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看世界|在碑林博物館拍這張照片,我等了半個小時

2020-12-22 瀟湘晨報

良渚博物院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徵集活動:在良渚,看世界。

徵集令發布後,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各種美照、視頻和背後的故事。即日起,小時新聞將日更,分享他們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和遺產地的見聞。

【我是第位講述人 車虎 自由攝影師】

身為一個西安人,去碑林博物館卻是第一次。從小就知道碑林的存在,但從來都沒進去過。

西安碑林博物館建於1944年,在文昌門裡,佔地面積不大,院子很深。

進碑林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西安孔廟的舊址,這裡保存著太和元氣坊、泮池、欞星門、戟門等孔廟建築。

中庭裡這個掛著「碑林」牌匾的亭子,裡面保存著唐玄宗李隆基用隸書所寫的《石孝臺經》,刻於唐天寶四年。

西安碑林現存7座展室、7條碑廊和8座碑亭,共展示了1000餘種碑石墓誌。

顏真卿留傳於世的碑石之中最早的《多寶塔感應碑》,初唐四大家之一歐陽詢的代表作《皇甫誕碑》,記載基督教傳入中國情況的《大秦景教流行碑》,由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撰文,文章歌頌了唐三藏法師玄奘,碑文的書法是王羲之的筆跡的「三絕碑」《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都陳列在第二展室內。

碑林的古樹很多,緊挨著南牆的一株「太廟古槐」,在西安市的古樹名木中編號「0001」,已經有1100多年的歷史了。

院子裡這株,光禿禿,生的彎彎曲曲的,它背後的窗柩、柱子,則規規整整的,這直線與曲線的交匯,別樣的美妙。

和故宮博物院一樣,碑林的守護神獸也是喵大人,最紅的當屬「碑林颯露黃」。去的那天不巧,颯皇去太醫院頤養天年了,工作人員告訴我,這位正在「巡邏」的,是颯露赤橙綠青藍紫其中的某一位。

拍過碑林的人很多 ,我就想著用我的視覺方式呈現出一個不同的碑林。

我先逛了一圈,「踩」了幾個比較有感覺的點兒,逛的過程中有些好的景象,好的光線,能記錄的便及時記錄下來,當時的光線不理想或者人太多的,會再回到那個地方,等待想要的畫面。

碑林博物館只有這塊倉頡廟碑上有個孔,從這個孔看看過去,有種穿越歷史的感覺,我這頭是現代,而孔洞裡的另一頭,是遙遠的古代。

下面這張就是等了半小時的樣子,才拍攝下的照片。

被譽為「天下第一鍾」的景雲鍾,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了,聲音清亮悅耳,猶如鳳凰鳴叫。我們在除夕夜聽到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的「新年鐘聲」就是景雲鐘的錄音,現如今西安鐘樓上的鐘,則是景雲鐘的複製品。

光拍個鐘就很普通了,更何況,左邊還在施工,橫圖的畫面裡亂糟糟的。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在構圖上動動腦子。當前離景雲鍾近的物體只有這棵樹,有樹枝支撐,還是覺得畫面很空 ,不生動。等了一會兒,這位大伯來到畫面裡,剛好穿著亮色的衣服,站在鍾前, 能起到一個引導畫面的作用。

畫面形成那刻,我按下了快門鍵。

投稿請戳:你拍過哪些博物館和遺址?良渚博物院和小時新聞邀請你「在良渚,看世界」

【徵集細則】

面向全球,徵集你在全世界博物館、世界遺產地所拍攝的圖片或視頻(須原創作品),內容可以是博物館的建築或文物、世界遺產地的精彩一角等,配上200字以內關於圖片/視頻背後的故事。

一、徵集要求

1、投稿時間:2020年4月10日-5月10日

2、參評作者在規定期限內將參評作品電子版以附件形式,發送至徵集郵箱liangzhubowuyuan@163.com,郵件主題請註明「在良渚,看世界+作者名+聯繫方式」。

二、投稿作品要求

1、本次徵集活動面對全球的攝影師、攝影愛好者。

2、本次徵集作品形式圖片、視頻均可,投稿作品應為2018年-2020年間的原創作品,同時配以200字以內的文字,對照片、視頻進行闡釋。

3、投稿作品形式、風格不限,彩色、黑白均可。單幅、專題不限,專題作品組成內容不超過10幅作品。組照與單幅等同於一件作品。本次徵集,每位投稿人投稿僅限一件(組)作品。

