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農信社理事長
李文鵬
楔子:紅山文化作為遼河流域發達文明的代表,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處冀、蒙、遼三省交界處的平泉市正是紅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相傳清康熙皇帝巡獵途中,見街中心有一股泉水平地湧出,水量大且質好,甘甜爽口,清澈見底,不禁稱讚:「聖地平泉。」冀北明珠——平泉,由此得名。在歷史悠久的平泉,有一家紮根本土,服務百姓,致力於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銀行」的農信社——平泉農信社,幾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這片熱土上,為平泉的經濟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立足縣域、服務三農、扶持小微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平泉市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平泉農信社」)始終踐行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的理念使命,紮根本土,為地方經濟、百姓提供定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平泉農信社積極參與抗疫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一面「金融抗疫」的旗幟。
近年來,平泉農信社的規模實現平穩增長,截至2020年6月末,平泉農信社資產總額達147.75億元,較年初增加14.76億元,增長11.1%;負債總額136.92億元,比年初增加14.24億元,增長11.61%,曾榮獲河北省聯社2016~2018年度經營管理先進集體、河北省聯社2019年度經營管理進步獎,並連續多年獲得「助力縣域經濟貢獻獎」,被平泉市委、市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單位」。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平泉農信社發展歷程和發展特色,本刊記者專訪了平泉農信社理事長李文鵬。
砥礪前行,
逐夢路上的感動瞬間
在平泉農信社的發展過程中,有輝煌有低谷,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淚水,可以說是平凡但不平淡。李文鵬理事長表示,他一路陪伴著平泉農信社的成長,見證了無數感動場面,並與記者分享了四個令人難忘的瞬間。
第一件事是業績創歷史新高。2019年1月2日,平泉農信社舉辦了2019年首季「開門紅」動員誓師大會,拉開了全員營銷的序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2019年一季度,農信社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並成為承德市農信機構首家存款突破100億元大關的縣級行社。「這是平泉農信社的歷史性時刻,是大家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回應,我很榮幸能見證這一時刻。」李文鵬眼含熱淚的說道。
第二件事是不良貸款清收風暴啟動儀式。2019年3月15日,平泉農信社在平泉市中心廣場舉辦了規模盛大的不良貸款清收風暴啟動儀式。此次不良貸款清收風暴活動既是提升信用社信貸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的契機,也是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升農信社服務「經濟強市,魅力平泉」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契機。
第三件事是「農信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平泉市委與平泉農信社聯合舉辦了「農信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以比賽的形式豐富了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擴大了平泉農信社的影響力,受到了群眾的認可,紛紛稱讚平泉農信社是「百姓自己的銀行」「家門口的銀行」。「我還記得在『農信杯』歌詠比賽中,各機關事業單位以團體的形式參加比賽,和我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且由於我們在活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平泉市委、市政府授予我社特別貢獻獎,這是屬於我們的榮耀。」李文鵬回憶道。
第四件事是以「雙基」共建「整村授信」為抓手,搭建「致富橋」。「整村授信」實際上就是將貸款調查提前,為百姓節約時間成本,實現辦貸效率的提升,做到隨到隨貸,隨時提款,隨借隨還。「『整村授信』是『零售業務批發做』的典型,這項工作不僅標誌著我社信貸投放工作從傳統的等客上門向主動獲客轉變,而且為村民們提供了『備用錢包』,讓大家創業生產有了底氣,有了膽量!」李文鵬激動地說。
