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生活中出現了很多的新事物,新事物的誕生給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聯繫方式、出現方式和工作內容等都產生了很多的不同。例如:網購的出現讓人們身在北方,就能買到南方的產品;行動支付的出現,讓人們減少了對現金的使用;微信的出現,讓人們可以網上見面聊天。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產物,人們的生活出現了很多的變化,也產生了很多的新興行業。今天我們來說說網約車行業。說到網約車,大家最先想起的可能就是滴滴了,根據媒體報導,滴滴的日訂單量超過2000萬,日營業額超過5億元,淨利潤近1.5億元。
在網約車市場,滴滴佔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人們出門打車多會選擇滴滴,這也讓更多的司機開始進入滴滴搶佔生意。在滴滴剛進入市場時,許多司機每月的收入都超過了1萬元,這一點並不誇張。受到了司機的喜愛,同時收穫了更多的用戶。
在滴滴剛興起時,就希望迅速佔領市場,所以對滴滴司機和乘客提供了大量補貼。滴滴司機的「待遇」非常好,司機可以迅速獲得很好的利潤。滴滴打車司機的數量一度達到1166萬,其中包括約100萬名全職司機。因為滴滴的存在,很多人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
然而,在當前生活中,許多司機對滴滴的「規定」感到不滿,尤其是南通的司機,他們再次罷工。為了解決早晚尖峰時段的問題,滴滴強制要求司機在尖峰時段收到一定數量的訂單。如果他們符合要求,他們將得到40元的補貼。如果達不到要求,將會被扣分。
這聽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規則,但許多滴滴司機發現,儘管滿足這一要求會得到補貼,但單價已大幅降低。一名司機開玩笑說,以前是每公裡6毛錢,但在規則改變後變成了每公裡4毛錢,相當於抽走了原來工資上三分之一的收入。
這一規定已經成為司機逃跑的導火索,許多司機表示,現在網約車行業已經進入了較為成熟階段,從業人員真的不少,現在的錢並沒有那麼好賺了,畢竟人多競爭也就更多。對於滴滴平臺來說,他們的顧客多,司機也多,發展很是不錯,但對於司機從業者來說,有時候就是白費時間,要不就是接不到單子,要不就是接到單子賺的太少。此外,該平臺還發布了一些新規定,也導致許多司機喊「不能跑」,滴滴迎來了一波「罷工浪潮」。
一、規定車輛價格超過12萬元
該平臺要求滴滴司機的車輛價格超過12萬元,主要是為了方便乘客的乘坐。但是這對滴滴司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因為很多註冊了滴滴平臺的司機一開始都會選擇低成本的車來運營,以降低初始投資成本。這一規定無疑增加了滴滴司機的財務負擔,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不願更換新車,而是選擇離開該平臺。
二、保險費高
網約車的出現,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的安全問題。為了更好地保障乘客的安全問題,滴滴出臺了新的規定。加入滴滴的司機就要繳納車險和1.2萬的運營險。可以說還沒接到訂單,還沒賺到錢,就要先為平臺支付錢了。
許多想要註冊滴滴平臺的司機得知這些消息後就要退出,因為他們覺得在開始接單之前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許多司機不願承擔如此沉重的財務負擔,只能離開滴滴。
三、車輛行程不得超過60萬公裡
滴滴平臺規定,註冊滴滴的車輛行駛裡程不得超過60萬公裡,購買時間不得超過8年,否則訂單無法正常發送。很多司機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因為要從滴滴賺到錢,他們就得接更多的訂單,跑更多的路。如果他們每天跑10個小時以上,幾年就能跑完60萬公裡。如果這樣算的話,那司機是相當吃虧的。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車格外愛護,尤其是司機,他們本就是靠著接單賺錢的。但跑的公裡數卻是難以直接控制的,如果按照60萬公裡來算,那幾年的時間就能跑完,這輛車可以說是報廢了。
如果真的賺到了大錢,賣掉後再買新車也行,但錢本就不好賺,還要為了繼續接單而換新車,可以說又是一筆大投資,讓人很難承擔得起。所以,對於滴滴司機們來說,這不是一項好買賣,尤其是對於車輛行程幾乎達到60萬公裡的人來說,他們如果不能換車的話,那也就不得不退出平臺。
滴滴的出現確實為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也讓很多人開始做起了副業,不僅可以通過工作賺錢,還可以在業餘時間來跑滴滴賺錢。但隨著滴滴平臺所出具的一系列規定,也讓司機遇到了更多的難題,不得不離開滴滴。
你的工作是什麼呢?如果你是滴滴司機,你對滴滴的平臺規則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