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逝去,無人放在心上
我知道有一座墳墓
那裡沒有屬世的炫耀,
只是一簇新土,
拱起了路邊清新的草地。
墳墓的形狀粗糙,
嫩黃的野花侵襲了不知名的華美涼亭。
出一簇簇的青草,
繁茂強壯,
好似起伏跌宕的長龍。
這裡沒有玫瑰的花香,
也沒有百合的優雅,
更沒有雛菊的花朵點綴其上。
墳頭上沒有花團錦簇
他生前無人知曉且遠離紛爭,
儘管天賦橫溢湧流到他的頭上,
他卻情願將其編織成「聖誕前夜的讚歌」
用最溫柔的藝術觸摸自己的內心;
或傾心投入,
為哀慟的人勾畫出平安的笑臉;
當基督從天上對罪人的愛顯明給他的時候,
他離開了屬世嘈雜的歡樂,
謙卑俯首在十字架下;
思想一切屬世的損失:
享樂、愛情、聲譽和歡愉的名字,
沒有任何獻祭,
能夠贏得基督所確保的獎賞,
是他替我們背負重擔
神的憤怒!
伴隨許多眼淚
許多畏懼,
許多嘆息,
和小信所發出的揪心哭喊,
他尋得了那賜生命的權柄
唯獨他的話語能融化石頭,
吩咐騷亂止息,
萬有得享平安!
如今他所尋求的
並非月桂樹枝編織的花冠。
他不再尋求積累屬世的知識,
也不徒然力求分享屬天之愛,
面對屬世的一切,
他的笑臉不再,
他的目光冰冷且傷悲;
即使再回到
充滿歡樂的清晨,
當成熟的玉米
在平原大地上翻起波浪,
質樸的小夥兒
歡天喜地
在勞作中期盼豐收,
卻再不能帶給他
一絲絲鮮活的意念。
春天以盛放的花朵
給灑滿陽光的清晨為衣裝,
美麗的春雨
也遍及青翠的草場;
春天綻放的頭一個花苞
雪蓮花
浸潤在雨露之中,
番紅花
也開始一展身姿,
縱有北風何所畏!
然而,即便是春天來到
也不能帶給他
一絲絲笑容,
他的眼目
在空中尋求
更為明亮的景象。
在那裡罪的鳥雲
不能入侵和遮蔽
凝望者的視線。
歡快的春天
卻如此悲哀地飛逝;
夏日的果園
鳥兒在歡唱自己的愛情;
但卻不會為了他
修剪它們對春的詮釋。
他的耳朵聽不見,
他的故事在傳說。
在他的墳頭上,
有青草隨風搖曳
路過的人們
沒有留下一聲嘆息。
他們不認識他
他們不會認識他;
既然如此,
為什麼
要為沉睡於此的死者
落淚呢?
我也不會哭泣,
雖然有時在睡夢中,
我會滿心喜愛
緊緊抓住他溫柔的手,
看見他
站在我的床邊,
將頭斜靠在我的胸口上,
他勸勉我得安息,
不分晝夜,
直到我可以說
我已經找到了聖潔的土地,
有貴价的珍珠
埋藏其中
直到所有
捆綁靈魂的繩索,
和一切蒙蔽靈魂的謊言,
都……
麥克謙緬懷哥哥安息主懷而作詩
▼
羅伯特·慕烈·麥克謙(1813-1843)不僅給他同時代的人帶來過巨大的衝擊,其遺著也影響了他以後世代的人們。
他未滿三十就英年早逝,事奉生涯也為時甚短。但他的布道吸引了無數的人們聚攏來聽福音。他留下的數量可觀的資料、講章和筆記,已經多次付印,造福了幾個時代的信徒。
他在靠近斯德嶺(Stirling)的拉博特(Larbert)和丟尼佩斯(Dunipace)作過助理,這段短暫生涯成為他在丹狄(Dundee)不到八年時間裡聞名遐邇,流傳青史的事奉的前奏。那是怎樣的八年啊!他親眼目睹了神的靈觸及到整個教區4000個靈魂的深處。教區教堂只能容納1100個人,到後來卻幾乎裝不下來聽他們才華橫溢的牧師布道的人。聽眾們站在過道上;坐在講壇的階梯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聽見他所宣講的生命之道,無不淚下。據說在他事奉的後期,教區裡已興起了39個禱告聚會。
這就是麥克謙在丹狄短暫事奉的那些日子。他在教會內外的事奉,對把福音傳給猶太人的熱心,我們在此無法詳述。完成了詳盡的蘇格蘭東北部布道旅行指南之後,他於1843年3月12日在心愛的聖彼得教堂講了最後一次道。致命的疾病使他心智迷亂。但在他的病床前,人們所捕捉到的最後遺言是:"這個教區,主啊!這群人,這整個地區!"3月25日,星期六的早晨,他永遠歸回到主的懷抱裡。
麥克謙屬於那種為數甚少的傳道人,其作品值得不斷付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