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的疑惑,不論天氣是熱還是冷,中國人為啥都要喝熱水?

2020-12-26 澎湃新聞

現代的旅行者都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徜徉於世界各地最大的樂趣是吃遍所有美食。早期歐洲探索家們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們常年吃的只是當地當季的食物。所以,能夠有機會品嘗世界各地這些美味佳餚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

約翰·莫奎特在 1696 年寫的《非洲、亞洲、美洲及東西印度群島旅行記航海札記》一書中這樣描述摩洛哥的食物:

之前我曾提到過古斯古斯,也曾多次品嘗,做法是將甜李子或者蜜餞加一些水,放入煎鍋,多次揉合,然後將其置於泥制的底部帶孔的容器(類似漏鍋)中;放於火上,待其沸騰,湯沿著碗的邊緣流下。這種營養豐富,類似珍珠狀的小吃,非常可口,吃起來令人慾罷不能。

約翰·莫奎特在《在西印度群島的短暫旅途中所見奇人異事》一書中,生動地描述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晚餐已經準備就緒,我們坐在這桌豐盛的飯菜前,雖然擺放的位置有些凌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食慾,反而感覺虧欠了主人好多。在桌子中央是一口加了胡椒粉的鍋,給人的感覺是一鍋大雜燴,裡面有一大塊牛肉、某種葉子,我認為這可能是熱帶地區的一種蔬菜;還有黑胡椒、一種蔬菜、百裡香、蔥;最後把螃蟹、蝦和小龍蝦放進去,當放入麵團和山藥後,鍋裡面的湯顯得稠了很多,經過一陣亂燉,剛開始的青蝦變成了紅色,麵團和山藥發白,在不同的辣椒的作用下,湯變得色彩鮮豔。一切就緒之後,正如我所描述的,確實色香味俱全。

威廉·比達爾夫在 1612 的《四位英商和一位傳教士非洲、亞洲、特洛伊、卑斯尼亞、色雷斯及黑海之旅》一書中,講述了他在土耳其所品嘗的食物:

土耳其的食物並不是很豐盛,最常見的是手抓飯,將肉,大米,少量羊肉放在一起煮熟,有時候也加一些烤熟的脊骨(有時是一些碎肉或一小塊肉)。土耳其最貴的食物是土耳其餃子和土耳其散蛋。土耳其餃子是面做的,像餡餅,其裡面放入各種香料和肉類,不是切碎的,而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土耳其散蛋是由雞蛋和香料製成的。

1613 年,約翰·薩裡斯(John Saris,1580—1643)在《約翰·薩裡斯在日本的旅行》(The Voyage of John Saris to Japan,1613)一書中,做了如下描述:

稻米在這個國家廣為食用,顏色最白,質量最好,日本人吃米飯以替代麵包。搭配新鮮的和醃製過的魚類,泡菜、山楂、蘿蔔和其他鹽醃的帶根蔬菜;他們常在野鴨、野鵝、野雞、鷓鴣等各種野味身上抹鹽,進行醃製。他們也能很好地儲藏野兔肉、山羊肉、牛肉、鹿肉等。日本的奶酪豐盛充足,但日本人不做奶油,也不吃任何奶製品,因為他們堅信喝奶太野蠻,猶如未馴服的野獸一樣。

日本的家豬數量豐富。小麥和我們的相差無異,他們也用牛、馬、母鹿耕地,平民百姓喝水,在吃飯時,他們喜歡喝熱水。他們還認為蜂蜜是驅除蛔蟲的靈丹妙藥:其他飲料日本人不喝,但是喝用米蒸餾的酒,這種酒價錢便宜,幾乎和我們的烈性酒一樣,口感辛辣。

中世紀的佛蘭德傳教士威廉·盧布魯克在其《盧布魯克東行記》(The Journey to 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World,1253—1255)中,詳細描述了蒙古人的飲食情況:

關於蒙古食物,你必須清楚,蒙古人吃的不僅僅局限於活物。由於所養的牛羊數量太多,牲畜的死亡不可避免。但在夏天,除了馬奶,蒙古人對其他食物毫不關心。如果有牛或馬死了,蒙古人會把它們的肉切成細條,掛起來,風乾。這樣,即使未放鹽,肉也沒有腥味。馬腸做成的香腸,味道比豬肉香腸的好。當然蒙古人也吃新鮮馬肉。吃剩的馬肉可以儲存到冬天。對於公牛皮,蒙古人以他們傳統的方式將其煙燻後製成獸皮袋;馬皮則被做成了漂亮的鞋子。對於羊肉,通常一群人分吃;他們將羊肉切小,放入鍋中,加鹽和水煮,但不放其他調料,吃時他們使用自製的刀叉,像我們削梨或蘋果的刀。羊肉熟後,根據客人的數量,每人分得一塊或者兩塊。在蒙古人的主食中,馬奶就是他們的全部。

說到馬奶,盧布魯克描述了它是如何製作的:

取馬奶需要技巧和智慧。蒙古人用一根長繩緊緊綁在兩個樁子上,再將一群小馬拴在樁子上,一群母馬站在小馬旁,讓它們安靜地吃奶。如果其中一隻小馬太狂野,那麼這隻小馬只能吃一點點奶就被帶走,而此時,擠奶人已經佔據小馬的位置,開始擠奶,然後將大量新鮮馬奶倒入木桶,使用特製的棍子反覆攪動,馬奶在劇烈的動蕩撞擊中,溫度不斷升高,味道發酸或發甜,繼續攪拌直到全部奶油發酵。這種馬奶酒口感略為辛辣,甚至難以下咽。但喝完後,口中留有杏仁味,使人飄飄欲仙,意識迷糊,尿意頻頻。

《企鵝、鳳梨與穿山甲》

[英]克萊爾·科克-斯塔基

後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弗雷·塞巴斯蒂安·曼裡克的旅行》(Travels of Fray Sebastien Manrique,1629—1643)一書中記載了 17 世紀孟加拉國的飲食:

孟加拉國人們的日常飲食是大米,實在沒有配料的時候,只放鹽,不過他們也會感到滿足。他們還食用一種稱為 xaga 的草藥(印地語,某種蔬菜或菠菜)。那些生活較為富裕的人喝牛奶,吃酥油和其他乳製品;他們幾乎不吃魚,特別是那些內陸的居民。他們人也吃羊肉,包括山羊、山羊仔,以及被閹割過的山羊。除了野豬,他們也會吃野鴿、家鴿、鵪鶉和其他類似的動物。但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食用家豬、母雞、雞蛋或其他家禽,特別是不吃牛肉。

除了那些不信教者或異教徒,還有一些非常虔信恪守的人,他們不僅拒絕食用任何動物,而且對紅色蔬菜碰都不碰,因為他們認為吃任何紅色食物是「罪惡深重」的。他們通常吃一種在米飯裡加扁豆的混合餐,有時也把米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加扁豆,另一部分加一種小小的深綠色蔬菜,這種食物易於消化,對體弱多病者有益。在這些食物中,孟加拉國人還會添加大量的酥油以補充體力。

弗朗索瓦·瓦倫汀對錫蘭(現在的斯裡蘭卡)的食物描述如下(1724):

米飯替代麵包成為他們的主食,如果裡面再加點鹽,加了胡椒的燉菜、檸檬汁,那就更好了。對錫蘭人來說,吃牛肉是犯罪。當地也沒有太多的肉類或魚類可供食用,即使有,他們寧願賣給外國人賺點錢,也不願意自己吃,但對於有錢人,他們的餐桌上擺放了各種各樣蒸了很長時間的帶有咖喱味的魚或肉。在窮人看來,節儉是一件光榮的事,人們稱讚那些過簡樸生活的人。

約翰·弗朗西斯·吉梅利·卡內裡博士在《環球航海》一書中記載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他對此感到困惑:

中國人一般喝熱水,吃冷食,與歐洲人相反;他們從不喝冷水,不論天氣是熱還是冷,在旅行中就算口渴,他們會耐心燒水,即使熱水會燙傷他們的嘴唇。

在餐桌上,對於貴族,他們吃的是山珍海味、鮑魚海參。有價格不菲的燕窩,值 300 個西班牙古銀幣,也有鹿茸等名貴中草藥。這些貴族吃飯前絮絮叨叨的時間太長,以至於這些美味佳餚都涼了。

原題:與世界各地的美食邂逅

*本文節選自英國作家克萊爾·科克-斯塔基的《企鵝、鳳梨與穿山甲》,本書從大英圖書館的百寶箱中搜集了自中世紀以來,尤其是地理大發現時期以來,人類探尋新大陸、開闢新航線的途中,各旅行家、探險家第一次見到某種動物、植物、風俗人情時的見聞與觀察。

《企鵝、鳳梨與穿山甲》

著者:[英]克萊爾·科克-斯塔基

出版:後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原標題:《外國人的疑惑,不論天氣是熱還是冷,中國人為啥都要喝熱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疑惑:這東西到底有啥用,為啥中國人每天隨身攜帶?
    外國人疑惑:這東西到底有啥用,為啥中國人每天隨身攜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5000年的歷史發展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外國人喜歡來我們國家旅遊的原因,獨特的生活習慣也讓很多外國人疑惑,這東西到底有啥用,為啥中國人每天隨身攜帶?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喝熱水?外國人卻很少喝?區別在哪裡?
    反觀外國人,對於喝熱水並不熱衷,更多的時候,會發現口渴的時候,喜歡喝點涼水,不禁會納悶,為什麼外國人很少喝熱水?經常喝熱水與不喝熱水,到底有哪些區別?導致中國人喜歡喝熱水,與一直以來的飲食習慣有關,自從發現了火,人們告別了茹毛飲血飲食方式,更多的時候,食用熟食。而食物被做熟了之後,會發現更適合身體吸收。
  • 外國人難道都喝冰水嗎?是的,就連日本韓國也喝冰水!
    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專情於喝熱水,即便是可以直接飲用的純淨水也要燒開了再喝。而除了中國人以外,其他國家幾乎都是喝冰水,就連文化與中國相近的日本、韓國也是如此。假如你去日本餐廳吃飯,商家一定先給你上一杯冰水,非常冰的那種。
  • 美國學者:為啥中國人與世界格格不入?全世界唯獨他們最愛喝熱水
    眾所周知,地球在這茫茫宇宙當中已經有著億萬的時間,在這一漫長歲月當中,地球發生了幾次大爆炸,同時在爆炸完也是孕育出許多不同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在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之下,文化大多都是不盡相同。可是在來到中國遊玩的時候,有這樣的一位美國旅遊學者發現中國人喝熱水這一件事,並且表示疑惑:為啥中國人與世界格格不入,全世界唯獨他們最愛喝熱水呢?在中國人印象當中,似乎沒有什麼東西是多喝熱水解決不了的事情,頭疼感冒喝熱水,發燒咳嗽喝熱水,甚至於長痘都要多喝熱水。
  • 中國人在國外旅遊只喝熱水?為什麼其他國家一年四季都喝冷水?
    ,那就是只有中國人最講究喝熱水,不管是去熱帶國家還是去寒冷國家,都會隨身帶著保溫杯,一下飛機就能在機場找到熱水。或者訂酒店時一定要問清楚有沒有熱水壺,但國外很多酒店都沒有水壺,所以會自帶熱水壺。很多外國合作夥伴都很困惑,為什麼中國人走到哪裡都喝熱水。無論是去常年氣溫較高的東南亞,還是去氣溫較低的歐美,你都會發現,只有中國人才講究喝熱水。
  • 為何只有中國人愛喝熱水,而外國人直接飲用冷水?英國人道出真相
    在國人的印象中,似乎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多喝熱水更有效了,頭疼感冒喝熱水,發燒咳嗽喝熱水,甚至於長痘都要多喝熱水。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當我們出國旅行時,會發現幾乎能用水的地方都提供冷水。除了用來衝咖啡和泡茶之外,其他提供飲用水的地方基本是看不到熱水身影的。不知不覺中喜歡喝熱水已經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因為外國人走到哪裡都會選擇冷水。
  • 為什麼外國人從來不喝熱水?我國人卻經常喝熱水養生?不用糾結
