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閏八月兆兵荒 」,意思是說遇到有閏四月的年份,往往意味著這一年收成不好,要鬧饑荒;如果遇到閏六月的年份,那麼這一年不適合結婚;如果遇到閏八月的年份,那麼意味著這幾年可能會出現兵荒馬亂的情況,社會動蕩不安。而偏偏今年就是咱們說到的閏四月,在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閏四月,吃樹葉」,似乎也意味著今年收成不好,那麼到底是不是真的會今年收成不好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閏月是怎麼形成的?閏四月又是怎麼形成的?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年有十二個月,按照正常的分布的話,一個月剛好有兩個節氣。不過有的時候,因為陽曆和農曆存在者幾天的差別,所以就造成了其中某些月份只有一個節氣,那麼這樣如果放任不管的話,我們所用的曆法就會亂套,所以我們古人就發明了「閏月」這種說法,說白了閏月就是用來安排那個沒地方去的節氣的。
所以今年有兩個四月,本來第一個四月是本來要安放小滿和芒種這兩個節氣的,但是今年想買的時間是農曆四月二十八,實在太晚了,一般兩個節氣之間相隔大概半個月左右,所以到忙中的時候就到了閏四月的十四這一天,跑到下一個月去了,所以不得不今年多加出來一個四月用來安放「芒種」,所以這就是閏四月的來歷,實際上是由於古代曆法不夠嚴謹,對於地球公轉的周期認識不全面,有所誤差的補救措施。
通過上邊的解釋,相信朋友們都已經知道了,凡是閏月必定是單節氣的月份,雙節氣的月份肯定不會出現閏月。對於「閏四月,吃樹葉」這種說法這是源於咱們老祖宗對自然現象認知不全面的緣故,因為出現閏月的年份,意味著這一年春節來得早,也就是說過年過得早。咱們古代老祖宗種莊稼,沒有準確的天氣預報,更多的是依靠時間來把握,比如說每年到了農曆幾月幾日前後,他們就該種什麼莊稼,但是由於過年過得早春節來的早,相當於咱們這一年實際上是種莊稼種的有點早。
要知道氣候是不受到人為意志力所支配的,如果莊稼種得太早,或者說追肥提前,這樣莊家就容易遭受到倒春寒甚至病蟲害的襲擊,自然莊稼和糧食的產量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這樣大家肯定糧食不夠吃,只能夠摘樹葉充飢,所以以上才是「閏四月,吃樹葉」的正常理解方式,你學會了吧?根本和封建迷信沒有什麼關係,是咱們老祖宗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誤以為有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在其中作梗,作為一個現代人,咱們應該有自己正確的理解和認知。
不過今天農村農業部專家給出預警:今年農業病蟲害偏重,尤其小麥調休病和赤黴病發病概率比較大,玉米可能遭受草地貪夜蛾危害,這個也需要大家注意提防,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和準備,否則的話到時候真的成了要吃樹葉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