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武漢大學最知名的八大校長

2021-01-08 鄉隨者寫字的地方

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簡稱「武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後歷經方言學堂、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武昌師範大學、國立武昌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等時期,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2000年,學校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的實力毋庸置疑,是中國最頂尖的學府。今天我們來回顧歷史了解下武漢大學最知名的八大校長,他們是武漢大學的見證者,創造者,繼承者,為武漢大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你知道哪幾位呢?

01張之洞(1890年 創辦人)

浪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達,號香濤,時為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隸南皮,出生於貴州興義府(今安龍縣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02李四光(1928年7月--1938年4月 建築籌備委員長)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勳,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李四光1910年7月畢業於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1911年,出任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長;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1年4月,當選為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9月,任中國科協主席;1969年4月,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70年8月,任國務院科教組組長。

03王世傑(1929年2月--1933年4月)

王世傑 (1891.3.10—1981.4.21),1891年3月10日生,湖北省崇陽人。字雪艇。武漢大學首任校長。早年就讀於湖北優級師範理化專科學校,1911年肄業於天津北洋大學(今 天津大學)採礦冶金科,後留學英、法,1917年獲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士,1920年獲法國巴黎大學法學研究所法學博士。回國後曾任教於北京大學,與胡適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

04李達(1952年11月--1966年8月)

李達(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名庭芳,字永錫,號鶴鳴,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宣傳家和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和早期領導人之一。1920年,李達從日本留學歸國,隨即與陳獨秀、李漢俊等人組建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籌備和組織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在「一大」上當選為中央局宣傳主任。1922年至1923年,應毛澤東之邀任湖南自修大學學長。1927年至1941年,先後在武昌中山大學、上海法政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北平大學、中國大學、朝陽大學、廣西大學、廣東中山大學等地任教。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湖南大學校長和武漢大學校長,並擔任中國哲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及哲學社會科學部常委、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籌委會主任及院長等職。

05劉道玉 (1981年7月--1988年4月)

劉道玉,1933年11月生,湖北棗陽蔡陽劉坡村人,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1977年,出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為高教戰線上的撥亂反正和恢復統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81至1988年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是當時中國高等院校中最年輕的一位校長。1988年3月6日,劉道玉被國家教委幹部局負責人奉命宣布免去武漢大學校長職務。現任劉道玉教育基金會會長。

06陶德麟 (1992年10月--1996年10月)

陶德麟,1931年10月31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武漢。1949年,考取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等校,入武漢大學經濟系學習。1953年畢業留校任李達教授科研助手,專治哲學。1956年武漢大學重建哲學系,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年在《哲學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批評前蘇聯《簡明哲學詞典》受到國際學術界重視。著有《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中國當代哲學問題探索》、《哲學的現實與現實的哲學》、《陶德麟文集》等。2020年5月24日下午,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陶德麟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漢逝世,享年89歲。

07李曉紅 (2010年12月--2016年11月)

李曉紅,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6月生,重慶合川人。1978年考入重慶大學採礦系,1993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並做研究助理,1996年3月至8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訪問學者。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重慶大學資環學院副院長、院長,副校長、校長,兼任重慶市科協主席。

08竇賢康 (2016年12月——至今)

竇賢康,男,博士,漢族,1966年1月生,安徽泗縣人,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並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

補充說明!武漢大學的歷任校長完整名單!

