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超過索羅斯、達利歐?2020年小型對衝基金強勢上揚

2020-12-26 第一財經

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巴菲特的伯克希爾、達利歐的橋水……投資者總是對於這些大型對衝基金和投資大佬的一舉一動十分關注。然而,在今年對衝基金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大環境下,一些專注於某一兩個投資策略、管理資金少於10億美元的小型對衝基金卻成了今年表現最好的基金。

受益於其更易於管理的投資組合,在今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帶來的市場波動中,這些更具投資靈活性的基金往往可以快進快出,以保護收益或減少損失。受其亮麗回報率的推動,市場上湧現出更多對這類小型基金的需求。

小型對衝基金今年強勢上揚

根據研究公司eVestment截至10月31日的最新數據,全球最大的十家對衝基金的平均回報率下降了1.85%。與此同時,全球管理資金超過10億美元的對衝基金同期的平均回報率也下降了2%。而全球資產管理規模不足2.5億美元的對衝基金今年截至10月31日的平均回報率為1.12%。此外,eVestment’s對衝基金加總基準指數(eVestment’s Hedge Fund Aggregate benchmark)的同期回報率為0.74%,而標普500指數的同期回報率則是2.77%。

事實上,2015年的一項學術研究發現,在1995年~2014年期間,規模較小的對衝基金在危機中的表現往往勝過規模更大的對衝基金。2019年的一篇報告還指出,隨著基金規模不斷變大,基金經理可獲得的管理費也水漲船高,這反而使其越來越缺乏進一步提升基金表現的動力。

數據研究機構HFR的數據還顯示,近幾年來,小型對衝基金的整體表現已超過了大型基金,但許多投資者依舊堅持認為,(規模)越大越好。也因為如此,那些資產規模超過50億美元的對衝基金們控制著整個行業總共3.3萬億美元資產的三分之二。

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逐漸開始注意到這些偏好「小而精」、快進快出投資策略的小型對衝基金。

根據聯結機構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公司Murano的信息,今年第三季度,對精品基金經理人的需求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2%。為另類投資籌集資金的機構Impactus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恩德(Maria Kindness)也表示,近幾個月來,投資者對規模較小的基金的查詢激增。

今年3月,倫敦投資公司Eighteen 48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塞沃(Julien Sevaux)在考慮布局不良證券策略(即主要投資於財務狀況惡化、瀕臨破產或剛經歷重組的企業的債券和股票的策略)時,就避開了那些規模更大、業務更全面的不良證券基金。他稱,他當時想尋找那些規模較小的專業基金經理,以更快、更專注的方式為其配置資金。最終,他找到了一家規模不足10億美元、專注於投資結構性產品的基金。

為家族理財辦公室選擇對衝基金的諮詢師羅傑斯(Karl Rogers)也稱,投資者通常偏好那些擁有較久遠業績紀錄的基金。但他個人十分信任那些安然度過了今年疫情,並經歷過2019年市場大反彈以及2018年市場大波動的新興基金。

「小而精」的專注投資模式

對於小型基金今年的卓越表現及日漸受到關注的原因,恩德認為「這緣於這些基金採用單一或專業策略的做法吸引了投資者」。

比如,總部位於倫敦的Alanda Capital Management Ltd.管理著不到5億美元的資金。截至今年11月,其收益率高達約53%。其創始人克勞森(Christian Vogel-Claussen)稱,他所管理的基金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其專注式的投資組合,而這一組合的構建則是基於數據科學和基礎研究。具體而言,其投資組合集中在科技股和消費股上,通常包括15筆押注股市上漲的交易和相同數量押注股市下跌的對衝交易。「我們想成為靈活的快艇。」其稱。

無獨有偶,高爾頓投資團隊的投資組合經理瑞蘭德(Adam Rilander)透露,今年3月初,伴隨抵押貸款發放量激增以及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與美國國債的利差擴大,其押注抵押貸款證券的收益率將上升。隨後,在3月稍晚,瑞蘭德又判斷抵押擔保證券的價格已經下跌太多,會重新吸引買家,加之美聯儲決定購買抵押貸款擔保證券也有提振作用,該市場將反彈,收益率將隨之下跌。他於是又進行了反向操作。兩次交易都獲得了大幅收益。

Accendo Capital也是一家業績領先的小型對衝基金。這家主動投資型基金管理著1.4億歐元(相當於1.7億美元),專注投資於北歐企業。截至11月,其投資回報率高達41%。今年吸引了5名新投資者,為其帶來了逾1000萬歐元的新增管理資產。不過,其創始人歐斯特倫德(Henri sterlund)坦言,其還是希望將基金的管理資金規模控制在5億美元左右。

BlueBay資產管理公司(BlueBay Asset Management LLP)的信貸策略今年截至11月也獲得了21%的投資回報。這一策略涉及管理資金為2.19億美元。

