的方式向其打款,等收到錢後再由李同學給自己家人微信轉帳。並未多想的小李給「王某」發去了銀行帳戶號碼,隨後便收到了一張網銀轉帳成功的截圖和「銀行簡訊」,緊接著又收到了一個微信二維碼。

在為準確核實其身份的情況下,小李立即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向對方轉帳了1400元,第二天其向好友王某電話詢問此事時,王某表示並未收到轉款,此時李同學才得知好友QQ號被不法分子盜用以致自己被騙。

此類案件不難看出,犯罪分子大多是通過盜用好友微信或QQ帳號以急需用錢為由,編造各種謊言,以取得受害人同情,再以PS所謂銀行轉帳截圖或利用特殊手段發送虛假簡訊,告知受害人已為其打款成功騙取信任,最後通過引導受害人掃描二維碼或向指定銀行帳戶轉帳的方式,騙取錢財。

民警提醒:電信網絡詐騙五花八門,但不難發現,其套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主要目的就是讓人轉帳,並使用威脅或催促的手段進行催款。警方在此呼籲,請多留個心眼,切實捂好你的「錢袋子」。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

相關焦點

  • 西安警方反詐提醒:針對新型網絡詐騙——請捂好錢袋,果斷報警!
    針對目前新型的網絡詐騙案件高發,西安警方反詐專家王開拓提醒說:網絡視頻聊天的人,可能並非是真人,而是詐騙團夥利用人工智慧做出的畫面。團夥內有人專門負責聊天,另一撥人專門詐騙敲詐。市民如遇詐騙,還請捂緊錢袋子,果斷報警處理。
  • 重慶41個區縣反詐中心全面建成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更高效
    重慶警方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不斷翻新,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依然呈高發態勢,給群眾帶來極大損失。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重慶全市因電信網絡詐騙受損失金額達5.77億元,受損金額佔全部刑事案件損失金額的51.97%。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案高、損失大、偵查難、打擊難、取證難等問題嚴重影響打擊治理整體效果。
  • 大慶警方公布五類高發電信詐騙案例及手段解析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五一臨近,黑龍江省大慶市公安局防控中心公布5類高發電信詐騙案例,逐一進行解析,提醒廣大市民遠離電詐,平安過節。作案手段解析:犯罪分子許諾在各種網絡平臺刷得消費記錄後,將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幾單任務後都會很快收到回報,但是做更多的任務時,騙子就會切斷與受害人的聯繫,就此消失。警方提示:求職者不要輕信網絡上「高佣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不要輕信沒有留固定電話和辦公地址的招聘廣告。
  • 年關將至,警方提醒:守好錢袋、謹防詐騙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年底了,騙子也瘋狂起來,冒充領導、誘導刷單、網貸等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警方提醒: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錢袋子,轉帳之前想一想,一旦被騙,請及時撥打96110報警。案例一:網絡刷單詐騙案例2020年12月9日,金昌市居民W女士在微信群看到有人發布刷單消息,便添加對方微信(企業微信),對方引導其刷單發送了商品付款二維碼,W女士掃描後付款1314元,對方讓其添加客服微信返利,W女士添加後,客服稱須激活後臺帳戶才可返現,並指導W女士開通微粒貸,讓其將1.7萬元額度全部貸出並轉至指定帳戶
  • 重慶建成41個區縣反詐中心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更高效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2日10時15分訊(記者 闕影)今年4月,重慶警方圍繞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向市民承諾年內完成10件民生實事,建成區縣反詐騙中心正是其中之一。今日,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41個區縣反詐中心已全面建成,梯級式反詐專業隊伍已發揮打擊電詐犯罪「更專業、更強效、更徹底」優勢,取得了初步成效。
  • 跳起廣場舞 捂緊錢袋子 - 山東法制網 - 山東法制報 - 大眾網
    跳起廣場舞 捂緊錢袋子 電信詐騙有花招,幸好咱有招。問一問,想一想,家人警察諮詢到,投資理財不輕信,守住底線很重要……」輕快的音樂、通俗的歌詞,一支支隊伍歡快地跳著舞蹈。
  • 餘姚市公安局榮登寧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績效排行榜榜首
    遊戲充值購裝備,騙子盯上你錢袋。刷單兼職誘惑人,天上不會掉餡餅。轉帳匯款要謹慎!」近日,市民小楊的手機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這是市公安局利用簡訊群發平臺向轄區居民群發的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預警防範信息。   今年1月到4月,我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發案和損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均達50%左右。
  • 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犯罪 公安機關抓獲519人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董凡超12月31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遼寧、湖南、廣東等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從事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的違法犯罪團夥。截至當日15時,共搗毀違法犯罪窩點158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19名。
  • 年末歲初這四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 請你要記牢警方這份防騙指南
    在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危害嚴重,我們要時刻警醒。哪些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有哪些,如何有效防範?12月9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和人士。  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套路」?