    在很多老百姓心裡,緩解平時頭疼腦熱、腸胃不舒服,甚至生理期不適等症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熱水」,幾乎所有的辦公樓、公共場所都有熱水機,經常喝熱水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重要的養生方法。但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西方人從不喝熱水,甚至還要加兩塊冰,也沒怎麼影響健康,全世界幾乎只有中國人會喝熱水,那么喝熱水真能養生嗎?喝熱水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病至而治之湯液」,還有其他古籍中有「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其中,「湯」指的就是熱水。
  • 中國人為什麼愛喝熱水?
    多喝熱水包治百病但是一定要記住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喝熱水、穿秋褲、坐月子並稱中國三大奇觀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根本無法理解小時候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喝熱水長大才知道熱水這種物質只存在於中國人外國人不僅不喝還要喝加冰塊的水你要是在國外向服務業要一杯熱水一定是這樣的反應......
  • 熱水比冷水更健康?我直接喝了兩個月的冷水……
    [PConline 雜談]「天氣熱要多喝水,冰水、冰飲料少喝,傷胃...」每到夏天,母上大人總會三天兩頭打電話叮囑我,每次都是一邊喝著冰闊落,一邊「嗯嗯嗯,知道了」的敷衍我媽。父母這一輩似乎多喝熱水有著一股執念,冬天冷,要喝熱水,夏天熱,還是要喝熱水,反正一年四季都得喝熱水。小時候經常把熱水放到冰箱裡冷凍後再喝,沒少挨我媽的數落。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學,沒有我媽的管束,為了驗證喝冷水是不是真的會影響腸胃,我在夏天連著喝了兩個月冷水,然後發現該吃吃、該喝喝、該拉拉,啥事沒有。
  • 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喝熱水?A.O史密斯帶你解讀真相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在中國,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導要多喝熱水,而喝冷水是要鬧肚子的。   感冒時喝熱水、可以抵抗病毒。   生理期時喝熱水,可以活血化瘀。   胃痛時喝熱水,可以緩解疼痛。   只要身體不舒服,   我們都會受到多喝熱水的關懷~   而喝熱水這種「中國式關心」卻成為外國人眼裡國人迷惑行為大賞排名TOP1   喝熱水究竟是外國人眼裡的迷信,還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熱水是怎樣一步步被中國人pick的?
  • 中國人常說多喝熱水,多喝熱水真的好嗎?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人特別喜歡喝熱水?雖然現在喝熱水被人看成是老年人的習慣,但這個習慣真的很健康,這其中的秘密竟然是被一個喜歡喝冰水的外國人發現的。1793年,乾隆皇帝在位時,英國使節馬格尼訪問中國時提到了中國人對熱水的熱愛。中國人對熱水的喜愛由來已久。在宋朝以前,能喝熱水的人一定是有錢有勢的。
  • 外國人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愛喝熱水?這是大約4000年前的事
    在中國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胃痛、痛經,無論什麼情況,都可以用「多喝熱水」來表達同情。別以為這是直男不懂風情,但愛喝熱水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關於外國的Google上中中國人的問題之一是:為什麼中國人然後愛喝白開水?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 感冒腹瀉痛經要喝熱水麼?怎么喝?專家告訴你
    對於中國的疑惑,永遠有那麼幾個問題長期霸佔在搜索欄前一前二的位置。「是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會功夫?」「為啥每個中國人都愛喝洗澡水(熱水)?」他們的小腦瓜永遠想不明白,為啥一杯簡簡單單的熱水可以上治感冒發燒,下治痛經腹瀉,就差不能滋陰補腎了。
