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換了3個總統,秘魯到底怎麼了?

2020-12-17 河南都市頻道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梅裡諾僅上任6天便辭去總統職務後,秘魯國會選出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作為下一任總統。

經歷了一周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這已經是秘魯在一周內換的第三任總統,也是在不到五年內換的第四任總統。彭博社指出,即便是在政治長期不穩定的拉丁美洲,秘魯的政局狀況也很突出。「外事兒」帶你一文梳理秘魯政局為何常年處於混亂之中。

新總統是誰?

在經歷了24小時無國家元首狀態後,秘魯國會選出了新的臨時總統。據CNN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秘魯國會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以97票比26票,成功當選新一任國會主席。

根據秘魯憲法規定,當總統無法履職時,總統一職應由副總統接替。由於秘魯副總統職位自去年10月起一直空缺,總統職務由國會主席接任。因此,當地時間11月17日,薩加斯蒂將根據憲法程序正式接任秘魯總統職務,並主持2021年4月的秘魯大選。預計薩加斯蒂將在明年4月總統選舉之前,領導一個過渡政府,嘗試恢復秘魯的政治穩定。

朗西斯科·薩加斯蒂當選秘魯臨時總統。/ 路透社報導截圖

據《紐約時報》報導,薩加斯蒂在發表全國講話時承諾,將幫助秘魯擺脫痛苦,「走向充滿幸福和希望的時刻」。薩加斯蒂還表示,他將為所有秘魯人的美好未來負責。

薩加斯蒂出生於1944年,現年76歲。他從秘魯國立工程大學畢業後,前往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習工程學,並獲得博士學位。隨後,薩加斯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任教。1987年至1992年,他還曾在世界銀行擔任職務。

正是薩加斯蒂的學者履歷,讓他稍微贏得了民眾的好感。《紐約時報》分析認為,薩加斯蒂被認為是一個「共識締造者」,雖然任命薩加斯蒂為新總統的決定,不會立即平息民眾對議員們的憤怒,但他不涉腐敗的資歷背景,已經傳遞出了政府希望與民眾達成共識的信號。

不過薩加斯蒂上臺後,面臨的挑戰依然是艱巨的。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薩加斯蒂至少面臨兩大危機。首先是公共衛生健康危機。新冠疫情在秘魯不斷升級,截至目前,秘魯累計確診病例已超90萬例,達937011例;另外,秘魯還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2020年秘魯經濟將收縮14%,是南美地區收縮幅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秘魯亂局如何了?

美聯社指出,許多人都希望薩加斯蒂的任命將為秘魯動蕩的一周劃上句號。

上周,秘魯的政治緊張局勢演化為公開衝突。當地時間11月9日,秘魯國會以涉嫌腐敗、道德無能為由,彈劾前總統馬丁·比斯卡拉,隨後解除了他的總統職務。

據《紐約時報》報導,此前,比斯卡拉展開了一系列清除腐敗的工作。國會共有130名議員,其中約有68名國會議員都在接受包括賄賂、洗錢在內的犯罪調查。雖然比斯卡拉因此贏得了大多數秘魯民眾的支持,卻也影響了部分國會議員的利益。

秘魯民眾抗議梅裡諾就職,並與當地警方發生衝突。/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當地時間11月10日,曼努埃爾·梅裡諾在比斯卡拉下臺後迅速就職,成為秘魯臨時總統。《紐約時報》指出,政壇權柄的突然交替引發國內動蕩。許多民眾表示,秘魯本就身處於經濟危機與衛生危機的雙重夾擊之中,國會議員貪汙腐敗的行為讓秘魯的動蕩局勢雪上加霜。秘魯民眾將不滿發洩到街頭,在全國各地開展示威活動。

暴力、抗議和政治危機開始席捲秘魯。據《衛報》報導,全國範圍內的示威抗議活動引發了秘魯十餘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秘魯當地人權組織發布報告稱,共有112名抗議者在示威衝突中受傷,2名抗議者被殺。秘魯保護記者委員會表示,至少有35名記者在報導秘魯反政府抗議活動時受傷。警方對示威活動的嚴厲鎮壓引發全國聲討,直接導致梅裡諾於就任6天後辭職。

秘魯的局勢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當地時間11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稱,近期秘魯發生的抗議活動與暴力事件令人「深感不安」,正在密切關注秘魯近期局勢發展,敦促所有利益攸關方共同努力,為秘魯當前的政治危機找到制度性的解決方案。

秘魯何以至此?

