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2-22 無敵通史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

「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

「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閏月是根據太陽公轉周期和月亮圍繞地球公轉周期時間差而產生的。我們知道在曆法中,公曆(陽曆)是根據太陽公轉周期決定的,農曆(陰曆)是根據月亮圍繞地球轉周期計算的。

從中發現,地球公轉周期與月亮圍繞地球所轉周期,每經過這麼一個周期,就會比公曆少一天,而公曆就會比農曆多一天。這樣一年積累下來,公曆比農曆多出整整十一天。

隨著時間推延,公曆與農曆始終不會同步,給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和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防止公曆與農曆周期天數差距太多,「閏月」就產生了。那麼,這個閏月很自然包含著「閏四月」了。

通過以上分析,「閏四月」就是個很普通的日子而已,與其它日子並沒什麼差別,要說有差別的話,那就是在閏月的日子裡不會有二十四節氣。

如果,從陽曆看日子的話,看不出閏月的日子。但是,作為農業生產,「閏四月」給農民提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春季被延長了時間。

春季,是農作物的生長期。這樣的話,農作物必然會成熟的晚。這樣晚一個月成熟的農作物,對於古代農民,不會有過多的糧食儲存的,沒糧食吃,怎麼辦?只能吃野生植物來充飢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閏四月,吃樹葉」這一說了。