立足三農,
勇當鄉村振興主力軍
一直以來,平泉農信社始終牢記使命,立足三農,回歸本源,堅持「支農、支小、支散」的市場定位,大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切實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
【創新發展特色產業鏈 】
平泉農信社精準對接食用菌、蔬菜大棚、山杏加工、果殼工藝製造等市域特色產業的金融需求,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為農戶和企業量身定製了「庫存貸」「園區貸」「親情貸」「惠農貸」「惠商貸」等一系列信貸產品,解決了農戶借款難、擔保難的問題,並將從事相關產業的農戶、上下遊企業連結到一個產業鏈條上,有力的支持了特色產業鏈的發展,打響了平泉市「中國食用菌之鄉」和「中國山杏之鄉」兩張名片。
以支持山杏產業鏈為例,承德亞歐果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杏仁加工、銷售為主的企業,主要為杏仁飲品公司供貨,需大規模採購存儲杏仁來滿足生產需要,但由於生產、銷售、回款環節存在滯後性,導致該公司的現金流不足,從而錯過了收購杏仁的最佳時機,進而影響了公司的整體收益。平泉農信社得知此事後立即採取行動,對該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並對杏仁市場進行了調研,最終決定以50%的存貨貸款抵押率為其授信庫存貸,有效地解決了該公司的現金流不足的問題,為企業及時採購原材料,降低經營成本提供了便利。此外,平泉農信社還通過市場摸底、銀企對接有效的連結了承德綠世界活性炭有限公司、承德樂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逐步形成山杏——杏核——杏仁——杏仁油——活性炭——熱電——有機肥的循環產業鏈。
【對標「難點」精準扶貧】
「扶貧」與「扶志」相結合,激發脫貧「新動能」。平泉農信社向小寺溝鎮姚杖子村派駐工作隊,深入了解貧困戶的家庭情況,鎖定致貧原因,為貧困戶量身定製了脫貧方案。平泉農信社先後出資15萬元,為4名貧困戶家庭修繕危房,改善了貧困戶的居住環境;出資10萬餘元完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綠化村級公路,改善了村級基礎設施條件;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特點,先後投入資金10萬餘元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紅薯種植園區、蔬菜大棚產業項目園區就業,構建起「產業園區+貧困戶務工+賺薪金脫貧」的扶貧新模式。
銀企聯手,協調推動產業扶貧發展。平泉農信社以信貸支持產業扶貧為重點,依託龍頭企業,將金融扶貧的重心向支持扶貧產業發展傾斜,實行利率優惠、無還本續貸等優惠政策,助力扶貧企業的生產經營,扶持了平泉市中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扶貧龍頭企業。「截至2020年6月末,我社已發放扶貧龍頭企業貸款40筆,金額5.33億元,發放「政銀企戶保」貸款27筆,金額6079.8萬元,累計幫助3846戶建檔立卡戶實現穩定脫貧。」李文鵬補充道。
依託扶貧信貸,助力農戶脫貧致富。為切實解決貧困戶脫貧致富無資金的難題,平泉農信社積極對接政府扶貧及農業部門,了解扶貧產業和扶貧項目的發展規劃,多渠道對接鄉鎮政府、村委會和貧困戶,摸清扶貧信貸資金需求,為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戶提供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簡化貸款審批流程,加大扶貧小額信貸的投放。
踐行普惠,
發展小微及便民服務
普惠金融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持續性的重要工作,要下大力氣加快轉型升級,激發助農、惠商新動力,構建起普惠金融生態鏈。
【完善小微業務信貸審批制度】
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是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的主要方式是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目前,小微企業信貸規模已經逐漸成為監管考核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平泉市農信社信貸業務的重要來源,加強對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的防控對銀行創造利潤、實現經營效益以及健康發展都至關重要。「平泉農信社做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地方金融機構,對縣域內優質的小微企業客戶絕不惜貸、懼貸。」李文鵬說道,同時,他還向記者解釋了平泉市農信社的風控管理措施。
加強信貸管理,嚴格執行貸款「三查」制度。根據企業規模、發展前景等實行一企一策,同時把網點主任和信貸人員的績效與小微企業的信貸資金規模、小微客戶數量、貸款質量及效益等綜合指標相掛鈎,從制度上調動網點對小微企業的授信積極性,從而促進和保障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
