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印——記海東市民和縣滿坪鎮清泉村第一書記郭曉峰

2020-12-16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位於崑崙河北岸的納赤臺清泉處在海拔3540米的高寒地區,但一年四季從不會封凍,泉水冷冽、清澈、透明,是崑崙山中第一個不凍泉。

與納赤臺清泉相距幾百公裡的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滿坪鎮清泉村也有一處泉眼,四季清澈、常年不幹,在那個大多數人飽受乾旱之苦的年代,養活了村裡的百姓,「清泉村」之名由此得來。

2018年4月,曾在納赤臺水文站守望高原的水文人郭曉峰,被省水利廳派駐到民和縣滿坪鎮清泉村任第一書記,引領這個因「清泉」得名的村子脫貧致富。兩年來,郭曉峰如同一股「清泉」,滋潤了群眾心田。

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

惠民生

「清泉村」,有清泉、有青山,乍聽起來像是個詩意的幽靜小村。然而,處於淺腦山地區的清泉村,207戶936人傍山而居,群眾普遍文化素質不高,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產業結構單一,26戶貧困戶居住分散,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

郭曉峰是清泉村的第二任第一書記,面臨著當年年底就要整村脫貧的艱巨任務。於是,他把重點放在了「補短板、強弱項」。

很快掌握了情況的郭曉峰,開始依託「共建活動」,完善和規範了黨建各項制度,並以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推動落實了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和扶貧產業發展。

飲水安全是山村的「老大難」問題。2017年,派駐單位省水利廳通過項目支持在清泉村修建了3座蓄水池以及排洪渠工程,不但清泉村家家通了自來水,還可滿足滿坪鎮及周邊村子的飲水供給。

2018年雨季,山體大面積滑坡影響了飲水管線,吃水再次成為村民的「難心事」,作為水利工程師的郭曉峰第一時間與鎮政府、水管所積極協調,組織村兩委現場考察,短時間內重新選擇線路接通了入村飲水管線。

村裡的貧困戶都發展家庭小牧場,為了養殖發展更有空間,郭曉峰奔波協調,每戶貧困戶4.5萬元的國際農發基金六盤山片區扶貧畜棚項目在清泉村落了地。同時,完成了6.7公裡的道路硬化。

2018年底,清泉村摘掉了「貧困帽子」。

扶貧既要解燃眉之急,又要打長遠基礎。面對後續的鞏固發展,郭曉峰思路明確。一方面繼續激發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引導貧困戶堅持「種養結合」擴大種植規模。另一方面通過「黨建+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外商、合作社流轉土地、吸納勞動力帶動貧困戶增收,並讓合作社提供給貧困戶藥材莖葉加工成養殖飼料。目前,合作社種植藥材420畝。

郭曉峰說,民和縣旅遊資源豐富,如果未來的清泉村能走進旅遊圈,農戶在家門口就可實現農產品銷售。

深入田間地頭向村民宣講「一號文件」精神

「愛人者,人恆愛之」。惠民實事一一落實,鄉親們對第一書記郭曉峰越發有了好感。

2018年8月,民和縣遭遇特大暴雨,清泉村村委會因大量雨水浸灌,地基下陷。辦公居住在村委會的郭曉峰挨家挨戶查看情況,和村民搶通道路……

身上裹著泥巴、嘴唇乾裂,看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的郭書記,低保兜底戶王花花老人溼了眼角,她勸說郭曉峰搬到自己家來住。「怕打擾老人生活」郭曉峰和工作隊隊員住到了鎮上安排的一間宿舍裡。

村子離鎮上很近,但持續的暴雨讓郭曉峰無法踏實。王花花老兩口過去痛失兒子,搬過去不僅可以作伴還可以更深入的掌握群眾的想法和生產生活情況。深思熟慮後,郭曉峰把宿舍讓給了隊員,向鎮上申請後搬進了王花花老人的家,並在自己所住的房門口掛上了「村務代辦點」的簡易牌子。

