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歐網球的故事:橫井軍平、高橋兄弟和想不起名字的一作

2021-01-19 遊研社

很多中國玩家其實在GBA上玩過馬力歐網球,只是忘了當時的遊戲名字。

6月底,任天堂在NS上推出了《馬力歐網球ACE》,遊戲在正式發售之前還邀請到了紅土之王納達爾合作拍攝廣告,讓這款遊戲在圈內圈外都有了一定的人氣。

馬力歐網球系列的開發商是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其核心人物高橋宏之和高橋秀五是一對年齡差5歲的兄弟。二人因為在早年就參與過勇者鬥惡龍等名作的開發,在日本遊戲圈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在他們的遊戲中,中國玩家最熟悉的應該是GBA和NDS的黃金太陽系列,如果再往前推,在高橋兄弟還在世嘉的時候,他們做的光明力量系列也有不少人玩過。

黃金太陽和光明力量

以「Mario Tennis」命名的馬力歐網球系列,從1999年在N64上推出的第一作開始就由Camelot開發,但是這個第一作其實並不是第一款「馬力歐的網球遊戲」。在1995年,任天堂本社就開發過一款名為《Mario’s Tennis》的網球遊戲,這個名字和「Mario Tennis」只差了「’s」這個所有格。這款遊戲的製作人,是在遊戲界留下過光輝歷史的橫井軍平。

橫井軍平和他的馬力歐網球

在所有馬力歐+體育的遊戲中,《Mario’s Tennis》是唯一一款以這種形式命名的遊戲。而《Mario’s Tennis》不僅是第一款馬力歐的網球遊戲,也是第一款馬力歐體育遊戲——如果不算FC上哪款馬力歐充當主角的《高爾夫》的話。

橫井軍平的著名理念叫做「以枯萎的技術為思考基準」。或許你還知道,他在任天堂期間設計了不少新奇的玩具,以及大獲成功的Game & Watch和Game Boy,但最後卻以失敗的產品Virtual Boy(以下簡稱VB)結束了自己在任天堂的生涯。而《Mario’s Tennis》就是一款VB遊戲,並且是為了表現VB特性所設計的遊戲。

Virtual Boy

VB的最大賣點是「真3D」的畫面。VB本身並不具有多邊形運算能力,但是在VB中,2D的點陣遊戲畫面卻能表現出縱深感,而代價則是VB只能表現出三種不同的紅色,外加一個通常作為背景的黑色。為了表現球在飛行過程中的縱深感,《Mario’s Tennis》使用了在網球類遊戲中很少見的背後視角,讓球就真的就像是從對面的半場往自己臉上飛一樣。

其實在不久之前,網上也有業餘網球選手說,現在的網球遊戲普遍採用的是接近於俯視視角的設計,玩家以上帝視角觀察全場,很難表現出球向自己飛來時的那種壓迫感,網球這個運動的樂趣也被曲解。這麼說的話,橫井軍平和他的團隊之所以會想到以網球為題材做一款遊戲,或許也是看中了網球的這一點魅力吧。

當然,由於VB屏幕的刷新率不高,《Mario’s Tennis》還是一款節奏比較慢的遊戲。現實的網球比賽裡球速能達到100km/h,有的職業選手能打出200km/h以上的發球,一般人很難對這種球速作出反應,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後續的諸多擬真網球遊戲依舊採用俯視視角的原因。

2018年發售的《Tennis World Tour》

《Mario’s Tennis》在發售後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雖然遊戲的3D體驗非常震撼,但內容實在是少得可憐,作為一款體育遊戲,它也不支持多人對抗。有雜誌稱「如果你真的想要在VB上投入地玩一款遊戲,那麼選擇它(《Mario’s Tennis》)應該是你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這句略顯複雜的評論或許就是《Mario’s Tennis》和VB尷尬境地的表現。

除了遊戲本身的特點之外,《Mario’s Tennis》的遊戲內容也有一些亮點,比如馬力歐在遊戲裡穿的是全新設計的網球服——在後面Camelot開發的馬網裡,角色的服裝全部是傳統服裝,直到新作《馬力歐網球ACE》設計了新的網球服。