綜上所述,「閏四月」就是一個日子與氣候的變化問題,但它卻是一個很特殊的時間段,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青黃不接日子,與其它的閏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何老人不喜歡閏四月?
    農村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今天是5月24日,農曆庚子年閏四月初二,已經是進入閏四月的第二天了,感覺和平常每天過的日子都一樣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是閏四月在古代,人們對它是很重視的,關於閏四月的俗語也有很多,很多都是描述人們在閏四月的日子是如何不好過的,比如說「閏四月,吃樹葉」。那麼,這句「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呢?按照字面意思來說,就是有閏四月的年份,當年的糧食收成很不好,很多人都吃不飽飯。
  • 農村老人說「怪天氣年景壞,閏四月吃樹葉」這話啥意思要吃樹葉?
    今年是閏四月,對於說閏月在一般的年份裡就會出現,對於是閏月也是陽曆的月份和農曆的月份碰到一起了,那麼就會有閏月的說法,對於說閏月來說其實也是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但是對於閏月在農村裡來說確實非常的不好,因為有的時候閏月的話,就會出現極端的天氣,比如今年是2020年的,今年就是閏四月,
  • 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為什麼閏四月收成不好?看完懂了!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閏八月兆兵荒 」,意思是說遇到有閏四月的年份,往往意味著這一年收成不好,要鬧饑荒;如果遇到閏六月的年份,那麼這一年不適合結婚;如果遇到閏八月的年份,那麼意味著這幾年可能會出現兵荒馬亂的情況,社會動蕩不安。
  • 農村人常說,「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真的不好嗎?
    關於閏四月,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總是說閏四月不好、不吉利,還會說出一些閏四月不好的俗語,比如說「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兆荒年」等等。不管是哪種說法,無一不透露出閏四月會給人們帶來不好的影響。那閏四月真的像老年人說的那樣不好嗎?
  • 「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閏4月對農民有什麼提示?
    農村有一句俗語:「閏4月,吃樹葉。」2020年正好是閏農曆的四月,這句俗語預示著今年應該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從進入了2020年,的確全世界迎來了人類罕見的一些大的自然災害。特別是這次冠狀病毒疫情,使得全球目前已經確診人數超過了150萬人,這個數據是非常龐大的。
  • 農村俗語「閏四月是荒年,收成不好吃樹葉」這句話啥意思呢?
    今天是5月13日,農曆的四月二十一,再過幾天本應該到農曆的五月,可是今年是個閏月,下個月還是農曆的四月,對於說出現閏月的時候,很多的人也是開玩笑的說,要是四月出生的人就能過兩個生日,雖說是開玩笑,但是今年是個閏四月不假,可是有很多的老人說在閏四月的話就會有荒年的預兆,那麼在雙春年遇上閏四月的話
  • 老人常說「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是災年嗎?有啥禁忌要注意?
    不光是個雙春年,還是個「閏四月」的年份。那首先,我們先來說一個為什麼會有閏月的出現。我們現在記錄日期,一般會有陰曆和陽曆。很多人會將農曆成為陰曆,但細說開,農曆和陰曆還是有區別的,因為農曆是將陰曆與陽曆合併的一種曆法。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經常聽農村老人說,有閏月的年份不好,在農村還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意思是如果遇見閏四月的年份,很可能是荒年。荒年在古代一般是指糧食減產,莊稼遭災,人們有可能吃不上飯了,大家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人說「雙春年,閏四月,老農民,賣兒孫」今年年景不好嗎?
    ,不過從今年來看,也是有這不尋常的一年,今年的疫情嚴重,加上天氣的道春寒出現,也著實的給這個雙春年添加了一點神秘色彩,那麼對於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雙閏年
    農村老人們為什麼非常害怕閏四月?民間有句俗諺:「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該年為『寡婦年』);閏八月兆兵荒馬亂(俗稱之為4殺年』)。」在舊時,因為閏月為平常年份的異常情狀,所以民間便將出現閏月的年份與當時社會生活中出生的異常現象相聯繫,認為是不吉之事,並引以為忌。除了以上閏月有此忌諱而外,一般凡是閏年都多少有些禁忌存在。
  • 2020年閏四月禁忌 閏四月有什麼風俗
    ,所以不吉利,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閏四月禁忌閏四月有什麼風俗。 閏四月忌諱什麼  民間有句俗諺:「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該年為『寡婦年』);閏八月兆兵荒馬亂(俗稱之為4殺年『)。」  閏四月,吃樹葉  由於四月份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一些莊稼的開花基本都是在四月的,而農村老人說「開花才能結果」,如果在農曆四月因為天氣原因,而不能開花的話,就會造成莊稼和果實減產的情況。  而閏四月和閏五月以及閏六月不同,四月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冷的,如果在加上一個閏四月,就會造成寒冷的周期延長,如果在這一期間遭遇「倒春寒」的話,很可能會導致莊稼的絕收。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不過社會不同了,有些俗語也只適用於以前,放到現在雖然過時了,但也能從中看出以前人的生活狀態。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閏四月兆荒年」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是個人們比較忌諱的年份,歷史上的庚子年似乎都不太平。同時,今年又是閏四月,農曆上有兩個四月,第一個是4月23日到5月22日,第二個是5月23日到6月20日,兩個四月。而且,今年也是雙春年。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2020.2.4(農曆正月十一):立春2021.2.3(農曆十二月廿二):立春編輯閏四月,雙春年,雙閏年!2月29天!這概率,不是誰都能撞上的啊!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閏月」的辦法。「十九年七閏」,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這就是閏月最開始的由來。閏月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月份,而「閏四月」屬於比較罕見的,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才出現一次。
  • 農村俗語說,四月十六雲推磨,十個壩子九個破。什麼意思?
    老話說的四月十六雲推磨,「雲推磨」是一種氣象,是指今天的天氣情況。今天如果烏雲翻滾,雷雨交加,接下來的日子也許就會洪水連連,很可能就要衝破水庫大堤,也就是十個壩子九個破。簡單的意思就是說,四月十六如果下大雨,那麼夏季就有可能要受洪澇災害。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前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時就和村裡的老人談天論地的,從他們的口中就聽到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吖,真應了那句老話「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何為「閏四兆荒年」?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
  • 今年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嗎?是不是一定得給父母買衣物鞋子?
    閏月其實也沒有什麼講究,主要還是看每個地方和個人的認知,一般有閏月不結婚不遷墳,多變著法孝敬父母(包括買禮物,吃飯,看望等),多增加父母與子女間的感情,請喝閏月荼,吃樹葉等等。但是也並不都是非做不可。其實現在除了國家規定的節假日或特殊時期,是舉國上下都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之外,平時一些並不太需要儀式感的日期,沒有必要說一定要去做什麼,或者有什麼習俗,大多都是看一個人樂意。畢竟以前各種習俗多,其實就是為了換個花樣熱鬧消遣一下,吃點好東西,玩點新樂子罷了。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告知大家:「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
    ,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閏月是閏的七月的話,那麼就會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要是閏八月的話就會出現戰爭。其實結合古代的歷史背景,還是有些道理的,在古代,人們都是靠天吃飯,所以要是遇到了自然災害,人們沒有飯吃,自然就會想要造反,所以自然災害也就總是和戰爭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