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縣】民和縣滿坪鎮「四強化四提升」 推動作風建設提質增效

2020-12-16 新華網青海站

    為轉變工作作風,嚴肅工作紀律,提升工作質量,民和縣滿坪鎮強化措施,從嚴從實加強幹部日常教育管理,推動作風建設提質增效。

    強化理論學習,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永恆課題,以政治建設為統領,黨委中心組堅持先學一步,班子成員深入包片村講黨課,帶動全鎮黨員幹部學深悟透。堅持每周理論學習制度,把集中學與自學、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相結合,做到常態化學習。抓實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等作風類問題,以案促改,警示教育300餘人。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不斷增強,政策理論水平、素質能力明顯提升。

    強化紀律監督,提升防腐拒變能力。緊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頑疾,通過組織召開鎮村幹部工作紀律整頓大會,對鎮村幹部在工作紀律及作風方面出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批評,堅決杜絕工作作風不實、紀律遵守不嚴及工作失職、違規操作等現象,幹部作風不斷好轉,擔當意識明顯增強,抓工作落實的緊迫感、責任感、主動性有效提升。同時,強化紀委監督職責,對重大項目、科室辦公消耗、公車管理、公務接待等重點領域加大督查力度,切實做到勤政廉政,廣泛接受幹群監督,保持了政府廉潔形象。

    強化黨內監督,提升權力運行機制。鎮黨委對現有組織機構進行全面梳理,現行工作中不適應加強作風建設要求的,一律廢止;對與新形勢新任務需要建立的機構,重新進行了設置。成立《信訪問題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財經工作領導小組》《鎮村固定資產清查領導小組》等工作機構10個,切實規範了權力運行,阻斷「四風」根源,黨員幹部轉作風、踐宗旨的自覺行動和能力顯著提高。

    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服務辦事效率。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要求黨政辦公室、群眾服務辦事大廳等窗口科室在工作中發揚「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熱忱為民服務,落實政務公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新建「黨群便民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簡化辦事程序,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提高幹部業務水平,增強服務意識,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有效扼制了「懶、散、慢」的工作作風;全面落實「一線工作法」,以務實的作風服務群眾,謀民利、解民憂,一大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白文靜)