1、自強學堂時期,創辦人,張之洞,1890年 2、自強學堂時期,總辦,蔡錫勇,1893年--1897年3、自強學堂時期,總辦,張斯枸,1897年冬--1899年5月4、自強學堂時期,提調,錢恂,1893年--1898年9月5、自強學堂時期,提調,汪鳳瀛,1898年--1899年4月6、自強學堂時期,提調,程頌萬,1899年4月--1902年10月7、方言學堂時期,提調,程頌萬,1902年10月--1905年春 8、方言學堂時期,監督,馨齡,1905年春--1911年9、方言學堂時期,監督,曾廣熔,1905年春--1911年10、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時期,校長,賀孝齊,1913年7月--1914年11月11、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時期,校長,張渲,1914年11月--1919年9月12、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時期,校長,談錫恩,1919年9月--1922年1月13、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時期,校長,張繼煦,1922年6月--1923年8月14、國立武昌師範大學時期,校長,張繼煦,1923年9月--1924年9月15、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長,石瑛,1924年12月--1925年12月16、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長(代),張廷,1926年2月--1926年5月17、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務維持會主任,李漢俊,1926年5月--1926年10月18、 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務維持會主任,黃侃,1926年5月--1926年10月19、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務委員會主任,徐謙,1927年2月--1927年12月20、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代),劉樹杞,1928年7月--1929年春21、國立武漢大學時期,建築籌備委員長,李四光,1928年7月--1938年4月22、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王世傑,1929年2月--1933年4月 23、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王星拱,1933年5月--1945年6月24、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 周鯁生,1945年7月--1949年8月25、武漢大學時期,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鄔保良,1949年8月--1952年11月 26、武漢大學時期,校長,李達,1952年11月--1966年8月27、武漢大學時期,校長,莊果,1980年6月--1981年6月28、武漢大學時期,校長,劉道玉,1981年7月--1988年4月 29、武漢大學時期,校長,齊民友,1988年4月--1992年10月30、武漢大學時期,校長,陶德麟,1992年10月--1996年10月31、武漢大學時期,校長,侯傑昌,1996年10月--2003年7月32、武漢大學時期,校長,劉經南,2003年7月--2008年11月 33、武漢大學時期,校長,顧海良,2008年11月--2010年12月34、武漢大學時期,校長,李曉紅,2010年12月--2016年11月 35、武漢大學時期,校長,竇賢康,2016年12月--至今

