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傳奇女子賽金花,一句話保住一座城,八國聯軍也要禮讓她三分

2020-12-23 讀史匯

彎弓徵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唐杜牧·題木蘭廟

上面的詩詞是杜牧為歷史人物花木蘭所作。花木蘭的故事早已家喻戶,一個南北朝時期的傳奇女子,以纖弱的女兒身代替老父親上戰場,成為後世人人誇讚的「巾幗英雄」。古往今來,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女英雄人物,樊梨花、穆桂英、梁紅玉、秦良玉,她們都用實際行動證明那句「巾幗不讓鬚眉」的話。

歷史上,面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能夠表現出同仇敵愾的女子實在不少,比如北宋李清照的那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再有才也不能憑藉寫文章來嚇退敵人。李清照做不到的事兒,相隔一千年後,竟有一位清朝的女子做到了。她便是晚清第一傳奇女子賽金花。

賽金花的一生充滿傳奇。最令她留名青史的是,用一句話「嚇退」八國聯軍,從而保住一座城。此事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那些男子漢大丈夫流血犧牲戰死沙場都保不住的城池,一個柔弱女子三言兩語便能做到。

賽金花喝退八國聯軍

先說說賽金花,她絕不是一般的良家女子。人生風光時,有著晚清第一紅的稱號。與她交情甚好的人遍及各行各業,她的人脈資源也是非常廣。就是如此一位風塵女子,當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轟開滿清大門,她自告奮勇挺身而出,憑藉著傾國傾城的美貌,對著八國聯軍說出一句話,使得八國聯軍停止進攻的腳步,從而短時間內保住紫禁城的安全。賽金花到底說過什麼?

那時,八國聯軍的總指揮是德國的瓦德西將軍,此人帶領八國聯軍浩浩蕩蕩地進入紫禁城,趕巧遇上賽金花。先給大家透個底,老早以前,賽金花與瓦德西便是好朋友。賽金花看到瓦德西和耀武揚威的八國聯軍,便指著瓦德西用德語說「素聞將軍是個紳士,今日一見與強盜毫無分別」。瓦德西一聽,慚愧至極,便下令停止進攻。

大家是不是很奇怪,一個晚清的青樓藝伎,如何結識八國聯軍指揮,又如何會說德語。說來話長,還要從賽金花的婚姻說起。

與丈夫約法三章

賽金花雖然是晚清名妓出身,但她嫁的非常成功,丈夫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大臣洪鈞。賽金花與洪鈞能夠在一起,絕不僅僅是用自己的相貌得到洪鈞的喜歡,洪鈞更看重的是賽金花身上那種眼界與格局。由於賽金花青樓出身,不是特別高雅的階層,再加上洪鈞也早已妻妾成群。

無論怎麼盤算,賽金花都只能以小妾的身份嫁給洪鈞。賽金花與洪鈞,兩人相互欣賞、相互喜歡。他倆的感情生活,用現在的話說「非常有格調」。賽金花非常體諒洪鈞的難處,嫁給洪鈞不一定非得做正室,但她向洪鈞提出三項條件:一是不與姐妹來往過多,二是有讀書識字的機會,三是由她侍奉洪鈞。

從賽金花提出的條件來看,她絕非那種眼裡只有錢的一般女子,她更喜歡恬靜優雅的小資生活,特別是將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洪鈞是清朝的外交大臣,迎來送往的賓客也多以外國人為主,瓦德西也曾是洪府的座上賓,這也是為什麼賽金花能夠有緣認識瓦德西。

賽金花的與眾不同之處,更重要的體現在學習上。她跟隨丈夫洪鈞出使外國期間,經常要用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和外國人打交道,賽金花覺得有必要學習一下外國語言。她利用閒暇之餘,居然能夠粗略地掌握多國語言。巧合的是,眾多外語中,她對德語研究的最深。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早在八國聯軍入侵紫禁城前,洪鈞便病逝故去。賽金花由於一直沒有融入洪府姐妹,等洪鈞一去世,眾姐妹聯合起來將賽金花掃地出門。舉目無親,走投無路的賽金花只好再回到青樓賣藝。從而發生後來的一幕,瓦德西帶來八國聯軍巧遇故交賽金花,賽金花用一句羞辱瓦德西撤退。

