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新竹監獄開辦監獄犬訓練班,指導服刑者訓犬,協助服刑者刑滿後有工作,對人生恢復信心。
新竹監獄12年前引進監獄犬制度,開辦監獄犬訓練班,每年都維持有6-7名服刑者照顧7隻狗,每周四下午都請訓犬師上課,指導服刑者訓犬技術,所用流浪犬由當地流浪動物之家與新竹動保所提供。
臺灣新竹監獄服刑人訓犬。臺灣《聯合報》記者張雅婷攝影
除了幫助服刑者通過寵物訓練師的考試,獲得一技之長,這項舉措也讓狗成為服刑者在監獄的心靈支柱,在照顧與訓練狗時學會尊重每一個生命。
監獄犬訓練班成員中,27歲阿翰表示,過去自己結交損友販毒,1年多前入獄,先在電子工廠幹活,直到半年前加入監獄犬訓練班,通過訓練狗Momo,才開始對人生又充滿熱情與期待。
談起照顧Momo,阿瀚眼神柔和地說,Momo很黏人,「她大概以為自己是人吧,都不跟其他狗玩」,自己也視Momo為女兒,還為Momo製作了紅色披風,令Momo表演時彷佛「超人狗」般華麗帥氣。Momo相當乖巧,讓阿瀚在獄中有了精神支柱,照料Momo的過程中,讓他衝動的個性逐漸軟化,戾氣全失,像鄰家大哥般和藹可親。
臺灣新竹監獄服刑人訓犬。臺灣《聯合報》記者張雅婷攝影
監獄犬訓練班班長小胖的夥伴是混種犬Nana。他原本在獄中也是從事電子工廠工作,日復一日的生活枯燥乏味,直到一年多前通過監獄徵選,順利加入監獄犬訓練班,除了訓練狗聽口令,還要不厭其煩地教狗轉圈、翻滾、跳躍等等,常常在烈陽下訓練一整個下午,每次看到Nana明明很累了卻仍繼續練習,讓他深受感動。
鄭姓教導表示,監獄犬訓練班的每隻狗都接受過訓練,且會聽口令,12年來,新竹監獄已訓練了73隻狗,其中66隻被民眾領養。認養人需經評估合格,才能把狗帶回去。
其實,狗服務於臺灣很多公共機構。臺中消防局飼養了6隻消防搜救犬,原本用於地震搜尋與山中事故搜救,增加訓練課程後,還能協助尋找越來越多的走失迷路的失智者與老人。
除此之外,狗也能當「醫師」。南投縣1家醫院就曾讓「狗醫師」到老人照料中心陪伴老人,效果不錯:老人只要下指令,「狗醫師」就會陪老人散步或協助老人抬腳,幫老人恢復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