從此,一聲「姨娘」將第一書記郭曉峰和「清泉村」緊緊地融在了一起。

那幾日,自來水中斷,為了讓老人吃上乾淨水,跑去找水的郭曉峰連桶帶人摔進了滿是淤泥的河道裡。

郭曉峰有一手好廚藝,有時間他就會從鎮上買上蔬菜、水果,炒上紅燒肉、做上蛋花湯、悶上大米飯,三口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郭曉峰還主動幫老人餵羊、打掃院子。

「書記是城裡來的,但他從不嫌棄,處處心疼著我們老百姓」郭曉峰的付出,「姨娘」全都看在了眼裡。

扶貧工作擔子重、任務多,村裡的貧困戶居住分散,從早跑到黑,只吃一頓飯、磨破腳是常有的事兒,但不管郭曉峰多晚回家,他屋子裡的燈一直亮著,爐火也很旺。

有一次,郭曉峰加班到第二天早上六點,準備跑去開會時,「姨娘」拿來了一雙布鞋,端來了一大碗熱騰騰的「麵條」,麵條下面是五六個雞蛋。

「那一刻,扶貧路上所有的苦和累都化作了幸福的淚水」郭曉峰說,他的幸福源自清泉村的「親人」們也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為了不給兩位老人增加負擔,除了置辦夥食,郭曉峰以「代買東西」為由隔三差五給老人「發紅包」。

同吃、同住、同勞動,郭曉峰以「清泉人」自居,走在村頭巷尾,道路、田地、人家,他甚至比村裡人還要熟悉,幫忙拉架子車、秋收……「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郭曉峰成為了「清泉」的一部分,也成為了鄉親們眼中「最可愛的人」。

和鎮領導一同深入貧困戶了解產業發展情況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郭曉峰從小在城市長大,但記憶深處是老家農村過去的窮困潦倒……扶貧路上,他深切的感知著農民的不易,心中滿滿的是「清泉」。

3月的一天,跟隨滿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慶鴻走進了清泉村。

硬化的水泥路連接著村內主幹道以及入戶小道,人們已不再飲用的清泉水潺潺流淌,炊煙漸起,嫋嫋繞村,悠然地拂動著農莊裡外的逸景祥和。

經幡飄揚、窗明几淨,這是低保兜底戶喬著麼的家。「又來看我了……」被安排到保潔員崗位上的喬著麼打掃完衛生剛回到家,她一邊笑著,一邊利索地從柜子裡拿出了幾個盤子,烤雞、肉片、花卷,還有一串香蕉。但過去,這個家一貧如洗。

「說什麼也要建起這房來」2018年暴雨過後,喬著麼家的老屋成了危房,面對1.3萬元的資金缺口,第一書記郭曉峰一邊聯繫施工隊,一邊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最終蓋好了房屋。後來,又聯繫派駐單位和滿坪鎮黨委政府,為這個家置辦了柜子、沙發等家具。

「政策好、郭書記好,我現在有房住、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喬卓麼說著便哈哈樂了起來,她的幸福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失去兒子、自己從地震中逃生時受傷,貧困戶毛雙登接連遭遇了打擊,但他勤快老實,一心脫貧致富。見到毛雙登時,他正在訓馬。他介紹說,一匹馬前幾天剛賣出去,賺的9000元錢又買了奶山羊回來。現在共養了6匹馬、7頭牛、16隻奶山羊。

「現在一年能有5萬多元的收入,最感謝的是第一書記郭曉峰」毛雙登有些激動。

原來,去年毛雙登養的9頭待產的牛中毒流產,求助郭曉峰後,他第一時間聯繫獸醫站全力救治後保住了大牛的命,後來又給爭取救助款項和飼草料,毛雙登的產業才得以繼續發展。在今年疫情交通管制期間,飼草料中斷,毛雙登著急上火,郭曉峰知道後急忙聯繫了鎮長張慶鴻進行協調,最終以「接力」的方式從甘肅買來了兩噸多的飼料。