《Mario’s Tennis》的角色陣容基本沿襲了任天堂在SFC上推出的《超級馬力歐卡丁車》,只有庫霸王一個角色缺席,這大概也跟VB的畫面有關,酷霸王複雜的形象恐怕很難用VB的紅色點陣表現出來。森喜剛系列串門馬力歐也不稀奇,但是在《Mario’s Tennis》和之前的《超級馬力歐卡丁車》裡登場的卻是森喜剛Jr.,這個角色現在幾乎不怎麼登場,但我們小時候應該都玩過FC的《森喜剛Jr.》,這遊戲的主角就是他,並且他身上其實還有不少八卦可以講,或許以後會有機會說。

總之,在看到《Mario’s Tennis》這款遊戲的時候,我仿佛能體會當時玩家得到的震撼和失望。VB也是一臺有前瞻性但卻有無數槽點的硬體。橫井軍平當時並不想把它就這麼推出市場,但它的開發已經耗費了漫長的4年。能夠想到《Mario’s Tennis》這樣的遊戲,代表的是橫井軍平對自己玩具的理解。如果他活在今天,是不是有可能做出一款真正流行的VR遊戲呢。

Camelot和它的馬力歐網球

在2000年「重啟」的馬網系列由Camelot負責開發,並且與《Mario’s Tennis》已經關係不大。而N64版《馬力歐網球》也不是Camelot為任天堂做的第一款遊戲。在投靠任天堂之前,Camelot為索尼Playstation開發了大眾高爾夫系列的第一作,因此在高爾夫遊戲的製作上有自己獨特的積累。憑藉這一點,Camelot成為了第二個獲得馬力歐角色授權的開發商(第一個是開發了《超級馬力歐卡丁車》的Intelligent System),並為任天堂開發了《馬力歐高爾夫》。

《馬力歐高爾夫》和《馬力歐網球》

在後面《馬力歐網球》的創作上,任天堂給了Camelot足夠大的空間,除了比較寬鬆的監修政策之外,任天堂還允許Camelot加入新的角色和世界觀,瓦路易吉這個角色就是這麼誕生的。

在設定上,瓦路易吉是瓦力歐的同夥、路易吉的宿敵,但他除了在各類運動遊戲和聚會遊戲中登場之外,暫時還沒有參與到瓦力歐和路易吉的其他故事。Camelot設計這個角色的本意是為了平衡馬網中的人類角色和非人類角色,並為瓦力歐創造一個雙打搭檔。

他的名字「Waluigi」既和「Wario」對應,也包含了「Luigi」,如果用日文讀他的名字,前2個音節「ワルイ(悪い,日文羅馬音為warui,讀為walui)」代表著他是一個壞蛋,如果把他的名字音節對調,「igiwalui」用日語讀的話就是「意地悪い」,意思基本等於「蔫兒壞」。

Camelot的親兒子瓦路易吉也曾承擔過舉Logo的任務

作為一個設定完整、性格可愛的反英雄,瓦路易吉人氣頗高,今年E3期間,由於《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又沒有把瓦路易吉轉正成為一個可控角色,玩家當中產生了不小的抗議。

在大亂鬥裡,瓦路易吉也一直拿著網球拍

而作為Camelot的親兒子,瓦路易吉在馬網系列裡的待遇還算不錯。最新的《馬力歐網球ACE》裡,他能耍一手MJ的月球漫步,叼著玫瑰放大招則是他的傳統設定之一。

或許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玩家會不再認識Camelot這家公司,但假如有一天真的出現了以瓦路易吉為主角的遊戲,應該會有人想起:在任天堂旗下的4位背帶褲明星裡,有一位誕生於一家名叫Camelot的小公司。

我們和我們的馬力歐網球

回到2000年,在N64版《馬力歐網球》推出僅僅半年之後,Camelot就非常高效地推出了同名GBC遊戲,並且在遊戲裡設計了一個完全原創的故事模式。玩家在其中要扮演一名網球練習生,打敗各種對手並晉級,最後挑戰馬力歐。

