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都喜歡拍照,在外出就餐時會拍照,在外出旅遊時也會拍照,但是在整個攝影過程中,拍攝唯美的事物並非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反而是在後期的修圖上。有許多人都覺得修圖樂趣真的很多,殊不知在修圖過程中也同樣需要腦子,如果你在拍照之後沒有修圖,你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樂趣。
首先下面的這張照片,是否也瀰漫著濃重的泥土氣息,為什麼如此,這是因為顏色的對比特別明顯,所以就體現出主體,在拍攝過程中可能沒有找好光線,又或者手明顯有抖動,所以才會出現此類情況,另外也是照片中有太多的複雜物,比如前面的箱子又或者後面的燈柱等等,如果這張照片在後期能夠經過修改,自然就可以加分。此外也可以用修復的方式把眼前白色的盒子拿掉,至於燈杆儘量不要動,畢竟面積太大很可能就會穿幫,另外也是因為它本身屬於暗色系列,和周圍的草叢比較相近,就算放在那裡也沒有造成影響,接下來就應該進行結構的加強,剛才也說這張照片有著濃鬱的泥土氣息,再經過修改之後草木更加豐盛,而且道路就顯得更加泥濘,能夠有效的符合整體。
再來看一下這一張照片,本身就只是想要拍一個剪影,而在拍攝這張照片時,等了將近半個小時。只是在看到眼前的效果,是否也有人覺得有些功虧一簣呢,首先這是一張豎構的圖片,為什麼會留下很多的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這麼拍攝就會導致整個人看上去更小,而且背景實在是太亂,根本就沒有體現出剪影的特點,首先就應該使用橫圖,然後儘可能的離得近一些,如此剪映的人物才能逐漸的放大,另外還需要增加曝光,有效增強暗部的光線,能夠把前景完全地烘託出來,第三就是路過的行人如果能夠邁開步子,整體的效果也會更加出色。
這是在去年的時候隨手所拍攝的一張照片,本身是想要玩老套路的虛幻,而這張照片的幾何形狀鐵絲網倒也有著不錯的意境,但是在拍攝時好像拍攝者僅僅只把作業都放在幾何形狀上,根本就沒有重視後面的背景,
可以看到的是後面的背景早就已經被瓜分成兩個部分,右邊就是建築情,左邊是建築看上去。廠房實在是太強勁,明顯超過於鐵絲網,所以首先就應該躲開廠房,最好是拍一些比較低矮的小房子,這才能夠符合照片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