秘魯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過去幾天內的混亂局面只是秘魯政壇長期不穩定的縮影。據彭博社報導,自1985年以來,幾乎每一位秘魯總統都遭到了彈劾、監禁或刑事調查。秘魯政局何以至此?

政局不穩與腐敗橫行

秘魯智庫「Grade」高級研究員認為,多年的錯誤政策導致秘魯政局變得越來越不穩定。首先,秘魯缺乏對競選資金的嚴格限制,允許企業向國會議員候選人注入資金,以此獲得影響力。這意味著,國會議員在當選後,無論是制定政策還是推出法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背後利益影響。

為何秘魯距離混亂只有一步之遙?/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其次,頻繁的人事更迭也使得有效政策難以施展,進而導致腐敗猖獗。據《紐約時報》報導,2018年,秘魯經過全民公投後,將國會議員的任期縮短為一屆。此舉初衷是為了及時將能力不足者從國會中剔除,結果卻起到了相反作用。部分國會議員會在有限的任期內,企圖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國家利益於不顧。

彭博社指出,秘魯的貪汙腐敗問題由來已久。2014年,巴西司法界發起反腐敗調查「洗車行動」,由此發現巴西最大建築公司奧德布雷希特公司與拉美國家政府間的一系列腐敗賄賂行為。這件醜聞在拉美地區引發政治地震,秘魯3位前總統均被捲入此案,時任秘魯總統庫琴斯基也被控收受奧德布雷希特公司賄賂以及涉嫌洗錢,於2018年宣布辭職。

國會濫用彈劾權力

秘魯民眾曾在示威中表示,比斯卡拉的下臺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國會政變」。國會彈劾比斯卡拉,指控其「道德無能」,但「道德無能」缺乏明確的客觀定義,這就給予國會高度的自由裁量權。民眾認為,國會正在濫用彈劾權力排除異己。

秘魯並不是第一個出現「國會政變」的國家,在過去的十年中,宏都拉斯、巴拉圭和巴西等拉美國家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2017年10月,美洲人權委員會曾就彈劾與「國會政變」的區別問題,向美洲人權法院徵求諮詢意見。然而,美洲人權法院卻回絕了這一質詢。

巴西的反腐調查波及秘魯政壇。/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不過在此次抗議中,明顯出現了對抗「國會政變」的聲音。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秘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指出,這次席捲秘魯的抗議活動與往年任何一次都不同,「年輕人通常對這個國家反覆無常的政治缺乏興趣,可這次抗議活動卻是由年輕人主導」。

在抗議活動中,還有民眾高呼,「我們希望人民的聲音被聽到」。哈佛大學政治學家萊維茨基表示,無論是年輕人對政局的關注,還是民眾呼籲的訴求,這一系列行為都向秘魯的政客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如果國會試圖非法奪權,秘魯民眾不會答應。

康奈爾大學拉丁美洲政治學教授羅伯茨也認為,這是秘魯民眾對國會濫用彈劾權力的警告。羅伯茨表示,「秘魯國會將彈劾權力武器化,以實現明顯的利己政治目標。與此同時,秘魯民眾也挺身而出,要求追究國會責任」。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新京報外事兒