4、投稿照片解析度不低於300kdi,格式為JPG/JPEG/PNG;視頻時長15秒以內,格式為MP4/AVI/MOV。數據不低2M、不超過5M。

5、每件(組)投稿作品需另附一段文字說明(不超過200字)和真實的作者信息(作者姓名、聯繫方式),缺少文字說明和作者信息視為無效投稿。

6、投稿作品須為原創作品,要保證內容真實、均不得對原始圖像進行任何影響真實性、準確性的像素添加、刪除、移動。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在良渚,看世界|義大利佛羅倫斯地震前10小時,我拍下了大教堂前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良渚博物院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徵集活動:在良渚,看世界。徵集令發布後,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各種美照、視頻和背後的故事。即日起,小時新聞將日更,分享他們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和遺產地的見聞。
  • 在良渚,看世界|在洛陽博物館,看西周的玉琮和玉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良渚博物院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徵集活動:在良渚,看世界。徵集令發布後,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各種美照、視頻和背後的故事。即日起,小時新聞將日更,分享他們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和遺產地的見聞。【我是第位講述者 潘勁草 攝影師】2019年去洛陽出差,會議結束後的空閒時間,我到洛陽博物館參觀和拍攝了一整天。洛陽是千年古都,藏品反映了華夏文明的起源和昌盛的歷程。
  • 在良渚,看世界|沒有玄彬的阿爾罕布拉宮,有他的回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良渚博物院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徵集活動:在良渚,看世界。徵集令發布後,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各種美照、視頻和背後的故事。即日起,小時新聞將日更,分享他們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和遺產地的見聞。
  • 走進碑林博物館看昭陵六駿還有碑刻石雕
    雖然蝸居西安已經有三十多年,但碑林博物館也就是去過兩三次,去了也就是走馬觀花,沒有真正了解它的博大精深,這次再次走進碑林博物館,說真的,是奔著昭陵六駿和關中八景去的,還有就是那碑刻書法藝術。知道昭陵六駿在碑林博物館還是一次去參加探尋關中十八陵活動,在探尋禮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也就是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時,我很驚詫,經過詢問,才知道這是仿造的,真正的昭陵六駿收藏在碑林博物館,所以就有一個願望,下次取碑林博物館時一定要去看一看這個被稱為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得珍貴古代石刻藝術珍品。所以有此標題。
  • 碑林博物館的「國寶名碑脫口秀」火了 講解員成網紅主播
    這一期白雪松專講《懷仁集王羲之三藏聖教序碑》的直播,不少忠實粉絲蹲守直播間守候,等著白雪松2個小時的「趣味課堂」。白雪松告訴記者,淘寶直播未來還將繼續「營業」,目前暫計劃每周上新一期。當好「網紅」需要不斷學習 才會有更多「新梗」雖然當主播是第一回,但是白雪松在碑林博物館擔任講解員,已經是第8個年頭了。
  • 西安碑林博物館|你最值得看的那些寶貝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1000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個號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就有四駿藏於本館。
  • 在良渚,看世界|還未完工的聖家族大教堂,他花了46年設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良渚博物院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徵集活動:在良渚,看世界。徵集令發布後,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各種美照、視頻和背後的故事。即日起,小時新聞將日更,分享他們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和遺產地的見聞。【我是第位講述人 薛凱文 學生】去巴塞隆納除了看足球,還能看啥?
  • 遇見——碑林博物館
    很早就聽聞碑林博物館是人類史上的文化史書書法瑰寶,一直心嚮往之,終於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有幸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 提前一天預約好電子門票,迫不及待的進入,一入大門就被景雲鍾吸引住了,仔細駐足觀賞,精湛的鑄造工藝,雖然歷史久遠,依然很完整,此鐘體現了唐代當時高超的冶鑄水平。據說其鐘聲洪亮優美,很是有名,可惜未能親耳聆聽。
  • 冬天,拍什麼樣的照片更容易在朋友圈集贊?這16張照片給你靈感