  • 年底謹防電信詐騙!
    臨近年底,各種電信詐騙層出不窮。最近,多位網友爆料稱在購買辛巴團隊直播間產品後,個人購物信息被洩露,不少人還遭到自稱「辛巴客服」或「辛選客服」等身份的電信詐騙;還有很多市民的手機持續被所謂的「國際號碼」呼叫,有人曾50分鐘內接到38個騷擾、詐騙電話。
  • 年末歲初四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 記牢這份防騙指南
    在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危害嚴重,我們要時刻警醒。哪些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有哪些,如何有效防範?12月9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和人士。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套路」?
  • 519名從事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的犯罪嫌疑人被抓
    嚴打從事涉電詐App技術開發的違法犯罪團夥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集中收網,搗毀違法犯罪窩點158個,抓獲嫌疑人519名2020年12月31日10時,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遼寧、湖南、廣東等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從事涉電信網絡詐騙
  • 第三期「防電信網絡詐騙」答題贏話費活動獲獎名單公布!快...
    第三期「防電信網絡詐騙」答題贏話費活動獲獎名單公布!快來看看您中獎了沒!第三期「防電信網絡詐騙」答題贏話費活動的獲獎名單來了~快來看看您有沒有中獎感謝所有競答的朋友們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大家一定要多學反詐知識
  • 無為蜀山鎮:反電詐守好群眾「錢袋子」
    疫情防控期間,少數詐騙分子抓住群眾敏感心理,利用販賣口罩、網絡招工、兼職刷單等為手段,實施網絡詐騙,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威脅。為進一步增強轄區群眾安全防範意識,有效遏制邪教與電信詐騙高發勢頭,保護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蜀山鎮綜治辦聯合鎮派出所、司法所加大疫情期間反邪防詐騙宣傳力度,減少轄區發案率。強化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防範意識。
  • 公安機關抓獲519名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嫌疑人
    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一些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為提高詐騙成功率,打著正規平臺的旗號誘導受害人下載虛假APP,並誘騙受害人在該APP上進行投資理財、申請貸款等,進而騙取受害人錢款。今年以來,通過虛假APP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多發,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
  • 2020全省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57起
    針對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的態勢,全省公安機關結合工作實際,總結歸納出當前我省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特點:一是犯罪形式多樣化,手段隱蔽性強。隨著通信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詐騙形式也在不斷翻新。在信息化時代,任意一部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用戶都可能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潛在受害者。與傳統的刑事犯罪相比,電信網絡詐騙表現出廣泛的散布性,加上網絡支付的快捷性,案件存在案發過程短、金額轉移快、止損困難等共同特點,受害人蒙受巨大的損失。三是由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本低、收益高,作案群體快速增長。加之詐騙窩點60%設在境外,造成了公安機關偵查難打擊難,進一步加劇了案件高發態勢。
  • 電信詐騙真實案例,10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
    簡訊詐騙、電話詐騙都聽說過,APP詐騙、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今天我們整理了10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教大家如何識破電信詐騙那些小伎倆騙術1:"貸款」詐騙警方提醒:惡意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所有自稱可以刷單賺錢的行為均屬詐騙行為,提醒廣大群眾尤其是大學生警惕網絡上各種招聘信息的騙局,不要被小利益所誘惑,陷入連環騙局。騙術3: 「冒充熟人」詐騙
  • 園藝派出所 | 金鐘罩反詐宣傳 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園藝派出所 | 金鐘罩反詐宣傳 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2021-01-1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在所有區縣建立反詐中心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常碧羅、劉政寧)今年4月,重慶警方圍繞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向市民承諾年內完成10件民生實事,建成區縣反詐騙中心正是其中之一。5月22日,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重慶38個區縣和兩江新區、高新區、萬盛經開區反詐騙中心已全面建成。
  • 年底謹防電信詐騙
    來源:半月談網臨近年底,各種電信詐騙層出不窮。最近,多位網友爆料稱在購買辛巴團隊直播間產品後,個人購物信息被洩露,不少人還遭到自稱「辛巴客服」或「辛選客服」等身份的電信詐騙;還有很多市民的手機持續被所謂的「國際號碼」呼叫,有人曾50分鐘內接到38個騷擾、詐騙電話。網友反映,詐騙分子往往對自己的購物內容、家庭地址等身份信息如數家珍,如不加強防範,很容易落入騙子設置的陷阱之中,讓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