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韓雨芙)2020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也是機會孕育的一年。這一年疫情席捲全球,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變得異常複雜多變;這一年中國經濟引領全球,資本市場掀起結構性牛市浪潮,中國對衝基金行業也藉機迎來歷史性發展時刻。
即將到來的2021年,全球進入到後疫情時代,世界格局迎來新一輪洗牌。對於正好趕上這個偉大時代的對衝基金行業而言,在新的複雜環境中,將面對哪些新的機遇與挑戰?對衝基金又應該如何衝破迷霧、最終實現破局遠航?
2020年12月18日,一場主題為「大變局·新時代·勇破局·啟遠航」的第九屆對衝基金年會在杭州洲際酒店揚帆起航。會議特邀國內外對衝基金精英代表以及券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代表聚首一堂,共同探討對衝基金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展望對衝基金行業發展新未來。
本次對衝基金年會由私募排排網主辦,世紀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聯合主辦,華西證券、平安證券、雲溪基金、潼驍投資協辦,深圳市私募基金商會支持。本次年會特設優質私募基金專場對接會、交流晚宴、嘉賓致辭、頒獎典禮、大咖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環節,環環相扣,亮點紛呈,為投資者獻上了一場豪華投資盛宴。
亮點一:資深對衝基金行業專家建言獻策行業發展
2020年來,中國對衝基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管理規模從1.23萬億暴增至3.68萬億元,百億私募管理人數量從37家擴容至64家,甚至還誕生了2家千億規模對衝基金。談及對衝基金在近一年取得的成就時,有著近20年對衝基金研究經驗的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先生表示,今年A股結構化特徵非常明顯,證券私募管理人在這輪行情中也實現大規模擴容,百億私募數量大幅增加,其中又以股票多頭私募為主。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截至11月初,國內證券類百億私募管理人數量達到64家。對於中國對衝基金行業的未來,李春瑜先生認為,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迎來大爆發的時刻,證券私募基金從2萬億跨越到3萬億,用了4年多時間,目前來看,最遲明年一季度大概率突破4萬億。
亮點二:2020年常青樹獎頒獎典禮及獲獎私募大咖傳授業績長青法寶
常青樹獎作為私募排排網一年一度的重量級大獎,備受業內關注。常青樹獎項的評選目的在於樹立業內標杆,引領行業不斷進步發展,因此獎項評選也是異常嚴格。入圍的私募基金經理,在提名階段要經歷定量和定性兩方面嚴格篩選,最終獲獎的基金經理更是優中選優,只有在業績、風控、治理、口碑等方面綜合表現優異的私募基金經理人才能最終入選。2020年常青樹獎項評選,參與評選機構超過9000家,僅50位私募基金經理獲得提名,最終23位基金經理斬獲常青樹私募基金經理獎項,可謂是千裡挑一。
獲獎私募大咖但斌、裘慧明等私募大咖齊現身,在分享了其投資制勝秘訣之後也對2021年的投資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主題演講環節中,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表示,東方港灣在過去28年投資兩類公司,一類是改變世界的公司,比如智能汽車,我們在海外主要投資改變世界的公司。另外一類是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類似白酒。明汯投資董事長裘慧明認為,展望2021年,市場有效性會持續提升,但是新增資金邊際影響會減弱。目前滬深300成分股中的量化佔比不超過15%,市場上滬深300指數增強產品較少,競爭相對較弱,未來滬深300指增將是一個藍海。在量化管理規模大幅提高的今天,更大容量的基本面和類基本面量化策略將成為下一個重點。
亮點三:績優私募解析2021年投資密碼
2020年A股結構性牛市行情演繹的如火如荼,市場賺錢效應非常明顯,高收益對衝基金層出不窮,來年是否還能延續火熱行情?對此,雲溪基金總經理陽勇、潼驍投資資產配置部總經理吳昊、盈陽資產總經理傅夷以及謝諾辰陽投資總經理朱威等績優私募代表紛紛發表了看法。
雲溪基金總經理陽勇表示,如果明年全球疫情控制不住,全世界央行放水全球股市漲,疫情控制住了,經濟會復甦,更加利好股市,更要漲,明年下半年國內貨幣會收縮,大盤會振蕩,很多股票有風險。大家認為白酒、醫藥是防禦性板塊,因為內升增長比較快,所以大盤跌它抗跌,但是大盤跌多了它也會跌。白酒受經濟周期影響,醫藥有政策周期,這是它們的風險點。對於醫藥牛股來說,因為行業風險,或者風格的轉換發生黑天鵝事件,對於質地優良的股票來說就是絕佳買入機會。
潼驍投資資產配置部總經理吳昊表示,明年市場風格一定會發生變化,風險偏好大概率會下降。對於我們絕對收益型投資機構來說,需要以不變應萬變,建立一套應對不確定性的行為規則,而不是對後市做短期預判。銀行打破剛兌以後,利率中樞有下移趨勢,所以需要大量的固收增強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潼驍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多元分散低相關的多元策略來構建絕對收益組合,換句話說也就是量化大類資產配置,既可以為固收組合做增強,又可以穿越牛熊成為持續盈利的模式。
盈陽資產總經理傅夷表示,接下來看好兩個方向,一個是新的消費品種,現在年輕人消費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會帶來一些新的消費品牌和投資機會。另外是文化娛樂行業,今年受疫情影響產能出清。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在消費娛樂文化產業方面的消費只會有形態上的改變,但是長期看總額一定是高增長的。
2020年前三季度,A股市場掀起一股科技熱,國產替代大背景下,以電子等為代表的科技股一騎絕塵,引領結構性牛市行情,但接下來因為高估值和業績的擔憂,科技股陷入了較長時間的深入調整,沉睡已久的科技股是否能夠重演王者歸來?圓桌論壇上,眾私募大咖給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
灃京資本基金經理、合伙人吳悅風認為,科創板是一個好制度,但科創板這樣的制度構成對於投資來說是千裡挑一的過程。很多好的公司會脫穎而出,但是科創板裡面很多公司沒辦法實際盈利,你會發現想挑出來好差公司之間差異很大,通過常規的ETF路徑投到好的科創板公司更是難度更大。
新思哲投資投資總監羅潔也表示,明年投資關鍵還是看疫情、看疫苗,如果疫情重新得到控制,世界進入正常秩序,這一輪所有上漲的邏輯都會消失,醫藥、消費、網際網路等核心資產,今年估值都是比較瘋狂的。而今年在疫情受損的行業,比如博彩、油輪等,明年也許可能會不錯。最終都是見招拆招,要根據實際情況審視投資。
亮點四:國內一流量化私募大佬探討AI技術與量化的結合
量化私募在國內私募雖然發展時間較短,但這幾年因為回撤可控、收益穩健、相關性低等特點,深受投資者喜愛,百億量化私募在2020年翻倍增長。於此同時,在量化領域具有先天優勢的外資私募加速布局A股,國內量化私募如何才能突出重圍?針對量化投資策略的崛起探索與現階段思考,因諾資產副總裁羅元表示,因諾資產擁抱創新,保持開放,打造了投研一體化的研究體系,是國內第一家在實盤採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算法的量化投資私募基金。從2018年底至今,因諾的alpha選股策略獲得了累計超過200%的超額收益,最大回撤不超過5%,是量化投資高夏普率的代表。
啟林投資創始人、投資總監王鴻勇介紹,從阿爾法的角度來說,過去來看,滬深300指數能長期做10%以上的收益就已經非常不錯,但是中證500指數一直能維持20%—30%的收益水平。明年來看,甚至在未來更長的時間,滬深300指數增強依舊會是很大的市場。
責任編輯:李國雷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