注意左邊和右上角的兩個角色

遊戲共設計了4名原創角色,它們的畫風和馬力歐系列的角色完全不同,你甚至可以理解為馬力歐系列只是客串。就這一點,你就能看出Camelot當時的野心了。

Camelot原創角色的畫風是這樣的

故事模式在GBA版《馬力歐網球Advance》裡進一步加強,這一作中,來自馬力歐系列的角色只剩下了6個(瓦力歐不在這個陣容中,但瓦路易吉依然在),可用的原創角色多達32個,除了一開始的兩位主角,其他都要在遊戲中解鎖才能使用,並且每個角色都有獨特的特性和大招。

遊戲的美術風格和黃金太陽類似,並且就看這張圖的話……你會覺得這是一款馬力歐遊戲嗎

除了打網球之外,遊戲還有不少用來鍛鍊操作和反應力的小遊戲,而這些小遊戲裡也很難讓人看到馬力歐系列的元素和特點。

我對這個跑步機印象很深刻

在中國,《馬力歐網球Advance》是整個系列中最流行的遊戲應該毋庸置疑。只是很多玩家記住的並不是「馬力歐網球」這個牌子,而是這款遊戲本身。這麼說的原因,是有的玩家記得自己小時候玩過這款遊戲,但當時並不認識馬力歐,因此也不記得這款遊戲叫「馬力歐網球」。

因此,雖然這還是一款馬力歐IP的遊戲,但它成功的原因已經不再是馬力歐的形象,而是Camelot精心設計的遊戲內容。

或許是因為Camelot公司規模太小的緣故,馬網系列的這種原創RPG玩法只在GBC和GBA上出現過。與家用機和現在的掌機相比,當年的掌機遊戲開發成本並不高,一款GBA的開發周期通常為1年左右,而在今天,我們很難說出一個1年就能開發完的遊戲了。

另外,作為一個為任天堂定製開發遊戲的公司,Camelot也不能像獨立工作室那樣繼續製作2D遊戲了,起碼在遊戲的賣相上,他們還得跟得上當代玩家的要求。馬網系列的後幾作在內容上都很難讓人滿足,這也是一家小公司力不從心的表現。

2017年,一家名為Sidebar Games的2人工作室,將高爾夫球和大地圖RPG玩法結合在了一起,做出了大受好評的《高爾夫物語》。有很多人看到這款遊戲時開始懷念《馬力歐網球Advance》,也有人說,現在的馬網所需要的也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模式。

《高爾夫物語》

Camelot在過去一直是一家追求獨立的公司,高橋兄弟為世嘉、索尼和任天堂都開發過遊戲,但卻拒絕依附於任何一家旗下。以前的他們或許的確能做出《高爾夫物語》這樣靈光一閃的遊戲,但現在,隨著高橋兄弟年齡的增長和遊戲業界的變化,Camelot已經不再像是一個衝浪者了,它仿佛成為了大海上一艘安靜的小船。

