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季後賽期間,也就是姚明NBA生涯第一個賽季剛剛打完的時候,火箭隊主帥湯姆賈諾維奇被查出患有癌症。老湯不得不離隊治療,火箭隊請來防守大師傑夫·范甘迪出任主教練。
自那以後,傑夫·范甘迪這個名字才開始被廣大的中國球迷熟悉,大伙兒都叫他『小範』,也叫『姐夫』。
2007年夏天,『姐夫』離開休斯頓火箭,從此再未擔任過任何一支NBA球隊的教練,邇來十三年矣。
一個月前,邁克·德安東尼在離開奧蘭多的飛機上告訴火箭隊的球員,他將不會繼續執教火箭隊。從那一刻起,火箭隊就開始了選帥之爭,到目前為止這場競爭已經維持了一個月之久。
在這一個月裡,火箭隊面試了道格·裡弗斯、泰倫·盧、薩姆·卡塞爾、前籃網主帥阿特金森、德安東尼副手約翰·盧卡斯、名宿之子小韋斯·昂塞爾德、小牛助教史蒂芬·塞拉斯以及傑夫·范甘迪。
火箭隊走馬觀燈像選秀一樣選帥,在這期間,他們還經歷了管理層變更——莫雷下課,球隊副總裁的拉斐爾·斯通上任。經過幾輪的面試之後,目前保持在火箭隊視野之內的就僅剩下了小範甘迪、約翰·盧卡斯和史蒂芬·塞拉斯。
相比起後兩位,小範甘迪的級別顯然更高,畢竟有11年的主教練經驗,還打過1999年的總決賽。據說,小範甘迪現在已經開始招募自己的助理教練了。
其實在2016年麥克海爾下課之後,防守大師範甘迪就曾想過重回休斯頓,但是那時候火箭隊正好大肆開展『魔球理論』,最終選擇了德安東尼的跑轟戰術。
到如今,歷時四年的『魔球』宣告失敗,小範決定重出江湖,想和休斯頓火箭再續十三年前的那段舊情緣。十三年後再回首,咱們聊聊『姐夫』範甘迪的前世和今生。
『姐夫』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贏,如果你想擊敗所有人,你就必須活得比所有人都更苦一些。
這是傑夫·范甘迪幾十年來一直信奉的生活哲學和籃球理念,也是他這一生的真實寫照。
其實,小範甘迪這一生也挺苦的,不過主要還是他把自己逼苦的,因為他是個『典型的工作狂』和『強迫症患者』。
範甘迪出生於籃球世家,他的父親比爾·范甘迪曾是紐約州立大學的主教練。可是,高中時候的範甘迪看起來跟籃球一點緣分都沒有。
小範甘迪從小就長得矮,身板子瘦弱,一點身體天賦都沒有,比他哥哥大範甘迪差遠了。大範甘迪高中畢業後就被老範甘迪招進了紐約州大學,後來還成了校隊的明星球員。
可小範甘迪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從小就能吃苦,沒事的時候特別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裡苦練,立志也要成為一位大學明星球員。
小範高中畢業考進了名校耶魯大學,但學校籃球隊還是看不上他,任性的小範一氣之下就轉學了,轉到紐約羅徹斯特的拿撒勒學院就讀,氣的他母親一個月沒跟小範說話。
苦逼的小範苦熬苦挨,終於在這個學校打出了名氣,後來還入選了學校的名人堂。
進入NBA以後,小範甘迪師承『神算子』帕特·萊利。萊利也有句名言,『No rebounds,No rings』,沒有籃板就沒有戒指。帕特·萊利非常強調防守、籃板、整體性和紀律性,他把紐約打造成了第二支『壞小子軍團』。
防守和籃板球是一支球隊精神意志和統一性的最集中表現,是判斷你在球場上是否足夠努力的打球的最直觀的體現,萊利的執教理念和小範甘迪的人生哲學不謀而合。
1995年小範甘迪出師,他從萊利手中接過『紐約黑幫』。小範比萊利更加強調防守和籃板,甚至比萊利更變態,防守站位得拿皮尺給你量,少一寸都不行。
努力奮鬥、兢兢業業、梳著地中海髮型的小範,跟燈光酒色、浮華縹緲的紐約不夜城顯得那樣的格格不入。當年紐約的中鋒馬庫斯·坎比說,範甘迪啊,他就是個工作狂,他吃飯、睡覺,甚至連呼吸都在球館裡。