編輯:劉婉如

相關焦點

  • 關鍵時刻,美洲後院起火,一周換了3個總統,這國家到底怎麼了?
    當地時間11月17日,秘魯新任總統薩加斯蒂在首都利馬宣誓就職,這是在過去一周政治動蕩起伏中,該國的第三位總統。11月15日,在秘魯首都利馬,出現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抗議者要求時任總統梅裡諾辭職。11月17日,在秘魯經歷了一周的動蕩後,當時秘魯國會主席——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接替了前總統梅裡諾成為了秘魯新總統。作為南美重要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產銅國的秘魯,在過去一周內第三次更換總統人選。薩加斯蒂也由此成為了秘魯在過去四年多裡就任的第四位總統。
  • 一周換3位總統,秘魯何以陷入政治危機
    總統走馬燈式更換,無疑反映了秘魯激烈的政治博弈。當地時間15日,在爆發全國性抗議示威活動的壓力下,秘魯新總統梅裡諾宣布辭職。梅裡諾本月10日才在國會宣誓就任總統,上任不滿一周。而本月9日,秘魯前總統比斯卡拉剛剛因受到國會彈劾被解職。
  • 一周內換三位總統 秘魯政治危機何以至此
    【財新網】(實習記者 趙子文)在經歷了一周的政治和社會動蕩後,當地時間11月17日,秘魯國會主席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Francisco Sagasti)接替兩天前辭職的前總統曼努埃爾·梅裡諾(Manuel Merino),在國會宣誓就任秘魯新總統。
  • 「圖說」一周國際熱點:拍案驚奇,秘魯一周內三換元首;危險接觸
    剛剛過去的一周(11月16日—22日),最令人不安的仍是新冠疫情,連日來,世界多國出現疫情緊張態勢,如19日日本東京都將新冠疫情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等級4級。美國新冠病例近日突破1200萬例, 6天再增百萬病例。
  • 反對派能「換」總統卻難控局,秘魯政鬥恐難「全劇終」
    短短一周多時間,秘魯總統換人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11月9日,秘魯國會以105票高票通過總統彈劾動議案,總統比斯卡拉宣布辭職。10日,國會主席梅裡諾當選成為臨時總統並成立過渡政府,同日下午,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示威遊行在首都利馬爆發。
  • 薩加斯蒂宣誓就任秘魯總統
    當地時間17日,秘魯國會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在該國國會宣誓,接替15日宣布辭職的梅裡諾,出任秘魯總統。薩加斯蒂承諾將尊重大選程序,並在其任期內努力保障明年4月將進行的總統大選公正公平。他同時呼籲秘魯各界團結合作,在有效抗擊新冠疫情的前提下,儘快推動經濟全面復甦。本月9日,秘魯國會以涉嫌腐敗為由,投票通過了對時任總統比斯卡拉的彈劾議案,並解除其總統職務。時任國會主席梅裡諾於次日宣誓就任總統。彈劾案和梅裡諾的上臺引發了秘魯全國性抗議示威活動。
  • 八天換三個總統,秘魯弊病是貪腐還是「莫洛託夫雞尾酒」國會
    八天時間,秘魯總統走馬燈似地換了三張面孔,國家一度出現短暫的權力真空。這個南美國家深陷不可思議的政局震蕩。 從11月9日開始,秘魯國會門前列隊駐守的防暴警察嚴陣以待,揮舞紅白國旗的抗議人群把首都利馬多條街道圍堵得水洩不通。
  • 一周之內兩任總統被迫下臺 南美洲國家秘魯局勢陷入混亂
    在過去近一周時間裡,南美洲西部國家秘魯政局持續動蕩。綜合媒體報導,自秘魯前總統比斯卡拉(Martin Vizcarra)當地時間2020年11月9日被國會罷免後,該國多地發生抗議活動。臨時總統梅裡諾(Manuel Merino)上任不到一周後宣布辭職,逾七成新內閣成員連夜辭職。有媒體形容,這是秘魯20年來「最嚴重的的政治危機」。
  • 八天換三個總統,這個國家怎麼了?
    八天時間,秘魯總統走馬燈似地換了三張面孔,國家一度出現短暫的權力真空。這個南美國家深陷不可思議的政局震蕩。從11月9日開始,秘魯國會門前列隊駐守的防暴警察嚴陣以待,揮舞紅白國旗的抗議人群把首都利馬多條街道圍堵得水洩不通。他們不滿國會9日以貪腐為由罷免前總統比斯卡拉,並要求臨時總統梅裡諾下臺。連日的示威施壓下,上任僅 6天的梅裡諾15日宣布辭職。
  • 十天連換三個總統,腐敗和內卷是南美政治的基本色