慈禧的西狩與賽金花的挺身而出

顧炎武先生曾經說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用來形容晚清實在太貼切。列強入侵中華大地的時候,身處於各個階層的炎黃兒女,都有責任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無論是以何種方式去捍衛腳下的土地。

賽金花生逢晚清是她的不幸。人類工業革命後,列強藉助機器生產帶來的紅利,完成脫胎換骨的蛻變。將艦船利炮直接開進晚清的大門口,從此以後,華夏大地上片刻不得安寧。不要說,那些無家可歸的紅塵女子,即使有家可歸的良家婦女也難逃殖民地的命運。

所謂傾巢之下安有完卵,說得正是這個道理。面對不幸的家國命運,不是所有人都能挺身而出。此前聽說一個詞叫「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作為同時代的女人,慈禧是母儀天下的太后,面對八國聯軍的不請自來,她是怎麼應對呢?

腳底抹油,溜之大吉。19世紀末義和團運動的爆發,促使八國聯軍「到來」,朝廷裡又有盲目自信的慈禧太后。不經思考地主動向13個西方列強宣戰,列強原本為出師無名而犯愁,慈禧太后的宣戰決定無異於「雪中送炭」。

在慈禧太后的盲目和義和團的愚昧撮合下,西方列強以在華利益受到威脅為由,開始部署侵華。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慈禧太后一看大事不妙,帶著光緒皇帝外出狩獵。有人會疑問,什麼時候了,慈禧太后還有心情狩獵。

所謂的狩獵無非是皇家老營淪陷後,太后皇帝全家逃跑,慈禧太后選擇逃往西安,所以此次狩獵史稱「西狩」。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一走,眾將士一看,太后和皇帝都跑了,自己也沒有必要再保大清。一時間,紫禁城變得絲毫沒有抵抗能力。

慈禧身為唐唐一國之「君」,還不如誤入紅塵的女子。面對家國命懸一線時,很多愛國人士挺身而出,才儘可能地保住紫禁城的完整,賽金花就是其中之一。

結語

從賽金花一句話喝退八國聯軍中,能夠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八國聯軍雖然幹的事與強盜無異,但他們似乎又很在乎自身的貴族形象。更能體現出賽金花的智慧所在,她知道歐洲人看重是血統和紳士的身份,所以她採用這樣的話去挖苦瓦德西,讓八國聯軍感到慚愧。換做一般人可能不會想那麼多,上來就是「嗚呼哀哉,子曰詩云」,然後沒等說完,挨了洋人的槍子。賽金花真是才智過人,心理戰術和四兩撥千斤的手段運用得爐火純青。

