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
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婆媳、婚姻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被婆媳問題困擾的朋友們解開心中的疑惑,防範被自己的婆婆、兒媳欺辱,守護好自己的幸福人生不被破壞。
專欄內容會不斷更新,而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現在以及後期不斷更新的全部課程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美國心理學家史華茲提出了一種「史華茲論斷」心理學理論,特指「所有壞的事情,只有在我們認為它是不好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
「史華茲論斷」與著名的「墨菲定律」有一定的相同之處,「墨菲定律」是指越害怕某件事,某件事越會發生。兩者結合在一起,我稱之為「墨華理論」,即「人對某個人、某件事的態度、情緒、行為決定了人的命運」。
「墨華理論」與婆媳之間的矛盾有什麼聯繫呢?
婆媳共處,由於彼此之間的性格、生活方式以及對自身欲望掌控力度不同等元素的影響,間接或直接的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矛盾。這些矛盾的起因無論是什麼,只要我們被負面的情緒、態度、行為影響,就無法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
簡單來講,婆媳之間的矛盾,解決起來並不難,之所以它難以解決,是因為我們被負面的「墨華理論」影響,無法真正認知到自己的能力,無法真正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解決。
舉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例子以第一人稱為主:
我的婆婆愛慕虛榮、自私自利,從我嫁給老公的那一刻開始,婆婆對我就沒好臉色看。不是使喚我洗衣做飯,就是使喚我給她端茶倒水,甚至連洗澡這件事也要我幫忙。為什麼我不反抗呢?我愛我的家庭,我愛我的丈夫,我不想讓自己的丈夫為了我跟他母親鬧彆扭。
沒生孩子之前,兒媳不是讓我給她做飯洗衣,就是想著法的從我這裡騙取我的養老錢。兒媳生了孩子以後,理由充足了,只要我有一點做得不如她的心意,只要我不給她錢,她就一哭二鬧三上吊不說,還指著鼻子羞辱我。
這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我根據現實案例改編的,是具有其參考意義的。而在這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之中,我們是否發現「婆婆亦或者兒媳心中對另一方的「惡」,並非沒辦法制止,只是我們不願意去制止罷了」的事實呢?
被負面的「墨華理論」影響,與心有不軌以及生活方式不同的婆婆、兒媳共處,不自信、自卑、依賴、抱怨、絕望、失望、認命等影響自身認知和行為的情緒、態度就會衍生出來。這些情緒、態度衍生出來以後,與對方相處時,不是妥協、順從,就是破罐子破摔跟對方死磕到底。
妥協、順從是會讓自己的婆婆、兒媳開心,但是會失去自我,只能依靠對方獲得想要的幸福,沒有一丁點的保證性。跟對方死磕到底的行為,則只會讓婆媳之間的關係惡化,想要的和睦會離自己越來越遠。
若想要真正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方法並不難,共分為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