為了解決老百姓的困難,張慶鴻是郭曉峰找的最多的人。張慶鴻說,郭曉峰是一個勇於責任擔當,敢碰敢幹,一心為村子的發展謀思路、找出路的第一書記,是真正地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裡,辦實事、辦好事的第一書記,是全鎮優秀第一書記中的典型代表。

一心為民,方得人民愛戴。無暇照顧父母,無暇回應妻兒的支持。為了表達質樸的情感,貧困群眾送來了錦旗,郭曉峰一邊心疼他們浪費錢,一邊領了心意掛在了牆上。

匯冰川溪流,集河流融水,納雪山谷地。沱沱河平均海拔4600多米,氣候惡劣,空氣稀薄,被稱為「生命的禁區」。郭曉峰曾在那裡留下了堅實的「水文」腳印。在「清泉」,他的足跡同樣遍布每個角落。他說,他要一如雪山冰川般堅韌,繼續堅實地走好大山裡的扶貧路……

第一書記郭曉峰幫助老人餵養牲畜

相關焦點

  • 【民和縣】民和縣滿坪鎮「四強化四提升」 推動作風建設提質增效
    為轉變工作作風,嚴肅工作紀律,提升工作質量,民和縣滿坪鎮強化措施,從嚴從實加強幹部日常教育管理,推動作風建設提質增效。    強化理論學習,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永恆課題,以政治建設為統領,黨委中心組堅持先學一步,班子成員深入包片村講黨課,帶動全鎮黨員幹部學深悟透。
  • 【公示】海東市文明委擬命名表彰名單出爐,民和縣這些單位、鄉鎮村...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中心血站)、市審計局、市林業和草原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金融辦、市統計局、市扶貧開發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人民檢察院、市紅十字會、市殘聯、市供銷聯社、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市水務集團、市公共運輸集團、海東市城市開發投資公司、海東消防救援支隊河湟新區大隊、國家稅務總局海東工業園區稅務局、青海和宜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流動的旗幟 不變的初心——記民和縣駐深圳流動黨支部書記馬英
    目前,該縣僅僅在省內外經營拉麵生意的有3800多家、從業人員達2.13萬人,他們分布於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19年全縣拉麵經濟經營性年收入達13.8億元左右。有著20年黨齡、10餘年村幹部經歷的民和縣川口鎮南莊子村村民馬英就是這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
  • 青海民和縣馬營鎮:拆的面目全非,當地人: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民和馬營鎮,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的東南部,與轉導鄉、前河鄉、滿坪鎮、古鄯鎮相鄰,馬營鎮自古以來就是茶馬互市之地,曾經商賈雲集,一片繁榮景象。馬營鎮所轄大灘、菜園、羅家溝、灑大莊、沙楞溝等十五個行政村。在這片幅員面積為5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世代生活著回、漢、土等三萬多人口,其中主要以回族為主。
  • 民和縣法治文化廣場法律宣傳見成效
    家住滿坪鎮的張大爺來轉親戚,晚飯過後散步到市民健身廣場,被法治文化廣場上播放的精彩法制節目吸引,打亂了他去看不遠處音樂噴泉的腳步,他說,夏天在戶外看法治節目是頭一回,希望可以在村上也能建這樣的法制文化廣場,讓老百姓的法治觀念得到提升。
  • 郭曉峰:一個在逆境中成長的影視演員
    郭曉峰,一個在逆境中成長的演員,他為著夢想吃苦耐勞,踏實肯幹,他為著追求迎難而上,敢於擔當,他經過無數次的磨練,在數幾十部影視劇中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能文能武,能屈能伸,亦正亦邪的人物角色。
  • 民和縣首個異地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深圳市揭牌
    民和縣司法局不斷深化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立足司法行政職能,突出工作崗位特點,對標對表找準突破口,拓展新方式。12月7日下午,民和縣首個異地人民調解委員會——民和縣駐深圳市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深圳市福田區揭牌成立,民和縣政法委副書記、司法局局長張孝端參加了揭牌儀式。
