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UICC)、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隆重召開。馬中抗癌協會、中國抗癌協會團體會員單位——聖丹福廣州現代醫院共同承辦了東協國際腫瘤整合醫學論壇。本次大會邀請了東協各國的腫瘤專家學者,聚焦東協腫瘤整合醫學新進展、腫瘤精準治療、腫瘤微創治療及腫瘤整合醫學四大主題!
舉辦方秉承大會主題:"腫瘤防治、贏在整合",聚焦"整合醫學、精準醫學、轉化醫學"等前沿知識,就腫瘤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等臨床與研究熱點領域的新觀點、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廣泛交流與研討;推廣世界最新腫瘤防控研究成果,搭建東南亞和中國最前沿的腫瘤治療技術交流平臺。
在大會第三單元——腫瘤微創治療中,來自聖丹福廣州現代醫院戴文燕主任的講題——《IV期乳腺癌全身治療聯合氬氦刀消融療效探討》引發了廣泛討論。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上皮或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家族史和乳腺癌相關基因、生殖因素、性激素、營養與飲食、環境等因素有關。早期乳腺癌多數無明顯症狀,多在健康普查中發現。大多為乳房無痛性腫塊,晚期出現乳頭回縮、乳腺皮膚"酒窩症"或橘皮樣變、甚至出現腫瘤破潰出血、感染、疼痛,腋窩淋巴結腫大,出現遠處轉移相關壓迫症狀等表現。晚期乳腺癌治療方法包括:化療、內分泌、靶向、免疫、手術、放療、微創治療、中醫中藥等,根據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和患者的身體狀況,聯合運用多種治療手段,以全身治療為主,局部治療輔,多種治療方式排兵布陣,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冷凍消融是一項既古老又年輕的技術,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人應用冰來治療感染傷口及各種刀傷。被稱為冷凍技術的"氬氦刀"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太空火箭制導技術,唯一兼具超低溫冷凍和熱療雙重效能,經美國FDA批准用於精確靶向殺死癌細胞的高精度治療技術。
冷凍消融實質是"超冷凍+熱療"治療腫瘤,是一種重要的消融技術。當氬氣在針尖內急速釋放時,可在十幾秒內冷凍腫瘤病變組織至零下120℃~零下180℃形成冰球,冰球內的腫瘤組織"饑寒交迫",既處於缺血缺氧的"飢餓"狀態,又處於零下180℃的超低溫,造成凝固性壞死;當氦氣在針尖急速釋放時,將急速升溫到20℃~40℃,快速將堅硬的冰球解凍爆破,從而達到摧毀腫瘤組織的作用。降溫和升溫的速度、時間和冰球大小與形狀,都可以精確設定和控制。
冷凍消融治療病例:
患者資料:57歲。因診斷左側乳腺癌1年破潰三個月入院 NRS 8分,既往行CAF方案化療6療程。於2013年12月14日入院。免疫組化: ER(+++,)、PR(+++)、Her-2(-)、Ki67(80%)。
診斷:左側乳腺癌雙側腋窩及鎖骨上淋巴結轉、腹膜後淋巴結、多發骨轉移T4cN3M1 Luminal B1型。這是一例腫瘤體積大,有淋巴轉移,並發生了遠處轉移的晚期乳腺癌病例。
治療經過:
經MDT討論後先TX(泰素帝針100mg iv d1 +希羅達片早1.5 Bid*14d)和乳腺冷凍消融。
先行TX化療兩療程、療效評估SD,在第三療程化療後進行第一次乳腺氬氦刀消融共兩次。
TX*6 臨床療效評估全身:PR(鎖骨上淋巴結消失、腋窩PR)單藥希羅達維持療程,左側乳腺創面癒合。
轉歸:左側乳腺局部CR。用阿那曲唑1mg 維持20個月後左側腋窩PD,改為氟維司群維持9個月雙肺再次PD,改用NP化療(回印尼化療),在我科前後隨訪33個月左側乳腺未見局部復發。總生存時間61個月。
臨床觀察發現,對於晚期乳腺癌,特別是乳腺局部潰爛出血的患者,在全身治療基礎上聯合乳腺原發灶冷凍消融,可以快速控制腫瘤出血;達到減瘤、或者滅瘤的效果。冷凍消融還能促進破潰面的癒合,減輕全身腫瘤負荷、提高全身治療療效。
中國腫瘤學大會是腫瘤界人才的盛會,同時也是各種腫瘤新技術展示最好的舞臺。腫瘤微創治療可以說是腫瘤治療新技術的一個亮點,在晚期腫瘤患者往往身體較差,不能手術,也不能耐受大劑量放化療的時候,腫瘤微創治療說不定就是患者救命的那一線希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