注重企業徵信記錄及基本情況。除了要重視企業徵信記錄的參考性,還要通過「天眼查」「企查查」等網站進行貸前調查,以便更加全面的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增加企業信貸的可靠性。
重視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小微企業經營規模小,大多數為家族企業,企業經營者個人的經營管理能力、信用狀況和道德水平是企業能否經營成功的關鍵。因此,平泉農信社貸前調查時首先要通過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查詢經營者的信用記錄。其次,再通過與其接觸過的供應商以及工商稅務部門了解和考察經營者的社會聲譽和道德水平。同時,網點負責人要通過與企業經營者的直接溝通,隨時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跟蹤企業的實際財務情況。對於有不良個人信用記錄、社會聲譽不佳的企業經營者或出現經營困難、財務狀況不佳的小微企業,平泉農信社堅決不放貸。
及時掌握各類企業信息。通過指派主辦客戶經理收集企業的納稅單據、銀行對帳單、水電費憑證、運輸發票等大量信息,從而準確的判斷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的真實情況。同時,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的真實與否進行核實。此外,為了多渠道的驗證企業的經營情況,及時的識別和防控信貸風險,平泉農信社還要求企業提供每年的分紅情況、供銷售合同和供貨合同等。其中,要求企業提供銷售合同和供貨合同可以考察企業的上下遊業務往來的穩定性,以及與其有業務往來的上下遊企業的實力及信譽。
嚴格規範早期預警和退出機制。平泉農信社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及時的對授信政策進行調整,對每個客戶靈活制定信貸管理方案,如果發生不利的變化,及時預警,及時退出。對於已經產生的不良貸款,將根據企業的還款能力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
為此,平泉農信社採用智能系統模式防控風險:一是通過關聯自動扣款帳號,實現貸款按月結息,同時,收回陳年舊貸;二是通過對利息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進行實時監測,納入實際不良處置,有效降低了信貸風險;三是通過省聯社實時預警系統,對櫃面業務實現無死角監控,大大降低了違規操作引發的風險。
與第三方合作完善數據運營系統。由於客戶數據管理粗放、未有效整合以及技術手段匱乏,客戶數據蘊含的巨大價值未被充分挖掘和有效使用。為夯實客戶數據基礎,提高數據治理能力,提升智能營銷數據基礎,平泉農信社積極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共同構建運營管控系統,實現經營數據T+1日共享。此外,通過「雙基」共建對客戶的財務狀況、信用狀況等情況實現360度視圖。
「截至2020年6月末,我社各項貸款餘額94.81億元,帶動551家小微企業實現穩步發展」李文鵬補充道。
【創新惠民金融服務】
以「涉農一卡通」業務為突破口,推進建設便捷金融生態圈。平泉農信社主動對接市政府,協調召開「涉農一卡通」專題營銷會議,並向省農信社申請獨立的一卡通號段。截至2020年6月末,農信社已經與各鄉鎮財經統計部門、民政局、教育體育局等單位建立了代發關係,累計發卡35000多張,推動了平泉市域便捷金融生態圈的發展。
以「一分錢」乘公交活動為契機,推動建設移動金融服務圈。平泉農信社在平泉市內11條公交線路上布放公交POS設備80臺,開闢了在平泉市區內可以通過河北農信信通卡、手機銀行、雲閃付、微信、支付寶等乘坐公交車的新模式。同時,農信社還與銀聯河北分公司、公交公司合作推出「一分錢」乘公交、五折出行活動,這項惠民舉措不僅讓廣大市民享受到了實惠和便利,也實現了打造移動金融「數量+質量」的雙提升的金融普惠目標。
守望相助,
擔起「金融抗疫」使命
疫情期間,平泉市農信社積極落實疫情防控金融服務政策,做好金融保障工作,幫助企業減輕還貸壓力,同時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切實做到「防疫不鬆勁,服務不斷檔」,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迅速搭建「防控網」 】
強化領導,以黨委為領導核心。「疫情發生後,我們第一反應是聽從黨委的指揮和領導」李文鵬激動的說道。確實,平泉農信社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迅速成立了以農信社黨委成員為主體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重點從網點疫情防控、金融服務保障、員工自我防護和日常工作運轉等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確保政令傳達、執行高效。
統一部署,確保上下行動一致。平泉農信社合理調整網點營業時間,並在營業場所配備防疫物品,嚴格做好網點和機具消毒工作。為保障客戶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農信社安排專門人員定時進行營業廳、自助機具的消毒處理,做好客戶體溫測量,並提示客戶正確佩戴口罩。