左:高橋秀五,右:高橋宏之

相關焦點

  • 萬代ws掌機——橫井軍平最後一作
    說起ws,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設計者——橫井軍平。橫井軍平的偉大,我想,已無需多言,這裡重點說說他離開任天堂後的經歷。PS這裡說一個事情,關於橫井軍平離開任天堂有兩個說法。1.因為vb的失敗,引咎辭職。2.橫井軍平本人接受採訪時說道「年過50歲,希望能夠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歷史上的今天:《馬力歐網球公開賽》(05-20)
    一開始任天堂就覺得似乎將自家角色融入這些作品是個好點子,於是你便看到了馬力歐當裁判的 FC 名作《網球》以及 GameBoy 上以馬力歐為主角的高爾夫遊戲。1999 年開始,任天堂將《馬力歐網球》和《馬力歐高爾夫》作為正式系列推出並發售在 N64 平臺上,負責這兩個系列的開發組便是 Camelot。
  • GameBoy背後的故事:橫井軍平被指目光短淺被架空
    今天你們看到的Game Boy其實跟橫井軍平當初的創意沒多大關係。他把Game Boy視為Game & Watch的直接繼任者,基本上就是個廉價玩具,並沒有任何商業模板,也沒有長期規劃。」GameBoy「方便理解的話,橫井軍平想讓Game Boy成為Microvision那種東西,堅持一兩個季度就不錯了。
  • 陰謀論籠罩下的悲劇天才:GB之父橫井軍平
    倘若你在任意一個搜尋引擎上搜索"橫井軍平"的名字,都會找到有關「暗殺」的關鍵字——GAMEBOY之父的意外身亡,真的只是一場意外嗎?1991年,美國ReflectionTechnology公司發明了三維立體成像技術,雖然整體技術並不算成熟,卻也吸引了橫井軍平的注意,並準備將其應用於未來的遊戲主機中,而這,便也是早期VR概念的雛形了。這或許是第一次,橫井軍平做出了和自己人生信條完全相反的決定。
  • 歷史上的今天:《超級馬力歐兄弟 2》
    1986:日版《超級馬力歐兄弟 2》 《超級馬力歐兄弟 2》是哪個遊戲?我猜大多數人都會說「就是拔蘿蔔那個啊」。其實這個答案完全沒有問題,這也是我在標題中標明「日版」的原因。
  • 國行Switch發布在即,騰訊發文介紹《超級馬力歐兄弟》
    現在,騰訊官方的預熱也來了,騰訊NintendoSwitch官方微信公眾號昨晚髮長文介紹了《不斷進化的馬力歐和他的夥伴們》。在文章中,官方詳細介紹了「馬力歐」的前世今生,從《森喜剛》第一次出現馬力歐的樣子,再到後面的《馬力歐兄弟》和《超級馬力歐兄弟》,再到之後的馬力歐網球、足球、籃球、高爾夫球,和建築工、裁判等等。
  • 國行版《馬力歐網球:王牌》評測介紹:你也可以成為奶牛納豆
    儘管從國內各大論壇的討論熱度來看《馬力歐網球:王牌》的確算得上是一款冷門遊戲,但憑藉著馬力歐的知名度和網球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這部《馬力歐網球:王牌》也收到了不少玩家的推崇和喜愛。作為由馬力歐領銜的運動遊戲,《馬力歐網球:王牌》自然也是早早加入了國行Switch的候選遊戲名單,並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裡成功過審獲得了發售資格,最終於今天,也就是1月14日11點正式上架國行e商店,成為了繼《新超級馬力歐兄弟U豪華版》《超級馬力歐奧德賽》和《馬力歐卡丁車8豪華版》後第四款國行馬力歐作品。
  • 過時的技術也能風靡世界 橫井軍平逆流而上創造神話
    迴旋鏢和衝鋒都可以都可以破壞阻擋物,比如石頭和草堆。地形其實也有變化,比如沙土會讓玩家控制的小忍者速度降低,當然如果你的迴旋鏢長時間沒接住,就會掉到地上,小忍者需要走過去撿起,才能繼續攻擊,好在可以提升迴旋鏢數量。  當然,敵人的種類也會隨著關卡的推進,變得更豐富多樣,並且還有地圖顯示,完成度相當高。
  • 國行《馬力歐網球 王牌》評測:樂趣與挑戰並存的網球之旅
    作為「馬力歐」大家庭中的一員,國行版《馬力歐網球 王牌》也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我們Jump也是收到了國行官方的邀請,可以提前為各位玩家體驗這款遊戲。相較於「馬網」的其他作品,本作不僅加入了故事模式,在系統方面更是有了十足的創新,最多同時支持4人聯機遊玩。雖然在「馬力歐」家族中不算特別火爆,但其優秀的綜合素質和新穎的玩法題材仍然值得玩家們體驗。
  • 橫井軍平與他的「枯萎技術水平思考」