    現年76歲的薩加斯蒂原先的職業是工業工程師,此前曾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或機構擔任管理人員,今年3月,才開始在秘魯擔任國會議員。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當了8個月議員,就成為了秘魯的總統——雖然有「救火隊員」的感覺在裡面。而他已經是秘魯在不到十天內上任的第3個總統。
  • 一周內 這個國家的總統三次更迭 為何?
    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當地時間17日,秘魯國會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在該國國會宣誓,接替15日宣布辭職的梅裡諾,出任秘魯總統
  • 短短一周,兩位總統下臺,爆發20年來最大規模示威,這個國家怎麼了?
    秘魯青年傑克·平達多(Jack Pintado)和英蒂·索特洛(Inti Sotelo)死了,一個22歲,一個24歲。 他們死於一周前。
  • 要麼被彈劾,要麼坐牢,這個南美國家一周出了三個總統!
    ▲秘魯臨時總統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圖/視頻截圖)於是網上各種評論紛紛,有說「秘魯四年出了四個總統」的,也有戲稱「一周仨總統!」總統寶座如此頻繁更迭,應了今年一句流行語叫「活久見」。但也有人立即翻出黃曆,說見多不怪,這種情況在秘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在1862年-1865年間,1874-1884年間,1930-1933年間秘魯都曾分別經歷了4位總統,其中總統Gustavo A.Jimenez在位的時間為1931年3月5日-3月11日,也僅一周。和有些國家一樣,在秘魯,總統也是個高危職業。
  • 參考快訊:秘魯選出10天內的第三位總統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周一,秘魯國會選舉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擔任國會主席,他將按憲法程序接任秘魯總統職務,試圖在過去一周憤怒的抗議活動和兩位總統離任後化解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
  • 薩加斯蒂當選為秘魯國會新任主席 將接任總統職務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6日,秘魯國會舉行全體會議,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當選該國新一任國會主席。由於此前就任秘魯總統未滿一周的梅裡諾辭職,按憲法程序,薩加斯蒂將接任秘魯總統職務。
  • 免彈劾換被赦免?秘魯政壇弊端重重套路多
    3天後,庫琴斯基決定給予正在監獄服刑的前總統藤森謙也(Alberto Fujimori)人道主義赦免,理由是藤森患有不治之症,監禁對其生命健康有嚴重危害。而自2012年10月開始,藤森的4名子女多次以藤森年事已高、身體不好為理由,向秘魯司法部提出赦免申請,但均被駁回,現在卻一下子就通過了,時機如此敏感,難免讓人認為這是一場以免於彈劾換取赦免的骯髒政治交易。
  • VOA慢速英語:秘魯新總統宣誓就任平息動亂
    Peru to Swear-In New President to Calm Unrest秘魯新總統宣誓就任平息動亂
  • 前總統藤森獲醫療赦免 秘魯版「紙牌屋」將上演
    前總統藤森獲醫療赦免 秘魯版「紙牌屋」將上演 2017-12-27 11:32:35來源:解放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 歐盟經濟預算遭否決;人民幣貶值;秘魯總統三連換等
    昨日離岸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小幅升值,離岸人民幣對歐元匯率收盤價報7.7735,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7.7641,貶值94個基點。昨日離岸人民幣對100日元匯率大幅貶值,離岸人民幣對100日元匯率報6.3100,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6.2800,貶值300個基點。
  • 秘魯新內閣就職 女律師出任總理
    秘魯臨時總統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18日揭曉內閣名單,任命一名女性憲法律師當總理。薩加斯蒂現年76歲,17日就職臨時總統,誓言為國家「重塑信任與希望」。他將領導政府至明年7月。下屆總統選舉定於明年4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