相關焦點

  • 歷史回眸——四川大學最知名的六大校長,你知道哪些?
    2000年,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四川大學。今天我們來歷數下四川大學最知名的六大校長,他們為四川大學都作出不容忽視的貢獻,你知道其中的哪幾位?歷史上另一位張頤就是道教第十七代張天師。1924年回國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1926年應陳嘉庚之聘任廈門大學副校長。1929年返回北京大學任哲學系主任。後就任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特聘教授,1935年再度赴美考察一年。
  • 復旦大學八大知名校長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復旦大學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自主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
  • 武漢大學: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
    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893年在武昌創辦的自強學堂,是武漢大學的起點,亦是與中華民族命運緊密結合的起點。學校於1902年更名為方言學堂。1913年到1926年間,學校又歷經了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武昌大學、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等一系列校名的演變,1928年國民政府改組武昌中山大學,組建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校長王世傑先生提出「武漢大學不辦則已,要辦就當辦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準的大學」的辦校理念。
  • 武漢大學原校長陶德麟去世
    5月24日晚,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原校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陶德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24日17時0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 中國最知名的八所高校的首任校長
    羅家倫任校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31-1948年期間,梅貽琦任清華大學校長。 1952年蔣南翔任校長。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
  • @合肥45中陳彥然,武漢大學校長找你!
    @合肥45中陳彥然,武漢大學校長找你!▼▼▼2月26日晚,在得知安徽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周國紅的女兒陳彥然同學一直夢想著能考上武漢大學時,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給這名學生寫了封信,歡迎她將來報考武漢大學。正在武漢方艙醫院工作的「硬核」母親周國紅還通過「學習強國」平臺感謝竇賢康校長,並祝福武漢人民。
  • 沿途介紹武漢美景和學校情況,武漢紡織大學校長接新生上大學
    記者何曉剛 攝長江網9月16日訊(記者馬輝)16日,武漢紡織大學新生梁軒剛一出漢口火車站,紡織大學的副校長黃運平就迎了上去,黃副校長一邊接過拉杆箱,一邊握著梁軒的手,連連表示歡迎。從河北唐山送女兒的梁軒爸爸,看到校領導親自到車站迎接,激動地說,真沒想到武漢這麼熱情。 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黃運平(右)冒雨迎接新生梁軒。
  • 武漢大學各專業知名校友,你知道幾個?
    武漢大學,是國家重點大學,全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學校歷史悠久,從張之洞1893年創辦自強學堂,至今有118年的歷史,學校環境優美,也有人稱之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從武漢大學走出的優秀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各行業,下面我們列舉出幾位知名校友,來一起看看他們是誰吧!計算機系——雷軍雷軍,想必大家都認識,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北京金山軟體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
  • 歷史回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歷任校長,你知道哪些呢?
    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 @合肥四十五中陳彥然,武漢大學校長找你!
    臨走的時候,周國紅想到女兒的夢想是去武漢大學讀書,她就和女兒說:「媽媽要去打仗了!你要讀武漢大學對不對?你一直都喜歡武漢大學。武漢現在都生病了,如果我不去治他,將來你就沒有學校可以去讀了。」」得知這個消息,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第一時間寫了一封信,隔空「喊話」陳彥然同學,鼓勵她刻苦學習,未來能夠如願「常駐」珞珈山!
  • 這可能是中國最低調華麗的985|華科|武大|同濟大學|武漢|武漢大學|...
    實際上,武漢的83所高等學校,只有兩所985,一個是武漢大學,另一個就是華科。華為公司三個輪值CEO中有兩個都是從華科畢業的,小時候愛玩的摩爾莊園、賽爾號是由這所學校學子製作的。但偏偏提起理工科的名校,你會想到清華、上交、北理,卻想不到華科。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它可能是當前最深藏不露、性價比最高的一所985了。
  • 中國最受愛戴的大學校長88歲再著新作《論愛的教育》
    11月24日,劉道玉老校長《論愛的教育》新書分享會暨88歲米壽生日會在武漢光谷希爾頓酒店舉行,武漢大學哲學系78級校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當代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艾路明深情地說。 這場由湖北省劉道玉教育基金會舉辦的活動,儘管老校長一再叮囑不要興師動眾,但仍有來自海內外的企業家、學者、武漢大學地方校友會代表、老校長的學生等近百人回漢參加。
  • 追憶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陶德麟教授
    (圖片由武漢大學提供)陶先生詩作手跡。剛過小滿幾日,陶德麟先生去世的消息如同武漢悶熱天氣一般讓人感到窒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的師生們無不悲痛。是夜,一場暴雨不期而至,傾瀉在珞珈山鬱鬱蔥蔥的樹木叢中,仿佛蒼天揮淚,送別這位學問大家。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竇賢康調任武漢大學校長
    198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0年7月獲得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碩士學位;1993年6月獲得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1993年7月至1995年2月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1989年10月至1993年6月,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
  •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
    但在我看到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的演講後,想法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劉道玉校長認為無論古今每一個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成功的家庭教育;反之每一個家庭教育的悲劇,本質上是父母教育的失責,甚至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前途和命運。
  • 讀一封溫暖的信,悟一份深情的意——有感於武漢大學校長的一封信
    先生您端坐桌前,為遠方一位不曾謀面、亦未有任何往來的陌生孩子寫信,只因得知她的夢想是就讀武漢大學。一絲善念,萬千溫暖,「道不遠人,德必有鄰」。新中國的少年,有良師如您,實則有幸。透過信件,我仿佛看到您鋪展紙張、提筆蘸墨的樣子,專注用心,滿含真情,道述著您對醫護人員的敬重之情,道述著您對一位孩子殷切的期盼之意。
  • 大學校長齊聚一堂,談了這些大事!
    廣東將緊抓重大歷史機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教育事業發展,不斷提升教育支撐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能力。——武漢大學附屬醫院戰「疫」紀實》《原來你也在!戰「疫」一線的特殊同學會》《熱乾麵好久不見!天大姑娘用三幅漫畫溫暖了整個春天!》等新聞作品入選。論壇還揭曉了2020年度「人民網獎學金」「人民網獎學金優秀融媒體作品」「人民網獎學金優秀技術課題」獲獎名單,來自武漢大學的趙紫琰等55位同學獲得2020年度人民網獎學金。
  • 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寄語2020級本科生:在磨礪中成長!
    在磨礪中成長--在武漢科技大學2020年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武漢科技大學校長  倪紅衛(2020年9月30日)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開學典禮的第一課,作為校長,我想以"在磨礪中成長"為題,與大家交流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如何定義磨礪: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磨礪始終與中華民族不斷走向復興的偉大曆程相伴相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 歷史回眸——清華大學歷任校長,你知道哪些呢?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今天我們來歷數下清華大學的歷任校長,你知道哪幾位?
  •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讓畢業生按期畢業是剛需目標
    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要切實做好「六保」工作,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武漢大學何時才能複課?學生就業是否受到了影響?帶著這些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 大學建設 科技發展是走向強國重要一環 北青報:您今年上「兩會」,帶來了什麼樣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