加強排查、監測,嚴防新冠病毒入侵。平泉農信社為落實信息報告制度,建立了「平泉農信社疫情防控監測群」,對有武漢歸來人員接觸史的員工進行排查、上報,各網點聯絡人員負責每天定時報送本單位包括大堂經理、保安、退休員工在內的員工及家屬的發熱情況,為員工築牢安全防線,嚴防新冠病毒的入侵。
【精準護航復工復產 】
精準施策。為緩解因疫情受困企業的壓力,平泉農信社及時調整存量貸款利率,對暫時受困企業到期貸款進行展期和無還本續貸,實行減免罰息、不計入徵信不良記錄等一系列「綠燈」政策。「截至2020年6月末,我社對存量73家企業貸款續貸99筆、金額15.22億元,加權平均利率7.4%,低於正常利率3個百分點,年讓利4566萬元,對11筆企業貸款予以延期還款、涉及金額1.58億元。」李文鵬自豪地介紹道。
精準投放。平泉農信社主動對接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加大對縣域主導的農業產業企業的復工復產的支持力度。如受疫情影響,承德某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原材料及人工成本提高,菌棒生產資金出現缺口,農信社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及時對其發放200萬元貸款,為其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精準增貸。平泉農信社積極落實國家支持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的相關要求,幫助企業轉產抗疫。如轄內某服飾有限公司計劃新上防疫口罩生產線,平泉農信社在該公司已有的5950萬元貸款的基礎上,又為其提供了200萬元專項資金,並實行利率優惠政策,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助力企業發展。
【發揮農信「公益力量」】
平泉農信社主動對接平泉市紅十字會、平泉市教育局等相關單位,了解防疫控疫物資需求,並召開黨委會決定捐贈事宜。疫情期間,平泉農信社單位及員工共捐款7萬餘元,向平泉一中捐贈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物資價值8萬元,70餘名員工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
重視企業文化,
打造核心農信品牌
為企業文化注入紅色基因。平泉農信社堅持黨建引領企業文化建設,融合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紅色動力。為員工搭建爭先創優平臺,通過考察日常活動、學習強國積分、業務貢獻等具體表現,選舉、表彰優秀黨員,並號召全體員工向先進黨員學習。同時,開展「紅色系列教育」,組織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主題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將紅色基因融入管理、理念、企業文化。
樹立農信服務品牌。近年來,平泉農信社不斷改造升級全轄網點的硬體設備,統一配備飲水機、叫號機、休息座椅、輪椅等便民設備,通過合理劃分功能分區,創造舒適、整潔、溫馨的港灣環境,增強客戶體驗感。同時,加強對員工文明禮儀和業務技能的培訓指導,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的服務理念,提升農信服務水平,樹立農信服務品牌。
團建活動增強員工歸屬感。近幾年,平泉農信社每年都會組織職工乒羽大賽、萬名職工健步走、業務技能比賽等賽事,通過系列賽事舒緩了員工的工作壓力,增強了同事間的互助合作,增強了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組織互助「一日捐」活動,為退休職工、困難職工、退休老黨員送去節日慰問,讓廣大職工體會到組織的關懷與溫暖,營造了農信一家親的良好氛圍;開展「小食堂、小浴池、圖書室、文體活動設施、小菜園」建設,努力為職工創造優美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打造「百姓銀行」。近年來,平泉農信社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扶持小微企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的市場定位,致力於幫助農戶擴大生產經營、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以及踐行金融扶貧責任,精準把脈,支持平泉市域經濟發展。通過贊助一系列文體活動,豐富廣大市民的業餘生活,助力創建文明城市,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結束語
砥礪敬過往,初心獻未來。地處河北、內蒙古、遼寧三省交界處,這樣的區位對平泉農信社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相信平泉農信社只要始終堅定「平泉人自己的銀行」的戰略定位,持續創新和提升金融服務,就一定能夠迎接更輝煌的未來。尤其是2019年,平泉農信社全面啟動了農商行改制工作,今後會創新研發更加豐富的產品,為百姓提供更加優質、貼心的服務,力爭打造區域性核心農村商業銀行。
分享、在看與點讚,至少我要擁有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