相關焦點

  • 腳印——記海東市民和縣滿坪鎮清泉村第一書記郭曉峰
    與納赤臺清泉相距幾百公裡的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滿坪鎮清泉村也有一處泉眼,四季清澈、常年不幹,在那個大多數人飽受乾旱之苦的年代,養活了村裡的百姓,「清泉村」之名由此得來。2018年4月,曾在納赤臺水文站守望高原的水文人郭曉峰,被省水利廳派駐到民和縣滿坪鎮清泉村任第一書記,引領這個因「清泉」得名的村子脫貧致富。
  • 民和縣法治文化廣場法律宣傳見成效
    家住滿坪鎮的張大爺來轉親戚,晚飯過後散步到市民健身廣場,被法治文化廣場上播放的精彩法制節目吸引,打亂了他去看不遠處音樂噴泉的腳步,他說,夏天在戶外看法治節目是頭一回,希望可以在村上也能建這樣的法制文化廣場,讓老百姓的法治觀念得到提升。
  • 關注丨海東市民和縣體育總會成立
    民和縣文體旅遊局向新成立的民和縣體育總會授牌。近年來,民和縣十分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不斷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動全縣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民和縣共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12個,新建射箭場3個、社區太陽能健身站點11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100%,15分鐘健身圈社區覆蓋率達65%,全縣公共體育設施100%免費開放,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率30%。
  • 【公示】海東市文明委擬命名表彰名單出爐,民和縣這些單位、鄉鎮村...
    為充分展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豐碩成果,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市文明委將命名表彰2018-2019年度市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通過來信、來電、來訪等方式,實名向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 民和縣首個異地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深圳市揭牌
    民和縣司法局不斷深化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立足司法行政職能,突出工作崗位特點,對標對表找準突破口,拓展新方式。12月7日下午,民和縣首個異地人民調解委員會——民和縣駐深圳市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深圳市福田區揭牌成立,民和縣政法委副書記、司法局局長張孝端參加了揭牌儀式。
  • 民和項目建設開啟「春忙模式」
    據龍鴻雲介紹,在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施工人員從3月10日就進場開始復工建設。    總投資1.067億元的民和縣滿坪水庫設計總庫容108.4×104立方米,屬Ⅳ等小(1)型工程,為砌石重力壩,最大壩高77米。目前已完成壩體整體上升31.2米,計劃2021年完工。
  • 民和縣法院到無錫市濱湖區法院學習「取經」
    民和縣法院到無錫市濱湖區法院學習「取經」 2020-11-03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和縣法院兩個「一站式」建設成效顯著
    民和縣法院兩個「一站式」建設成效顯著 2020-08-13 15: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民和縣馬營鎮:拆的面目全非,當地人: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民和馬營鎮,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的東南部,與轉導鄉、前河鄉、滿坪鎮、古鄯鎮相鄰,馬營鎮自古以來就是茶馬互市之地,曾經商賈雲集,一片繁榮景象。馬營鎮所轄大灘、菜園、羅家溝、灑大莊、沙楞溝等十五個行政村。在這片幅員面積為5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世代生活著回、漢、土等三萬多人口,其中主要以回族為主。
  • 民和縣法院傳達學習縣委十六屆十一次全會精神
    民和縣法院傳達學習縣委十六屆十一次全會精神 2020-08-27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當前 民和縣新聞工作者用行動堅守「四力」
    特別是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民和縣新聞宣傳工作者們身負使命,深入抗擊疫情第一線,第一時間傳達縣委縣政府的聲音,引導群眾積極科學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白天出去採訪,晚上回來寫稿,還要把這些新聞及時發布出去……」這個春節,對於民和縣新聞中心副主任石延壽來說除了辛苦更多的是難忘,原本以為過年期間是春節系列活動的新聞報導,沒想到,接到的卻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報導任務,由於任務急,人手緊缺,很多時候他加班加到次日凌晨3、4點鐘,而時至今日,這樣沒有規律的日子整整持續了半個月。
  • ...明珠」聯姻度「蜜月」民和縣紅古區合力打造甘青藏旅遊帶黃金驛站
    青海省民和縣、我市紅古區,共處河湟文化腹地,地緣相接、血脈相親、文脈相連、經濟相融。 去年,兩地「連心橋」川海大橋通車,兩地往來時間由40分鐘縮短至5分鐘。單說春耕,今年年頭上,雙方就以蘭西城市群農田深度融合為主題,你來我往,創新農產品展示、銷售模式,推動農業與三產融合。
  • 無錫濱湖對口幫扶海東市民和縣脫貧
    &nbsp&nbsp&nbsp&nbsp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官宣,無錫濱湖區對口幫扶的海東市民和縣正式脫貧摘帽,該縣貧困群眾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底的2781元提升至6264元,增長2.25倍。
  • 豐收節裡話豐收——青海(河湟)農展會民和縣「縣長話豐收」主題...
    青海(河湟)農展會民和縣「縣長話豐收」主題活動現場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通訊員 石延壽 報導) 9月23日上午,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青海(河湟)第五屆農產品展交會「縣區長話豐收」主題活動民和縣專場在平安富硒產業園舉辦
  • 民和縣川口鎮家事案件不出家門
    這是民和縣人民法院川口家事法庭調解撤訴並重歸於好的一個家事案件縮影。2019年7月,民和縣人民法院川口法庭設立了家事法庭,主要審理離婚、子女監護與撫養、領養以及其他與家庭關係相關的案件。民和縣人民法院對家事法庭的審判工作高度重視,多次選派法官進行專項培訓,組織法官到獲得「全國家事審判先進集體稱號」的互助土族自治縣法院等地「尋方問計」,並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出了「調解促和解,調動促執行」的「十字」工作思路和一堵、二調、三兌現、四結案的「一二三四」工作法。這個工作法成為多對家庭重歸於好的良方。
  • 民和縣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來了!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一個建設地點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總投資約4270萬元高標準農田改建項目圖案僅供參考 實際內容以項目效果為準民和縣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建設資金來自財政,出資比例為國有資金100%。
  • 【民和縣】民和縣召開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
    7月21日,縣委召開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對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實,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 流動的旗幟 不變的初心——記民和縣駐深圳流動黨支部書記馬英
    民和縣授予馬英的拉麵店為「民和縣拉麵產業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稱號●起家「一碗麵」地處青海東部門戶的民和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全縣有22鄉鎮312個村43.8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佔到70%已以上,少數民族人口佔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