  • 喝熱水好,還是喝冷水對身體有益?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喝熱水?
    一直以來對於直男的一種吐槽,就是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可以讓女性「多喝熱水」,但在這種吐槽以外,還能看出來我們中華民族的這種優良傳統「喝熱水對身體有幫助」,「喝熱水一定要比喝冷水好」。那麼真的是這樣的觀點嗎,到底是喝熱水好還是和冷水好?
  • 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喝熱水,這是為什麼?答案絕對讓你意想不到
    被贊次數最高的一條答案是:喝白開水!其實外國人不喝茶、不泡咖啡的時候不喝熱水,這件事我也早有耳聞。但沒想到咱們喝熱水居然對他們的心靈造成了「不小的顫動」。漸漸的喝熱水這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變成了咱們中國人獨有的文化!這到底是為啥?咱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2國外飲水習慣最初,全世界的人類都是一樣的,都喝涼水。
  • A.O.史密斯帶你揭開中國人 「多喝熱水」的真相
    說到中國人的日常習慣,「喝熱水」絕對是讓外國人最難理解的一項。而對於中國的家庭來說,成員之間表達彼此關心最愛用的一句話絕對是——「多喝熱水」!「感冒了?多喝熱水」、「拉肚子了?多喝熱水」、「沒休息好?多喝熱水」……等等等等。凡此種種,似乎「熱水」就是靈丹妙藥,身體不舒服了,只要喝上一杯,就沒有搞不定的!
  • 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喝熱水?——異法方宜論
    為什麼外國人天天喝冰水啥事沒有?我們中國人從小就被灌輸要喝熱水?為什麼老外冬天從不穿秋褲,我們就得秋褲棉褲穿著?外國人和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也好、同病不同治也好,造成這些的原因都來源於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地理環境不同導致氣候和食物不同,千百萬年來不斷改造當地居民的身體。或者按照「物競天擇」的理論來說,每個地域中能長期生活下來的人,都是自然選擇的能適應當地物候的人。這些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中國人的獨特民俗,為何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習慣喝熱水?
    中國人有一個特殊的習慣聞名世界,這就是「喝熱水」。是的,在中國人看來,「喝熱水」是相當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外國友人看來此事可謂非常新奇:飲用水當然應該飲用涼水,把水煮沸那應該是用來泡茶、泡咖啡什麼的才對,哪有特意喝熱水的習慣呢?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有喝熱水的習慣嗎?
  • 伊朗姑娘來中國,看到中國人喝茶直言很疑惑:喝茶為啥要敲桌子?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不理解的行為,對於外國人來說更是難以理解。像今天所說的伊朗美女,對中國的這個傳統和習慣非常困惑。這個中國的習慣,為啥在喝茶的時候,中國人會在桌子上敲幾下呢?對她來說這個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來中國之後,經常會看到中國人喝茶的場景。敲桌子這種行為,大部分人都做過,乍一看和茶沒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有人敲呢?
  • 中國人「多喝熱水」的由來:一開始還很奢侈,後來全靠推廣?
    這些年來,中國國民的人均用紙量與日俱增,但要是和歐美、日本等國家相比的話一直都是「低水平」。對此,有人將其原因歸結於:外國人比較喜歡拉稀,要是再進一步來講的話,最終原因就是外國人喜歡喝冷水。在外國餐廳,如果你要水的話,服務員通常都會給你一杯冷水,甚至是冰水。但是在中國餐廳,服務員一般都會給你一杯熱水。因為在中國,喝熱水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刻在骨子裡的習慣。在當今中國的很多場合,「多喝熱水」儼然成為了一個口頭禪,而人們在工作時、用餐時,睡前睡後幾乎都要喝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