註:圖片來自話劇《絕代風華》及《花木蘭》

相關焦點

  • 賽金花與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之間的流言,是真的嗎?
    賽金花 賽金花最為人熟知的事跡其實並不多,她在庚子年間與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的一段風流豔史,當屬她的花邊八卦中最著名的事跡之一。據《梵天廬叢談》、《後彩雲曲》記載,當八國聯軍在北京城中肆意殺人之時,精通德語的賽金花向瓦德西進言,這才保全了北京城的無辜百姓。因為此事,坊間流言四起,瓦德西成了賽金花的裙下之臣,那麼,賽金花與洋人瓦德西之間的流言是真的麼?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其實賽金花與瓦德西之間的流言,為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賽金花的救國傳奇
    在中國,賽金花是個傳奇,特別是有關她救國的事,眾說紛紜,撲溯迷離,毀譽不一。她曾是名滿青樓的妓女,又因在特定歷史中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成了救國英雄,護國奶奶。所以有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賽金花,翻開塵封的歷史,讓這個中國的女哈姆雷特留給讀者自己去評價吧!    賽金花,小小年紀就墜入風塵的,年少貌美,豔冠群芳,五陵少年爭纏頭,多少權貴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 曾是晚清第一名妓,當過狀元夫人,她只用兩句話救了一座城
    多年後,賽金花已然年邁,仍然記得與她立於一處的乃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錢能訓、段祺瑞。 名妓賽金花窈窕身姿周旋於晚清上流社會間,賽二爺之名響徹京城。 次年寒冬,兩人在上海街頭偶遇時,賽金花找他討要,這人又如同泥鰍般,不一會兒的時間便找藉口躲遠。 一個曾經的風塵女子,身無分文,她擅長的德文與社交都難以施展。如果要為自己謀求出路,她面前的選擇少之又少。
  • 她是晚清名妓之一,曾憑一己之力救萬人,晚年卻在唾罵聲中去世
    從春秋時期開始,社會上就已經出現憑藉技藝和美色為營生的煙花女子。這些流落到煙花巷的女性大多身世堪憐,有的是因家中困頓而被親人賤賣;有的則是自身無所依靠,不得不以此為生。01這些女子是才情絕豔也好,是傾國傾城也罷,終究都逃不過人們的輕賤,晚清名妓之一的賽金花就是其中一員。
  • 晚清第一護國名妓,死於1936年
    那幾年,賽金花家裡境況愈發困難,一個美麗的少女註定要為她的美付出代價,家裡人也希望她能幫忙出去賺幾個錢。就這樣,豆蔻年華的賽金花,毫無防備地被領到倉橋浜的花船上,做了「清倌人」,賣藝不賣身。這個瓦德西,正是後來八國聯軍侵華時的統帥。其實,當時瓦德西早已不是什麼翩翩美少年,而是一個年過半百的中年大叔。但是,賽金花與瓦德西的風流韻事,已成為她平生一樁未了公案。他們的糾葛始於一次歐洲之旅。1887年5月,洪鈞奉命出使歐洲四國,一去就是三年。
  • 賽金花——一個女人的史詩
    遇見洪鈞,是賽金花一生命運的轉折。歐洲之行把賽金花第一次推上了清末歷史的舞臺。從賽金花以「公使夫人」身份隨洪鈞登上郵輪,前往德國柏林開始,她就展現出了驚人的語言天賦和記憶力。一個半月的海上生涯讓她到達柏林大使館的時候,能用德語說出住所的門牌號。憑藉這與生俱來的天賦,賽金花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習俗、文化、甚至思維方式都有所了解,很快融入到德國的上流社會。
  • 晚清名妓賽金花以情色化解戰火——「床上救國」!
    一躍而成為「公使夫人」,並陪同夫君出使歐洲的奇特經歷;八國聯軍進北京的一場浩劫,又將她造就成為「亂世女傑」。一個風塵女子,一生中竟兩次與歷史風雲際會,比起古代的蘇小小、薛濤這樣以歌舞詩詞傳為佳話者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她就是晚清名妓賽金花,一生三次嫁作人婦,又三番淪入煙花,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女人。
  • 晚清名妓賽金花:一人救了上萬百姓,結局悽慘
    在這個裡面,能「換社稷,定山川,解國難,保生靈」的人,不是文臣武將,而是晚清一代名妓賽金花。賽金花閨名實為趙靈飛,本是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人。因生於民不聊生、軍閥混戰的民國時期,加上母親早亡,她13歲時就被父親賣到蘇州的「花船」上當妓女。
  • 晚清一代名將,保臺灣援朝鮮多次擊退八國聯軍,卻被義和團滅門
    晚清將領聶士成名頭雖然不及鄧世昌、關天培等響亮,卻也為清廷南徵北戰,立下不世之功,聶公一生忠於朝廷,最後卻落得身死名裂,被義和團滅門。聶士成是安徽合肥北鄉人,出生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那一年。聶公幼時喪父,母親生性豪爽,在家鄉是有名的剛烈女子,母親曾給他留下兩條家訓:一是聶家人不能手心向上去乞討,二是聶家人不能有孬種。聶士成在26歲參軍,跟隨袁三甲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袁三甲死後,又追隨淮軍名將劉銘傳攻打捻軍。32歲時,聶士成已經記名提督。真正讓聶士成為人知曉的,是兩場戰爭。
