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莒南的四月,春暖花開,春色盎然,花兒吐豔、柳枝婀娜,碧水傳情、似乎預示著有新生命的降臨。#郭曉峰#
四月,小鳥依人,思念如風,生命如歌,你穿越三月的風,伴隨四月的雨,擁抱大地的溫柔母親的微笑,我聽到遠處傳來你的啼哭聲。
四月,春風化雨,雷聲隆隆中,你穿過父母親的指尖,帶著小天使的歌謠,輕輕地來到人間,小郭先生,你初生牛犢不怕虎,你是造物恩寵。柔軟細嫩,虎頭虎腦,天真可愛,你的降臨帶給了父母親多少的歡聲與笑語!
人間四月天,你寄託著親人的牽掛,編織著如詩的夢幻,搖曳著遠方的思念,承載著歲月的童話。就這樣,小郭先生,你來了,啼哭聲與歡笑聲中,郭爸爸郭媽媽呵護著你的成長。
很快,小郭便到了出生30天滿月的時間,一般這個時候,父母親都會給自己的兒女取個好名,郭爸爸也正有此意,想到自己沒啥文化,寄託著後輩們能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郭爸爸想了又想,深思熟慮後,便決定給小郭取名為「郭廣學」,表示姓郭廣字輩名學,郭爸爸除了為小郭取了個好名字外,也為下一個將要到來的孩子留下了伏筆。
即下一個將要到來的孩子,不論男女,都將取名為「郭廣習」,就是寄望這些孩子們,能夠好好學習,這便是郭爸爸的高明之處,早已為孩子們的未來鋪下前行堅定的路,點亮孩子們人生的一盞希望的明燈。
就這樣,郭爸爸與郭媽媽,一邊辛勤地勞作,一邊照顧著郭廣學,在鸚鵡學舌般的寶寶時光中,郭廣學學會了叫爸爸,媽媽,也學會了站立,走路。
時間一晃,郭廣學已是三歲了,即到了1974年,一年一個樣啊,從愛啼哭的小嬰兒變成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時候,郭爸爸驚奇的發覺,兒子郭廣學的左耳偶爾會動,好像有靈性一般,但沒有太在意,以為是器官神經敏感性而已,沒放在心上。
這個時候,郭媽媽又懷上了,已經有了第二喜了,郭爸爸一樣讓她在家,郭媽媽在家一邊挺著大肚子幹點家務事,一邊照看著郭廣學,日子就在清苦,守護中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