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前沿陣地,是黨在農村的橋頭堡壘,在指導村民自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直以來,大龍開發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懈抓黨建,不斷強化管黨責任意識,紮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取得顯著的成效。目前,開發區共建有52個黨組織,共計1139名黨員。
加強理論學習
提升基層隊伍素質
為有效提升開發區黨員隊伍素質,開發區黨工委要求各村(居)、企業黨支部嚴肅開展黨內政治生活。
強化學習教育,注重思想引領。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談心談話等組織制度和優良傳統,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力爭使每名黨員都能做到政治合格、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切實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
加強素質培訓,注重學用結合。將「主題黨日活動」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結合起來,指導基層黨組織經常開展政治學習、黨性教育和科技培訓,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把學習成果落實到對黨忠誠、為民服務、履職盡責和經濟發展上。2020年以來,開發區利用銅仁智慧黨建雲平臺、新時代學習大講堂學習150餘次,學習覆蓋2000餘人。
加強班子建設
提升工作服務效率
黨的執政之基在基層,力量之源在基層。開發區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和支部標準化建設任務,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工作效率。
進一步優化結構、選優配強「兩委」班子,確保每村有一名大專以上學歷村幹部,選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好班子,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強化班子成員工作責任心,提升工作服務效能。
著力提高「兩委」班子帶動能力。村「兩委」作為「一線戰鬥堡壘」,要著眼於強化帶頭、帶隊作用,充分發揮好「火車頭」作用,為精準施策提供有力依據和數據支撐,不斷夯實脫貧基礎、鞏固脫貧成效。
組織轄區基層黨支部書記前往黨校學習,精準把握時代變化,不斷打開格局、開拓視野。目前,開發區共建有村(居)黨組織31個,各黨組織隊伍敢闖敢試,成為先行先試「排頭兵」。
加強陣地建設
提升黨員思想共識
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必備條件,黨組織活動陣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更好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有效載體,凝聚著廣大基層黨員的思想共識。
本著「實用」和「功能完善」原則,開發區黨工委為19個行政村建設了村活動室作為黨組織的活動陣地,並完善其教育培訓、文化傳播、便民利民、議事辦事等服務功能,增強黨支部活力。
行政村黨支部均組建新時代大講堂和黨員微信群,及時傳遞黨建動態、黨史發展等知識內容,不定期發布「學習講堂」「每日一學」等學習內容。契合現代黨組織發展和黨員學習習慣的方式方法,擴大了黨建工作的覆蓋面,成為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前沿陣地。
加強產業革命
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
開發區開展農村綜合改革培訓,組織街道幹部、「兩委一隊三個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等重點培訓對象參加農村綜合改革培訓班,通過「理論授課+典型分享+座談交流+實地教學」全方位、多角度學習,將培訓知識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治理等實踐中廣泛運用。
堅持以產業發展助力群眾就業增收。按照「八要素」「六個轉變」要求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圍繞「十二大」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做大規模,發展壯大九龍壩區小龍蝦養殖、南寧花椒、大屯油茶、德龍新區鰱魚塘蔬菜、魔芋種植、清水塘楊梅等產業,著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構建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產業和就業支撐,進一步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龍啟武)