  • 1900年,賽金花真的通過瓦德西拯救了京城嗎?一位名人目睹過真相
    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京城後,的確很野蠻,而且這種野蠻還帶有一定的預謀性。那年月德國軍隊遠徵一向是有軍妓隨軍的,但1900年進攻京城這一次,他們卻沒有帶女人。很顯然,他們憑藉槍炮優勢,對迅速佔領京城有著相當的自信,並且認為京城中一定不缺包括女人在內的戰利品。
  • 老照片:圖1強迫年輕女子的八國聯軍,圖6日本戰時的女子義勇隊
    圖:一名八國聯軍士兵強迫一年輕女子與他合影,女子表情木訥。1900年8月16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出逃,北京城成為人間地獄。聯軍在北京城及其周圍肆意屠殺義和團成員,但又任意指認無故平民為團民。一位美國軍官記錄說:「我敢說從佔領北京以來,每殺死一個義和拳,就有50個無辜的苦力或者農民包括婦女和兒童被殺。」在此過程中,最遭殃的就是女性!她們不僅要面臨生命危險,還有可能遭受人格上的侮辱。
  • 1900年,八國聯軍打北京,清朝百姓為何幫著洋人搭梯子?
    歷史上,晚清政府的實際統治者是慈禧,由於她的貪生怕死和優柔寡斷,讓中國一步步的走入了被殖民統治的深淵之中,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更是早已經倉皇逃離北京。歷史上八國聯軍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攻打下了北京,很多人對於這個情況就非常疑惑,即便是慈禧逃走了,北京城也有守城的士兵,為什麼會敗得這麼快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清政府不得人心。
  • 勿忘歷史:120年前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當時的清軍實力究竟如何
    120年前,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城,隨後逼迫晚清政府籤下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段歷史,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銘記的恥辱和無法忘卻的傷痛。1900年6月16日,沙俄軍隊巴赫米季耶夫中尉代表八國聯軍向天津總兵羅榮光遞交最後通牒,要求清軍在次日凌晨二時前交出大沽口炮臺。
  • 他是清朝關係最硬王爺,毫無能力卻混成高官,洋人都對其禮讓三分
    八國聯軍入侵後,奕劻同李鴻章一起代表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在軍機大臣榮祿離世之後,奕劻又成為領班軍機大臣,一時間權傾朝野。 ▲以奕劻為首的清朝皇族內閣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朝廷內無比黑暗、貪腐橫行,宗親重臣奕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能與昔日的「清朝第一貪」和珅媲美
  • 她是晚清第一義妓:八大胡同有她的故居,齊白石張大千為她修墓地
    這是一條只有66米長的短巷,一座紅磚外牆二層的小樓面朝著夕陽的方向。不僅一場浩劫被阻止,他們還將奇遇告訴了剛剛趕到的聯軍總統帥瓦德西。瓦德西在搞清楚情況後,兩人就此熟悉起來,這或許就是後來瘋傳的賽金花救助京城百姓的故事吧。賽金花是否救百姓於水火併不可知。有一點:由於庚子事變的導火索源於德國公使馮·克林德被八旗步兵槍殺,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一直不依不饒。據稱,當時賽金花力勸克林德的遺孀,並提出建議為公使立碑悼念。
  • 2020劉曉慶《風華絕代》海口站,68歲劉曉慶再現傳奇女子絕代風華
    劉曉慶是一個傳奇女子,而她在《風華絕代》中飾演的名妓賽金花亦是一個傳奇,2020劉曉慶話劇《風華絕代》海口站,本周六周日晚7點半,走進劇院,為您展現一個傳奇女子的絕代風華。,她曾是央視春晚的第一個女主持人,還是三次蟬聯百花將影后的演員,第一個出自傳的內地明星女作家,也是第一個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中國女明星。
  •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呢?
    首先一個「馬後炮」的原因,當然就是軍事因素:一場庚子國難,清軍集中了十幾萬人,且配備大量先進槍炮,結果面對兩萬人的八國聯軍,一打就稀裡譁啦。京津地區充足的彈藥,幾乎就給人大補血。倘若慈禧往中原等地跑,萬一八國聯軍追來,那就真是一馬平川,老太后恐怕分分鐘當俘虜。反而是道路崎嶇的陝西山西地界,好歹還有幾塊「天險」把守,別看正鬧饑荒,卻是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