該公司高級投資組合經理查平(Geraud Charpin)介紹稱,其策略的一大部分收益來自於交易美國和其他國家汽車製造商的債券。今年年初,由於傳統車企向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過渡的代價高昂,他押注這類車企的債券價格將下跌。隨後,在3月底車企債券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而遭到拋售時,他兌現了這筆看跌押注。其後,在車企債券自3月低位逐步反彈後,查平於9月再次做空車企信貸,因為他認為這些車企的問題依舊存在。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位對衝基金經理——阿爾弗雷德瓊斯
    在對衝基金領域,不得不介紹一位大師級人物——阿爾弗雷德瓊斯,他被譽為對衝基金界的鼻祖,因為他在1949年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對衝基金公司,以 10 萬美元起步,巔峰時資產規模超過 1 億美元,到 1968 年,瓊斯的基金公司累計回報率達到 5000%,比「股神」巴菲特同期還要高一些。
  • 量子基金掌門人—— 喬治索羅斯
    有了這個基礎後,索羅斯不再滿足於給別人打工,於 1969 年創立雙鷹基金,後來更名量子基金。量子基金創立時規模很小,只有 600 萬美元,其中包括索羅斯自己的 25 萬美元。而此前巴菲特基金的規模已超過 1 億美元,其中包括巴菲特自己的 2500 萬美元。可以說,當時的量子基金只是個小不點。一個小不點是怎麼做大的呢?
  •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兒子車禍遇難
    今日午間,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在其官方微博帳號上表示,其42歲的長子於昨日遭遇車禍去世。  在微博中,達利歐表示:「我非常沉痛地告訴大家,昨天我42歲的兒子在車禍中去世,我和我的家人現在正在哀悼和處理這件事,暫時不希望與外界交流。我們知道很多人也同樣感受到我們所感受到的巨大痛苦,我們也向他們表示慰問。
  • 世界上最成功的7位對衝基金經理人:索羅斯排第二
    這份名單列出了各位對衝基金經理人入行以來扣除費用總計為客戶賺取的利潤總額。其中最出色的七位,合計起來管理著超過2750億美元資產,入行以來為他們的客戶創造了超過2000億美元財富。2016年當中,他們總計創造了106億美元財富——儘管其中一位遭遇了年度虧損。
  • 量化對衝基金跑贏滬指 AI替代基金經理時代來了?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Wind統計數據顯示,A股市場有業績統計的28隻公募量化對衝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節後以來(截至3月23日)平均漲幅為-0.09%,年內平均回報則為1.49%。顯然,這28隻量化對衝基金扛住了A股這波回調——平均業績跑贏滬指超10個百分點。那麼,投資者高度關注的量化對衝基金在國內的發展是怎樣的呢?
  • 【CIO專訪】道恩·菲茲派翠克:「鐵腕」女性重塑索羅斯基金
    菲茲派翠克在O'Connor(瑞銀資產管理旗下的對衝基金)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從交易員一步一步做到 O'Connor的全球首席投資官。2016年,瑞銀資產管理公司將她提升為瑞銀資產管理部門的全球主管,負責掌管超過5000億美元的資產。菲茲派翠克經常出現在金融界最有權勢的女性榜單上,最近又入圍了2018年《財富》雜誌百強名單。菲茲派翠克在O'Connor和瑞銀是如何領導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
  • ...重天:索羅斯稱對其早期投資感到後悔,對衝基金巨頭科恩卻大舉買入
    智通財經獲悉,11月17日,據對衝基金巨頭史蒂文·科恩管理的Point72資產管理公司披露,該基金在上一季度購買了2990萬股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US)的股票。這家獨角獸企業自10月初上市以來,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146%。
  • 對衝基金賺錢排行榜出爐 最高年入18億美元
    2019年對衝基金取得了驚人的業績,也為對衝基金經理帶來了巨額收入,25位收入最高的對衝基金經理總共賺了202億美元。收入最高的是文藝復興科技公司James Simons,以及TCL基金管理公司Chris Hohn,均收入18億美元。橋水基金的達利歐以11億美元收入排名第八。
  • 股市巨震,量化對衝基金跑贏滬指!AI替代基金經理的時代來了?
    回到公募基金市場,Wind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場有業績統計的28隻量化對衝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春節後以來(截至3月23日)平均漲幅為-0.09%,年內平均回報則為1.49%。不難看出,28隻公募量化對衝基金扛住了A股這波回調——平均業績跑贏滬指超10個百分點。
  • 對衝基金四大巨頭為何遭遇黑色的2020年?
    文藝復興的創始人是大名鼎鼎的數學家James Simons,他的旗艦基金「大獎章」在1988年到2018年的費後年化收益率高達39%,由於大獎章的收費結構是5%的管理費加44%的業績分成費(Carry),所以這31年基金的費前年化收益率高達66%。
  • 但斌、裘慧明等私募大佬齊聚對衝基金年會 解鎖私募業績長青秘訣