    導讀在田忌賽馬的故事裡,齊威王的三匹馬輕鬆戰勝了田忌的三匹馬。但孫臏創造性地將田忌的三匹馬進行重組,戰勝了齊威王的三匹優質馬,有力地證明了即使是處於劣勢的事物,也可以被很好地物盡其用、發揮餘熱、甚至綻放勝利的光彩。
  • 《馬力歐網球Aces》:一款真實系殺人網球遊戲
    自從當年《馬網》從角色授權型真實網球遊戲一躍起飛至超現實類殺人網球之後,該系列基本上就沒有像樣的競爭對手了,這一方面證明任天堂在品牌特色與遊戲類型融合上無人能敵的深厚功力(不信看看那些「學習」《馬力歐賽車》的遊戲都是些什麼下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該細分市場不足以打動其他廠商繼續投入研發精力。
  • 【7.5分】《馬力歐網球Ace》測評,離完美還是有些距離
    在《馬力歐網球Ace(Mario Tennis Aces)》中打一局比賽就好像同時和某個人進行扳手腕和瞪眼比賽。
  • switch《馬力歐網球 王牌》國行版公布發售日及價格
    據最新消息,Switch遊戲《馬力歐網球 王牌》將於今日上午11時整(北京時間)正式發售,定價為299元。本作還有著故事模式,玩家可以用自己的網球技術破五關,斬六將,在磨礪中不斷成長,最終成為網球大師。當然,故事模式不僅僅需要玩家擊敗對手,還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才能通過任務。各種挑戰在等著玩家!無論是狙擊指定的位置,還是在限制時間內打倒敵人,不同的場景中有著各色各樣的任務在等待著你,趣味橫生!
  • Switch國行遊戲《馬力歐網球 王牌》《歧路旅人》送審
    今日,據上海新聞出版局官網顯示,國行版遊戲《馬力歐網球 王牌》(Switch)《歧路旅人》(PC或Switch)已申請著作權授權合同登記並獲許可。  《馬力歐網球 王牌》:由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製作,任天堂發行的一款體育類遊戲,最初於2018年6月22日在國外市場發售。是「馬力歐網球」系列的第七作。
  • 體育名人將用《馬力歐網球ACE》舉辦網球聯賽
    職業網球運動員維納斯.威廉士和塞雷娜.威廉士將使用Switch遊戲《馬力歐網球 王牌》舉辦「居家大滿貫(tay at Home Slam)」比賽,冠軍可以選擇將比賽中籌集的資金用於慈善事業。威廉士姐妹居家大滿貫將於美國東海岸時間5月3日下午4點在網上直播,網球傳奇巨星約翰.麥肯羅(John McEnroe)和youtube播主iJustine(Justine Ezarik)將解說比賽,包括瑪利亞
  • Switch《馬力歐網球ACE》實用技巧心得 直接打斷球拍KO
    如果你將《馬力歐網球ACE》當作普通的網球遊戲玩的話,一定會輸得很慘。
  • 《馬力歐網球 王牌》上線Switch:手柄可當球拍
    根據騰訊 NintendoSwitch 官方的消息,《馬力歐網球 王牌》於 2021 年 1 月 14 日上午 正式發售,官方建議零售價 299 元。遊戲實體卡帶將於 2021 年 2 月 12 日正式發售。據了解《馬力歐網球 王牌》是一款適合與家人朋友一起遊玩的奇趣網球遊戲。
  • 有人買了《馬力歐網球ACE》想退款,他的理由是?
    Switch上的任天堂第一方新作《馬力歐網球ACE》已於近日正式發售,和其他的馬力歐衍生一樣,這是一款歡樂的、誇張的、不那麼嚴謹的競技遊戲
  • 《馬力歐網球 王牌》上線國行Switch:售價 299 元
    IT之家 1 月 14 日消息 根據騰訊 NintendoSwitch 官方的消息,《馬力歐網球 王牌》於 2021 年 1 月 14 日上午 11:00(北京時間)正式發售,官方建議零售價 299 元。遊戲實體卡帶將於 2021 年 2 月 12 日正式發售。
  • 任天堂已註冊國行版《馬裡奧網球Aces》商標《馬力歐網球:王牌》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近日,從中國商標網公開的註冊信息得知,任天堂已經在中國註冊了《馬裡奧網球Aces》的國行商標,並將其名定為《馬力歐網球:王牌》。通過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任天堂於2020年2月18日註冊了《馬力歐網球:王牌》的商標,商標的國際分類為「9(包括計算機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