  • 【教育整頓進行時】民和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馬義文節前慰問...
    2020-09-27 22:17 來源: 澎湃新聞 民和公安 9月27日,在國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民和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馬義文在指揮中心、警務保障室負責人的陪同下,奔赴百公裡,看望慰問持續奮戰在曹家堡機場
  • 關注丨海東市民和縣體育總會成立
    關注丨海東市民和縣體育總會成立 原標題:關注丨海東市民和縣體育總會成立
  • 民和縣在北京 向世界分享脫貧攻堅經驗
    民和縣副縣長王明芳從精準識別、易地搬遷、凝聚力量、東西協作等方面,用鮮活的扶貧故事,向國際機構駐華代表和各國使節詳細介紹了脫貧攻堅以來民和縣的具體做法、實踐經驗。從隆治鄉橋頭村第一書記李玉蘭邊照顧因意外殘疾的兒子,邊不忘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的扶貧故事,講到「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北山易地搬遷項目,一個個具體的家庭和個人追求幸福生活奔小康的故事展現給與會嘉賓。
  • 郭曉峰:一個有稜角的國民大叔
    郭曉峰,一個有稜角的國民大叔,需細品,仿佛是在十裡洋場煙花的風雲際會上海灘,黃浦江上風吹來時涼,不見了當年丁力許文強,不期而遇一個有故事的人。 好像透過他的一個眼神,便可以預見一段傳奇。國民大叔郭曉峰就是這樣一個有魅力的大叔,見他的粉絲評論,是不是帥的犯規? 如果你回答YES,那咱們可以一起欣賞那些風花雪月的浪漫,看日出日落,數星星看月亮,聽風聲賞雪景,一起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微博粉絲說:「有一種帥叫做郭曉峰,低調溫和、英氣內斂、戲好專心。」 而國民大叔郭曉峰說:「作為演員,我需要不同方位的稜角,來釋放自己。」楓葉們,你們說呢?
  • 「民和縣」民和縣紀委對一起民生領域典型案例進行通報
    為深入開展全縣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深化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確保整治取得實效,近日,民和縣紀委公開通報一起民生領域典型案例。通報指出,2018年6月,官亭鎮河沿村集體決定將村集體耕地97.19畝承包給該村黨支部書記馬永吉,並籤訂了承包合同,用於養殖和種植核桃。官亭鎮河沿村村委會在落實《民和縣2018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實施方案》時,馬永吉為增加村集體資金、解決經費緊缺問題,將用於養殖和果木種植的97.19畝以個人名義納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範圍上報。
  • 扶溝縣練寺鎮駐村第一書記錢向東:讓新莊的明天更美好
    映象網訊(記者 金江濤 通訊員 陳皓)「現在您再看看俺們村,有文化廣場,還有光伏電站,路和橋都是新修的,山藥和辣椒種植都達到了上千畝,俺們村集體經濟也是連年增收,家家戶戶拍手叫好,這可真要感謝俺們的錢書記。」
  • 市總工會到市派第一書記店子鎮大楊村調研
    忠誠黨的事業竭誠服務職工11月19日,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劉祖慶,女工委主任蔡洪霞一行4人到市派第一書記店子鎮大楊村開展調研。博興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王炳軍,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滿學鋒,店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徐福中,店子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郝寧寧,市總工會派駐店子鎮大楊村第一書記鮑迪,大楊村黨支部書記楊明良陪同。座談會上,鮑迪就民生、鄉村振興、工會工作開展情況及下一步打算進行了匯報。楊明良對大楊村總體情況和今後發展思路作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