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廣西抗癌協會、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暨2020年廣西腫瘤學大會開幕。大會圍繞「精準規範 協作發展」主題,聚焦腫瘤精準診療和預防幹預,從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多層面探討腫瘤標誌、大數據應用與臨床轉化研究,傳播新理念,分享新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林東昕、於金明,中國科學院院士董晨,美國、新加坡、日本、泰國等國的腫瘤研究領域資深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多個省區市的國內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共襄盛會,大會線上線下共組織包括越南、緬甸等東協國家留學生在內的15000多人參會。廣西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納翔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致辭。
大會開幕式現場
納翔在致辭中表示,黨和國家始終把維護人民健康、增進人民福祉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已經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號召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這既是對更好維護人民生命健康提出了奮鬥目標,更對廣大醫學科技工作者賦予了新時代光榮使命。
納翔表示,廣西抗癌協會在履行協會公益科普宣傳和學科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提高群眾健康意識和提升廣西整體腫瘤規範化防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會為構建人類健康共同體展開國際交流合作,充分發揮了廣西作為中國和東協國家合作交流重要樞紐和橋頭堡的作用,體現了使命與擔當,也更有效地促進了廣西腫瘤醫學技術的進步與學術繁榮。他表示,科協是科技工作者之家,始終以助力科技工作者的價值實現為使命,倡導並推動國際間科技、人才的開放合作與交流。廣西科協正在著力實踐「科創中國」,大力推行「科技搭橋行動」,為科技成果的供需雙方穿針引線、牽線搭橋。願與到會的代表們共同發揮廣大腫瘤防治領域科技工作者智力優勢,助推腫瘤防治學領域科技創新,攜手推動建立腫瘤防治領域創新合作機制,共同營造腫瘤防治良好社會氛圍,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
納翔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
據悉,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從2018年起每年11月在南寧舉辦,為腫瘤防治領域專家學者、行業領導者搭建了分享學術成果和交流經驗的國際化平臺,促進中國與東協以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間在腫瘤防治領域的深化合作。
圖文:黃建華
原標題:《納翔出席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暨2020年廣西腫瘤學大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