小範是紐約尼克斯的總教頭,但還開著一輛八十年代的破車,尼克斯隊當年送給他一輛奔馳SUV他都不開,就開自己那輛破車。
『工作狂』傑夫·范甘迪在大蘋果城待了7年,他打過總決賽,跟麥可·喬丹鬥過法,也抱過『鐵漢』莫寧的大腿,還吃過馬庫斯·坎比一記長拳。
在來到休斯頓以後,他把同樣的執教理念和生活態度注入到了那支火箭隊裡,將火箭隊變成了一支建立在半場陣地戰中的防守型強隊,一支以姚明為核心的攻防緩慢的球隊。
也就是說,弗朗西斯不再是球隊核心了,所有人都得圍著姚明轉。
以前是姚明跟著弗朗西斯跑,在後邊玩命的追他;範甘迪一來,變成了弗朗西斯配合姚明,把節奏降下來跟對手磨陣地戰。
從季前訓練營的第一天開始,弗朗西斯就懵了。他從來沒在這種節奏、攻守紀律的束縛之下打過球,他也從來沒想過要這麼打球。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會這麼打球。慢慢的過陣地,不許擅自個人進攻,耐心的跑戰術,首先嘗試把球攻到姚明手裡。
弗朗西斯殺人的利器——反擊和快攻,在範甘迪的體系裡全被拿走了。他難受的要命,怎麼看那個禿子怎麼不順眼。
2003-04賽季,姚明在範甘迪的體系中成長了球隊得分王。接著,弗朗西斯因為去看超級碗而誤了球隊飛機,遭到範甘迪的罰款和停賽,兩人的的矛盾不斷激化,並且在賽季當中時有交易流言出現。
2004年夏天,首輪被淘汰的火箭送出弗朗西斯、莫布利、凱文卡託三名首發,從魔術換回麥迪、「二叔」霍華德和泰倫盧。
2005年季後賽首輪,火箭隊在大比分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小牛隊4比3逆轉,搶七一戰整整輸了40分,姚麥60分,剩下8個人一共得了16分,火箭隊差點沒被打死。
2006年,火箭隊排名西部第12無緣季後賽。2007年季後賽首輪歷史重演,火箭隊再次在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爵士隊逆轉,和爵士搶七最後時刻,火箭隊戰術執行出現重大失誤被淘汰出局,賽後範甘迪黯然下野。
從那至今十三年,傑夫·范甘迪再也沒有出現在NBA教練的位置上,而那年他才45歲。
在休斯頓的四年,小範沒有實現任何成就,敗仗反而打了一大堆,特別是在中國球迷的心裡,那些烙印特別深。在很多人眼裡,傑夫·范甘迪是個固執、死板和不懂得變通的人,是個非常嚴格的教練和工作狂。
但是,如果你往深處想,範甘迪的方式沒錯,他所強調的理念沒錯。更苦一些,在訓練裡挖掘自己的更多潛能,在困境裡更多的堅持,對欲望有更多的控制,這些都沒錯。
只不過他無法將那支火箭隊真正融合起來,沒能在那支火箭隊裡實現他曾在紐約實現過的那些東西,那種極致的整體、自律和防守。
而現在的這支火箭隊需要的恰恰就是這些,需要一個能真正鞭策他們的人,更多的自律激發出更強的鬥志。在擁有頂級戰鬥力之前,先擁有一個自律的團隊氛圍,一個自律的氛圍是火箭隊現在所缺少的最重要的東西,比缺中鋒還重要。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曾寫過,不再流連聲色的詹姆斯·哈登在最近幾年有了飛躍的進步,但總在關鍵時刻差一口氣,連他自己都說:就差那麼一點。
也許範甘迪不是最適合火箭隊的教練,但他卻是一名能提升球隊氣質和心氣的教練。傑夫·范甘迪不是一個名帥,可他是一個好教練,他有些死板,但卻更有韌性。
誰知道,也許呢,也許『偏執狂』範甘迪能幫火箭隊續上那口氣呢?
總之,你得更苦一點,才能擊敗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