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至16日,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開展教研協作體活動。在實驗小學報告廳,來自小河口鎮、高陵鎮、天鵝洲開發區、筆架山辦事處各小學老師四十餘人與實驗小學的老師們共同參加了此次教研協作體活動。
以讀促學,探討古文教學
實驗小學骨幹教師鄭焱執教《司馬光》一課,帶領學生領略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課堂以「看圖識故事」激趣導入,輔以文言文和現代文進行比較感知,妙以「讀」為軸,將課堂串聯,每一個環節的讀都是層層遞進,從讀準字音到讀出節奏,再到引導理解文意,接著配樂誦讀,最後熟讀成誦。
鄭老師沒有提前預上課程,用實例來告訴我們:示範課不是一場戲,只能讓人欣賞,而是一首詩,可以讓人人傳誦。
以情入境,體驗數學快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驗小學骨幹教師劉紹群選擇綜合實踐領域裡的《確定公平的起跑線》這一課程進行研討。教師以「怎樣確定公平的起跑線」這一生活問題出發。課前,帶領學生到學校操場進行觀察、測量,訪問體育老師有關跑道的知識,獲得豐富的感性體驗。課中,把從實踐中獲得的體驗綜合運用到研究標準跑道位置的確定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討論、思辨,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課上,教師帶領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奧妙,體驗數學的精彩。
以思為界,畫好課堂長相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在語文評課環節,楊小明老師從「梯級誦讀助體悟、逐層推進破難點、藉助插圖傳方法」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認識。羅晶老師從「初見文言文,激趣為導;以讀為軸,開啟學習之門;重視方法的指導和遷移」幾方面來分享自己的感悟。汪蓉老師和來自錦州小學的張萍老師從課程中如何落實語文單元目標的著手點和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來設計教學細節等方面交流自己的想法。
數學評課環節,頓辰辰、施巖兩位青年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收穫,談成長。王秋香老師,錦州小學沈愛民校長從增強學生數學綜合應用意識,找準學生認知衝突等方面交流了想法。王萍老師從「問題性、綜合性、實踐性」三個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評析。
實驗小學教師發展中心顧問何麗紅老師對綜合與實踐領域的教學提出想法:一是要經歷實踐與思考的過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活動經驗,達到既定目標。二是有效的數學思考是綜合與實踐活動的靈魂。三是教師要善於在綜合與實踐中傳承傳統文化。四是教師可以自己探索拓展綜合與實踐的內容,成為課程的開發者。我們在前行探索的道路上驚嘆:課堂原來如此,課堂不僅如此!
實驗小學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劉瓊用詩意的語言就「課程本身、磨課過程、評課環節、教學思考、美好期待」作了精妙的點評和美好的展望。
以研聚智,助力共生共長
研討課是用最直觀的方式傳遞教學思想、展現教學手段、呈現教學方法,是教學研究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共同烹飪的一道精神大餐。
砥志研思恆篤行,潛心畢智齊致遠。我們將繼續加強集團協作體、區域合作體的溝通和交流,建立學校成長共同體機制,形成「互促提高,資源共享」的合作常態,共同打造高效課堂,辦人民滿意教育。
文 字:畢 瑩 張貴霞
微校團隊:鄭 焱 張建兵 伍胡蘭 段紅豔
審核推送:袁玉和 袁 立
【來源:石首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