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淺釋 466
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睺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
天聲:天,就是三界諸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為什麼會生到天上去呢?因為人持五戒、修十善,所以死後就生到天上,享受天福。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能聽到天上的人所說的聲音。
一聽這個人,啊!這個人將來會生天!或者一聽這個人,知道這個人是從天上來的,現在又做人世間的人了!
龍聲:有龍神的聲。一聽龍這個聲音,知道這條龍在往昔生中做過什麼事情,它是什麼因緣而墮龍身;或者他將來要墮龍身,或者它現在已經是龍身。這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或者他過去是龍身,現在是人身;或者現在是人身,將來是龍身;或者過去是人身,現在變成龍身。一聽聲音,就知道這前因後果。
夜叉聲:夜叉,是一種鬼的名字;這是梵語,翻譯為速疾,跑得非常快的捷疾鬼。這種鬼有三種:(一)地行夜叉,不會飛行,可以在陸地上行走很快;(二)空行夜叉,是在虛空中飛行;(三)天行夜叉,是在虛空中飛行。
乾闥婆聲:乾闥婆是梵語,翻譯為嗅香神,它歡喜聞香味。帝釋天有大法會,玉帝一燃起牛頭栴檀香,它就嗅香而至,到玉帝那地方,就給玉帝奏音樂、跳舞戲。
乾闥婆也是有過去、現在、未來這三種講法。或者它過去是人身,現在是乾闥婆身;或者現在是人身,未來是乾闥婆身。一聽他這聲音,就知道他過去的因、現在的果和未來的果。
阿修羅聲:阿修羅是梵語,翻譯為無端正。男的阿修羅相貌生得非常醜陋,女的阿修羅相貌生得非常美麗。天上的阿修羅,有天福,沒有天人的德行,其性好鬥。
這阿修羅的聲音,也是按照三世來說:或者過去是阿修羅,現在是人;或者現在是阿修羅,將來是人;或者現在是人,將來是阿修羅。一聽他這個聲音,就知道他將來受什麼果報。
迦樓羅聲:迦樓羅是梵語,翻譯為金翅鳥。大鵬金翅鳥專吃龍,它吃龍,就好像我們人吃麵條一樣。龍雖然是很大一條,還是屬於蟲子之類的,不過它是蟲類最大的。所有的鳥都吃蟲子,小鳥就吃小蟲子,大鳥吃大蟲子,大鵬金翅鳥是鳥類中最大的,它就吃龍這大蟲子。
大鵬金翅鳥的翅膀,一展開有三百六十由旬那麼長,它用翅膀一扇,把海水就都給扇成兩半,這三百六十由旬的地方就沒有海水了。龍是在水裡藏著,這時候沒有水了,龍就露出來,沒有地方可以隱藏它這個身體了;於是大鵬金翅鳥就把龍像吃麵條似地,那麼吞到肚裡去了。
所吃的,都是年輕的龍,老龍在水最深的地方藏著;把年輕的龍都給吃了,老龍也就沒有法子再不管了,於是想辦法來對治這大鵬金翅鳥。龍王想盡了方法,也沒有法子可以對抗大鵬金翅鳥。以後突然想起來:「哦!釋迦牟尼佛是最大慈悲心,我去請佛來幫助我!」於是來到佛所,求佛來救它。
釋迦牟尼佛問:「我為什麼要救你呢?你有什麼災難了?」龍王就說:「現在在這個世界上,有大鵬金翅鳥,它把我的龍子龍孫都給吃了,將來我這龍的種類就會斷絕了。求佛慈悲,來救一救我們這龍的種類!」
佛說:「那沒有什麼問題!我把這舊的袈裟送給你。你把這袈裟拆成一縷一縷,每一條龍的角上掛一縷線,就可以了!」龍王回去就照辦,大鵬金翅鳥再把海水扇幹了,也看不見龍在什麼地方,就看見佛的袈裟在那兒。
大鵬金翅鳥也有點神通,它知道是釋迦牟尼佛用神通來救龍,所以也來佛所,對佛說:「世尊!您不給我們龍吃,我們就都要餓死了!我們吃的又多,一定要龍那麼大的身體才夠吃得飽,現在龍沒有了,那我們是要餓死囉!您這是對龍慈悲,對我們大鵬金翅鳥可就不慈悲了,您這就不普遍、不平等了!」
佛說:「在我法裡頭,要戒殺放生,你吃龍,這也是殺生。你殺生,冤業越結越深,今生你吃龍,來生龍吃你,這互相吞食,冤業不能了。你現在不要吃龍了,要吃齋,不要再吃肉了!」
金翅鳥問:「那吃齋,我吃什麼齋呀?到哪地方有齋吃啊?」佛說:「以後我的弟子在午齋的時候,他們送一份供養給你,你以後就不要吃龍了!」這樣子,釋迦牟尼佛和大鵬金翅鳥訂下這個條約。
以後龍也不需要怕大鵬金翅鳥,大鵬金翅鳥也沒有餓死,乃至於到現在,我們在午齋時送出七粒米,一份就是給大鵬鳥吃的。
你一送這個食出去,要是開五眼的人,就會看見大鵬金翅鳥飛來,把這個東西吃了。所以它不需要吃龍,也餓不死的。因為我們受佛這個遺囑,所以到任何地方,佛的弟子吃飯,都應該給這大鵬金翅鳥送一份供養去。
緊那羅聲:緊那羅,也是天龍八部之一,翻譯為疑神,因為他頭上長了一個犄角,令人懷疑,就稱為疑神。他也是在帝釋天那地方奏音樂的,是帝釋天的樂神。玉帝──就是天主,一有大的宴會,他去給奏音樂,奏的音樂非常好聽。
摩睺羅伽聲:摩睺羅伽,翻譯為蟒神,這是大蟒蛇。
以上是天龍八部,它們各有所因,所以將來各有所成的果。這樣種種的聲音,講說《妙法蓮華經》的這位法師,都會知道,皆能明了。
粉絲福利: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字 「大悲咒」、「楞嚴咒」、「宣化上人」,「電子書」 即可分別獲取 大悲咒、楞嚴咒注音易背誦修持儀軌,宣化上人事跡 ,以及 宣化上人23本電子書(PDF) 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