    @Christy Lau比如這張照片,可能就是日常的隨拍,一道光線投射到臉上,若隱若現展現出了口鼻眼2020也依舊在我大湖北的空氣裡茁壯。這張照片是不是和第一張照片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說,光影賦予了仙人掌以層次,而更進一步來說,陽光,似乎也給這張色調陰沉的照片帶了一種「活力與希望」。
  • 這張照片,我捨不得刪
    我從小生活在廣東,很少見到秋天樹葉變黃的景象,所以學校的銀杏讓我異常驚喜。那天,在陽光的映照下,銀杏披上了一層金燦燦的霞衣,我情不自禁舉起手機記錄了這一刻。 現在每次看到這張照片,我都格外期待學校的秋天。
  • 西安碑林博物館:名碑石經甲天下
    沿著西安永寧門東側的城牆漫步,行不多遠,便會遇見一座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古建築群,它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始建於1944年,是陝西最早創建的博物館。其源頭可追溯到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
  • 8年近50萬張照片!他為文物拍美圖
    原標題:攝影師黃翼8年為200多家博物館留下近50萬張照片他為文物拍美圖核心閱讀去過國內外200多家博物館,拍攝近50萬張照片,積累了近400萬粉絲。8年來,85後攝影師黃翼堅持用鏡頭記錄文物動人心弦的美。
  • 拍照片一定需要修圖嗎?看看這張照片的變化有多大
    首先下面的這張照片,是否也瀰漫著濃重的泥土氣息,為什麼如此,這是因為顏色的對比特別明顯,所以就體現出主體,在拍攝過程中可能沒有找好光線,又或者手明顯有抖動,所以才會出現此類情況,另外也是照片中有太多的複雜物,比如前面的箱子又或者後面的燈柱等等,如果這張照片在後期能夠經過修改,自然就可以加分。
  • 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在湖州市博物館拉開帷幕
    為什麼良渚古城遺址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什麼說良渚文化進入文明社會?12月7日,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在市博物館二樓拉開帷幕。神秘的圖騰、精美的玉器,由161件/組展品組成的展覽,帶領人們走進五千年前良渚人的世界。
  • 看碑林 嘗美食 跟著高曉松一起逛西安!
    說起碑林博物館,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西安碑林位列中國四大碑林之首,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被譽為「東方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的淵藪」「漢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上一期《國家寶藏》中,介紹了西安碑林博物館的3件國寶!詳情:昨晚,你被西安碑林博物館「圈粉」了嗎?
  • 這2張照片有5個問題,給阿姨拍照的禁忌,中年女性看過來
    侍墨點評:這張照片,優點省略一千字。都是老熟人,我就直接說不足了。這張照片,我找到了三處不足。其一,是草坪在河邊的部分,曝光過度了。其三,拍側背影。侍墨姑娘總是念叨「方法總比困難多」——老粉絲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阿姨想拍半身像,又想抬著頭的,可以嘗試拍背影,露少半張臉。參考一下上圖的示例。
  • 這張照片影響了我(4)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說我需要一些時間來安排下旅程和生活。他走開了一會兒,拿來了30個膠捲和800美金,「現在你已經準備好了,祝你好運,到了那兒給我打電話。」一小時後,我帶著迷茫和恐懼已經動身出發在路上了。這張照片是我剛抵達地拉那當天拍攝的最早一批中一張。我想這張剛好反映了我當時充斥著混亂疑惑和不安的心理狀態。
  • @所有人:小程序「i 良渚古城」今天上線,良渚古城遺址的「大眾點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對於新晉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來講,有點特別,這是她晉級之後過的第一個節日。她的應援團、幕後團隊老早就在「籌謀」,想給他一個驚喜。果然,今天一早,她就收到了第一個重磅禮物。
  • 環境特別美的景點,秦皇島鴿子窩公園、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館也在
    讀了萬卷書,走萬裡路,最大的夢想是遊覽世界名勝古蹟,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環境友好的觀光景點,這些地方是小編,只去過一兩個地方,喜歡旅行的你都觀光過嗎?秦皇島鴿窩公園鴿子巢公園(也叫鷹角公園)位於北戴河海濱的東北角,緊鄰濱海大道,是秦皇島市北戴河風景名勝地的四個景點之一,在鴿子窩裡看日出的話,經常能看到「巴士時間」的奇觀,鴿子巢遊戲中最受歡迎的項目是看日出,著名隨筆作家峻青描繪了在鴿子窩裡看日出的壯觀風景,每年一到春天和秋天,數萬珍奇的候鳥就在這裡覓食或停下來,又是一個新的景觀
  • 五一小長假來西安旅遊,碑林博物館免費預約,攻略你看了才知道!
    對於西安這座古城,許多人都不陌生,它是我國歷史上不可抹去的城市。不論你是否對歷史感興趣,對西安肯定是記憶猶新的,因為這裡是十三朝古都,這裡是千年古城,這裡是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許多人會把西安作為自己的旅遊目的地,每年來這裡旅遊的人多達上億人次,在這個五一假期更會有很多人來西安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