    2020年來,中國對衝基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管理規模從1.23萬億元暴增至3.68萬億元,百億私募管理人數量從37家擴容至64家,甚至還誕生了2家千億規模對衝基金。對於中國對衝基金行業的未來,李春瑜先生認為,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迎來大爆發的時刻,證券私募基金從2萬億元跨越到3萬億元,用了4年多時間,目前來看,最遲明年一季度大概率突破4萬億元。亮點二:2020年常青樹獎頒獎典禮及獲獎私募大咖傳授業績長青法寶。常青樹獎作為私募排排網一年一度的重量級大獎,備受業內關注。
  • 《原則》: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一個專業犯錯者的自白
    瑞·達利歐出生於紐約長島一個普通的中產家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了橋水,如今橋水管理的資金超過1500億美元,為客戶賺取的收益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家對衝基金公司,瑞·達利歐本人也被投資界知名刊物CIO稱為「投資界的史蒂夫·賈伯斯」。在瑞·達利歐看來,橋水的成功正是源自他所奉行的原則。
  • 但斌、裘慧明等私募大佬齊聚對衝基金年會 解鎖私募業績長青秘訣...
    即將到來的2021年,全球進入到後疫情時代,世界格局迎來新一輪洗牌。對於正好趕上這個偉大時代的對衝基金行業而言,在新的複雜環境中,將面對哪些新的機遇與挑戰?對衝基金又應該如何衝破迷霧、最終實現破局遠航?2020年12月18日,一場主題為「大變局·新時代·勇破局·啟遠航」的第九屆對衝基金年會在杭州洲際酒店揚帆起航。
  • 達利歐宣布兒子意外離世,曾被稱投資界喬幫主,封神背後質疑不斷
    文|AI 財經社 李逗編|張澤2020年的最後十幾天,名人榜上又消失了一名42歲的青年。他就是著名世界知名投資家、企業家、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兒子。達利歐,世界上最大的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被稱為金融界的賈伯斯。過去20多年,橋水基金創造了超過20%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累計盈利450億美元。瑞·達利歐1949年出生在一個義大利裔的美國普通家庭。小時候,學習成績並不怎麼樣,於是早早步入社會賺錢。
  • 借業績東風蘋果股價創新高 巴菲特獲利良多索羅斯卻踏空(附名單)
    原標題:借業績東風蘋果股價創新高 巴菲特獲利良多索羅斯卻踏空(附A股受益股名單) 摘要 時隔近兩年,美國蘋果公司的股價又重回高峰,最開心的除了蘋果公司高管和買進蘋果股票的投資者
  • 對衝基金3月業績榜:最高賺150% 達裡奧馬失前蹄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在天天見證歷史的3月,對衝基金也過的「心驚膽戰」,取得良好業績實力必不可少,但在動蕩的市場中「人品」也佔了很大一部分。總的來說,經歷「驚魂三月」的對衝基金「有人歡喜有人憂」,業績兩極分化,橋水則馬失前蹄。
  • CTA/宏觀對衝策略:能否在中國複製元盛與索羅斯
    同樣在中國處於啟步階段的宏觀對衝策略,雖然代表人物索羅斯在中國聲名赫赫,但能駕馭這一策略的本土基金經理為數尚少。不過,作為海外市場規模最大的對衝基金策略,其未來的應用空間極為廣闊。?CTA基金因為很好的業績穩定性和與其他策略的低相關性(圖1),贏得了快速的發展,截至2015年12月31日,CTA基金的總管理規模高達3273億美元(圖2)。  在CTA領域,英國的元盛資產管理(Winton Capital Management)頗負盛名。
  • ...冊傳奇暢銷書能否復刻 瑞.達利歐再攜《原則》亮相中信出版直播間
    201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由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撰寫的《原則》。該書一經出版即引發熱議,並在2018年度馳騁中信出版社銷量排行榜榜首。 據中信出版方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截至目前,《原則》一書僅在中國內地就售出近170萬冊。這意味著,如果以98元每冊的定價計算,《原則》一書就為中信出版貢獻了近1.67億元的碼洋。
  • 這些「小而美」的對衝基金今年賺翻了
    整體來看,今年對衝基金的表現不如美國股市的表現。然而,船小好調頭,那些規模最小的對衝基金今年的業績卻最好——資產少於10億美元的對衝基金,由於其投資組合規模較小、更易於管理而在今年的市場中受益良多。在動蕩不安的市場中,這些小基金隨時可以大舉進出,以保護收益或減少損失。總部位於倫敦的Alanda Capital Management就是這類小型對衝基金的代表。該公司管理的資產還不到5億美元,但是今年前11個月就已經錄得了約53%的回報率。
  • 常春藤資產榮獲亞洲對衝基金年度大獎
    近日,全球權威對衝基金研究機構EurekaHedge發布了《2020年亞洲對衝基金大獎》榜單,對業內表現卓越的對衝基金進行了表彰和祝賀。EurekaHedge亞洲對衝基金年度大獎始於2004年,是業內首個評選全球對衝基金的獎項。基於EurekaHedge資料庫中對衝基金的業績表現和管理規模數據,一個獨立的專家評審小組按照嚴格的定性和定量標準甄選出每年最優秀的15隻亞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